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说《游四方》|甘肃

大东说《游四方》|甘肃

首页角色扮演灵武神话更新时间:2024-04-26

2020.07.28 农历 六月初八 庚子年 【鼠年】 癸未月 壬申日

甘肃

概况:

甘肃(简称:甘或陇),别名陇右、雍凉、陇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为兰州。

甘肃之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先秦时期,甘肃省境大部属雍、凉二州,旧称“雍凉之地”。甘肃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著名景点有莫高窟、麦积山、崆峒山等。

历史地理: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东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汉武帝至昭帝间陆续设武威、张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诸郡。至元,全国创设省制,甘肃正式设省。至清朝乾隆年间,甘肃辖区除今省境外,尚辖西宁府、宁夏府及新疆东境一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分置宁夏、青海省,其行政区域大体与今相同。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和黄帝相传诞生在甘肃,故有“羲轩桑梓”之称。周人崛起于庆阳,秦人肇基于天水。汉代的开边政策和张骞通西域成功开通了丝绸之路。隋唐时期,甘肃成为我国联系西域各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武威、张掖、敦煌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国际性贸易城市,整个河陇地区农桑繁盛、士民殷富,《资治通鉴》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记载。海路开通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特别是由于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变化,甘肃渐渐成为荒僻之地。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向清政府奏称“甘肃地处边陲,土旷人稀,瘠苦甲于天下。”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36′—42°48′,东经92°20′—108°43′,东西跨度1480公里,南北跨度1132公里,西北-东南方向最窄处仅有76公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风景人文:

兰州龙源

兰州

甘肃省省会,享有“丝路重镇”、“黄河明珠”、“西部夏宫”、“水车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誉。始建于西汉始元元年(前86年)。据记载,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喻其坚固。

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因1958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酒泉钢铁公司”的建设而兴起的一座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辖区内的嘉峪关长城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市是中国五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下辖8个街道,3个镇,总面积2935平方千米。

金昌市

金昌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自古以来自然条件较为严酷,区域年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8倍,是全国110个重点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金昌缘矿兴企、因企设市,因盛产镍被誉为“祖国的镍都”。总面积8896平方千米,辖1区1县:金川区、永昌县。

白银市

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志*载,白银矿藏的开采,始于汉代,明朝洪武年间,官方曾在现市政府驻地设立办矿机构“白银厂”,有“日出斗金”之说,白银缘此而得名 。总面积2.12万平方千米,占甘肃总面积的4.4%。辖2区3县:白银区、平川区、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

天水市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以西秦岭为分水岭,北部地区面积1167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81.49%;南部地区面积265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8.51%。总面积14325平方千米。辖2区5县: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武威市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武威历史悠久,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武威是古丝绸之路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总面积3.23万平方千米,辖1区3县: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

张掖市

张掖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其名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张掖市历史悠久,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张掖郡,这里遂成为军事战略要地,丝绸之路重镇,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总面积4.2万平方千米,辖1区5县: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平凉市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前秦灭前凉,置平凉郡,取“平定凉国”之意,平凉之名始见于史册。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辖1区6县: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

酒泉市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的阿尔金山、祁连山与马鬃山(北山)之间。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的摇篮、新中国石油和核工业的发祥地、“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和“铁人精神”的诞生地。总面积19.2万平方千米,占甘肃省面积的42%,辖1区2市4县: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瓜州县、肃北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

庆阳市

庆阳市位于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庆阳先民、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中华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庆阳香包、陇绣、民间剪纸、道情皮影等民俗文化独树一帜。总面积2.7万平方千米,辖1区7县:西峰区、庆城县、华池县、宁县、镇原县、合水县、正宁县、环县。

定西市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通称“陇中”。岷山、陇川不仅孕育了马家窑、齐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也传承着汉唐古风,使定西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战国时就在狄道(今临洮)设置陇西郡,今各县区地域均在辖境,是甘肃中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 [30] 。总面积1.96万平方千米,辖1区6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

陇南市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接陕西,南通四川,扼陕甘川三省要冲,素称“秦陇锁钥,巴蜀咽喉”。陇南历史悠久,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陇南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境内高山、河谷、丘陵、盆地交错,气候垂直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和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拥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79万平方千米,辖1区8县:武都区、成县、文县、宕昌县、康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

