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三生三世宸汐缘》,最近《三生三世枕上书》终于开播了。衍生自《十里桃花》的两个角色凤九、东华开始上演三生三世的情缘。看了多集后,观众发现,这个以虐恋为主题风格的大IP也开始风狂撒糖,甜比虐多,甜了一集又一集。
《枕上书》仍是三生三世的套路,人物设定当然也一样,都是四海八荒中的最美仙子与最德高望尊的仙界帝王或神尊之间跨越多世的“禁忌”之恋。
第一世朝夕相处,进而日久生情,第二世下凡历练,经历人间绝恋,第三世重回天界大战妖魔鬼怪或冲破宿命的障碍,最终走到一起。有意思的是,《枕上书》搭上了甜宠剧的热潮,虐恋变甜恋,仙侠变仙恋甜宠。
原著小说中,凤九与东华原本无缘无分,然而凭着凤九的一往情深和苦情营造,两人终于走到一起。而电视剧把这个过程也削弱了,男女主角在前期就各种发糖,不是东华宠小狐狸,就是凤九转身扑到东华……甜到齁人,观众反而再也没有了看前两部剧男女主角苦尽甘来时所带来的欣喜了。
仙侠剧刚诞生时,还试图诠释人类与仙界爱而不得的宿命悲剧,以及消灭魔界邪教拯救苍生的宏大意义(《仙剑奇侠传》),而到了现在,仙侠剧只剩下“仙”而没有了“侠”,没有了对侠精神的思考,只剩下高纯度的梦幻,没有一点现实的气味与值得咂摸的东西。
仙侠剧从古代神话中借鉴了宏大的宇宙设定,比如:地界、幽都、女娲族、妖族、人族(《古剑奇谭》);神、仙、人、魔、妖(《花千骨》);九重天仙界、人界、翼族、四海八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仙界、凡间、花界《香蜜沉沉烬如霜》等,但骨子里永远在一遍遍演绎圆满的爱情故事,当然连早期仙侠剧的爱情悲情色彩都消糜不见。
给了这些人物这么宏大的宇宙设定,这么错综复杂的生死轮回,竟然只是为了一个圆满的恋爱。甚至就是为了给观众一个甜宠剧?“神仙们”也不过是天天过家家,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些剧一遍遍地消解着生与死这个严肃命题,给观众提供比肥皂泡泡还虚无缥缈的幻境。
“仙”为世界观,“侠”为价值观。其实这些年的仙侠剧只剩下了对仙侠题材世界观的借鉴,价值观荡然无存。现在更是只剩下甜恋,不谈其他。
现在想想,早期的港剧、港片中的仙侠题材作品,如《蜀山传》中还有一些浩然正气、凄凉婉转的故事让人赞叹一下。
仙侠剧一路高歌猛进,但并没有什么突破性创新。
2009 年的《仙剑奇侠传》成为高收视剧,是很多人的童年记忆。从2014年《古剑奇谭》开始,国产剧开始紧密地打造仙侠剧。2015年《花千骨》收视可观,出自这部剧的“洪荒之力”等词汇,成为当年热门词汇。仙侠剧市场开始形势一片大好。
此后出现了诸如《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仙剑云之凡》《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古剑奇谭贰》《莽荒纪》《天乩之白蛇传说》《香蜜沉沉烬如霜》《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大批仙侠剧。但除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烬如霜》外,其他剧并未大爆,甚至水花寥寥。
从观众的选择来看,仙恋剧比其他类型的仙侠剧更受关注,偏女性向的剧更容易出圈。而偏男性向的剧,更容易扑街。
《青云志》《择天记》《武动乾坤》《斗破苍穹》哪部剧不是死在剧情注水严重、演技太烂以及特效五毛上?尤其是仙侠剧高峰期,都是所谓大制作,一拍五六十集、七八十集,注水注坏了这个题材。也是因为注水,这些剧改编得毫无精神气。
因为仙恋剧更容易讨女性观众欢心,所以仙恋剧活了下来,逐渐成为仙侠剧的“支柱产业”,以后可能会有更多扯着六界苍生的大旗,演着甜恋情深的剧。不知道这种创作瓶颈,将如何突破。
仙侠剧世界观有了,需要的是故事的多样性,人物的复杂性、主题的多议性。而不是机械式得重复一个故事设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师文静)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