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山」 第一章 一方山水一方人(一)

「文化博山」 第一章 一方山水一方人(一)

首页角色扮演琉璃仙海更新时间:2024-06-03

《文化博山》封面

写在前面的话

2017年7月20日,博山文化研究院成立。几天后,即接到了《文化淄博·博山卷》(后改名为《文化博山》)的撰写任务。为圆满完成该书撰写工作,博山文化研究院邀请9位文化学者参与编撰,历时4年,终于完成这一普及性地方文化学术专著。《文化博山》整合了历代史料,参考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博山文化的发展脉络作了新的梳理,对博山的历史地理,孝道传统,煤炭、陶瓷、琉璃工业的古今变迁,博山菜系的形成与发展,名门望族的人文贡献,民风民俗的乡土特色以及红色文化的传播弘扬,分别作了重点论述。

作为21世纪博山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文化博山》不仅可以让每一位博山人更深刻地认识博山传统文化的特质;而且可以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新认识,并让博山以外的广大读者更多地了解博山。为此,特辟《文化博山》专栏,以飨读者。

▼▼▼

第一章 一方山水一方人

提到博山,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境内那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山岭。博山的山地总面积近443平方千米,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3%,境内分布着1300多个山头,山石以石灰石、花岗石居多。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47个,500-800米的山峰81个。由山区构成的博山,地势南高北低,水系大致从南往北流,东、西、南三面环山,往北渐为平原。在这样的一块土地上,经过几千年的孕育和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博山人文。

20世纪初博山城全貌

第一节 群山带河(一)

一、二山相峙 二水遥应

(乾隆)《博山县志》在描述博山地形地貌时说,“南峙鲁山之雄,西耸原山之秀”,“淄水东环而为带,陇水北折而为襟”[1]。短短几句,不仅说明了博山的疆域,而且把博山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山、两条河的特点刻画清楚了。

鲁山是泰山山脉的一个支脉,古代的螳螂之水就源出此山[2]。整座山为绿植所覆,山上碧草如茵,佳木青秀,在本区的东南界上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丰富的山林资源,为当地人民“靠山吃山”,砍柴采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博山的传说中,鲁山的得名与鲁班有关。此说于史无证,但却折射出博山人民对民间能工巧匠的喜爱与推崇。

鲁山不仅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优越,历史积淀亦十分深厚,元明清三朝,此处都有养马场,前后达600余年。

《鲁山极顶》/徐传国摄

(民国)《续修博山县志》载,鲁山顶上曾有一座天仙圣母祠[3],山顶北面有一块巨石,远望像极骆驼,故名卧驼峰。卧驼峰下有一座驼禅寺,据寺内碑文记载,它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明嘉靖年间进行大修,寺内除大雄宝殿外,还有志公庙和志公塔。此寺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鲁山地区香火最旺的寺院。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鲁山庙会,届时四方香客云集,达数万人之多。

原山又名饴山,俗称马耳山。因山上有禹王祠,又称禹王山[4]。原山也是泰山的支脉,主峰海拔800米,绵亘100千米,是汶水、孝水发源地之一。“禹山积雪”为博山旧八景之一,博山绕城诸山皆为其余脉。民间相传,此山常被城中百姓视为晴雨表,如果山巅有帽云,则大雨将至,雨收则散,很是神奇[5]。

原山山脉的主峰之一是小顶山,也称凤凰山,(康熙)《颜神镇志》记载:“凤凰山,在镇西南三里,一峰迴注,北翔而南折,若凤凰之矫翼然。上建泰山碧霞行宫,俗因称为‘小顶’。”[6]

苏昕摄

泰山之顶被称为“岱顶”,“小顶”的称呼就是比附泰山的,赵执信《原山考》称小顶山为“副岳”,(康熙)《颜神镇志》称小顶山为“小泰山”,也是同样的缘故。泰山上有碧霞元君庙,小顶山上有碧霞元君行宫,这种比附还是有道理的。(康熙)《颜神镇志》记载“碧霞元君庙在凤凰山顶,各郡县人民有香愿不能至岱者,于此焚祝而去”[7]。在淄莱一带信众的心中,小顶山是可以替代泰山的。

