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韩讲了一个故事:“拉洋片”考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拉洋片”考

首页角色扮演九妖传奇更新时间:2024-05-09

“拉洋片”是旧时常见的一种娱乐方式,在反映旧时代的电影中多有此镜头。例如在电影《骆驼祥子》中,就有虎妞和祥子婚后一起逛天桥时,虎妞饶有兴致地趴到那儿看“拉洋片”,估计不少人对此还有印象。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呼市联营商店对面还是一片空地,常有那些走江湖的,在此打场子卖艺。他们吞剑吞钢球、手掌开石开砖表演硬气功;还有耍猴、变戏法、卖大力丸的。他们都是从口里来此谋生的艺人,因为看热闹的多给钱的少,所以生活也很清苦,常常就在场子里咬一口煎饼充饥。我曾在那里多次看过“拉洋片”,纹革伊始,就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踪影了。

“拉洋片”的基本道具“洋片匣子”,一般三尺多宽,五尺多高,分为上下两层。放在交叉支搭的架子上,离地约二尺。上面那个木箱子只有下面木箱子的一半厚,正面镶着一块玻璃,里面储存洋片。洋片的彩色画片每幅三尺长、二尺半宽,一套八幅在箱子里用绳子吊着。

木箱的右侧钉着一排八个钉子,画片通过滑轮上升。为了使拉上去的画板停住,就要把连接画板绳头上的铜钱挂在钉头上。一个钉头只能挂一幅画,也就是说最多能挂八幅画。

“洋片匣子”的正面呈弧形,上面有四至六个观望孔,孔中嵌放大镜,很像现在的门镜或称“猫眼”。箱子前面摆放着两条窄窄的长凳,坐上去弯着腰眼睛正好对准小小的镜头。这四个镜头应该是这套吃饭家伙最值钱的部分吧。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上面那个木箱右侧挂着一个不大的锣鼓架子。架子分为上下三层:第一层横架着一副铙钹,下面的钹用四根绳子固定在木架的四根立柱上,上面的钹吊在绳子上,可以上下活动,敲击下面的钹。中间是一面扁形的园鼓,架子上绑着鼓槌,一拉绳子便可敲击鼓面。最下层是悬空平吊着一面锣,锣口朝上,锣槌系在下面。三件打击乐器的活动部分用绳子连在一起,一拉绳子,锣鼓铙钹①齐响,一人可顶三位乐师。

当围观的人中还没有人牵头看时,拉洋片的就不住地拉动绳索,锣鼓铙钹敲打声不断。嘴里不停地在说唱,嘴角直泛白沫,唾液四溅地招揽着观众。终于有人动心了,掏钱坐好,拉洋片的就缓慢地拉动绳索、有板有眼地开始说唱:“你就朝里边瞧来朝里边看,西湖的那个美景你就看不厌,断桥边上青蛇白蛇闹许仙,法海师傅使手段,雷峰塔下镇住蛇妖几千年……”

“哎,叫小孩子儿你别发懵,你看看唐僧师徒西天去取经。有猪八戒,有沙僧,有白龙马,还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跋山涉水多艰险,一步一坎不太平,途经九妖十八洞,降妖捉怪斗大虫……”

“没上过北京城的,往这里边看,高高的前门楼子,后边是太和殿。殿里出来一对人,原来是娘娘和太监……”

“看了一片又一片,哎,来到了十里洋场上海滩。你看那呜地一声汽车屁股直冒烟,再看那一片杭州景,西湖桃红柳绿三月天……”

拉洋片的唱词为上下句。通常上句落仄声,下句落平声;上句起韵,下句入韵,一韵到底。唱词均以七言为基本,句式中可嵌字。每段唱词少则四句,多则七八句,演唱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诙谐。加之由上而下的滑音拖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拉洋片,三分靠看,七分靠听。小朋友们弯腰围坐在那神秘的箱子前,眼睛紧贴瞭望孔、津津有味地观看着箱内那一幕幕的图景。艺人就站在“大箱”边的凳子上,一边击打锣鼓铙钹,一边眉飞色舞地唱着“箱子”里的故事。换场时顺手拉一下手边的绳子,再将绳头挂在下面的钉子上,其中的奥秘只有坐在“箱子”前的看客才能知晓了。

