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文 | 谈史
在汉晋的历史文献中,多称张陵之道教为“鬼道”,称其道徒名为“鬼卒”。
据史料记载,张鲁在汉中因袭张修教法,并“增饰之”。他自称“师君”,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称“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的创始人李特,是略阳临渭人,同样也是鬼道背景。“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种党劲勇,俗好鬼巫。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所谓“鬼道”,亦即“鬼巫”,实即巴蜀地区的古代巫教,这说明张陵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与巴蜀巫教关系甚密。
一
自古以来,这一被称为“鬼道”的巫教,在巴蜀地区即十分流行。据《山海经》所载,有众多被称为“鬼”族的部落,居住在昆仑地区,如女魃、后土、魅、有穷等,他们皆奉行巫教。
在钟山有女子, “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后置于赤水之北。”这个部落曾助黄帝伐蚩尤而立大功,后被演化为中国民间信仰的旱神。有祝融降处江水,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国语·鲁语》说:“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为社。”后土居住在昆仑之北的“幽都”。
汉王逸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也。地下幽冥,故称幽都。”幽都本为氐羌部落聚居的地方,至秦汉时神奇怪诞的传说四起,幽都便成为令人恐怖的鬼域地府,后土也被称之为鬼王。《楚辞·招魂》谓后土为幽冥世界的统治者,他有老虎的头,额上有三只眼,一对明晃坚利的角,逐赶着哀叫奔跑的鬼魂。有被称为“纵目人”的鬼国。所谓“纵目”,即在两眉之间的额际上,尚有一纵立的眼目,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三只眼睛,这正是上古巴蜀鬼族最鲜明的民族标志。《大荒北经》曰: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中”就是“纵”,威、鬼音近相通,故其部落又称鬼国。
这些被称为诸鬼的部落,皆居住在海内昆仑地区。据考证,《山海经》所言的“海内昆仑”即指四川西部的岷山地区。《海内西经》曰:“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有壮丽的宫阙,精美的园圃,各种奇花异草、珍禽怪兽,更奇妙的有不死树、不死药,食之令人长生不死,死者亦可用药救活。
这些以诸鬼命名的上古部落,居住在昆仑(岷山)地区。从地理上看,岷山绵亘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为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岷江、嘉陵江,它座落在我国的西部高原,为上古鬼族即氐羌民族的发祥地。共工、后土、鬼国、魃、槐鬼、有穷鬼等部落聚居在岷山北部、东部地区;黄帝、少昊、祝融、炎帝、魅、氐人国等生活在岷山西部、南部的岷江流域。
随着历史的发展,鬼族由部落、联盟,至殷商时成为西北地区的强大种族。这就是《易·即济》中所谓的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的“鬼方”。《古本竹书纪年》中周王征伐的“鬼戎”。
其中的一部分族人则沿岷江而下,进取川西平原,在西蜀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蜀国。
二
