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厄传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毋庸置疑在我国古典文学领域拥有崇高地位。然而就四大名著内部而言,怎样排定《西游记》的地位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即便如此,主流观点对《西游记》在四大名著中的定位依然有迹可循——那就是排名比较靠后。《红楼梦》被称作“清朝的百科全书”,公认的中国古代文学(小说)的最高峰。另外,四大中的其他三部都属累积型作品,只有《红楼梦》是纯粹的原创型作品,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三国演义》在清初被金圣叹列为十大才子书之首,该书以信史为依托,以王朝更替的大时代为写作对象,这种宏大的视角在古今中外文学史都不常见。而《水浒传》毕竟是现实主义题材,似乎天然格调就高于神话题材的《西游记》。 因此,主流观点似乎倾向于轻看《西游记》的地位,以至于不少学者认为《西游记》应该排在四大之末,更有甚者认为它应该被踢出四大名著之列。而在我看来,《西游记》无疑是最容易被人们低估的一部名著,《西游记》阅读和解读至少可以有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就是把《西游记》当成一部光怪陆离、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看。那么读《西游记》的效果和看电视剧差不多,特别是最忠于原著的张纪中版《西游记》。 第二层,读出《西游记》的一些曲笔、对当时社会和官场讽刺和抨击,比如天庭的官僚,昏庸和无能,西方净土的不净等等。第三层,也是隐藏最深、最玄妙的《西游记》中的隐喻和暗线。今天我们就管窥蠡测,看一看《西游记》中的隐喻。
四大名著
一、关于“心”的隐喻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里的“心”,指的不是心脏——那个不断跳动的肉团。 这里的“心”指的是心理、心思、心灵、内心、心绪、心思、思想等。如果勉强拿现代科学的名词去解释,基本等同于“意识”。其实我国古代佛道两家经典中所说的心基本都是这个含义。心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修行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甚至没有之一。 佛教经典中,关于心典故的比比皆是。 比如禅宗公案,二祖见初祖时,达摩所说的那句“将心来,与汝安”;《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曰:云何降伏其心;吕祖《百字明》的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西游记》被认为埋有一条暗线,那就是暗藏佛教和道教的修行法门。那么最为佛教和道教核心概念之一的心自然会多次体现。以下便是《西游记》中一些明显的对心的隐喻。
1、心猿与意马
孙悟空在《西游记》中有好几个名字,比如:悟空行者弼马温,石猴猴王齐天大圣。此外,还有一个电视观众所不熟悉等称谓:心猿。 与此相对,唐僧的白龙马被称为“意马”。这个称呼向读者透露,在这部小说中,孙悟空的寓意是“心”, 是指人的心思、思想。在小说的第七回还有一句颂更明确透露这个寓意:“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动物之中,猿猴最顽皮躁动,难得片刻安宁。以猿猴寓人心,意在指出人心易放难收。而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后被如来,而不是被道教某神仙降伏,也暗指佛教在降伏人心方面更胜于道教一筹。
2、斜月三星洞
纵观《西游记》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处处有伏笔,不经意间就有惊喜。美猴王离开花果山,漂洋过海,在西牛贺洲拜得须菩提祖师学艺。而学艺的地方,被称为“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一弯斜月,加上三颗星星,就是一个“心”字的谜面。 而灵台方寸,更有玄机。“方寸”一词,本来就有心的意思,平时所说,“方寸大乱”、“方寸之地”都指人的内心。 而“灵台”的“灵”字上半部,加上“方寸”的“寸”字,就是“寻”字。所以“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可以被看做暗指“寻心”二字,寓意人的修行不必外求,要到内心中寻找答案。正如小说中多次出现的一首佛偈所言: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在灵山塔下修。