碧霞元君行宫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代和民国期间曾多次重修。行宫山门前有一石牌坊,经几百年风雨浸润,显得古朴苍劲。坊额南刻“接望岩岩”,北刻“灵钟东长”,韵味久长,令人品味不尽。行宫为三进院落,前院北大殿为碧霞元君殿,大殿左右有钟楼、鼓楼相对,东西配殿为眼光殿和送子殿,分别供奉眼光娘娘和送子娘娘。中院主体建筑为观音殿,后院是玉皇殿,石坊、山门和三座正殿均在一条中轴线上,构造技巧令人赞赏。

历史上,小顶山曾是春秋战国兵家争战之地,也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宋代玉皇宫、明代红门和泰山行宫、清代吕祖庙等文物古迹掩映于密林之中,碧绿如翡翠的山峦蜿蜒起伏,将山城包揽其中,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

石海是小顶山上最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属标准的喀斯特地貌,是我国北方罕见的自然奇观。2亿5千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洋,由于地壳运动、海陆变迁,此地石灰岩经过漫长的大陆抬升运动形成了石海。这片石海有三十多亩,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石块如海洋中的波涛,滚滚涌起,团团簇拥。石海中间杂草丛生,藤蔓缠绕,人在其中,如泛舟碧波,有心旷神怡之感。

苏昕摄

巍峨起伏、挺峻高拔的大山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也造就了博山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博山的先民凭借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不畏艰难险阻的毅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二、群山连连,群岭绵绵

博山除了鲁山和原山,还有很多别的山岭,其中比较有名就有十几座。

博山:(乾隆)《博山志稿》说:“辰巳山,县东南四十里,亦名‘博山’,下有南博山庄,北博山庄,邑得名于此。”[8]可知过去的博山县、现在的博山区也是因此山而得名的。其实,辰巳山与博山实为一山两峰,西峰为博山,当地村民称之为“小擂崮堆”,海拔483米,自山南远眺,其形酷似古代“博山炉”中的仙山[9],因此得名博山。《博山乡土志》则提供了关于博山得名的第二种说法:“为着县境尽山,博山具有多山之意。”[10]东峰为辰巳山,比西峰矮9米,因为地处县城的东南方,属于辰巳之位,因而得名。辰巳山扼淄河上游三条支流的交汇点,是齐鲁大道的必经门户,自古即具战略意义。据(民国)《续修博山县志》的记载可知,辰已山一带自古就有“兴隆观”庙会,以夏历四月十五日为会期,为农用物品市场[11]。《淄博经济史料》曾考证,淄博的庙会,当以辰巳山庙会为最早。辰已山周围的村庄出现很早,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陶器,多次被发现。辰巳山现存古建筑为明嘉靖形制,现有四个院落,几十间庙舍,现存顺治十三年(1656)《重修宣圣庙碑》一块,捐资名单中有两行并列:刑部尚书任濬诰封夫人冯氏,兵部尚书孙廷铨诰封夫人宋氏。任濬、孙廷铨同为博山本地人,又同在朝廷做官。冯氏为任濬原配,宋氏为孙廷铨续妻。二人同在一块碑上的情况极为少见,由此亦可知辰巳山在当地民众中的地位。

志公坪:位于池上镇南5千米,海拔848米。志公坪因牛志公传说而得名。(民国)《续修博山县志》载:“志公坪,县东南八十里,山后有虎泉。世传志公以剑刺石而得泉。水甚清,四时不竭。”[12]志公庙康熙碑记载:“古有黄花山黄花洞,今因坍塌,重修志公。”[13]因此,志公坪也叫黄花山。志公坪因在淄河南岸,与北坪隔河斜对,又称南坪。

