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在大理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最负盛名的崇圣寺三塔,它以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
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占地1000亩,分为两大部分:前区以三塔为中心,景点主要包括三塔、南诏建极大钟和雨铜观音殿;后区则是被誉为汉传佛教第一寺的崇圣寺。
巍然矗立的崇圣寺三塔,正中间的大塔叫千寻塔, “寻”在古代是计量高度的单位,一寻相当于八尺,“千寻”是形容主塔之高。千寻塔实际高度为69.13米,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公元833年-840年),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16级,塔心内有木梯盘旋而上。塔身呈纺锤型,线条圆润,属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现存的唐代密檐式塔的代表,还有西安的小雁塔。
南北两座小塔,外观轮廓为锥形,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建造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两小塔相距97米,每座塔高度均为42.19米,为八角形楼阁式10级砖塔,每级塔檐上砌出模拟木构建筑的斗拱、平座和形状各异的塔形龛,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
崇圣寺三塔经历千年的风雨剥蚀,以及30余次强地震的考验。虽然都已不同程度的偏离垂直线,并且呈倾斜状态已达400多年,但仍然屹立不倒。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多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1925年的大地震,城内民房倒塌达99%,千寻塔只震落了塔顶上的宝刹。这对于没有石基而直接在土基上修建的三塔来说,无疑是一个奇迹。
迪庆州香格里拉普拉措景区迪庆州香格里拉普拉措景区: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碧塔海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园于2012年11月26日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成为“云南省第六家、康巴藏区第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公园距香格里拉县城22公里,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丰富的高原景观资源,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公园总规划面积有601.1平方公里,供游客游憩的区域面积为300.14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9.81%。公园处于滇西北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植被带,最高点在弥里塘北部山顶,海拔4159米;最低点在碧塔海东部金子沟,海拔3200米,相对高差959米。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它与我们所熟知的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等旅游地类型是不同的,国家公园是一个以保护为主,兼顾游憩与环境教育的保护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它是体现国家意志,提升民族自豪感的场所。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公园是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首建于1872年,发展至今,国家公园迅速遍布了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普达措是在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之下,建立起来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公园集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环境教育、社区受益功能为一体,在保护国家和世界自然遗产的前提下,为全体国民与国外游客提供了观光游览的机会。
“普达措”为梵文音译,意为“舟湖”,是“碧塔海”的藏语原名。最早文字记载于藏传佛教噶玛巴活佛第十世法王(1604—1674年)《曲英多杰传记》,书中第五十页写到:法王往姜人辖下的圣地以及山川游历观赏,在建塘边上发现有一具“八种德”的名叫普达的湖泊,尤如卫地观音净土(布达拉)之特征。此地僻静无喧嚣,湖水明眼净心。湖中有一形如珍珠装点之曼佗罗的小岛耸立其间,周围环绕普达措湖水,周边是无限艳丽的草甸,由各种药草和鲜花点缀。山上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堪称建塘天生之“普达胜境”。大成就者噶玛巴希(1204—1283年)称之为“建塘普达,天然生成”。还说:“卫地布达是由人力建构”,而建塘普达“乃为天然显现者也”。
公园的旅游资源由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部分构成。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分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草甸生态旅游资源、河谷溪流旅游资源、珍稀动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五大部分。人文景观资源是为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生态景观注入活的灵魂的藏族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农牧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房屋建筑等等。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一个无任何污染的童话世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湖清清,天湛蓝,林涛载水声,鸟语伴花香,是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净域。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一年四季景色各不相同。
