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葬地考

老子葬地考

首页角色扮演灵仙记更新时间:2024-05-09

王安泉

老子像所有的伟人一样,在他逝世之后,留下了众多谜团。其中老子入秦以后,特别是他逝世以后及其葬地,是许多学者从汉代到现代孜孜破解的谜团之一。笔者根据文献记载、文物考查、实地踏勘、走访调查、请教学者,对逝世以后及其葬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后见周室衰微,西行函谷关,关令尹喜迎请老子到周至楼观台,讲述《老子》,传授给尹喜等人。老子暮年,从楼观台西行,登上大陵山,不久逝世。尹喜主持,安葬老子于大陵山。

一 老子在楼观活动,在大陵山逝世

老子入秦至逝世,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1.老子的出生和逝世时间

老子去周入秦,至函谷关,由关令尹喜迎接至楼观,讲授《老子》,传授给尹喜。老子逝世年份史无明文记载,司马迁《史记》卷六三《老子韩非列传》载道:“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学术界依据《史记》《论语》《庄子》等书的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至少大孔子20岁,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老子的出生时间基本定于公元前571年。例如,2000年11月,信息产业部在河南省周口地区发行的老子纪念邮票、邮品,经过专家论证,也以这个时间为准。再如,台湾中华老庄学会的众多学者,也同意老子活到“百有六十余岁”这个记载。他们还进一步考证:老子在楼观台和大陵山活动的时间,约从年近90岁到160岁,老子在楼观、大陵山一带活动了大约70年。

依照学术界基本确定的老子生于公元前571年的结论,老子在世160年,逝世于大陵山的年份,约在公元前411年,或者约在公元前371年。笔者认为,多数学者推定老子逝世于公元前411年是言之成理的。

对老子逝世,《庄子·养生主》第四段有精彩记述:“老聃死,秦失(佚)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而今非也。向吾人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循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近代学者胡适之说:“庄子这一段文章,决非后人假造。”梁启超对此也深信不疑。台湾中华老庄学会撰文说:“老子入关时至少九十余岁。到周至楼观(时地属扶风)定居之后,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很不容易引起人烟稀少的邻近居民注意。而老子死后却有来自远近的许多人扶老携幼为之痛哭,乃至循天倍情,可见老子居住其地(楼观)为时定非短期所能办到,至少也该在那里居住了数十年以上,才得与邻人如此亲密,才能使远近人无论老幼对他如此哀恸。”

2.老子生于公元前714年,在世195年

唐代释法琳在《十喻篇》中说:“老聃生于恒王丁卯之岁,终景王壬午之年,虽讫孔丘之时,不出姬昌之世。”据此,老子在世195年。但是,法琳未说明此论的依据,只能备为一说。

3.老子升天之说

元代朱象先撰《楼观先师传碑》指出:“……(尹喜)以其年十二月邀老君至终南本第,斋戒问道,复请著书,以惠后世。……老君传道既毕,明年甲寅四月二十八日将辞决升天。真人悲恋请留,老君或曰:子但千日清斋,研颂二篇,炼形入妙。而后可寻吾于蜀郡青羊之肆矣。真人唯唯而谢。言讫,于宅南小阜上乘云驾景,升入太微。”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1998年撰写的《重修老子墓碑志》一文中说:《太上老君金书·序》云:“季在癸丑,尹喜迎老子于东楼观说道德五千言,明年甲寅四月,老君在大陵山升腾紫云,上登天界。”也是本于此说。

4.老子西游化胡的神话

西晋道士王浮撰《老子化胡经》一书,贬斥佛教,说老子西去化胡,传授佛教云云。自《列仙传》提出老子与尹喜西游流沙之后,东汉襄楷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注:《后汉书》卷六十上《郎襄楷列传》。)《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西戎传》提到“老子入天竺化浮屠”。唐末五代,道教画家张素卿绘《老子过流沙图》,也是本于此说。老子化胡之说,涉及佛道关系史的一桩大公案,也成为后来佛道争论的一个焦点。老子西游化胡之说显然属于道教杜撰的神话。

二 有关老子葬地的文献记载1.北魏郦道元的记载

明确记载老子葬于大陵山的,是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他在《水经注》卷十九《渭水三》中记载:渭水,“就水注之,水出南山就谷,北径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昔李耳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然庄周著书云:‘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是非不死之言,人禀五行之精气,阴阳有终变,亦无不死之理。”

2.唐代佛教徒在诸多文献中多次记载老子“死于扶风,葬于槐里”