记得最初一分钱看一次,后来涨到三分钱,即便如此也不是谁都能看得起的。那时很多孩子都把压岁钱花在了看洋片上。

洋片里不仅有中国的名胜,也有西洋的景观。包括洋房、洋车、风景、摩登女郎等等。往圆洞里一看,瞬间便到了上海、杭州甚至纽约、巴黎、伦敦。看到了江南美女,也看到了高鼻子蓝眼睛的“洋鬼子”。最吸引我的是上海外滩的风景,最后结束时,所有高楼大厦的窗户顿时灯火通明,光源在于他揭开了后盖。

在电影还未普及的时代,拉洋片是一种代替电影的娱乐方式,堪称中国街头的“土电影”。据史料记载,清中期,民间就有“拉洋片”的艺人。拉洋片的初起的形式是:以布为幔围成直径约两丈的场地,内容二十至三十名观众。有画挂于人前,画面高约二点五米,宽约三点三米,上绘各地山水兼人物,一张画成一卷。观众看完一张后,演员用绳索放下另一张。同时,用木棍指点画面并做解释。另有人打着锣鼓招揽观众。

后来又有一种“琉璃镜”。比大片略小,画面固定。分前后两排,有布幔围挡,布幔挖孔,前后各嵌十二块圆形放大镜。内容除清代故事外,还有时事新闻等。民国初年,三枚铜子儿可连看二十四张。

据史料记载,清末,来自河北的焦金池(艺名大金牙)落脚天桥,撂地卖艺。初到天桥,拉大画儿用的道具极其简单,只将青皮席子四面围起,上面掏几个圆孔,里面放几张画片。表演时,演员在一旁说唱,观众趴在席子上,由圆孔向里观看。后来大金牙与时俱进,将带圆孔的席子换成了带有“光子”可更换画片的木制“片箱子”,又增加了锣、鼓、铙钹等响器,生意更加火爆。

此后拉洋片形式不断翻新。还有人创制立体偶人,与箱外绳索连接,拉动绳索,偶人即舞动起来。箱底装有许多朝上的小水管,水通过高处管道的压力,由小管向上喷出,或涌或流,与偶人的动作相映成趣。其曲目大都与水有关,如《水漫金山寺》等。

后来还有一种称之为“大洋船”的形式问世,箱体木制,形似轮船,船的周围有圆形放大镜,箱内设有机关连接活动偶人,牵动绳索,偶人可做精彩表演。

随着拉洋片者增多,拉洋片的唱段也多了起来,有北京琴书、京韵大鼓、评剧、河北梆子等。还有人创造了一种新曲调,音律朴实无华,近似叙述。唱词分为上下句,合辙押韵,通俗易懂,幽默诙谐,引人发笑,很有艺术感染力。

据传,大金牙嗓音洪亮圆润,素以唱功取胜。其演唱和画片内容,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时政类,比如《义和团》《火烧圆明园》《慈禧西安避难》《张勋复辟》,还有北伐军炮轰武昌城的故事等。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大金牙逐渐在天桥站住了脚,名声也日渐响亮。因为表演方式的独特,并以历史传奇、社会现实为题针贬时弊,唱词通俗易懂,寓教于乐,被列为天桥八大怪之一。

因为西洋镜根据光学原理暗箱操作,所以显得有些神秘。而一旦打开后,里面不过是几张图片而已,也就一点不稀奇了。因此沪语里的“阿拉去看西洋镜”比喻新奇或意想不到的东西;骗局被揭穿了又叫“拆穿西洋镜”。

为何拉洋片的后来退出了历史舞台?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虽然画面不多,但无法更新。首先,那种模式的画就没地方去买。即便碰巧买到了,新画随处可见,也就没有新奇感了;二是多数艺人不会编词,老画老词唱得顺口了,师傅就教了那么多,有了新画,唱词也编不了,只能“将就班子对付戏”,凑合着混口饭罢了。