福山:原名复山,又名凤凰山,座落在池上杨家庄西南,海拔608米,系青石山。这里曾是同治年间刘德培聚众起义的地方,上有庙宇、石寨,古松、林木耸立。庙壁上曾有题诗:“旌旗动处又催兵,鼓角轰鸣正五更。卧听满营人马喊,一钩残月挂荒城。”对战争带来的悲凉与残酷感到无奈。

青龙山:与泉河村隔河东西相望,海拔404米。革命先驱蒋洗凡有诗云:“一峰飞峙大河东,疑是蛟龙游太空,滚滚源泉流不尽,水光山色画图中。”[14]青龙山在明代以前就有建筑物,到明万历年形成规模;至清乾隆年间形成现在格局。现存石刻文物有:狮形兽一对、王谦志撰文碑、三官行宫碑、透龙碑、八柱亭等。

玉皇山:位于博山镇东部下庄村西,东临淄河上游下庄支流。主峰西峰蜂窝顶海拔529米,北峰海拔500米,人文景观资源较多。任濬在《文水自叙》一文中称它是“云凤山”,(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和《博山乡土志》称它为“云行山”;当地人叫“玉皇山”。

九龙山:位于博山镇北8千米处,主峰海拔566米,因其绵延9道山岭,故名。据碑石记载,此山封禁于元明时期,以黄栌、松柏为主,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九龙山上有遮断线,遮断线自北博山村北至葫芦顶,系日军主修,现残存约2千米。

五福山:位于博山五福峪村与邀兔崖村、郑家庄村之间,西隔河与辰巳山、汉王寨相望。主峰有二,南北对峙,相距300米,南峰称“大西顶”,北峰则称“大北顶。因民间有龙卧福地之说,得名五福山。五福山别名“五斧山”,同“五福峪”的别名“五斧峪”一样,都同源于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的“廉颇死在五斧峪”的传说故事。五福山属青石山,绿化树种以侧柏为主。土壤多为红黏土,富含有机质,种植红薯产量高,品质好,五福峪红薯已成品牌。

天佛山:俗称西大山,横亘于杨峪村正西,主峰马地峪顶海拔718米。近年因有石佛易名天佛山,佛高18米,宽6.5米,气势颇雄。此山是震旦纪片麻岩,植被覆盖良好。春日连翘盛开时,数里山坡一片金黄。山多象形石,或佛或龟,不一而足。沟壑中多泉,常年多水,石蟹草虾颇多。

笔架山:位于南博山村东,主峰海拔477米,石灰岩结构。该山座东面西,主峰高耸,两侧小峰左右对称,形似笔架,故名。山上植被丰茂,柏树黄栌相杂,郁郁葱葱,村民又称东封山。该山自明朝建有庙群,分上下相叠两院。上院有大殿4口,共12间,其中两殿自1946年7月7日由博山县政府投资改建为“烈士祠堂”,刻有469位烈士英名。下院旧有白衣殿,今不存。

峨嵋山:海拔281米,西邻孝妇河,南邻范阳河,北连博山城。孙廷铨《颜山杂记》记载:“峨岭者,峨嵋也。峨嵋也者,蛾眉也。山行秀曲,如眉之临目也。”[15]峨嵋山主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新泰山庙宇、文笔峰、魁星楼、文昌阁、龙泉寺等。蒋洗凡有《咏峨嵋山》一诗:“遥瞩东南林壑美,名山自古号峨嵋。借他一管文峰笔,好为颜城巧画眉。”[16]

青龙山:(乾隆)《博山县志》记载:“鹁鸽崖,县北二里。陇水东岸,巉峭临水,崖际有石棚。俗以与虎山夹处,遂称为‘青龙山’。”[17]青龙山地处荆山北部未端,山体南北长,东西狭窄,呈波浪状,因形似卧龙而得名。青龙山中北部有一废弃煤井,井深数十丈,俗称“万人坑”。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了博山之后,此枯井便成为日军宪兵*人弃尸之地,今有记碑以志。