大理剑川石宝山·沙溪古镇旅游区大理剑川石宝山·沙溪古镇旅游区:沙溪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
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总面积287平方千米,坝区面积26平方千米,居民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傈族共居。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沙溪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也是连接强者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两者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的主要途经地之一。沙溪作为当时古道上的一个古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是沙溪商贸交易的地方。它位于沙溪坝子中央螯峰山熬头位置,依山傍水,是一个地理位置极佳的风水宝地,是一个集寺庙、古戏台、商铺、马店,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于一身、功能齐备的千年古集市。古戏台是寺登四方街上最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四方街东面建筑-临街的位置,与西面兴教寺殿宇、寺门建筑成一中轴线,将古四方街平分为南北两半,从而为划定各类生意经营范围提供了实物标志。
大理蝴蝶泉公园大理蝴蝶泉公园位于苍山云弄峰下的绿树丛中,公园以“蝴蝶泉”而闻名。蝴蝶泉是一个方形潭,泉水清澈如镜,有泉底冒出,泉边浓荫如盖,一高大古树,横卧泉上,这就是“蝴蝶树”。每年春夏天之交,特别是4月15日,蝴蝶树芬芳引蝴蝶。大批蝴蝶聚于泉边,满天飞舞。最奇的是万千彩蝴蝶,交尾相随,倒挂蝴蝶树上,形成无数串,垂及水面,蔚为壮观。
牌坊上书“蝴蝶泉”三个大字,乃郭沫若游大理时留下的墨迹。泉池二三丈见方,四周用透亮的大理石砌成护栏。泉水清澈见底,一串串银色水泡,自沙石中徐徐涌出,汩汩冒出水面,泛起片片水花。这泉水得苍山化雪之功,不仅水量稳定,水质也十分优良。蝴蝶泉公园的“泉”、“蝶”、“树”号称“三绝”。蝴蝶泉以南新建的蝴蝶馆,真实地再现了蝴蝶泉边蝴蝶的生态、品种以及与蝴蝶有关的蝴蝶文化,未能亲临蝴蝶会的游客可以到那里了解蝴蝶泉奇观。
大理地热国大理地热国:大理地热国是以温泉沐浴文化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型旅游风景区,也是大理、丽江重点黄金旅游点的必经之路。地热国温泉水温70-90℃,富含钾,钙,镁、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理疗院。景区内众多景点相间配置成趣,溶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为一炉,既可以享受温泉,又可以欣赏白族建筑,还可以感受周围山野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大理地热国位于洱源县茈碧湖畔,占地1000亩。区内共有32个各具特色、各具功效的露天温泉池,如养心池、药池、牛奶池、亲亲鱼疗馆等,温泉池周围环绕芦苇丛,还设白族民居广场,可体验篝火晚会,参与民族歌舞等。
漾濞石门关景区漾濞石门关景区:石门关是一处典型的峡谷地貌景观,发源于苍山玉局峰的金盏河,从峡谷中间奔驰而下。
隘谷呈V字形,北石壁最高处海拔2321.8米(金庵寺),南石壁最高处海拔1760米。至大瀑布海拔约2000米。隘谷长约1200米,其中,隘口石门长约600米,顶部宽约100米,岩壁高200—500米。石门关岩石为片麻岩和大理岩,它的南侧称翠屏山,北侧称清凉山,周围植被主要有次生云南松、滇油杉、南烛、小铁仔、老鸦泡灌丛林,峡谷内有野芭蕉、枫杨、旱冬瓜、樟、麻栎等亚热带绿阔叶林。石门关为漾濞古十六景之一,即“天开石门”。
周围巉岩壁立,峡谷深邃,谷地溪流湍急。石门关实为鬼劈神凿,异境开天,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最令人惊叹的是,在附近的松林村后山,于1994年10月发现一处面积约16平方米的大型崖画,有动物、人物、果树、手掌银、房屋、追猎、圈舞等200余图,最大的画面约有1平方米,最小的约5平方厘米。
大理巍山古城—巍宝山旅游区大理巍山古城—巍宝山旅游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上段。巍山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云南省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南诏国的发祥地,是清代云南省四个文献名邦之一。
巍山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和历史文物众多,有省、州、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有全国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宝山,有展现候鸟迁徙奇观的鸟道雄关,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东莲花村等。围绕“南诏古都、彝祖故里、道教圣地、鸟道雄关、红河之源、和谐回村”6张名片,巍山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大县。1988年10月,国务院公布巍山为对外开放县,并列为国家级的大理风景名胜区的景点。1992年林业部批准巍山巍宝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4年巍山县城(巍山古城)被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8年10月,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巍山正在成为云南休闲度假旅游的新热点。