临夏回族自治州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互市中心,素有“西部旱码头”之誉,也是文成公主进藏时的途经之地。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是中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之一,因出土现珍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彩陶王”,被誉为“中国彩陶之乡”。总面积8169平方千米,辖1市7县:临夏市、临夏县、永靖县、广河县、和政县、康乐县、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境内有尕海——则岔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夏河拉卜楞寺、卓尼禅定寺和碌曲郎木寺等121座藏传佛教寺院;有红军长征经历的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等十多处革命历史遗迹;有香浪节、晒佛节、采花节、花儿会等几十种民俗节庆活动,被誉为“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国土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辖1市7县: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迭部县、舟曲县、临潭县、卓尼县。

甘南草原

特色小吃:

瓜州蜜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甘肃省瓜州县以盛产瓜果出名,早在唐代,就已使用“瓜州”这一名称。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蜜瓜种植,种植面积已达8万多亩,产品远销国内多个省市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安西,古称“瓜州”,自古就以盛产“美瓜”而名扬中外,生产的“瓜州蜜瓜”有4个系列30多个品种,质脆汁多,香甜可口,清爽宜人,含糖量达14%一19%,是消暑止渴的佳品。有诗赞曰:冰泉浸绿玉,霸刀破黄金;凉冷消晚暑,清甘洗渴心。

  瓜州蜜瓜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瓜州县瓜州乡、西湖乡、南岔镇、锁阳城镇、河东乡、双塔乡、布隆吉乡、三道沟镇、七墩乡、腰站子乡、沙河乡、梁湖乡、广至乡、渊泉镇、柳园镇、国营小宛农场16个乡镇、农场现辖行政区域。

岷县当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岷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山区,洮河中淤。这里高寒阴湿,雨量充足,最适宜当归和其它中草药材的生长。 据史-载,岷县当归已有1400多年历史。 当归是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叶为数回羽状复叶,夏季开白色花,复伞形花序,果实长椭圆形,侧棱有广翅。中医学上以根入药。其主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尾端渐细;表皮棕褐色或黄褐色,主根上端有不甚明显的环形皱纹;横断面是白色或淡黄棕色,有线状纹理,习称“菊花心”,中心有的有白色髓心;体质坚硬,吸潮后软韧。气候特异;岷县产药材300多种,尤以“岷当”驰名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称。

武都花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都地处甘肃南部,地处西秦岭南荣南麓,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雨量充沛 ,气候温和,林草茂盛,资源丰富,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美称。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

武都——中国花椒之乡

秦安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秦安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全国北方落叶果树栽培的最适宜区,也是国内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尤其以苹果为主的果树面积达33.29万亩,年产优质果品1.8亿公斤,实现产值2.16亿元,其中苹果面积21.11万亩,结果面积10.4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0136万公斤,实现产值13563万元。

  由于秦安气候条件优越,孕育了闻名遐迩的“花牛”苹果,新发展的4—5代“花牛”和富士系列苹果更是色鲜味醇,果型端正,风味独特,远销国外俄罗斯、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国内上海、广州、湖南、河北、内蒙、青海等地。1997年新乔纳舍、新红星苹果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特林果产品鉴评会金奖,同年矮生苹果获甘肃省首届林果产品展览交易会银奖。

苦水玫瑰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兰州市永登县苦水乡是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苦水玫瑰以其迷人的馨香驰名中外。每当春夏季节,这里鲜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飘期着玫瑰的芳香,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玫瑰的用途很广,经济价值极高,玫瑰花是做糕点、酿酒的必备香料,玫瑰油是香烟、香皂、香水和高级化妆品的主体原料。苦水玫瑰质量好,用它提取玫瑰油,精油率可与世界著名玫瑰产地保加利亚的蔷薇香精媲美。玫瑰的花和根可以入药,具有顺气和血,疏肝解郁的功效。

庆阳苹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庆阳位于北纬35°14′28″—37°9′13″之间,海拔1100米–1600米,属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区,具备优质苹果生产的全部7项主要生态指标和6项辅助指标,是全国优质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西峰、庆城、宁县、合水、正宁、镇原6个县区被列入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

  庆阳栽培苹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栽培绵苹果的记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三大主导产业”之首,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技术服务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大力实施国家级、省级苹果标准园创建项目和市县乡3级优质苹果“千百十”科技示范园建设工程,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

甘谷辣椒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甘谷是被称“辣椒之乡”,这里盛产的羊角辣椒,以其椒身长,皮质厚,色泽好,辣味浓,油分多而享有盛誉。辣椒营养丰富,含有辣椒碱、辣椒红素、蛋白质、胡萝卜素、脂肪油、龙葵甙、大量的维生素C,微量的挥发油。

