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不仅仅影响身型,它本身就是一种病。
早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正式宣布肥胖为一种疾病。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的体积和(或)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加导致的体重增加,或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
肥胖不仅可以诱发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甚至患癌症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尤其是肝癌、乳腺癌、胃肠道癌、前列腺癌等。
而且,肥胖会造成机体某些器官、系统功能性损伤、活动能力和体质下降。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肥胖者的心理健康。
“胖”不是“瘦”的对立面,而是“健康”的对立面。减肥是为了拥有更佳健康的身体,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身型的变化只是减肥的必然结果。
大多数的肥胖是吃出来的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遗传、饮食、运动、社会环境、心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或加重肥胖。但是肥胖的主要因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就说说大多数人的肥胖是吃出来的。所以,每个想减肥的人,在实行减肥行动之前最好先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身体是怎么被吃胖的。
首先,当然是管不住嘴,吃多了。只要能吃的,什么都吃。也不根据身体的营养需求去挑选食物,看到什么就吃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得过多,热量积累过多,又没有足够的体力劳动或者运动去消耗掉,日积月累,就容易长胖。
还有些人是因为饮食习惯不好,比如宁愿早上多睡会儿,也不愿意腾出几分钟吃个早餐,然后中午也吃的很简单,随便点个外卖应付一下。等晚上,因为没有了工作压力或者为了缓解一天紧张的工作情绪,而开始大吃大喝,慰劳自己。
其实,人在夜间已经没有太多热量的需要,吃得太晚甚至还吃得多,摄入的能量消耗不掉,将会有很大一部分会被转化为脂肪储存下来,造成肥胖。
肥胖人群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太多造成的能量超标,比如早餐:粥 包子/馒头/煎饺/米糕等;中餐:白米饭 土豆丝 藕片等;晚餐:面条/粥等。此外,两餐之间还要吃点水果、零食(饼干、蛋糕、巧克力、膨化食品等),喝点甜饮料等。
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供能的食物如果经常吃过量,很容易造成腹部肥胖。有时即使每天会去跑步锻炼,但是也很难将“游泳圈”跑掉。为什么呢?表面上看,运动会消耗能量,能减肥才对。其实,如果运动后如果身体里的糖分消耗得多,会引起强烈的饥饿感,需要吃东西补充体力了。每次运动完后,如果不会挑选食物,还吃过量,很容易陷入“运动→饥饿感→吃过量→运动”的循环。
所以,想要减肥,不仅要控制好能量的摄入,有合理的饮食结构,还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减肥法,但它们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都不一样。减肥时,不能只关心减肥方案能不能让你一周内能减掉几斤体重,还要关注这个方案对你的身体会不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能不能帮你改掉导致肥胖的饮食习惯等。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表明,断食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预防2型糖尿病。轻断食减肥主要是可以让身体的供能方式以燃烧脂肪为主,而且肌肉分解的比例比较低,不用担心减脂的同时减掉肌肉。
轻断食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作用,就是可以提高细胞自噬作用的效率,延缓衰老,延长寿命。自噬是指指细胞在缺乏营养和能量供给,应对短暂的生存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同时还能用来对抗病原体、清除受损结构。自噬作用效率降低,是造成衰老的首要因素。
若采用的是“5 2”模式的轻断食,也就是5天正常饮食,不连续的2天为断食日。断食日的能量摄入需要受到限制,男性600kcal/d,女性500kcal/d,这意味着会比正常情况下少吃一部分食物。
所以轻断食的难点只有一个,就是人们对“轻度饥饿”的恐惧,总是觉得饿着不幸福,也难坚持。一旦管不住嘴,就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导致功亏一篑。其实,饥饿感并不一定是真的饿,而是比平时少吃了心理上觉得饿。
为了缓解饥饿感,知道吃什么能够增进饱腹感就非常重要了。比如可以挑选高膳食纤维的食物,它们可以使胃排空延缓,肠运转时间改变,增加饱腹感更强,从而减轻饥饿。
要想控制好食欲,除了选择让你有饱腹感的食物之外,还要有充足的睡眠。睡眠与食欲是息息相关的,睡眠不足,体内激素失衡,会大大提高吃东西的*,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也会降低。
轻断食减肥法好像挺简单的,但事实上,就算是那么简单的轻断食减肥法,也有各种注意事项、各种小技巧,比如食物选择、餐次安排、时间安排、食谱设计,以及如何应对食欲与节的问题等。
如果你尝试过轻断食,就会发现在轻断食的过程中,你不会再害怕饥饿,也很自然地减少不必要的进食,体会到真正的吃得舒服、吃得满足,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瘦只是轻断食带来的必然结果,而让你身体更健康才是轻断食最主要的作用。
想了解更多轻断食的相关知识,BTV养生堂专栏联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营养科的李缨医生,录制了轻断食指导课《两天管嘴,三天迈腿》,专门针对想拥有健康体重的人群定制,马上点击下方专栏订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