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刘反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历史渊源

“拥刘反曹”思想倾向形成的历史渊源

首页角色扮演龙皇传说散人传奇更新时间:2024-05-09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有作者主观思想的原因,也有客观历史原因。 思想倾向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属于思想领域。 但人是社会存在,不能也不可能孤立存在。 他的社会属性影响并决定他的思想和情感。 任何思想倾向都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孤立存在。 它必须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 因此,探究“扶刘反曹”思潮的根源,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是三国故事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的。

《三国演义》的写作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素材来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官方史料,即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演义》和裴松之的注解。南北朝刘宋时期。 二是广泛吸收民间传说、野史笔记的记载以及戏曲唱腔等民间艺术的内容。 据悉,三国故事早在公元四世纪就开始在民间流传。 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编撰了一些三国民间传说故事。 唐代李商隐《骄子》诗云:要么是在戏弄张飞、胡人,要么是在嘲笑邓艾。 ”它描述了一个小孩模仿当时说书人讲的三国故事。这说明三国故事在九世纪的晚唐已经广泛流传。在《讲史》中北宋苏轼《东坡志林》中记载,“王彭曾云:‘土乡之子,贫穷,家人厌恶苦难。 他们常常给钱让人坐听古语,甚至谈论三国之事。 刘玄德战败时,常常皱眉,有的痛哭流涕; 当他听说曹操战败时,他欢呼雀跃。 ”这段记载不仅说明此时的三国故事十分生动,而且“扶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也十分明显。五朝十国之后,宋、宋时期,元朝九至十三世纪,戏曲、戏剧十分盛行,以三国故事为内容的戏剧有《赤壁激战》、《襄阳会》、《批吕布》等等(元陶宗仪《南村停耕录》)从宋代到元明时期的戏剧中的三国戏,在记载中可见到六十多种,如《关羽》等。过五关斩六将”、“三访草堂”、“赤壁之战”、“单剑相会”、“白帝托孤”等。宋代张耒所著的《明道杂志》记载:“京城有富家子弟,甚喜看皮影戏。 每当关羽被斩首时,他常常为此哭泣,并告诉那些做这件事的人慢点。”“以上记载可以证明,三国故事在宋元时期已演变为各种艺术形式,并达到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殿堂。 也可以看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已经深入人心,存在于广大劳动人民和上流社会的一些富家子弟之中。

2、是作者罗贯中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毕生政治理想的体现。

《三国演义》的最终作者是罗贯中。 一般认为罗贯中是元末明初人。 关于罗贯中的生平事迹,史*载不多,争议也不少。 关于他的籍贯,学术界尚无定论。 很难确定他的出生和死亡日期。 今天大多数人认为他生活在元末明初的1315年左右。 ——1385年间。 罗贯中的生平事迹不详。 据从元入明的贾仲明在《鬼史记续集》中记载:“罗贯中,太原人,号胡亥散人,为群居之人。他有乐府和隐语,很清爽。他和于伟我们已经忘记了这些年的友谊。我们见过很多次,我们在世界的两端。我们在郑家辰(1364年)重逢,我们已经六十多年没有在一起了,但我们不知道我们和谁是朋友。” 可以推断,罗贯中生活在14世纪元朝末年。 “乐府、行话,极爽”,足见罗氏是一位文人,具有非凡的文学才华。 我们知道,元朝时期,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民族歧视非常严重。 元朝时期,汉族士人政治地位较低。 科举废除后,文人的仕途道路被切断。 如果没有科举进取的机会,你就会陷入经济困境,必然过着没有保障、贫困的生活。 罗贯中的自号“胡海三人”就是他失败的明证。 元朝十三世纪,与西欧莎士比亚齐名的《窦娥冤》的作者关汉卿和《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穷人聚居的地方,例如“瓦斯沟兰”。 据推测,罗贯中也是如此。 因此,罗贯中这种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特殊的历史条件,非常了解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愿望。 元朝末年,社会混乱,统治者腐败残暴,贪官横行,农民起义肆虐,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相继叛乱,元朝统治政权岌岌可危。明朝《稗史集》王起称他是“立志称王之人”。 另一种说法是,他(指罗贯中)曾在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手下担任幕僚。 如果上述材料可信,那么可以推断,罗贯中是一位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不仅有才华,而且是封建时代有理想、有抱负、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明朝后,罗贯中隐居山林,根据正史和传说写下了《三国演义》。 这本书是可信的。 因此,“扶刘反曹”的思想是罗贯中具体人生经历的积累,是其思想情感在独特历史条件下的升华。 这是他个人政治理想和抱负的产物。

二、“拥刘反曹”思想的内涵[1]

“拥刘反曹”的思想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产生的,并长期为劳动人民所认同。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其复杂的内涵并正确看待它呢?

