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国产游戏还是那些武侠的老套路?这些新花样你可能真没见过

你以为国产游戏还是那些武侠的老套路?这些新花样你可能真没见过

首页角色扮演剑缘浮生录更新时间:2024-04-23

大家好,我是游戏专栏"游递局"的水儿。又到了年终,是时候来一波追忆往昔顺便展望未来的年终总结。其实今年的中国游戏界在寒冬之下仍有很多值得称道的进步,比如说电竞逐渐被主流媒体正名、国产游戏出海效果显著、出现大量优秀的国产单机游戏、游递局成立(强行凑数)等等,不过对于我这样的(伪)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2018年带给我最大的意外惊喜则是:

国产国风游戏终于不再是武侠的天下了!

在前几年,当提到借助游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家会想到哪种题材的国产游戏呢?武侠/仙侠游戏吗?除此之外呢?

——没了。

其实在传承优秀文化时,这两年国产游戏的选择相当单一——大多数还是属于武侠类别,而仙侠则可以看做武侠的玄幻升级版,比如《太吾绘卷》、《寒刃2》、《天命奇御》等优秀作品,虽然游戏本身的质量相当过硬,各类玩法什么的也有出彩的创新,但本质上还是没能跳开武侠的范畴。

不否认根植在民族基因里的武侠精神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也不否认武侠情怀拥有

广阔的生长土壤,更不否认武侠题材是游戏与传统文化之间非常好的衔接点,然而清一色的

武侠,满屏的武侠——这话应该有不少人都想说:我!们!看!腻!了!

或者说,除了武侠,我们还有什么?

·传统文化=武侠文化?

确实,武侠的"侠义"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种,然而!!

然而,传统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总体概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我们都知道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强的一批,从神话到历史,从天文到历法,从中医到哲学,从建筑到宗教,各民族各地域,各习俗各传统,应有尽有无所不包,保存的完好程度也是BUG级别,随便拎一个出来就足够让人喝好几壶。

至于武侠?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而且武侠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还要拜小说所赐,真正被大众熟知也不过是近百年的事情。

但是,所有的底蕴,所有的内涵,所有千奇百怪又瑰丽万千的世界,在通过游戏这个媒介来表达的时候,却往往会殊途同归的穿上"武侠"的外衣。

而且,武侠题材的游戏十个里有九个都改编自小说,有着线性的叙事方式、宏大的世界观架构、以及高自由度的角色扮演,这使得武侠类游戏基本等于武侠RPG游戏(像《太吾绘卷》这种有创新意识的太少),清一色的升级*人(怪)当大侠,都是为了站在武林之巅。导致大家一提到"弘扬传统文化的游戏"的时候想起的都是某某剑、某某刀、某某侠缘、某某传之类,这合理吗?显然不合理啊!

难道我们的上古传说、山海经神话、阴阳五行、春秋百家、经史子集、书法绘画、千秋兴亡的朝代更迭史、自成一派的儒道佛法观,不配换一种方式拥有姓名么?

·2018,终于不只是武侠

令人欣慰的是,2018年虽然是中国游戏行业的寒冬,但是在"如何用游戏传承传统文化"的探索上,反而迎来了暖阳。

这种武侠一家独大的局势不能说在今年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起码可以说,在今年我们看到了比往年更多的不一样的东西,许多游戏开发者尝试跳出武侠题材的单一圈子,开始研究如何用新的内容和类型,去承载更边缘、更深入的文化内涵,并且已经产生了不少上佳的作品:

有以东北地区萨满教神话(没错就是《还珠格格》里蒙丹信的那个)为背景的快节奏点击游戏《尼山萨满》,每一个关卡都源于萨满教神话里的相关故事。玩家需要通过敲击萨满鼓穿行诸界,收服妖灵。《尼山萨满》里除了融合萨满教神话外,还关注了传统剪纸、萨满音乐等等萨满民族文化的内容;

有以汉字本身的结构为灵感,结合2048 推箱子玩法的《木水火土》,玩家要辨认组合各种生僻的汉字才能过关。虽说作者给这些千奇百怪的汉字都加了注释,但还是让人分分钟怀疑自己是文盲......万万没想到我竟然在游戏里认字?

有以诗词歌赋和古代文人*客为灵魂,试图唤起人们对文墨之爱的SLG游戏《墨魂》,这些历史上浓墨重彩的文豪们从书中走出来,用一种更生动的新方式出现:撸猫的陆游,打瞌睡的韩愈,吐槽杜甫的杨万里......

有以传统的青绿山水画为美术基调的解谜游戏《绘真·妙笔千山》,为了让玩家知道传统书画不仅仅只有水墨风,制作团队专门解构了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呈现出一种相对陌生的古典艺术风格。同时还用故事和人物设定,让玩家在琴棋书画间感受古人的佛道儒思想和禅意。

还有更为创新的制作,比如故宫出版社制作的首款互动解谜游戏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就采用了现实道具盒 掌上APP的方式来呈现乾隆年间发生在紫禁城内外的寻宝谜团。制作组有不少人是专业的故宫研究员,经过认真考据后,清朝宫廷里的毛笔、抄经帖、洒金信笺、剪纸、紫禁城全图、宝泉局乾隆通宝等等历史上的物件等等,都通过游戏的方式穿越时空活了过来。

在今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反应出了游戏制作者们对游戏题材的反思:传统文化≠武侠题材,浩如烟海的历史底蕴不应该以单一的"武侠式换皮"的方式来呈现。武侠有时候像是一种束缚,抛开武侠之后,无论是题材还是游戏类型,其实能看到更远的路。

也许上面的例子都比较"小众",或者制作和宣发成本相对较低,让制作者有胆量去做这些也许叫好不叫座的游戏,我们也承认目前大部分烧钱的"大作"在稳妥起见,还是选择了受众面更广的武侠题材(比如据说烧了五个亿的《逆水寒》)。可是,当越来越多的独立游戏制作者开始挑战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的游戏类型受到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好评,越来越多的玩家认可这些精品创意的时候;

有理由相信,这种传统文化的多元化表达风潮已经开始,题材的革新已然从底层发生。迟早有一天,这种革新的力量能烧到主流厂商的主流作品之处,进而形成百花齐放的效果。百花齐放,正是无数传统文化爱好者 游戏玩家对承载传统文化的国风游戏的憧憬,也是国风游戏应有的样子。

而2018年众多新题材国风游戏的上佳表现,虽不敢说是百花齐放的开端,却也真实的让我们看到了曙光。希望即将到来的2019年真的能涌现出更多题材更多类型的国风游戏,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尾:

其实,曾经我们有过不少好的国风游戏,也许那个时候还没有这种刻意传承文化的目的,也没有多么出彩的技术加持,但是当时游戏的许多创意直到现在都不过时,留下的经典作品仿佛也在提醒我们国产国风游戏曾有过的辉煌。

黑暗时代即将结束,斯人已逝,面向未来吧。

最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每次坠落后总能再次升起。——曼德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