拉洋片又称“西洋镜”“西洋景”(因镜头来自西洋或早期画片皆为西洋景色而得名?),是早年民间杂耍之一,属江湖行当“金批彩挂”中的“挂”行。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源流。据考证,西洋镜是清代中期南京人发明的,因所用凸镜和画片是从外国进口的,故名。清道光十年(1830年),顾禄《清嘉录》卷一记载:“江宁(今南京)人造方圆木匣,中缀花树禽鱼神怪秘戏之类,外开圆孔,蒙以五色玳瑁(玻璃),一目窥之,障小为大,谓之西洋镜。”

又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十五年,清朝街市上的放映者,支起带有不同高度镜片的匣子,其上有旗子写着“西洋景致”,招呼过往行人来观看。匣子里面装着画片儿,匣子上装有放大镜,可窥视到放大的画面。匣子上通常会放些玩偶和小雕像以吸引人,并供排队等待的消费者欣赏。

西洋镜一开始还算体面,围绕江南一带景色,在匣子中造景。后来除了著名景点之外,西洋镜还放映知名小说戏剧的插图,然而这也是玩物丧志的开端之一。如晚清徐乾学有诗云:“乾坤万古一壶冰,水影天光总画图;今夜休疑双镜里,从来春色在虚无。”

这里的春色,已经不再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景色,实指青楼女子。据史料记载,在西洋镜中,曾有一幅“跳墙头男女欣欢会”的场景。不才根据作者描绘的情节,猜测可能系《绿野仙踪》第八十一回,周琏夜晚搭桌翻墙与蕙娘淫乱的镜头。

后来更有甚者,竟然在西洋镜中展现上海澡堂中女子的画面,令闭塞中的清朝民众感到石破天惊。可以想见当年一些无聊的成年男子,窥视西洋镜时,蜷缩蹲坐弯腰,尴尬而猥琐的模样。

宣统年间,西洋镜曾因其伤风败俗之内容,被清廷明令禁止。本来西洋镜是一种健康的娱乐方式,可以使人开眼界长见识。但玩物丧志,几乎导致西洋镜全军覆灭。

随着清朝倾覆改朝换代,之后的辞典中,对西洋镜虽未全盘否定,但还是加上了“为没受过教育的人们,提供不真实视觉镜像”这样的定语,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一忘年交私下也曾对我说:旧时拉洋片,主要靠女体吸引人,什么《贵妃出浴》《洋马刷毛》《闺秀卸妆》《碧玉初潮》……拉洋片的唱词是:看一看,瞧一瞧,纤毫必现,魅影飘摇……不见真货,退洋钞,管教你心动神摇……神遇胜过大烟泡,错过空懊恼……

西洋镜曾在中国大肆普及,艺人甚至巡回在偏僻的晋北乡间。马烽、西戎在《吕梁英雄传》第三十一回的一句歇后语中提到“孟二楞摆着手说:‘那可是瞎子看西洋景,白熬工夫。’”可见那时西洋镜在山西也属寻常之物。

然而当电影让人物、河流、枪战在平面上活动起来的时候,这种古老的“土电影”便渐渐失去了市场,进而结束了它的生命。眼睛扎在圆洞里看西洋景,如今只能存活在于五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的怀念中、存在于作家优美恋旧的笔触下、存在于博物馆尘封的文物间了。对于我来讲,儿时最爱的拉洋片只能在梦境中再现了。

注①: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外国乐队中都使用。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铙和钹是两种乐器,形制近似但略有不同。二者皆铜制,圆形金属板,中间隆起半球形部分叫碗或帽。每副两片,相击发声。通常直径为30~50厘米。铙和钹的区别在于,铙的碗部较小,发音较响亮,余音较长;钹的碗部较大,发音较浑厚,余音较短。铙与钹在民间常配合使用,用于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伴奏。除汉族外,钹在众多少数民族中也流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