在明确了孙悟空是心的隐喻这一事实后,他的神通“七十二变”就好理解了。《楞严经》上说心有七十二相,相对应的,悟空也就有七十二变,暗指人心非常善变,瞬息间七十二变。
斜月三星洞
二、关于五行的隐喻
取经小组的五行属性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道教的一种系统观, 也是我国古典哲学一个基本的观念。五行之说,自然也不会被称为暗藏了佛道两家修行法门的《西游记》所忽略。取经五人组,每个人分别对应五行中的一行,并体现五行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至于谁代表那一行,破有争议。比较广泛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孙悟空属金,在《西游记》目录中多次用“金公”代指悟空;猪八戒属木,在书中又被称为“木母”;沙僧代表土,唐僧属水,而白龙马则代表火。这里面所体现的基本相克的道理可以表达为:金克木,所以孙悟空总是欺负猪八戒;木克土,所以猪八戒要胜过沙僧一筹;土克水,所以沙僧在流沙河为妖时曾吃掉九个取经人(唐僧的前九世);水克火,所以一路西行,都是唐僧骑着白马。
有一点值得注意,如果《西游记》中的暗喻仅限于主要人物对应一些五行观念,那无疑是泛泛的文字游戏。其实,作者如此设定,在于表达复杂的道教修行体系。五行,分别对应人的五脏,而在丹道之中,金公代表元神,木母代表元气, 这五人之间的人际纠葛也暗示了丹道的修行理论。
三、关于佛道修行方法的隐喻
前文提到,《西游记》作者系统性的设置隐喻是有其特定目的的,那就是要表达佛教和道教的一些修行法门和理念。如此巧妙的安排令人赞叹,同时也不难得出结论,《西游记》的作者必定对深谙佛道修行学问了如指掌。基于此,有很多人质疑《西游记》的作者是不是吴承恩。甚至有人根据书中佛道修行知识而判断《西游记》是元初全真教道士丘处机所著。无论怎样,小说首先要保证情节的连贯、合理和有趣,所以对佛道修行理念的阐述实际上是零散和分散的。但这也形成《西游记》处处伏笔,处处玄机的特色,这反而形成一种独特而高级的阅读乐趣。比如:孙悟空(心猿)做弼马温管理天马(意马),意指人的修行首先要管理层出不穷的杂念,管好自己的念头。再如:筋斗云的十万八千里对应佛家所说人一念的速度,暗指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书中多次出现的五千零四十八暗指佛教的一藏之数;金箍棒的重量一万三千五百斤暗合佛教经典所认为的人每昼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以下是几幕是《西游记》里比较集中体现佛道修行法门的情节。
1、六根与六贼
《 西游记》第十四回的回目是“心猿归正,六贼无踪”,说的是唐僧在收服悟空后不久,在荒山野岭上遇到六个山贼,名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显然,这六贼,对应的佛学中的“六根”,即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佛教认为,人的六根不断接触外界的六尘,于是人便杂念顿生。所以修行人要先管好自己的六根,做到六根清净,便可杂念不生,近乎道矣。这在《楞严经》中被称为“都摄六根”。孙悟空*死六贼的过程,表明他在修行路上更精进了一步,虽然还需要紧箍咒的约束,但总归比那个*人不咋眼、不服天朝管的猴王更能自我克制了。
2、三打白骨精的真意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可以说是这部小说中的一部重头戏。而这白虎岭前的故事也是玄机暗藏,至少暗含了佛家道家各一种修行法门。白骨精在本回的回目中被称为“尸魔”,所以三打白骨精也就变成了三打尸魔, 这被认为暗合道教修行的方法“斩三尸”。所谓斩三尸, 在道教观念中,指的是人体内的三尸虫,亦指人的三种恶欲:痴、妄、淫。而斩三尸的过程,就是破除执念,超凡入圣的过程。三打尸魔,寓意修行人需破除层层魔障,才能看清本真,降伏恶欲,方得自在。
在《西游记》中,白骨精本是一具女人的白骨骷髅,感天地灵气而化为白骨精。佛教中有一修法也与人的白骨有关——白骨观。白骨观是佛教五门禅法中的一种,该种修法通过观想人的骨骼,得知人的色身不过是四大假合的臭皮囊,而悟透人无我、法无我,继而勘破我执而达无余涅槃。白骨观的另一作用在于克服对异性的*,修者能认清花容月貌也不过是粉黛骷髅的胭脂虎而已。至于这种观念当下是否还具有世俗层面的进步意义,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胭脂虎 粉骷髅