由于佛教强烈反对老子化胡之说,许多佛教典籍记载老子死葬之地。唐代释法琳在《广弘明集·十喻篇下》中两次提到老子逝世后的葬地。他在《内七喻》中说:老子“生于赖乡,死就槐里,详乎秦佚之吊,贵在遁天之形”“唯秦佚吊焉。老死信矣。世人见谷神不死。是以玄牝。故好事者遂假托焉”。“庄生所云,老聃死,秦佚吊之是也,而生依赖乡,死就槐里。始终莫测,何其瞽哉”。释道宣在《广弘明集·辩惑篇序》中说:“李叟……生于厉乡,死于槐里,庄生可为实录,秦佚诚非妄论。”释道宣跋孙胜《老子疑问反讯》中说:“老子……坐观周衰,遁于西裔,行及秦壤,死于扶风,葬于槐里,非遁天之仙言矣。”北周释道安在《二教论》中说:“柱史在朝,本非谐赞,出周入秦,为尹言疲乏,无闻诸侯,何况天子。”《君为教主第三》中说:“庄周称老子曰,古者谓之遁天之形,始以为其人,今则非人也。尚非遁天之仙,故有秦佚之吊,三号而出……”

在此有必要探讨一下扶风、槐里和周至的关系,以便于从地名和地理上对老子的葬地大陵山,有进一步的了解。

古扶风,与今之扶风县当为不同的地理概念。汉武帝时,置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翊同为郡级建制,同治长安城中,合称三辅。扶风郡辖长安以西关中地区。东汉建武元年,扶风郡治从长安城中移出,驻槐里。

周至县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置,属右扶风。周至尚未置县之前,其地为槐里所辖是极其可能的。古槐里即今兴平县,周代称槐里为犬丘,周懿王二年(公元前908)迁都于此,与周至同属西汉建县,于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置槐里县,是右扶风的辖县之一。两地隔渭河而相望。因渭河是游荡性河流,一度南移至今黑河拐弯处和周至县城北滩地一带。渭河南岸沙滩与大陵山就峪河水网地带相连接,从兴平渭河北至大陵山老子葬地吾老洞不过十余里地。至今大陵山许多古碑阴刻有兴平善男信女捐资的名单。清初,有兴平人说大陵山老子石像圣光远烛旁邑而生事端(详见后文)。

清雍正十三年,周至知县杨绎的《游终南山》诗写道:“邰封槐里平如掌,渭水萦纡似带流。遥望乱云秦岭宿,暮烟无际是梁州。”

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九》在记述就水之后,紧接着又记了两条:

渭水又东合田溪水。

渭水又东径槐里县故城南。

古田溪水,今名田峪河,在楼观东侧,就峪河在楼观西侧。沿着这两条河向北数里,从河滩北望,就是隔渭河相对的槐里故县。

地理上犬牙交错,建置上的领属分合;加之历史上兴平(槐里)人祭祀老子时,能在兴平看到大陵山老子石像旁烛光的记载可以证明,唐代释氏所言“葬于槐里”,就当指老子葬于周至大陵山。

槐里、扶风、周至关系如此,老子葬地的具体位置在今周至境内的大陵山,便可以理解了。

3.大陵山下建有老子墓

大陵山东坡根建有老子墓。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题,周至县知县徐作梅所立的周老子墓碑,即树于墓前。

老子墓的修建,应当是晚起的事。大约在唐宋时期,祭祀老子的民众,一是爬上大陵山路途较远,为了方便祭祀老子,在山下修建了老子墓。二是祭祀老子的民众,大约不知道周代以前的丧葬制度是在地表“不封不树”。汉魏以后的民众,总以为老子这样伟大的人物,逝世以后,葬在山顶的吾老洞中,心里过意不去。老子这样伟大的圣人,没有坟墓可供后人祭祀和凭吊,可能觉得是莫大的缺憾。这样就能理解民众在大陵山下修建了老子墓的行为,虽然与历史和事实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从风俗和民众的心理去揆度,也就可以理解了。三是民众修建了老子墓,进行了长时间的祭祀,逐渐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一些官吏和文人也就从俗,或者未加详察,给老子墓题字作文。例如,元代至元三十年,著名道士朱象先就记载了老子墓;清代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题写老子墓碑文;当代的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等,也给老子墓作了碑文。

