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逐梦航天打开发展新空间

文昌:逐梦航天打开发展新空间

首页角色扮演剑指乾坤虚更新时间:2024-06-16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点火升空。阮琛 摄

“走,去海南文昌,看火箭!”——这是四川成都小伙董旭今年3月受到的一则邀请,随后,他与3位好友毫不犹豫买了机票飞抵海南,在文昌一住就是10多天。

“这不是我第一次来文昌了,看火箭发射只是一个‘说走就走’理由,我们真心喜爱这里的椰风海韵,也能感受到这座南国侨乡之城航天产业蓄势待发的勃勃生机。”董旭说。

洁白细软的沙滩、碧波粼粼的大海、湛蓝如洗的天空、摇曳动人的椰林,还有那剑指苍穹的发射塔架——这,是人们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内外看到的景象,生态优美的海岸线上,俊秀的铜鼓岭山脚,正是中国首个开放型滨海航天发射场的所在地。

航天文昌,魅力侨乡。自古以来,文昌就是琼岛东海岸线上的一颗明珠,近年来,得益于航天资源优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文昌国际航天城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重点园区之一,更是备受瞩目。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翻开文昌市地方志图谱,一张张老照片,留下了岁月流淌社会发展的印记。

文昌,古称紫贝,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设县,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现有120多万同胞侨居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文昌撤县设市,当时,文昌地区生产总值仅有18.05亿元。到了2017年,文昌已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38亿元,突破200亿元大关!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文昌日益完善的交通路网等城乡基础设施。

今年72岁的郑有丰出生于马来西亚,两岁时跟随父亲回到龙楼。他清晰地记得,2007年,新华社对外发布: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而发射场最终落户地就在龙楼。犹如一声春雷,龙楼引来世界的关注。随着航天发射场区的征地工作拉开序幕,开发、建设的热潮打破了小镇昔日的沉寂。

海南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高度重视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文昌强力支持;文昌人不辱使命,为抓好建设,把工作细化到人;航天项目建设者更是满怀激情,打响了抢工期抓质量的攻坚战。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动工建设的同时,航天项目的重要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两桥一路”(清澜大桥、海文大桥和滨海旅游公路)也相继开工。

2012年12月,清澜大桥正式通车,桥身跨越八门湾,东郊椰林美景尽收眼底;2019年3月,海文大桥建成通车,通过已建成的滨海旅游公路(文昌段),连接起海口江东和文昌清澜;同年9月,文琼高速通车,从文昌城区到琼海博鳌仅需半小时车程。

“文昌毗邻省会海口,是‘海澄文定’综合经济圈的重要成员,距离海口美兰机场和琼海博鳌机场都是半小时车程,陆上交通四通八达,区位优势突显。”文昌市委*钟鸣明逢人推介文昌时总会这样自豪地介绍。

航天产业蓄势待发

航天带给文昌崭新的希望,文昌也为航天搭建坚实的舞台。

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好文昌国际航天城,文昌市坚持规划先行,委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12院、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中国信通院等国内航天、通信领域权威规划单位组成联合体,深入研究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方向,明确产业定位,最终确立文昌国际航天城为“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国家(海南)创新融合示范区核心区域。

具体而言,即以航天科技为主导,重点打造“四基地一中心”,即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空间科技创新战略产业基地、深度创新融合示范产业基地、航天国际合作产业基地、航天超算中心(即航天大数据产业集群区)。

与此同时,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的详细规划出炉。起步区位于文昌市文城老城与清澜新城之间,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火箭卫星研制、航天地面设备研制、航天数据应用、航天教育培训、航天国际交流等产业。

2020年6月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要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培育深空产业。

随之,海南将深空产业列入海南省重点发展的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入列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2020年6月3日挂牌成立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以“法定机构” “平台公司”的模式,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加快推进“三横五纵”路网基础设施、产业服务中心、文昌学校二期、文昌超算中心等项目建设,中科院科学城、航空航天大学城、主题公园、人才公寓等项目顺利推进。