关于蜀国,《华阳国志·蜀志》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个人皇可不简单,据说他是“有人皇,九男相象,其身九章,胡洮龙躯。”至西周时,蜀侯称王立国。《华阳国志·蜀志》曰: “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
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
也就是说,蜀族都是“三星堆”遗址中人像那样的“纵目”,为三眼鬼族之后裔。
蜀人崇尚赤色。据王家佑先生言,成都红石柱街旧有炎帝炳灵祠,有明建石坊,坊之有对联曰:“帝德被全蜀,神妙通两间”。其中所谓的神,是炎帝,即为纵目三眼。这种崇拜炎帝的习俗在巴蜀有着悠久的历史,时至近代,乐山在五月初一祀火神,城区内外各庙轮流迎赛, 斗奇争靡,务极其盛,来悦人耳目。
由于他们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并集中地反映在古蜀的巫教文化中,而被史籍称之为“鬼道”。《逸周书·史记篇》说:“昔者玄都贤鬼道,废人事天,谋人不用,龟策是从,神巫用国。”玄都即幽都。这种神巫主宰的鬼道在氐羌族中极为盛行,其主教巫师往往多为部落酋长,被人称之为“鬼主”、“鬼王”、“鬼帅”。
三国时期反叛季汉政权的的雍闿就是一位名声显赫的鬼王。
《三国志·张裔传》说:“耆帅雍闿,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乃以裔为益州太守,径往至郡。遂趑趄不宾,假鬼教曰:张府君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粗,不足*。”这里所说的“鬼教”,这是流行在巴蜀地区的氐羌巫教。这种鬼道在巴蜀地区有着相当的影响力,即使是异族的征服者也必须对其表示相当的敬意。
《华阳国志·南中志》中说: “其俗征巫鬼,好诅盟,投石结草,官常以盟诅要之。诸葛亮乃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羊、马;后画部主吏乘马幡盖,巡行安恤;又画牵牛负酒、赍金宝诣之之象,以赐夷。夷甚重之。”
当时的汉相诸葛亮为夷人作图谱,正是希望借助鬼道的力量,安抚巴蜀的氐羌族人。
与其它地区、其它民族相比较,巴蜀氐羌族人的鬼道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对纵目三眼神的崇拜,二是对三官的崇拜,三是追求长生不老的仙道传统,四是驱鬼降魔的原始巫术。
其一,对纵目三眼神的崇拜。
在四川、甘南以及西藏地区,纵目三眼神受到民间广泛的信仰。如唐宋以来巴蜀、甘南民间信仰中影响甚大的二郎神杨戬,实则即为文县、武都白马氐族的狩猎神。这种特殊的信仰,起源于氐羌民族的祖先崇拜,如蜀人的祖先人皇、蚕丛即为纵目。其后的川主大帝、青衣神(青羌神)、斗姆、马王(彝族神)、炳灵等皆为三眼神。
民国《邛崃县志》卷二说:“蜀中古庙多有蓝面神像,面上磈礧如蚕,金色,头上额中有纵目,当即沿蚕丛之象。”据说纵目人现在西藏及不丹尚有。在光绪三十年左右,成都有人看见有二十几个三只眼人,从西藏到北京去朝贡,路过成都,被人围观。他们所谓正中额上的一只眼,并非真的眼睛。而是系其于幼时以刀划其额为一直孔,含以黑珠。长大了,珠含肉内,肉缝裂开,洽似纵立着一只眼睛。
巴蜀氐羌鬼族的这种宗教信仰,后来被道教吸收,大量的三眼神被纳入道教的神系中。如《清微玄降大法》中就有二十余位三眼神,冲玄流光上将朱兴、圆明威光大元帅罗法通、通天元阳上将欧阳华等,皆为三眼之神。
其二,对三官的崇拜。
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在有关上古氐羌族的文献中,可以寻觅到三官崇拜的发展痕迹。最早的地官似为后土。《国语·鲁语》曰:“共工氏之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岛,故祀以为社。”最早的水官即河伯,则为氐羌之祖伯夷。《海内北经》说:“昆仑虚南所,有汜林方三百里,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 “冰夷”即“伯夷”,皆为河伯之名。这位大神,甲骨文中所见祭典相当隆重。