  天水市广泛种植线辣椒,其中甘谷辣椒产量大,质量好。

环县荞麦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环县是甘肃省的荞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量2.67万hm2,总产量4 000万kg以上。环县地处甘肃省东北部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东经106°21′~108°33′、北纬36°01′~37°09′之间,土壤主要属于黑垆土与黄绵土,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温凉干燥,无霜期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得环县荞麦产品具有粒大、皮薄、面白、粉多、筋大、质优等特点,营养价值很高,每100 g荞麦面中含有蛋白质11.2 %,脂肪2.4 %,碳水化合物72 %,所含维生素B1、B2均超过大米和小麦面粉。人体所需要的22种氨基酸,荞麦面里就含有17种,因此有“保健食品”之称。

玛曲牦牛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有着“亚洲第一天然优质牧场”美誉的甘肃省玛曲县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高原牦牛和优质肉羊等高原畜牧业,并形成了由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发展的县域优势产业。

  近几年来,在“天玛生态”等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引领下,玛曲县畜牧业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形成了一批牦牛生产专业村、专业乡,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效标准化的联户牧场,创立了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牦牛系列产品品牌。日前甘南藏族自治州在京主办“促进牦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论坛暨天玛生态牦牛产品进京推介会,将玛曲县高原牦牛生态食品推介到北京“美廉美”等大型超市。甘南州州委常委、副州长才智在推介会上介绍说,自2008年甘南州把牦牛藏羊产业确立为全州战略性主导产业以来,畜牧业产业化规模迅速发展。目前,专业养殖规模已达到2万多户,专业化、标准化养殖规模占牦牛养殖规模的50%以上。

陇西黄芪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先后吸引了三九集团、千金药业、恒利药厂等企业在我县建基地、办企业、搞合作,药乡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

陇西白条党参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陇西县的首阳镇、福星镇、马河镇、碧岩镇、柯寨乡、德兴乡、双泉乡、文峰镇、巩昌镇、菜子镇、通安驿镇

陇西良好的种植条件造就了白条党参的优异品质:其状呈圆柱形,芦下3厘米~5厘米处最粗,长15厘米~45厘米,直径0.4厘米~1.8厘米,具"蛇形根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质较柔软带韧性,皮紧、肉厚、味甘,嚼之无渣,条长直、粗壮,色白质重,品质远好于全国其他产区党参,从而自成一品,国内外用户赞誉不绝。白条党参富含生物碱、挥发油、树脂、粘液质和维生素、蛋白质、淀粉、糖、矿物质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养血、健脾、补中、益气、降压、生津、抗癌之功效,常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俗称"小人参"。

定西马铃薯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甘肃省的马铃薯产量名列全国,而定西县马铃薯产量又是甘肃省之首,所以,定西市委、县政府把发展甘肃定西县的马铃薯种植及销售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加工销售不断增值,经济效益日益突出。

甘肃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定西又是甘肃马铃薯最大主产区。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扶植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鲜薯及薯制品走俏全国20多个省市区,并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平凉金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平凉金果”系指产于甘肃省平凉市的苹果。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其纬度、海拔、年均气温、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品生产。所产的“平凉金果”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份高、无污染、耐贮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青睐。

瓜州枸杞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当时,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费尽心机寻求长生之药,宫中被视为三大处方秘药返老还童丸、七宝美髯丹、延龄固本丸中,都有枸杞的成分。宋徽宗时,顺州筑城,民工们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献入宫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岁枸杞。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突然从此井口冒出两缕青烟,继而又从井0来两条巨龙,在井的上空昂首摆尾,翻滚了一阵子后,回头向井内吐两颗红色耀眼的龙珠,然后便腾云驾雾摇头摆尾直奔东海而去。龙珠在井中变成了两棵大枸杞树,树根扎在井壁的砖缝里。此树长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只是它粗壮的茎干和灰白色的枝条沿井壁下垂,长达两米余,枝繁叶茂,好像两条意欲向上腾飞的巨龙,故乡民称枸杞为龙树。居住此的居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人们大都长寿。久而久之,乡民们给该村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叫长寿村。

庆阳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受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庆阳所产的黄花菜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无杂物,条身紧长均匀粗壮。抓一把捏成团,手感柔软且有弹性,松手后每根黄花菜又能很快伸展开。有爽快的清香气,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品质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外经贸部命名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远销香港、东南亚、日本和欧美。

陇西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腊肉其实是腌肉,因为在农历腊月腌制就叫了腊肉。独占陇西小吃鳌头,享誉省城兰州等地。陇西因此而获得 “中国腊肉之乡”美称。