白虎山:(康熙)《颜神镇志》载:“虎山,在城北二里许。悬崖高三丈,上建真武庙为镇城水口捍门。下有螺星二石,夹水左右,最为秀气。”[18]另据(乾隆)《博山县志》载:“虎山,县北三里。陇水西涘,与东岸鹁鸽崖相犄角。山有元帝宫,麓为虎山阜。”[19]白虎山地势呈东西走向,属孤立山体,其山形似卧虎,故名白虎山,是博山北部的门户之山。

夹谷台:山势为东西走向,位于石门村北,海拔709米,相传为春秋时鲁定公会齐侯处。此说从古至今争议很大。《春秋左氏传》《史记》皆谓夹谷在东海祝其县。《高氏地名志》说淄川县西南有夹山,一名祝其。明《一统志》以为夹山在淄川县西南三十里,旧名祝其,其阳即齐鲁会盟之处。而《莱芜县志》则谓夹谷即县南三十里新泰县之夹谷峪,为鲁会盟之处。以上各说,时至今日仍无定论。

韩祥荣摄

孟良寨:海拔622米,在上黄石坞村西1.5千米处,山势呈南北走向。孟良寨山势险峻,四面群山环绕,山上植被丰厚,郁郁葱葱。在山半腰有一山洞叫孟良洞,洞深约15米,高4米多,宽5米,洞口有两棵槐树,如哨兵守卫着山洞。相传当年孟良曾在洞中居住过。

瑚山:又名虎山,海拔575米,位于辛庄村西500米处,地处博山区与淄川区交界处,属原山支脉。瑚山顶有山神堂、玉皇宝殿及佛爷塔等。玉皇宝殿用石灰岩雕琢砌成,石门、石窗、石柱、石椽、石拱券的殿顶,具有石结构建筑之美,现完好无损,并整修一新。佛爷塔相传高达16层,塔基方圆24米,现仅留塔座一层,塔基是巨石细琢而成。南天门内东侧是“石钟亭”,由八根长3.2米,宽40厘米的精雕石柱,剔槽穿装成钟亭骨架,再用不同规格的琢光石料叠砌做顶,整个建筑不见砖、木、灰、铁,尽显雕凿穿装技艺之妙。山巅建筑群间碑碣、石刻众多,由于保护不善,大部已毁坏,散落山间。

南坪山:位于南沙井村南,海拔649米,此山虽山体陡峭,但山巅平阔,故有此谓。南坪山顶有石寨遗址,石寨有4门,东南西北各一。北门为上山之正门,高约4米。每个门两边建有岗楼,高3米许,上有垛口。寨内有石房100余间,均为石块干砌而成。石房多为北屋,留有窗户,一般高4米左右,长6-8米,宽4-5米,房里地面平整,有石凳、石炕、石桌等。本地史料记载,石房为躲避捻军而建。南门下方有一泉,泉上有石质匾额,刻有“仙海”二字,并有“同治二年”字样,或可验证石寨修建时间及抵御对象。

南坪石城北门 李军勇摄

上述山岭都是鲁山、原山山系,此外还有岳阳山山系和鹿角山山系。岳阳山山系从岱庄东北起,至淄川西石门村,蜿蜒20千米。该山系主要包括岳阳山、二郎山、围屏山、黑山、三泉山、莲花山、大奎山等,山势连绵,植被丰富,人文景观亦佳。

鹿角山山系从从东皮峪村东开始,向北延伸有三台山、马鞍山,向东南延伸至黑虎寨、油篓寨、雁门寨等。其中鹿角山主峰海拔843米,远望6个山头拥在一起,形同鹿角而得名。鹿角山山系多悬崖峭壁,难以攀援,易守难攻,是以山上多有战事防御遗址。

