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石峰、常庆星、唐浚
在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飞)职工徐雁军家中的书柜里,摆放着一张歼-20飞行照片,这是他参加航展时拍摄的照片。
在成飞工作40多年来,徐雁军执行过各种飞行器的拍摄任务,用镜头记录着“战鹰”的腾飞历程。
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歼-20首次公开亮相。战机以双机编队飞过航展上空,空中滚转、小半径转弯、高速垂直爬升等一系列机动动作技惊四座。
不到2分钟的表演,对徐雁军来说,弥足珍贵。他操控着40倍长焦镜头,努力“追赶”着战机的身影。
歼击机飞行速度快,摄像师该如何准确锁定战机?
“这是技术活。”徐雁军说,要将战机成功“框”入镜头,就要以弧线动作跟随战机轨迹匀速移动,这需要长期练习和经验总结。
每次拍摄飞机,徐雁军“大气都不敢出”。“抓住摄像机移动,就得与它一起呼吸,手抖一下都不行。”他说。
多年来,徐雁军琢磨出一些拍摄小技巧。声音传播速度慢于光速,当听到战机轰鸣声时,战机肯定是在前面,那就要去前方寻找。
徐雁军并非成飞第一代“掌镜人”。在他之前,有不少老师傅从事这份工作,他们一起用手中的摄像机记录了我国战机的研制历程。
“虽然我们没有造飞机,但记录着造飞机的过程。”在成飞,每个飞机项目的研制生产过程都需要全程拍摄,影像资料不仅可以作为历史档案留存,也会在产品鉴定中使用到。
临近退休,徐雁军和同事们加班加点地整理多年前拍摄的影像资料。这些影像资料,记录着成飞发展的航迹,也装满了徐雁军的美好记忆。
如今,徐雁军已告别了奋战40多年的工作岗位,也告别了那些叱咤蓝天的“老战友”。徐雁军说,能够参与并见证歼-10、歼-20等大国重器首飞,感到无比幸运。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