宋江的江湖地位不是吹来的,是靠他自己挣来的!至于怎么挣来的咱们接着说。
宋江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
这是《水浒传》中对宋江的介绍,总结起来就是孝义黑三郎。这也是宋江众多人生标签中的一个。除了这个还有“宋押司”“疏财仗义山东及时雨宋公明”。这三个主要标签造就了宋江的江湖地位。
一、古代江湖人可能不认可朝廷,却不可能不认可孝义
宋*是这样一个孝义之人,拥有无可挑剔的精神面貌,在郓城县内就是县令也要礼让三分。但这只是宋江成就自己美名的一个基础,并非关键因素。
二、仗义疏财,仁义行事使得宋江名扬江湖
读《水浒传》的都知道,江湖人士,说的好听是侠客,说得难听就是一群底层人士,这些底层人士最需要什么?答案是钱。与人交最需要的是什么?是尊重,是仗义。这些黑三郎宋江都有了。这也是宋江“及时雨”名号的来源。扶危济困,救人于危难之间。
可以从宋江做得事情中窥探一二。
1、救济阎婆母女 。
从阎婆子顺理成章找到宋江求银两可以见得这事宋江常做,且不论宋江的银子从何而来,但他的这一行为铁定是俘获了周围老百姓的心。
2、生辰纲之事私放晁盖
这事一出宋江仗义的名声在江湖中叫的越发响了,晁盖也心念宋江的仗义。
3、不小瞧任何人,结交武松
遇见武松的时候武松患病不被柴进看重,宋江却尊重武松,顺当结交一个好汉。
4、初见李逵就赠予10两
《红楼梦》里贾家的小姐们一月的月钱才仅有2两,撇开换算这些,宋江这出手是真大方!在《武林外传》里白展堂他们一个月才仅有2钱的工资。后有人调侃宋江用10两银子买了李逵的命。虽是玩笑话,却也侧面表现了宋江的确很会做事。
......
诸如此类的事情宋江做得是数不胜数,也不怪有人调侃宋江的名声是拿钱买来的。但大家似乎忘记了,同样仗义疏财的还有个“小旋风柴进”同样都是不计钱财的接济兄弟,怎么就宋江成为了江湖大哥?
这是因为宋江不仅仅是“散财童子”,而是真正的“及时雨”,不仅在经济上能接济兄弟们,在精神上也能满足手下兄弟的需求。同样都是给银子,在武松心里宋江是“大哥”,柴进却只是接济过自己的“恩人”。这就是宋江的本事!
三、口口相传,舆论到位
别看古代没有“互联网”却丝毫不影响舆论传播,《水浒传》里有几个有趣的情景,其中一个就是宋江在清风山被三位山大王逮住,临死前报上“宋江”的名号,马上被叫“哥哥”。宋江仗义疏财,“私放晁盖”梁山泊的旗号无形中就是宋江的招牌,又为了“晁盖等人”*了阎婆惜,名声越发叫得响。
故而宋江每到一处都有人知晓他的名号,都跪地称呼一声哥哥。
名著《水浒传》里,宋江因为*了阎婆惜,身负命案,跑到柴进庄上避祸。虽说宋江和柴进以前多有书信往来,但他内心中还是忐忑不安的。
柴进依仗着朝廷的眷顾,一贯收留各种社会不安定分子,犯罪潜逃人员,过往犯罪分子,以至于社会上三教九流之辈,都爱往柴进庄上凑热闹。人生在世,难免有触霉头的时候,有个避风头的地方,自然是再好不过得了。
宋江和这些人有很大不同,他虽然是个体制内没有编制的基层小吏,但他很看重这个身份。正因为他在衙门内混,游走于黑白两道之间,所以才在江湖上吃得开,但如今,他只是个逃犯,体制内是回不去了,那么,柴进如何看他?他心里没谱。
一个人想要赢得别人尊重,首要是自己要有底气和资本,不然,所谓江湖道义之类假大空的口号,往往一文不值。
两人见面时,看到柴进对自己态度非常友善,宋江内心才稍稍平复下来,《水浒》原文“(宋江)心里甚喜”,四个字将他内心的微妙转化,淋漓尽致的刻画出来了。
虽然如此,宋江对柴进的内心真实想法没底。试想,梁山王伦一伙,是柴进多年投资经营的团伙,但一朝之间,叫晁盖等人火拼了,柴进心里难道不窝火?
以柴进在江湖上的地位和众多耳目,他自然知道,晁盖和宋江多年勾勾搭搭,又亲自送信放走的晁盖之事。
所以,宋江和柴进说明来因时,只提到*阎婆惜,绝口不提晁盖。可柴进一番话,才宋江听来明显话里有话。
柴进听罢,笑道:“兄长放心!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弊庄,但不用忧心。不是柴进夸口,任他捕盗官军,不敢正眼儿觑着小庄。”
这是在暗示,宋江有些事瞒着没说,但宋江愣是装疯卖傻,接下来,柴进一番话,就差挑明了说了。
柴进笑将起来,说道:“兄长放心!便*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柴进的两次笑语,宋江听后,难免心中犯嘀咕,进到底是啥态度?会不会迁怒于己,但这些话,不便明说,只能转着弯试探了。
恰好就在此时,宋江在柴进庄上遇到了武松。武松身份跟宋江差不多,也是为了逃避官司,跑到柴进庄上。表面上看,由于他的脾气不好,惹恼了庄客,所以,对他态度很冷淡,以至于大冷天,生病了却没人理睬,只能在廊下烤火取暖。
仔细一想,这不合常理,武松不过是个逃犯,逃到人家庄上蹭饭吃,俗话说,吃人嘴软,怎么可能乱发脾气?
原因很简单,武松没有任何背景,属于社会最底层之人,就算帮助了,将来也不大可能咸鱼翻身,不像宋江、林冲等本来就有来头,不过一时落魄,难保有一天不会咸鱼翻身,估计这才是柴进冷淡武松的真实原因。
宋江长期厮混于衙门,形形色色的人见多了,早就练成一双洞察人心的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原委,但他却不愿意说破,他知道武松定然受了委屈,想趁机将武松拉拢过来。
当然,首先要摸清底细,了解一下武松对自己观感才行,不出意料的是,武松当一听宋江名头后,当即表示自己就是宋江的死忠粉。
接下来事情就好办了,宋江故技重施,花银子收买笼络武松。
按理说,收买人心这种事,做的隐蔽些才好,但宋江当着柴进面拿出些银两来,说给武松做衣服。如果宋江真心想帮助武松,大可私下给就是了,为何当着柴进面给?
其实,他这是做给柴进看,让他了解自己在江湖上的名头和号召力,同时,也是测试一下,柴进的真实态度。
这无疑是在打柴进的脸,武松在你的庄上呆了这么久,你空有招揽江湖好汉的名头,却让武松这样好汉挨冻受饿。
柴进是何等聪明的人,自然不肯让宋江掏银子了,当下命人拿出绸绢,给武松做衣服。
宋江这一招借花献佛手段实在高明,拿柴进的钱物,自己做人情,收买人心,既笼络了武松,又试探出了柴进的真实态度,做的如行云流水一般,不漏痕迹,手法之老道,令人不得不佩服。
当然,对于武松这种有一身武艺,却又不像李逵那样没脑子,宋江是不好掌控,故而,以后上了梁山以后,他和武松的关系一直是处于不冷不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