  牵了肥猪,白刀进去红刀出来,肥肥的大活猪就成了俎上肉,净了毛垢,去了头及后腿,以背脊为界,劈为两半,在肋骨十三和十四条间开刀,取出胛骨和前蹄骨,砸开脊椎髓道,砍断肋骨中部,肉胚造就。后用盐、花椒、小茴香、姜皮、大香、筚拨、良姜、砂仁、豆蔻混合研成粉末调料,盐占九成,均匀抹于欲腌之肉的周身遍体,然后放入专门的腌肉老池,腌泡四十天左右出池,置阳光下晾晒数日,肉腌成。

  陇西腊肉历史悠久,约始于清朝乾隆年间。相传用岷县蕨麻猪,漳县青盐,黄河活水,陇西秘方制作的腊肉最为纯粹正宗。

哈达铺当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哈达铺当归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宕昌县北部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交错边缘地带。区域内有哈达铺镇等十三个(镇),种植面积9.2亩,产量达2.3万吨。 哈达铺当归的栽培史堪称源远流长。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北魏封宕昌王世子梁弥博为宕昌王,是年,梁弥博向南梁贡献甘草、当归。这是哈达铺当归见于史籍的最早准确年代。我国现存的最早“本草”《神农本草经》《汉代医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史书都有记载宕昌当归的文字,唐代苏敬编著《新修本草》云:“当归今出当州,宕州最良,多肉少枝气香。” 哈达铺当归其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可观,质优品高,现已深受国内外商人的厚爱。宕昌作为当归的主产区,全县31个乡(镇)均有种植,哈达铺、理川最具岷归的生产条件,是生长的良好地区。 我县把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建设“绿色、道地”药源基地的要求,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制药企业的合作,采取“政府抓规划指导、公司(院校)合作建基地、技术人员跟踪服务、乡村两级狠抓落实、县上适当落实补助”的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严格按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2014年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当归7.2万亩,当归产业已成为宕昌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重点支柱产业,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发展前景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正宁大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人文初祖黄帝的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就是正宁东部的子午岭,《史记五帝东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汉书地理志》云“桥山地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因此,黄帝活动于正宁子午岭,葬于子午岭桥山,这足以证明初帝的教人农耕贡献之地在正宁,所以正宁人农耕生涯应为最早。 葱在正宁栽培历史悠久,虽无详载,但按菜肴推断,远可至周秦时,近可在秦汉。在义渠戎时期,正宁就有黍、菽等作物栽植,炒面堪称一绝。据《甘肃赋志》载,秦汉时馒头和各种面条食品就已盛行,按照正宁和子午岭人习俗,有面条、就有调配品,如盐、辣、小炒(葱或韭)调配品。 在周秦时就腌菜,它是正宁人偏喜食菜,是古时先民储存冬菜习惯的遗留。腌制菜有韭菜、白菜、包菜(甘蓝)、萝卜、蒜、辣子,但无葱记载,据这些植物栽植推断,定有葱的栽培,因葱不是腌制菜,只是干藏或调味菜。按正宁人各处宴席看,虽有丰盛的各种菜肴,但每有几碟咸菜。凡有面条,总有几碟盐、辣、葱或小炒。不用说猪、鸡、鱼肉菜肴总需葱做副料搭配烹饪。生菜:原于民族社会的采集生活,它不用烹煮,生用。在明代夏季生切凉拌萝卜、辣椒、葱号称“三大王”,菜肴中葱蘸浆、小葱拌豆腐已为宴席。宋时范仲俺在华池阵守西夏时,在《苏幕遮范仲俺》词里面称赞大葱:“灵武台,箫关道,寒风瑟瑟,伤别庆州揖。巴陵渡口错交臂,岳楼关,更是无缘遇。江州城,白道逢,古邑把酒,玉博醉子京。藉宫河葱氽鲈鱼,调南北鱼味,籍慰老泪倾。” 葱不仅在生活中有不可缺少调味菜和单独菜,而且古人早已将它引用在人们的婚丧嫁娶中,也引用在中药中。婚俗中,女方父母要给女儿几根葱和一盘大枣。葱象征一世聪明,枣象征早熟早生贵子的暗示。葬礼中,逝人一手拿葱,一手拿馒头,象征儿女对亡者的嘱咐,步入黄泉之道,不受饥,随身带干粮之意。在医学中,人们用葱和生姜制汤,医治感冒,用葱根配其它草药医疗小儿积食,葱在中医上用途甚广,主要是通脾、通肺、通窍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葱赞美人物较多,如窈窕淑女指细如葱根等等。