博山的山富含矿物资源。博山民谚云:“熟石山,青石顶,不出金矿出银䂵。”意思是山间多矿物。煤炭、铝土、铁矿、陶土、煤矸石、石英砂、石灰石、长石、黏土等都是煤炭业、陶琉业的发展基础,也是博山历史上工业辉煌的物质资源。此外,铅、铜、磷、金、宝石、大理石、萤石、白云岩等也有藏存。

博山的山岭上往往建有各类庙宇,总计有百处以上。博山在历史上有两个建庙高潮,一是嘉靖与万历朝,二是“康乾盛世”时期。庙的形制与规模表现了百工技艺的才能智慧,各庙碑文记录了当时的社会事件和民情风俗,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

博山的山具有重要军事地位。博山地处齐鲁交界之地,亦是兵家相交之地。春秋时,齐国沿山体修有长城,至今还在山脊上残存。该长城自霹雳尖山入境,东西横贯全境,直达池上太平山出境,是中国最早的兵防工程。防捻墙修于晚清咸丰、同治年间,当时捻军北上,先后进出博山地区达6年之久。刘德培在福山安营扎寨,与捻军配合作战。县令樊文达号令百姓修筑防捻墙,这一巨大工程从樵岭前村南向东,经石马西山直到上瓦泉及结老峪等村约百里之遥,墙体所依赖的都是山脊分水岭。

1942年,日军为了封锁工业区不让八路军北上,从大峪口经白石洞、昃家庄尖古堆、山头庄南山、八陡南山至岳庄北折入淄川,修了一段约25千米长的“封锁线”。1943年又从石马丁香山向东,经康山、葫芦棚、九龙山、擂鼓山、邀兔崖北山、郭庄、泉河头、驼山,直到源泉二郎山修了约25千米的“遮断线”,沿线修有多处炮楼,是民众所受奴役的历史见证。

博山还有不少山寨、围墙等建有兵防工程。自元明战乱到晚清防御捻军,民国防御土匪,博山人在山顶上建圩墙修石屋以避难,形成避乱山寨约60余处,村庄围墙约20余处。

博山的山在古代是兵家屯驻山,百姓避难山;抗战时是抗日游击山。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改造成了森林茂盛、花果遍野、风景宜人的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

文/李福源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 释:

[1](清)富申等(乾隆)《博山县志》,《博山旧志集成》第2册第46页。

[2](乾隆)《博山县志》,《博山旧志集成》第2册第47页。

[3]王荫桂等(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博山旧志集成》第3册第273页。

[4](清)叶先登等(康熙)《颜神镇志》,《博山旧志集成》第1册第174页。

[5](康熙)《颜神镇志》,《博山旧志集成》第1册第174页。

[6](康熙)《颜神镇志》,《博山旧志集成》第1册第190页。

[7](康熙)《颜神镇志》,《博山旧志集成》第1册第213页。

[8](乾隆)《博山志稿》,《博山旧志集成》第2册第313页。

[9](宋)吕大临《考古图》,中华书局,1987年,第181页。

[10]谭景文《博山乡土志》,《博山旧志集成》第3册第19页。

[11](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博山旧志集成》第3册第274页。

[12](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博山旧志集成》第3册第282页。

[13]政协博山区委员会《博山碑刻》,淄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准印,2014年,第372页。以下所引《博山碑刻》皆为此本,因此只注书名和页码。

[14]蒋洗凡《洗凡诗文集》,民革淄博市委、民革博山支部编内部资料,2002年,第55页。以下所引皆为此本,只注书名和页码。

[15]《颜山杂记》,《博山旧志集成》第1册第16页。

[16]《洗凡诗文集》,第50页。

[17](乾隆)《博山县志》,《博山旧志集成》第2册第52页。

[18](康熙)《颜神镇志》,《博山旧志集成》第1册第177页。

[19](乾隆)《博山县志》,《博山旧志集成》第2册第49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