巍山古城,又叫蒙化城,是南诏古国的发祥地,“名胜巍山天下闻,发祥南诏史流芳”。现如今保留下来的古城,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古城东靠文华山,南有巍宝山,西有阳瓜江,形成山环水抱态势和万山拱城的格局。《蒙化志稿•城池志》载:“(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从文笔楼(星拱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条主街道。由于种种原因,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古城楼已毁,只有北门古楼(拱辰楼)和星拱楼幸存下来。
大理祥云水目山文化旅游区大理祥云水目山文化旅游区:大理祥云水目山文化旅游区是世界第一子孙式舍利 塔林圣地、汉传佛教禅宗第九代祖师道场、佛门圣物舍利子发掘安放地、南诏国和大理国的皇家寺院。作为中国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之一,水目山的佛教历史及文化遗产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在世界佛教界具有突出的特点,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远眺水目山,寺宇庵阁棋布山间,殿内雕梁画栋、独具匠心,周围山间林木葱郁、风光秀美;而身临其境,宛若世外桃源,令人陶醉。
水目山文化旅游区位于祥云县城西南,距大理州府56公里。现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三座寺院,供奉千手观音、三尊缅甸玉佛等。水目寺以北的北岗塔林现存七十余座历代僧墓塔,出土的舍利子至今还供奉在塔林的地宫当中。另有香火街、寺抱塔、姻缘广场等景点。
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城墙高二丈五尺,厚二丈。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均有城楼,四角还有角楼。解放初,城墙均被拆毁。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方圆十二里。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古城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银都水乡新华村景区大理银都水乡新华村景区:新华白族旅游村是依原生态自然村落建成的国家AAAA级景区。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坐落于云鹤古城以北7公里处,距丽江机场12公里,村子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白族占总人98.5%,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寨子。新华村是一个“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古老村寨,早在南诏时期,先辈们即以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养家糊口,“鹤川匠人”的美名传誉海外。
新华石寨子,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是银的世界这里是泉潭的故乡还有那洁白的海菜花哟飘荡着醉人的芬芳新华白族旅游村是依原生态自然村落建成的国家AAAA级景区。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坐落于云鹤古城以北7公里处,距丽江机场12公里,村子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寨子。
新华村是一个“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古老村寨,早在南诏时期,先辈们即以手工艺品加工制作养家糊口,“鹤川匠人”的美名传誉海外。
大理宾川鸡足山景区大理宾川鸡足山景区:鸡足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理景区的重要景点、是以展示佛教文化和生态景观为主的集佛事朝拜、佛学研究、观光旅游、科普科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境内,距古城大理86公里,距春城昆明410公里,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苍崖万仞,翠微千里,高峻险拔,因“前列三峰,后拖一岭,俨然鸡足”而得名。鸡足山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常年如沐春风。
山顶终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原始生态保存完好,珍禽异兽数十种,形成了以动物和原始生态植被为主的自然生态体系。古人用一鸟、二茶、三龙、四观、五杉、六珍、七兽、八景来概括鸡足山的自然景观。按区位划分,鸡足山风景名胜区可分为:山门游览区、祝圣寺游览区、迦叶殿游览区、金顶游览区。