4.地名可以佐证老子葬于西楼观大陵山

依《长安志》《周至县志》记载:楼观一带魏晋时称闻仙里神就乡,地名神就乡的本意指:老子就是葬在此乡的大陵山而命名的。隋唐元明直至现在亦然。峪称就峪,河称就水。《水经注》所记就水即今就峪河;就峪河发源于海拔2631米的秦岭山峰四方台北侧,从就峪口出山,经楼观镇、司竹乡,于马坊村流入渭河的一大支流——黑河,由黑河入渭河。沿着就峪河逆行,由就峪口入山,是古代翻越秦岭抵达陕南的一条便道,这条古道两旁,尚有古栈道的栈孔遗址。就峪口有古代关口遗址,称作就峪关。

5.大陵山下的地理,有古“流沙”的特点

就峪河长38.5公里,流域面积9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25万立方米。河西岸是大陵山,山的基岩是秦岭造山运动的余脉,后由就峪河切割、冲刷和砂石以及风成黄土堆积,形成如今的大陵山、笔架山和琵琶山的雄伟地貌。就峪河西有韩峪河、马岔河、黑河、骆峪河,东有田峪河、芦河等,流域面积1900余平方公里。众多的河流挟带山谷的沙石,湍急地行走在落差很大的河床上。河流出山后,将沙石堆积在20多公里宽展坦缓的渭河平原上。山口圆石相枕,中游卵石鳞鳞,下游细沙漫漫,河床两岸,积成蔚为壮观的广袤沙滩,将秦岭北麓与渭河平原广阔的沙滩相连绵,形成沙滩与河网密布,纵横数十公里的流水积沙。当地谚语说:“七十二道脚不干”,就是指这一带的河网密布,流沙浩浩。近年来虽然整治河道,围滩造田,渭河北移,但是昔日大自然的流沙奇观,仍然依稀可辨。《史记》和《列仙传》中所说老子:“西去流沙”,虽然学术界已有流沙是西域一带沙漠的结论。但是,“流沙”也可以从大陵山以东以西以北的河流成网、沙滩宽广的自然奇观似乎有所显现,这里的流水沙滩,大约可以列为此说的一种佐证,可以成为流沙的另外一种诠释。另外,楼观台说经台下自古就有西行村,即以老子由此西行大陵山命名的。

6.历代文人有一批描写大陵山的诗词和文章

宋代苏轼游楼观时写道:“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明代万历年间,状元康海在《重修吾老洞殿宇记》碑中写道:“圣骸头骨,宛然犹存,玉匣宝像,昭然俱在。世若远而神常临,身虽逝而道日尊。”明清两代,《周至县志》《长安志》《陕西通志》等均有老子葬于大陵山的记载。如清乾隆十四年(1749)编写的《周至县志》称:“就谷,其西为吾老洞,石穴深邃莫测,听有风声,相传中有玉匣,即老子墓。洞上有殿,奉老子石像。谷之东三里为飞升台。”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周至知县邹儒游览大陵山,作《吾老洞》诗:“吾老古洞名,有墓称老子。借问墓何在,石匣藏洞里。匣中何物存,首骨如玉紫。千载如见开,辄遭人畜死。……遥遥几千年,竟作先贤累。难怪洞中风,昼夜号不止。”乾隆五十年(1785)《周至县志》记其事。清乾隆五十年《周至县志卷三·老子墓》:“《水经注》就水北经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

清代王禹堂(?~1863)道光八年解元、九年进士,文名有南汤北王之誉。作《吾老洞》诗:“一编藏洞底,老至吾衰矣。此叟本犹龙,谷神知未死。”《卧牛柏》诗:“老子将西去,青牛偶一眠。枯根分道骨,高卧不知年。”

清末地理学家刘崑玉(1869~1932),字玺侯,号退谷,初名宗关,周至县马谷乡崇信巷人。清庠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新疆总督府测绘科科员,因参与勘测中俄边界新疆段有功,升任少校科长。民国三年晋升陆军中校军务科长。所著《六朝石墨集》(稿本,未出版)记有吾老洞碑。他在《终南仙境志续编》(稿本,未出版)中记有踏勘吾老洞的见闻:“在西说经台(注:大陵山的别称,与大陵山东边的楼观说经台相对举)高岩之上,前有八角亭,左右雕甍夹峙。地窄不宏敞,而规制精妙,极藻绘镌镂之胜。背负绝壁,古树丛生石隙,虬枝下垂,如张奕幙,萧森阴蔚,不可名状。从树上遥窥洞中,深窈昏黑,须秉烛前导,乃得缘蹬下。仰观四壁,方广不及丈,而奇石嵌空,浪蹙云崩,骇动心目,右穴如五斗盎者,深入无底。左穴如盘盂,阴风冷然者,石函也。”