三官崇拜本为氐羌民族的固有信仰,这在道书中也有所披露。《洞神八帝妙精经》说人皇(蜀族之祖)主领天、地、水三官。正因为这样,甘肃、云南等地的氐羌族人也都笃信三官。《晋书·姚苌载记》谈到*了符坚后,“梦符坚将天官使者、鬼兵数百突入营中,苌惧,走入宫”,甚致“寤而谆悸”,狂言而死。这说明氐族符坚和羌族姚苌都崇信三官。到了唐代,云南南诏(本为羌族)也崇信三官。樊绰《蛮书》卷十记载,唐德宗贞元十年(794)西川节度使韦皋派巡官崔佐时到云南,与南诏订盟,共击吐蕃。
《盟文》曰:“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山谷诸神,同请降临,永为证据。”
这种对三官的崇拜,起源于氐羌族人对天地山川的自然崇拜。上古时代的氐羌族人主要生活在西北、西南地区,他们以游牧渔猎为生,山川河流对人们的影响很大。因此他们认为每座山、每条河都有其神在主管,必须对他们表示膜拜以求庇护。我们在《山海经》中可以看到,这种自然崇拜十分盛行。由自然崇拜发展为三官的崇拜,并在氐羌族人中广泛流行。
后来张陵、张修的道教,又把这种信仰吸收,成为早期道教的中心信仰。《三国志·张鲁传》引《典略》说张鲁设有专门为教徒讲解《老子五千文》的“奸令祭酒”;还设有“鬼吏”一职,专门给那些请求治病者来主持祈祷仪式。
其三,历史悠久的仙道传统。
巴蜀地区的氐羌族有着十分悠久的仙道传统,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在《山海经》中有充分的显示,其鬼族居住的海内昆仑就是神仙聚会的仙境。据《蜀王本纪》记载,氐羌鬼族的后裔蜀王蚕丛、柏灌、鱼凫,各自统治百年,皆神化不死。《华阳国志》说,古蜀先王鱼凫、杜宇皆于此地“仙化”。
昆仑是氐羌族人的发祥地,故蜀人有魂归昆仑之说。《蜀王本纪》记载: “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蜀人亡者魂归昆仑,获不死之药,又可复生,这就叫作“化民”。“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蜀王鳖灵也是这样的化民,“灵死,其尸溯流而上,至汶山,忽复生”。这种死而复生的观念,后来演变为道教的尸解之说。《后汉书·王和平传》李贤注云:“尸解者,言将登仙,假托为尸以解化也。”
氐羌民族的这些仙道传统,被张陵道教继承发展,其长生不老的观念遂成为中国道教思想的核心。
其四,驱鬼降魔的原始巫术。
在巴蜀氐羌民族中,驱鬼降魔的鬼道巫师有极大的势力。他们为人们驱鬼去邪,治病却疾,祈神求福,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东汉时张陵在西蜀创道,其基础就是氐羌民族的鬼道。
《后汉书·刘焉传》说:“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张陵学道的鹤鸣山,在今成都大邑县境内,两汉时属益州蜀郡江原县。这一带多为氐羌民族居住,有什么“道”可学呢?
据李膺《蜀记》记载,张陵在鹤鸣山学道,“避病疟于丘社之中,得咒鬼之术书,为之,遂解使鬼法”。这里所说的“丘社”,当即鹤鸣山中的一巫教团体,“咒鬼之术书”即是氐羌民族的巫经。张陵进入了这一团体,学习咒鬼治病的巫术。据载,张陵在山中精思炼志,感动太上下凡,授以印剑法簶,此太上即为太上老君的化身李弘。《老君变化无极经》曰:
“木子为姓讳口弓,居在蜀郡成都宫。赤名之域出凌阴,弓长合世建天中。乘三使六万神崇,寘列三师有姓名。二十四治气当成,分符券契律令名。诛符伐庙有常刑,老君正法道自明,仙官簿录随所请,阴阳中经无人明。”
正是在老君神授的名义下,张陵正一盟威之道应运而生。
三
汉安帝元年(142年)张道陵托言太上老君亲降,授“三天正法”,命其为“天师”;同年又授“正一科术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经”,命为“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又托言太上老君于汉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区机构):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嘱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于是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即二十四治,进而设立祭酒,分领其户,有如宰守。从这时起,道教开始有了正规教团组织“正一盟威道”,后世也称之为“天师道”。
