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题目,就知道天龙山我去过不只一次了。但令我感到不安的是,20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刊登在当时太原市的文艺期刊《城市文学》上,现在想起来,实在让人觉得肤浅和幼稚,俨然是一篇天龙山的导游解说词,完全辜负了天龙山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岁月。
█ 天龙山石窟现状,远处建筑为漫山阁,图片转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记得当时在文章中也曾介绍过,天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36公里处,集林、泉、洞、窟、寺于一体,是一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浑然一体的风景名胜。也曾描述过那里的植被,满山满坡都是野生名贵树种白皮松,间杂于其间的还有一棵棵像盆景一样千姿百态的桧柏和侧柏。特别是位于圣寿寺门前广场上的那棵蟠龙松,枝叶像华盖一样遮天盖地几百平方米,像随时等待佛祖的出行。但是这些自然景观,仅仅是太原地域特色的风光而已,恰恰忽略了能够代表天龙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化地位和艺术特色的石窟造像。
天龙山石窟是天龙山的魂魄,也是天龙山的历史长度和艺术高度。开凿于东峰和西峰山腰间的洞窟现存25座,东西长约500米。从高欢实际掌控东魏朝政开始,便在他的发迹地别都晋阳的天龙山,修建避暑离宫,并开始开凿石窟,拉开天龙山佛教文化的历史序幕。
█ 高欢头像
█ 天龙山高欢避暑宫遗址
█ 金代文学家王庭筠:“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天飞雪舞东风。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位于东峰第2窟和第3窟就是最早开凿的一组双窟。对于天龙山石窟来讲,无论它的规模、数量和影响,远不如云冈、龙门、敦煌和麦积山石窟。特别是高欢时期东魏的这两个石窟,就越发小巫见大巫了。但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虽然这两座石窟有点单薄和局促,但它代表的时代风貌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却是唯一的。因为走遍全国的石窟都没有东魏的作品,唯独天龙山是东魏石窟的开山祖地。
█东魏高欢时代开凿的天龙山东峰第2、3窟,这是天龙山最早的石窟
高欢之子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北齐。因为太原是陪都,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况且北齐皇帝大部分是在太原登基,大部分时间坐镇太原,这对太原的佛事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在石窟雕凿上留下了旷世杰作:一是晋阳西山大佛,即现在修复的蒙山大佛,高66米,比乐山大佛早162年,比云冈石窟最高佛像高近46米。二是龙山的童子寺大佛,高56米,是一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像,其位置也就是现在龙山燃灯塔的遗址所在地。还有一些如姑姑洞、瓦窑石窟等,可惜现在大多都已损毁、漫漶,面目不清,唯有开凿于天龙山的北齐石窟依然光韵璀璨。
█ 高欢之子高洋头像
█ 修复前的北齐蒙山大佛
█ 修复后的北齐蒙山大佛
█ 龙山童子寺摩崖观音像。悬于空中的观音像令人震憾,这是它最后的绝影,如今已只剩残迹
█ 龙山北齐童子寺石窟遗址
天龙山北齐的洞窟共有3座,即东峰第1窟及西峰的第10窟和第16窟。北齐洞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洞窟主室前雕凿了仿木建筑式的前廊。上面雕有两个八角柱,柱下有覆莲柱础,柱头上施一道大额枋,枋上置一斗三升拱和人字形叉手。北齐造像一改东魏“秀骨清像”的飘逸风格,而追求表现人体健壮肌肉结构的写实手法。还有佛像细节上、壁画和藻井上的一些独特表现,为后代追求北齐的艺术风格,或重现北齐的艺术作品和朝代背景,提供了佐证和重要参照。
█天龙山的北齐石窟,窟前的仿木结构前廊,是唯一现存的北齐建筑实例
时间到了隋开皇元年,也就是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的次子杨广执政太原,是为晋王。几年之后,他的属下真定县开国公刘瑞等人,为给皇室祈福,为晋王祈福,遂在天龙山开凿石窟,即东峰第8窟。隋朝的命运是短暂的,但毕竟隋朝是大唐开国的序幕,那时也许晋地早已熄灭了战火,也许晋地比较富庶。虽然,这个短暂的朝代来不及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但它的洞窟在天龙山规模是最大的。
█ 90年代《隋唐英雄传》中的晋王杨广,由邵峰饰演
就在晋王杨广当了14年皇帝之后,在他原来任职的太原——太原留守李渊又起兵*到长安,建立了隋之后的唐朝。唐代非常开放,非常强盛,同时也是存续时间比较长的朝代,因此,在天龙山25座洞窟中,唐代就开凿了19座。根据唐朝的实际情况,本来开凿的还应该更多,但是,由于唐高祖、唐太宗本自姓李,把道家先祖李耳奉为自己的本源,所以建朝立代之后有抑佛扬道之虑。晋阳作为唐朝的发祥地,应该在意识形态方面带头自律,这大概就影响了天龙山石窟唐代早期的开凿。到了李唐王朝执政40多年之后的显庆五年(660),唐王朝第三代掌门人高宗李治携手皇后武则天,在大唐福地的并州礼佛祭祖之后,太原的佛教信仰才同北齐一样又成为主流。