生态理念贯彻始终

三面环海,拥有289.82公里海岸线,这是文昌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直以来,文昌坚持生态立市理念,着力“增绿”“护蓝”,优美的海岸生态美景,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创业者们,独具吸引力。

为保护好生态,文昌市发挥“多规合一”的引领作用,近年来加强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陆海、区域、城乡绿色发展,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开发上限的刚性约束,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市。

抓住率先试点“三块地”改革的契机,文昌坚持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创新土地供给机制,强化土地管控,决不允许以其他项目的名义变相搞房地产项目,决不允许随意改变土地用途和性质,决不允许炒卖土地。

与此同时,文昌开展了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六大环境专项整治,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文城、清澜片区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工程和青山岭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程。

文昌还积极推进生态海岸公园建设,全面清理海岸带陆域200米红线范围内违法建筑和养殖设施,借力航天大数据监管服务平台,深入开展“无违建”示范点创建,严控增量、减少存量;严格落实“河长制”,采取“一河一策”进行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确保霞洞湖、港尾沟、文清河等水质达到标准,河湖水环境明显改善。

一边做减法,一边做加法。文昌持续实施“绿化宝岛”和“椰林工程”大行动,近年来,新增造林面积6000亩以上,种植椰子树100万株;实施会文沙港崀5000亩和铜鼓岭宝陵河1000亩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清澜红树林省级自然保护区4159亩退塘还林还湿。

百姓幸福安居乐业

站在位于龙楼镇墟的文昌航天城大酒店阳台,向南望去,椰林环抱处耸立着两座高楼一般的塔台,那就是航天发射塔。“看!测控中心就在前面,我家老宅原来就在那,离发射塔也就几百米远。”当地居民薛英刚自豪地介绍,借力航天效益,他和当地很多村民一样,转型吃上了“旅游饭”,每逢火箭发射之日,他的酒店都住满了游客,常常“一房难求”。

郑有丰所在的好圣村原本是龙楼镇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如今,这里是一个将航天科技作为先进生产力,与“三农”发展充分融合,集航天文化、航天种养产业、航天科普、航天体验为一体,以“航天元素”为特色的航天科技农庄。靠着航天这张牌,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此前相比大幅提升。

铜鼓岭海暇民宿临近海边,靠近文昌航天发射场,是观看火箭发射的理想之地。“一旦有消息说某个时间计划火箭发射,马上就有订房的客人了,有时提早一个多月,订晚了就没有了。”民宿负责人李雪松说。

李雪松原本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建设者之一,发射场落成投入使用后,因看好文昌龙楼的发展潜力,他决定留在这里创业,在铜鼓岭山脚的小渔村创办了这家民宿。“文昌是著名的椰乡,龙楼小镇三面环海,靠近铜鼓岭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非常好,本身就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资源优势,加上航天,未来发展更有潜力。”他说。

航天,搅热了龙楼小镇。近年来,“航天小学”“航天农庄”“航天集贸市场”等打着“航天”烙印的招牌不断在小镇涌现,当地群众纷纷围绕航天主题创业就业。据统计,截至目前,龙楼镇有商铺900多家,其中酒店和宾馆32家,创造了5000多个就业机会。

不止龙楼,来到文昌的游客会注意到,跨过清澜大桥,沿着航天大道驱车前行,穿过东郊椰林,便陆续可见航天科普中心、椰子王国观光工厂、好圣航天科技小康村、铜鼓岭自然保护区、月亮湾开发区……一个个游览点,犹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散落在文昌大地上,四通八达的路网将之串连成线,构成椰乡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图景。

(本稿撰文/李菲 黄良策)

数说文昌

2020年

文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63.5亿元,增长3.0%

固定资产投资217.39亿元,增长2.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2亿元,增长0.3%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534元,增长2.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6元,增长7.8%

营商环境方面

19个部门377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实行“证照分离”

新增市场主体1.42万户,增长15.4%

新增外资企业10家,增长66.7%

发展亮点

“三块地”改革成为全省样板

2020年成功入市土地43宗689亩

村集体及农民直接获益比例达80%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