《云笈七签》中说,张道陵于临邛县渠亭山赤石城潜修静思,“有千乘万骑来下至赤石城前,金车羽盖步从、龙虎鬼兵,不可称数。有五人,一人自言吾是周时柱下史也,一人自言吾是新出老君也,一人云吾是太上高皇帝中黄真君也,一人言吾是汉师张良子房也,一人言吾是佐汉子渊天师外祖也。子骨法合道,当承老君忠臣之后,今授字鬼号,传世子孙,为国师抚民无期。”
张陵得道创教,就是继承了上古以来盛行巴蜀地区的巫术。他说:“我受于太上老君,教以正一新出道法。谓之新者,物厌故旧盛新,新出名异实同。学正除邪,仍用旧文,承先经教,无所改造,亦教人学仙,皆用上古之法。”
这位降授正一道法的新出老君李弘,他世世为帝王师,临危济厄。《太上洞渊神咒经》说:“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乐。”李弘就是重建太平盛世的太平真君,《太平经》中称之为“太平金阙帝晨后圣帝君”。唐李少微曰:“圣君者,金阙后圣太平李真君也。讳弘。来劫下为人主,故预称后圣君也。《尹氏玄中记》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宫,一号天皇大帝,一号太乙天尊,一号金阙圣君,天地万物,莫不由其造化焉。”究其宗教的深层含义,李弘就是老君的化身,就是开劫度人的“新出老君”。
这位新出老君,不仅是张角、李弘等教派的精神领袖,亦是张陵道教的天命所在。汉晋时期的巴蜀道教,无论是三张的正一道,还是李弘的李家道,他们都是在太上老君神授天命的旗帜下,致力于开劫度人,建立一个以道教信仰为主体的太平王国。
当时巴蜀地区人鬼杂混,巫妖横行,残害百姓,时西城房陵间,“有白虎神好饮人血,每岁其民*人祭之,真人召其神戒之,遂灭。”梓州有大蛇害民,北平山有猛兽扰户,张陵降而伏之。
青城山为鬼魔盘踞的“鬼域”,有鬼城鬼市。传说张陵亲率弟子,扫荡鬼域龙宫,降伏诸天鬼魔,张道陵在青城山上设下道坛,鸣钟扣磬,呼风唤雨,指挥神兵和这些恶鬼大战。他站立在琉璃座上,任何刀箭一接近他就立刻变成了莲花。鬼众又放火来烧,张道陵用手一指,火焰又烧了回去。鬼帅一怒又招来千军万马重重包围,不料张道陵用丹笔一画,所有鬼兵和八大鬼士都纷纷叩头求饶。但是他们口服心不服,回去后又请来六大魔王,率领鬼兵百万围攻青城山。张道陵神闲气定,不为所动,只用丹笔轻轻一画,所有的鬼都死光了,只剩下六大魔王倒在地上爬不起来,只好叩头求饶。张道陵再用大笔一挥,一座山被分成两半把六个魔王困在里面,动弹不得。
原来张陵的两位亲信弟子王长、赵升,本为鬼帅,而二十四治,亦为鬼狱。故葛洪《神仙传》载:天师“战六天魔鬼,夺二十四治,改为福庭,名之化宇。降其帅为阴官。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罹其害。自六天大魔推伏之后,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戮。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今西蜀青城山,有鬼市并天师誓鬼碑石、天地石、日月存焉。” 也就是说,原先盘踞在西蜀地区的众鬼部落,纷纷皈依道教,成为张天师的部属,其赵公明遂被封为玄坛大将,主持赐福添财,成为中国民间最为崇拜的财神。
张陵到处降妖驱魔,巴蜀鬼怪消迹,社会日益安定。这些神奇的传说,曲折地反映了张陵吸纳改造巴蜀原始巫教,创立中国道教的历史过程。所谓“鬼”、“魔”、“龙”、“虎”,实际都是指古代巴蜀的少数民族,鬼王、鬼帅,即是氐羌民族的大巫师。如“龙族是古蜀族,鬼族(虎族)是巴人,两族都是现实的人民。”
正是在巴蜀古代民族信仰的原始巫教的基础上,张陵运用道家之学改造巴蜀的妖巫鬼道,于是巴蜀的巫鬼,跃升变化为道教之仙官,“鬼道”遂发展成为“天师道”。张陵的天师道是黄老儒墨在巴蜀地区的土壤上开放的一枝奇花,是吸取了巴蜀的原始巫术(鬼道)与地区传统民俗,承改造了巴蜀氐羌民族的巫教,最终使其成为道教思想重要的组成部份。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