█ 天龙山石窟的代表之作:第9窟,罕见的晚唐精品
█ 天龙山石窟第9窟下层的十一面观音与文殊、普贤三大士像
█ 第9窟上层的弥勒坐像
开放的社会自有开放社会的气象,但太原的地域特色就很难窥测到了。天龙山唐代19座石窟的开凿,雕刻艺术的风格,除了个别的传承了北齐的一些规制之外,大多数手法和线条都承袭着唐代浑圆丰满、“吴带当风”的典型风格。其时,天龙山石窟毕竟不是皇都祭祀工程,更不是皇家的礼拜场所,一味要求它像北魏云冈石窟和唐武周龙门石窟一样雄伟宏大,就有点强人所难了。但天龙山唐代石窟雕刻技艺的成熟、表现手法的细腻、人物表情塑造的丰富鲜活,都在全国同时期石窟造像艺术水平之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天龙山石窟第21窟唐代坐姿菩萨,头部为根据收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原件复制。本图转载自国家地理中文网
█ 天龙山石窟第18窟唐代石雕菩萨头像
正因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天龙山石窟有着曲折坎坷的命运。20世纪之初,天龙山石窟开始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1908年以来,来自异域的伯尔施曼、佛利尔、关野贞、常盘大定、田中俊逸、山中定次郎、喜龙仁等不断到天龙山考察。特别是1918年,日本学者关野贞根据地方志的记载,考察了天龙山石窟,并于1921年在日本《国华》杂志上发表了考察报告,由此引起轰动,随之大量外国专家学者纷纷前来驻足考察,同时也引起不法奸商的贪婪觊觎。从1923年至1926年,在日本奸商的唆使下,中国商人、天龙山圣寿寺净亮和尚等与个别民工曾两次在天龙山石窟盗凿了大部分头像和个别整体造像,通过北京中转盗运出国。虽然1949年,北京军管会侦破此案,抓获了罪犯,并处死了有关罪大恶极者,但天龙山石窟的佛像不是缺头少臂,就是整体遗失,留下残缺的俊美,留下永远的遗恨。
█ 收录有天龙山石窟照片的日本《支那文化史迹》
█书中收录的部分天龙山老照片
如同敦煌文书一样,被斯坦因、伯希和等外国学者从王道士手中窃掠之后,在世界兴起了广泛的“敦煌学”,天龙山石窟造像盗运出国后,就被各种形式瓜分,流布于世界各国。粗略统计,有119件分别收藏于日本、美国、德国、英国、荷兰、意大利、加拿大和瑞士等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和一些私人藏家手里。当然,也包括个别回收在大陆和台湾的博物馆及研究机构,现在仍有一部分造像下落不明。出国“留洋”的造像,家乡在呼唤着你们。
█ 散落于全球各处的天龙山石窟造像
天龙山石窟造像的“留洋”,也确实引起了很大反响,引起国外参观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日本、美国、韩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专家和学者纷纷撰文研究,一些造像文化和艺术的爱好者索性直奔祖地考察参观。杨振宁先生就是因为在美国的博物馆看到了精美绝伦的造像展品,所以曾于1992年回国专程参观了天龙山石窟,并于25年之后的2017年9月4日,这位95岁的学者又携翁帆到天龙山圆梦。这期间,国内的专家和学者也把目光集聚到天龙山石窟,撰写、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有学术价值的论文、画册和图书。特别是一些有奉献担当精神的有识之士,会同国际友人把近百年天龙山石窟未盗凿之前的照片和流布在世界各国造像的照片收集整理出来,展出之后令人激动万分,引起轰动。
█ 天龙山石窟流散海外的造像,就收藏在这个长长的名单里
█ 2017年9月5日,杨振宁在天龙山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世界的融合和交流将不断增进。最近,听说有关部门正在和某文化公司合作,将用影像的形式,将流失海外的天龙山造像,通过采集信息,加工合成,复原成像。或制成展板,或3D打印成一比一原状,或制作3D电影,供游人参观欣赏。这可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了。如果是制作一比一原状的造像模型,那就需要肇建500米展线的展厅;如果是制作3D电影,那就需要投资一个宏大的影厅……
█ 天龙山石窟造像三维扫描进行中
█ 第4窟唐代菩萨3D打印造像
█ 第17窟唐代菩萨3D打印造像。这尊菩萨的坐姿体现出安逸的皇家气度。
█ 第14窟东墙唐代立姿菩萨3D打印造像
█ 第21窟后墙唐代坐姿菩萨3D打印造像
█ 第18窟北墙唐代坐姿菩萨3D打印造像
█ 第14窟东墙北齐立像3D打印造像
█ 第17窟唐代菩萨3D打印造像。这尊保存异常完好的菩萨摆出帝王般的休闲姿势,一手举起,手持一颗明珠
█ 第21窟唐代菩萨3D打印造像。此头像具有年青女性的面孔,高挑弯曲的眉毛,丰满的脸颊和小嘴,原配的坐姿菩萨仍保存在21窟。
█ 第17窟唐代护法造像
天龙山其实很美。她具备风景园林和历史文化景区的所有要素,她有景区别树一帜的景物,也有在全国独一无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正因为如此,她才能给人以“路转溪桥忽见”的惊喜,也才能让人感觉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醉。
█ 2016年《考古的故事﹒山西十二五考古成果展》上展出的天龙山供养人塑像
█ 天龙山漫山阁
去天龙山但没有看过天龙山石窟,等于没有去过天龙山;去天龙山看过石窟,但对石窟开凿的历史和艺术没有上心,等于不知道天龙山在中国的历史地位和艺术特色。
作者:吴国荣
来源:太原道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