1、是道德治理、反暴政理想的体现。

德仁是儒家的治国哲学。 这也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维持统治地位、愚弄人民的手段。 然而,随着三国故事流传了近千年,劳动人民却不断受到暴政的迫害,苦不堪言。 反对暴君邪恶政府的思想感情十分强烈。 迫切渴望有一个仁君有德的政治局面。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一个大义凛然、仁慈宽厚、关心百姓的人。 他也是一位集政治权威与英明君王于一体的“汉都尉”。 曹操是一个叛逆之臣,奸诈、残暴、残暴。 他是典型的暴君,万恶之首。 “扶刘反曹”的思想内涵之一,是儒家仁君理想与人民民主诉求相结合的体现——反暴政、反黑暗、崇尚光明的思想情感。

2、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民族思想的表现。

三国故事起源于公元三世纪,但其长期流传却是从四世纪到十四世纪。 在近千多年的历史中,特别是晚唐、五朝、宋元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冲突,或者说非汉族与汉族之间的民族冲突,一直在发生。非常尖锐。 与此同时,中原政权政治黑暗,当权者暴虐肆意,常常将战争的负担转嫁给劳动人民。 内忧外患,使百姓处境雪上加霜,更加复杂化、加深。 汉族的祖先生活在中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他们有强烈的民族观念和高度的民族自尊心。 民族矛盾越尖锐,民族歧视越严重,反抗就越强烈。 他们常常认为真正的苦难是外国侵略者造成的。 排外思想与正统思想融为一体,以“拥刘反曹”为载体,表达民族观念和情感。 《三国演义》中提到的“汉源”、“汉朝”,是汉民族、汉家族的象征性称谓。 “力挺刘”的实质内容。 清初,民族矛盾再次尖锐化,成为主要矛盾。 毛伦、毛宗纲父子通过对《三国演义》的修改加工,强化了对蜀汉正统地位的肯定,进一步凸显了“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这是对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 因此,“拥刘反曹”的思想是特定历史时空下民族思想、民族观念、民族情感的表达。 也是民族文化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积淀和萌芽。 这又是一次“拥刘反曹”。 另一个原因。

3、是正统思想的体现。

什么是正统思想?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简伯赞说:“这是一种以皇帝为中心的历史观,与忠君思想密切相关。” 封建正统思想是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王权神授思想,是皇权与神权结合的产物。 它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持一族一姓统治的思想武器。 皇帝是真正的龙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四海之内,无非王土,陆地之滨,无非王臣。” “如果国王想让大臣们死,他们就必须死。” 还要说:“皇恩浩荡”、“感谢主恩”等。反对皇帝就是“不敬”、大逆不道,就是“逆臣奸臣”,并且“如果他发现了,每个人都会惩罚他”。 这是一种过时的、反动的思想,应该予以批判和否定。 《三国演义》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含有正统思想成分,应详细分析。 其产生的条件是外部困难大于内部*乱,或者在内忧外患等特定现实土壤中产生的正统思想,蕴藏着民族主义和爱国激情的核心,是重压下爱国主义的替代品。的外力。 这种“正统观念”在特殊历史时期,比如近代鸦片战争之后、八国联军入侵、近代抗日战争等特殊历史时期,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感情。国家处于危险之中。 所以有一定的积极性。

4、历史上“扶刘反曹”思潮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三国演义》中“扶刘反曹”的思想,在统治阶级腐败、政治黑暗、腐败的时代,激励着贫民奋起反抗暴政、反抗软弱的皇帝。官僚横行,无法无天,人民群众水深火热,激发了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武装斗争。 。 清人黄任在《小说小花》中有记载:“近代的张献忠、李自成、张格尔、洪秀全,早年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纪律,后来攻城掠地。” 、埋伏险境、设防,逐渐变得睿智……“闻者皆以为《三国演义》是玉帐秘籍。”这些传说未必可靠,所讨论的是什么这里同样注重战术,但《三国演义》中的“扶刘抗曹”思想对明清时期影响深远,对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的鼓舞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外敌入侵、民族危亡的特殊历史时期,“拥刘反曹”思想中所蕴含的民族意识、民族自尊、民族情结,曾一度激发人民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和家庭,共同抗击侵略者。 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扶刘反曹”的思想倾向对于忠君正统来说是消极的,很容易被统治阶级利用。 比如清朝统治者就多次用“忠君”的思想来歌颂关羽,并到处修建关帝庙。 其目的是宣扬“忠君”、“忠义”,模糊人民的斗争视野,转移冲突方向,巩固封建统治。 正统观念是消极的。 这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的时期就必须予以否定和批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