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民兵连民兵的讲述中,感悟小岗村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可贵精神——
18枚红手印背后的故事
■潘正军 沈海望 鲁弋戈
五一期间,春光明媚。登上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头的观光塔,只见前来参观见学的游人络绎不绝。不远处,“奋斗一百年、小岗再启航”的巨幅麦田画跃入眼帘。
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40多年前,18位农民在“包干到户”的契约上摁下红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在小岗村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
安徽省凤阳县人武部担负民兵组织建设管理任务。40多年来,小岗村民兵连一代代民兵参与、见证了小岗村改革发展的每个阶段。近日,笔者来到小岗村民兵连,与大家一起探寻当年18枚红手印背后的“小岗故事”。
贫穷唤醒了改革的自觉,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土地
一处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低矮破旧的茅草房,是当年“大包干”发源地旧址,这片旧址被小岗村一直完整保留着。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大包干”带头人之一、老民兵关友江说:“40多年前的小岗村就是一个字——穷。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是出了名的‘三靠村’,农民住的都是破草房,有的房子连顶都没有,是露天的……”
1978年,小岗村遭遇大旱,关友江不得不放下尊严,扒火车到南京乞讨。“大男人伸手要饭,实在张不开口啊!”关友江说。这位经历过土里刨食岁月的老人,对“幸福感”“获得感”有着深刻的体悟。
那个年代,“生产大呼隆,分配大锅饭”的生产方式,严重挫伤着劳动者的积极性。18位“大包干”带头人中,有4位是民兵,生产队长严俊昌是其中一位。他回忆说,当时村里编了一个民兵排,可是连饭都吃不饱,人都四处逃荒了,大伙儿参加民兵训练的积极性都不高。
贫穷唤醒了改革的自觉。1978年12月一个冬夜,18户身着破衣烂衫的村民,挤在这间茅草房里,就着昏暗的油灯,以“托孤”的方式签订“秘密协议”,按下红手印,决定分田到户搞起“大包干”。
改革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实行土地承包后第一年,小岗村就迎来大丰收,农民实现了“一季翻身”“一年翻身”,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吃国家救济粮20多年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走过千山万水,仍要跋山涉水。逐渐富裕的村民并没有停下改革创新的步伐,小岗村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上继续领跑。2015年,安徽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率先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同时赋予了农民长久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让农民吃下“定心丸”。
民兵连排长郑宏伟是名大学生村官,在小岗村党委和村民的支持下,他带头推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以小岗村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小岗村创发公司,让村民人人成为*。今年2月,小岗村迎来第四次集体经济收益股权分红。
敢啃“硬骨头”,见证着改革的勇气,推动着脱贫攻坚一步步走向胜利
在大包干纪念馆的显著位置,陈列着一份放大版的“大包干”契约书。契约书的原件,永久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编号GB54563,是国家一级文物。
契约书寥寥数语,但读起来重有千钧:“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鉴(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白纸黑字,18个红手印异常醒目,现在看来的勇气壮举,在当时却有些沉重和悲壮。“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说,当时大家是“贴着身家性命”进行改革,正因为风险大,他们才采取最原始的“赌咒发誓”“摁手印”的方式签订协议、共担责任。“这不仅是一份契约书,实际上也是生死状、托孤书!”
签订契约当晚,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都按人头分到了各家各户。从此,每天天不亮,家家户户就下地干活了。
从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一一砸开,见证着改革的勇气,推动着脱贫攻坚一步步走向胜利。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震撼和感动着前来参观见学的党员和游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13年,杨伟从部队退伍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创业的机会,回到小岗村成为一名普通民兵。他流转了20亩土地,建起11个大棚,开展草莓种植项目,当年盈利近10万元。杨伟感慨地说,我们这代人要传承发扬好“红手印”体现的担当精神,大胆试大胆闯,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富裕美好。
凤阳县人武部政委姜贵斌说,返乡创业、在岗创新,带动村民发家致富成为小岗村民兵的自觉。现在,小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小岗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都有青年民兵参与经营管理。
党是人民的领路人,世世代代都要念党恩跟党走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样的“大包干”做法,当时政策并没有明确,小岗村为什么会敢为天下先?
“关键时刻,离不开党的指引,党始终和人民心连心!”关友江朴实的话语,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在大包干纪念馆里,一张张珍贵的图片、一份份翔实的史料告诉人们,这场改革之所以能成功,得益于各级党组织的有力支持。
1977年,中共安徽省委出台《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简称“省委六条”),为“大包干”的推行提供了适宜“土壤”;1978年,安徽出现旱灾后,安徽省委大胆作出“借地度荒”的决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赢得了民心。
1980年5月31日,*在一次就农村问题发表的重要谈话中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这让搞“大包干”的农民彻底稳住了心神,坚定了信心。
党的政策顺应时代发展,尊重人民首创精神。198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大包干”从此正式有了“全国户口”。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心中记挂什么,党就给我们制定什么好政策。”民兵连指导员、村党委第一*李锦柱介绍说,每次小岗村民兵连集中开展教育,青年民兵谈得最多的就是感念党的恩情,听从党的指挥。不管编制如何调整,青年民兵都传承发扬着爱党、爱国防、爱家乡的优良传统,小岗村民兵连建设一直走在前列。
资料链接
改革丰碑上的“五个一号文件”
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事业,发端于农村。从1982年到1986年,党中央制定和颁布了关于农村工作的五份文件。这五份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对实现农村改革率先突破、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总结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放宽了农村政策,肯定了“双包”(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文件从理论上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文件要求全面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使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心内容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国家还将农业税由实物税改为现金税。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文件进一步摆正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肯定原有的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同时,强调增加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五个一号文件”使亿万农民逐步从绵延数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产模式中解放了出来,通过非农经营等方式,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劳动力自身的进一步解放,为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王 楠、张 翔整理)
红色瞭望
百炼成钢看改革
■桑 叶
百年党史,改革开放史无疑是闪光部分,“春天的故事”无疑是华美篇章。
回望党史,*有句名言:“我们真正的转折点是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三中全会实际上制定了新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制定了新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就是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发端和标志。
改革是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一次伟大觉醒。今天我们强烈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显著优势和强大威力,而当年我们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如同遵义会议的召开一样,经历过激烈争论、思想解放、先行探索、伟大试验,最终百炼成钢、创造奇迹。
“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同时,“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十年内乱后,*等党和国家*急切思考中国的出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会期是5天,会议的成功召开,是有着充分准备的。
没有思想共识,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破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枷锁,开启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国务院举行了两个月的务虚会讨论改革开放,再加上持续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可以说,正是思想的大解放,才有了改革开放的大政策。
改革探索的征程,历尽了坎坷波折。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深圳特区“摸着石头过河”,闯出了发展新路子,创造了腾飞式发展的新速度。
历史的天空,有晴空万里,也有乌云蔽日。面对一度袭来的改革质疑声,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笼罩在人们心头。1992年,*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关于姓“资”还是姓“社”,他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结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大胆思路。自此,改革开放如大江之水不可阻拦、奔涌向前!
40多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人民军队的面貌。正如*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强军兴军,动力在改革,出路也在改革。40多年来,我军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人民军队实现革命性重塑,武器装备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治军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显著提高,正向着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历史告诉我们,创造更大奇迹,实现伟大目标,必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努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图说党史
深圳蛇口的时代变迁
1979年7月,中国第一个外向型工业园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从滩涂中奠基起步。当年蛇口工业区的“开山第一炮”,如同春雷炸响神州,成为改革开放的启幕乐章。40多年来,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升级成现代化国际都市,奇迹般崛起于中国南方,向世界展示了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