  “正宁大葱”是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特产。其特点是:其葱白嫩长、营养丰富、含有较多蛋白质、维生素,硫、磷、铁等多种无机盐。炒汤漂而不沉、香味浓烈、耐贮藏耐运输等特点享誉省内外,是绝佳的调料食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品种以三叶齐、掖辐1号、中华巨葱为主。2004年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宫河”牌大葱获得国家绿色认证商标注册,并获西部交易会金奖。

环县皮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环县皮影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选用当地两到四岁的黄褐色公牛皮。

二、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泡制→剔皮→分解→软化→推磨→阴干→描摹→镂雕→着色→封色→熨烫→装订→成型。

2.工艺技术要求:

(1)泡制:将牛皮置于当地河水中6到8天,至毛根发软,绷于木框上进行剔皮。

(2)镂雕:以镂空为主,阴雕阳镂、阴阳交错、明暗相辅,造型严谨,刀口精细流畅,没有毛刺。

(3)着色:用皮胶(熬好的鱼鳔或牛皮胶)调色(硬色)涂染。用色以胭脂红、藤黄(桔黄)、绿、蓝、黑(锅黑)等为主,色彩纯正绚丽,对比强烈。

(4)封色:用牛皮废料熬成胶水,用干净排笔刷在皮影上,使其透明光亮。

(5)熨烫:将已着色的皮影熨烫脱水,达到平整。

(6)装订:用皮线或丝弦联结皮影各部位,形成整体,摆动灵活,自如。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着色艳丽、均匀,色调层次分明。影件透明度高,立体感强,造型规范,人物形似,布景陈设、神怪异兽布局丰满。刀路清晰,线条流畅,粗细得当。皮子薄厚匀称,润泽柔软且有弹力。

2.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洮砚

洮砚在宋朝时已闻名全国,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开采历史。相传,宋初即有人从临潭、临洮附近的洮河河底采石制砚。后来,因洮河泛滥,河流改道,可采石的地方找不到了。南宋赵希鹄《古砚辨》中写道:“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绿石北方最为贵重,绿如兰、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耆旧相传,虽知有洮砚,然目所未睹。”

  制作洮砚的洮石有数种,一是鸭头绿,也称“绿漪石”,色泽绿,有水波状纹路,石质坚细,莹润如玉,是洮石上品。如在绿色纹路中夹杂黄色痕迹者,则更名贵。二是鹦鹉绿,色泽深绿,石质细润,其中带有深色“湔墨点”的惹人喜爱。三是柳叶青,色绿而又带有朱砂点,石质坚硬。四是淡绿色洮石,具有渗水缓慢的特点。洮砚全称为“洮河石砚”或“洮河绿石”,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因砚材产自洮河,洮河源于古时洮州,故名“洮河石砚”,简称“洮砚”。用洮河之石制作的洮砚,发墨快、研墨细、不伤笔毫。洮砚之名贵除了石质优良和色彩绚丽的优点外,还由于砚形繁多,雕刻精细。洮砚的砚式端庄厚重,古朴典雅,在工艺上有不同于其它石砚的独特风格。在所刻粗细得当的线条内填上黑色,这是洮砚不同于其它石砚的一大特点。

  洮砚以产于我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1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结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洮砚石色以青绿为主,尤以“黄标带绿波”为贵,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工序有采石、选料、下料、设计、制坯、开膛、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洮砚雕刻技法分为两路。东路派以雕龙为主,主要是岷县的堡子、维新等地;西路派以雕花鸟为主,分布在岷县及周边地区。岷县堡子、维新的工匠熔两派技艺为一炉,享有盛名。洮砚雕刻技法还渗合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的篆刻技法。在制作工艺上镂空悬雕,游龙飞凤,更胜端砚、歙砚一筹,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之誉。

  洮砚的手工技艺,自古为封建土司衙门管辖,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友,传男不传女,对外严格保密。明清以来,需求量大增,雕刻技工增多,技艺有了新的改进。近年来,涌现了李茂棣、马义平、何林材、张彦、林荣生等数十名优秀的雕刻能手,技艺日精。工匠遍及岷县、卓尼、临潭各地。洮砚是定西文化的一张名片,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岷县洮砚厂特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代制九九归一砚,作为贺礼馈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作永久纪念。九九归一砚,精雕99条巨龙,象征着群龙聚首,万邦归心,开创了洮砚雕刻技艺的新纪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