3、诛灭二心,入不二法门
《西游记》第五十六到五十八回讲的是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西行路上,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图财害命的强盗,被唐僧驱逐。哪想到引出假悟空打伤唐僧,夺去行李和通关文牒。 真假悟空长得一样,穿着一样,兵器一样,武艺一样,神通一样,除了一正一邪,再无任何分别。不但唐僧八戒沙僧无法分辨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就连观音、玉帝、阎王都无法分清,最后只好去西天问如来。两个悟空到达雷音寺时,佛祖正在讲经,诸位菩萨罗汉听得认真。如来开示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这一句话点出这个故事的内涵。为何假悟空与真悟空处处相同,难以分辨?因为假悟空本来就是真悟空所生的二心,或者说是悟空取经之心不够坚定,在遭受唐僧责难时起了不睦之心。如来指出假悟空是六耳猕猴之后,悟空当着雷音寺满天神佛的面将猕猴打死。奇怪的是如来并没有严厉责备,想必悟空此举在于向佛菩萨表明决心,从此一心一意保唐僧西天取经。这一寓意也可以从五十八回的定诗看出: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意思是如果人的求道心之心不坚固,就难成正果。
二心竞斗
4、最上等经,无字真经
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灵山。没想到在接受佛经时,却遭到阿难迦叶索要贿赂。没拿到所谓“人事”,阿难迦叶心理肯定是不高兴,但还是遵照佛旨于各部之中捡些佛经交给唐僧。哪成想这一切被燃灯古佛察觉,施法从半空中下来一只大手,从白马身上抓起佛经散落一地。等师徒四人这才发现,经书里面一个字都没有,都是一页页的白纸。四人回到雷音寺问如来,并请如来责罚阿难迦叶。没想到如来并没怪罪阿难迦叶,并解释说,因为你们没提供“人事”,所以经书只能传“白本”(无字),而白本,乃是无字真经,也是好的。对这段故事,有多种多样的解读,比如通过索要“人事”告诉唐僧师徒要放下所执之物,也可理解为对净土、佛国的一种讽刺。而笔者认为,这里的无字真经,是对禅宗的隐喻。禅宗又叫佛心宗、达摩宗,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有许多区别于其他宗派修行方法,比如参话头,参公案,以及更玄妙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等。总之,禅宗认为,最好的佛陀教育,并不是写在佛经上的,而是超越文字的,直指人心的;最上层的佛理既不在空上,也不在有上,就如果这白本真经,你说它空,毕竟有个白本,你说它有,它一个字都没写,体现了佛家的至理:空有二皆非。那么阿难迦叶第一次传给唐僧的白本,也是超越了文字的,另一种更高级佛陀教育方式,也就隐含着对禅宗的推崇。
四、一些“不可描述”的隐喻
现在要谈点电视台不让播的内容了,请幼儿园的小朋友准备下车。
《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与大众认知相左的是,古代的佛经道藏其实对男女之欲论述颇多,只不过角度与主张各异。这么一个不大好说的话题,似乎天然就很适合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写入小说之中。可以提示一下,这类内容比较集中体现在《西游记》的第六十四——六十七回,特别是六十五雷音寺这一回中。 据学者考证,以下兵器、法器、地名、情景皆有嫌疑隐喻一些三俗内容:悟空的武器金箍棒,黄眉怪的武器短软狼牙棒,黄眉的法器金铙,弥勒佛的法宝搭包儿(又名人种袋),荆棘岭,稀柿衕,黑松林,无底洞......不用过多解释,想必老司机的你已经能够领悟。
以上种种隐喻,或许均为作者有意为之,也可能有一些是后人无中生有,穿凿附会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像《西游记》这种系统性使用隐喻和暗线,甚至在表面故事情节下,隐喻与暗线可以完整构造出另一层表达体系,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西游记》的原著也借助些隐喻和包袱形成一种影音艺术形式(电影、电视剧)所难以表达的深刻内涵,而对这些隐喻的挖掘和玩味也成为阅读和解读《西游记》的一种乐趣。
(看作者更多文章,请关注VX公号:低熵状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