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首座弟子饮光迦叶守衣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到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八大寺七十一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三十六寺七十二庵,常住僧尼数千人的宏大规模,形成了“金殿空中香迷雾,十里松风吹不断”的盛况。厐大而气势宏伟的寺院建筑群,撰写鸡足山格外辉煌的历史。历代高僧大德多来朝拜、住持和修行,声闻九州。清末民初,旷世高僧虚云数登鸡足山,驻锡圣地,开时代佛学新风。游历的墨客*人为鸡足山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诗、文、书、画。米芾书法“天下第一山”,担当的诗、书、画,徐霞客《鸡足山志》,屈尔泰绘《墨龙图》,徐悲鸿的画《鸡·竹·山》、《奔马》,孙中山题扁“饮光俨然”,梁启超题扁“灵岳重辉”,不仅是鸡足山的崇高赞誉,更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鸡足山蕴籍了悠久的佛教历史和丰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大理南诏风情岛大理南诏风情岛:南诏风情岛是大理洱海三岛之一,四面环水,占据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这里浓缩了大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尽显南诏、大理两朝六百年的皇都风采,已被列为云南省25个旅游精品项目之一。
岛上风光旖旎,海天一色,风月无边;千年古榕枝繁叶茂,幽穴古洞盘曲交错;岛屿四围水清沙白,苍洱百里壮景尽收眼底,可谓“山同人朗,水与情长。”上得岛来,游人便可赏“十景”之美妙,观“两场”之雄奇,仰“一宫”之壮丽,视“一村”之怡趣,领略几十个景点之倩丽。远处看去,南诏风情岛犹如洱海中的一把巨梭,奇异独特的地形地貌中蕴藏着无限的海岛景致,令人们欣欣向往。
南诏风情岛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双廊乡境内,主要景点有沙壹母群雕码头、海景别墅、云南福星广场、南诏避暑行宫(南诏行宫)、白族本主文化艺术广场、海滩综合游乐园、渔家傲别景、阿嵯耶观音像、太湖石石群、乐雪榭和大榕树等。
迪庆香格里拉大峡谷·巴拉格宗景区巴拉格宗大峡谷是大自然的惊世巨作,从海拔5545米的主峰到海拔2000米的河谷,岭谷落差高达3545米,“峡中有峡,峡上有峡,纵横交错,峡峡相连”是其最大特色。这些峡谷两面山体多为高达1000—2000米的悬崖,奇形怪状的岩层纹理和地质褶皱在绝壁上绘成巨幅的水岩画;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中,各种奇花异草与奇藤怪树相得益彰;成片的仙人掌和棕榈、望不到边的杜鹃花海、大片大片的植被;清澈秀丽的河流蜿蜒前行,激起千层浪花如雾如霭;险峭的悬崖绝壁撑起一线青天,还有崖绿上飞泻而下的瀑布、绕谷三日的回音壁……一切都似神工鬼斧,让人惊叹不已。神奇的峡谷,给人们留下丰富的谜:这是青藏高原造山运动的雕塑?抑或是八千万年前新生代的古老孑遗?还是第四纪三次亚热带植物的浮生物?
巴拉格宗大峡谷,是前往巴拉格宗一定要朝圣的秘境。在主峡香格里拉大峡谷的两边,还形成许多峡谷,比如达拉绒峡谷、巴拉峡谷、南喀卓绒峡谷等。
走进峡谷的深处,才能体味到大峡谷带来的内心震撼和视觉冲击。这是一条U字型的峡谷,行走在栈道上,脚底下是哗哗流淌的岗曲河水,头顶是几乎垂直而上的陡峭山崖,崖顶是飘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一切都显得险峻、奇特、静谧而又令人心跳。崖壁上,大块大块的石头缝间,一棵棵矮小的灌木,一丛丛娇艳的野花顽强地生长着。就连那黝黑的石头上,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苔藓。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致中,不知不觉间长长的栈道就走到了头。
迪庆香格里拉蓝月山谷景区迪庆香格里拉蓝月山谷景区:蓝月山谷景区(又称石卡雪山景区)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南部,距香格里拉县城7公里,全景区按照5A级标准修建,是迪庆迎接黄金周打出的一张“王牌”。全长4190米,是目前云南最长的索道,索道将游客从海拔3270米的纳帕草甸送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在山顶可以同时看见梅里雪山、玉龙雪山,甚至四川稻城的三大雪山等几乎所有的雪山景色。
雪山北与纳帕海自然保护区相接,南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千湖山景区毗邻,东与松赞林寺和独克宗古城遥遥相望,西面是神秘峡谷与奔腾不息的金沙江,占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景区最高点石卡山主峰海拔4449.5米,最低点纳帕草甸海拔3270米,相对高差1179米,几乎包容了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亚高山带和高山带所有自然垂直带立体生态景观资源。丽江金沙旅游网整理的石卡雪山景区的自然生态景观旅游资源由地质地貌景观,垂直带分布的雪山、灵湖、森林、草甸生态旅游资源、珍稀动植物和观赏植物构成,人文景观资源以神山宗教文化和香格里拉垂直游牧文化为主题,为自然生态注入活力。
迪庆香格里拉松赞林景区迪庆香格里拉松赞林景区: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寺位于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主属寺院占地面积33公顷,规模宏大,八大康参规模完善,有1226名由乾隆皇帝钦定的僧额,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它的信教群众除藏族外还有纳西族、白族、普米族及汉族等多种民族,由于它的信徒的民族成分较杂,所以它名声之显扬为许多寺院所不及。如果说按省区划分,西藏有拉萨三大寺及扎什伦布寺等名寺,青海、甘肃有塔尔寺及拉卜楞寺等名寺,云南最有代表性的藏传佛教寺院就是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在康区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美誉。
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经五世达赖申报,康熙皇帝批准,因五世达赖择定基址,在原噶玛噶举派孜夏寺废址上破土动工,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建成,五世达赖赐名“噶丹松赞林”。“噶丹”新译“喜足天”,旧译“兜率天”,六欲天之一,妙欲资具胜于诸天,身心安适,且喜具大乘法乐,故名喜足天。“松赞”即三游戏场所,帝释、猛利和娄宿三种层次形成三天堂,即三十三天。“松”尚有三之意,据五世达赖之意,是为修习戒、定、慧“三学”,摆脱抛弃“贪、瞋、痴”“三毒”之僧众云集处。“林”即寺,是六道众生祝福田之所。清雍正皇帝赐名“归化寺”,其弟和硕果亲王赐“慈云广覆”金匾一块。1936年4月由贺龙和肖克将军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经过香格里拉时,得到了松赞林寺僧人的帮助和支持,贺龙将军为答谢松赞林寺的僧人,并题赠“兴盛番族”锦旗一幅(现收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一光辉篇章,载入了革命史册。
噶丹松赞林寺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为藏式碉房建筑,土石木结构。顶层镀金铜瓦,殿宇屋角兽吻飞檐,是典型的藏汉结合建筑艺术产物。寺院内供奉的佛像主要有:宗喀巴大师佛像、五世达赖喇嘛佛像、未来佛(强巴佛)、七世达赖喇嘛佛像等。
迪庆虎跳峡景区迪庆虎跳峡景区: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有香格里拉段和丽江段和之分,而香格里拉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峡,高路徒步线,其中:虎跳峡徒步线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主要由高路徒步线和中虎跳峡徒步线两大部分组成。虎跳峡位于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境内,距香格里拉市96公里,距丽江市80公里。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龙蟠乡东北。峡谷长17千米,南岸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中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中间江流宽仅30-60米。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800米,下峡口海拔1630米,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500-3000米,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216米短距离落差。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旧时曾因山崩截断江流,至今尚有崩积物遗留。另有广东信宜虎跳峡与之同名。
虎跳峡峡口海拔1800米;南岸的玉龙雪山海拔5596米,临峡一侧山体陡峭,几乎是绝壁,无路可寻;北岸的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临峡一侧山坡稍缓,这一侧有一条简易的碎石公路,贯通全峡,公路上方还有一条步行小路。
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离公路边的虎跳峡镇9千米,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
迪庆梅里雪山景区迪庆梅里雪山景区: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东北约 10km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达6740m,是云南的第一高峰。
由于太子雪山的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开,气流可以溯谷而上,受季风的影响大,干湿季节分明,且山体高峻,又形成迥然不同的垂直气候带。4000m雪线以上的白雪群峰峭拔,云蒸霞蔚;山谷中冰川延伸数公里,蔚为壮观。较大的冰川有纽恰、斯恰、明永恰。而雪线以下,冰川两侧的山坡上覆盖着茂密的高山灌木和针叶林,郁郁葱葱,与白雪相映出鲜明的色彩。林间分布有肥沃的天然草场,竹鸡、獐子、小熊猫、马鹿和熊等动物活跃其间。 高山草甸上还盛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梅里雪山,不仅地形复杂,气候变化更为复杂,每年夏季,山脚河谷气温可达11~29℃, 高山则为-10℃~20℃。年降水量平均为600mm,大都集中在6~8月,此期间气候极不稳定,是登山的气候禁区。
在植被区划上,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类型,在有限的区域内,呈现出多个由热带向北寒带过渡的植物分布带谱。海拔2000~4000m左右,主要是由各种云杉林-构成的森林,森林的旁边,有着延绵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无数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满山的杜鹃、格桑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犹如一块被打翻了的调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构成的巨大绿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红。
独特的低纬度冰川雪山、错综复杂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而干湿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使梅里雪山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羚牛,有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小熊猫、猞狸、黑麝、大灵猫、小灵猫,还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鹑,以及凤头鹰、红隼、血雉等113种可爱的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其列为世界上5片"最后的净土"之一。
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度为6740m,位于东经98.6°,北纬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线上。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享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