刘玺侯还在《终南仙境志续编》载有就峪观、太微峰条目:就峪观,在县东南三十里。南依紫微峰。旧为飞仙之地。闻乡人传说,兹山石室内趺坐羽化者踵接。惜其人姓氏不著耳。太微峰:在县东三十里。《淮南子》:太微者,太乙之庭;紫宫者,太乙之居。形势嵯峨,相传老子飞仙于此。

三 大陵山现存的文物

笔者查阅和调查大陵山的文物,共得碑石17方,明代石雕像1座。这些碑在王忠信主编《楼观台道教碑石》中有记。

(1)《大唐宗圣观记》唐武德九年二月十五日(626)刻立,欧阳询撰序并书,陈叔达撰铭,高3.75米,宽0.93米,厚0.37米。碑竖楼观台东碑厅。文有“昔周穆西巡,秦文东猎,并枉驾辕,亲承教道。始皇建庙于楼南,汉武立宫于观北。……晋、宋谒版,于今尚存。”

(2)《老君显见碑》唐开元二十九年元月一日(741)立,苏灵芝书,宋金摹。高2.9米,宽0.89米,厚0.34米。碑竖楼观台东碑厅。

(3)《玄元灵应颂》唐天宝元年七月十五日(742)刻石,戴璇撰文,刘同行撰颂,戴伋书。此碑刻于《大唐宗圣观记》之阴。文有“草结花楼龙护井,灵仙之窟肃而静。”

(4)老子雕像,在大陵山吾老洞上的老子祠中,明隆庆年间(1567~1572)或以前刻,青石质,坐像,高1.67米,神清气朗,庄严慈祥。头像因“文革”中被红卫兵砸损面部,另外修复后,专门保存。

(5)《重修吾老洞殿宇记碑》,明万历四年(1576)十一月康海撰文,方演惠书丹,王崇礼篆额。碑石竖吾老洞道院。字尚清晰。碑在“文革”中被砸为两截,现已重竖修补,只是碑额装反。

(6)《吾老洞石匾》,清康熙二十年(1681)刻立,行书,高宗砺书,汉白玉石,高0.25米,宽0.63米,嵌于吾老洞门额。字迹清晰。

(7)《重修吾老洞上院记》,清康熙二十年(1681)夏立,周至知县章泰立。碑已佚,文存《楼观台志》(1944)。

(8)《重修吾老洞老君庙碑》,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吾老洞住持张中果立石,太白山人李柏撰文,原竖老君庙前,碑已佚,文存《楼观台志》(1944)。

(9)《吾老洞四址山图刻石》,清乾隆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746年9月12日)刻立,长方横式,宽0.95米,高0.66米。石面线刻吾老洞道观四址俯视图。中有“东至就峪河”“南至王家岭”“西至干沟”“北至王母宫”及“四址之内并无民业”“吾老洞四址分明,住持道人翟无濯”。图上刻有就峪河“水从南出,北归渭河”,刻有庙宇“吾老洞口”前庑后殿,八卦亭,卷棚,南:“八卦亭,三宫殿,三法殿。”“皇清”碑,“混元殿,真宫殿,四子殿,玉皇殿,遇仙桥,尹喜墓。”北:“救苦殿,琵琶洞,王母宫。”这块刻石原在吾老洞道院,清末道观被毁后移至说经台。今嵌于楼观说经台老子殿东山墙外。碑面完好,文字清晰。

(10)《周至知县任张来泰住持吾老洞告示》,清乾隆三十六(1771)刻立,高0.45米,宽0.6米,正书,高宗砺书。字迹清晰。现嵌在楼观说经台老子殿东山墙。

(11)《周老子墓碑》,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七月刻,陕西巡抚毕沅书。高约2.24米,宽0.87米,厚0.25米,碑为圆首,现重竖于大陵山下就峪河西岸老子墓前。碑在“文革”中被砸,后来修补时,碑的左方落款处,少补了“知”“梅”两个字。

(12)《张来泰真人墓碑》,清道光四年(1824)九月刻立,高1.75米,宽0.6米,厚0.15米。额“皇清”。路天叙书丹。碑完好,字迹清晰,存楼观说经台碑亭。碑阴刻有800余人姓名。

(13)《关尹喜墓碑》,清道光四年(1824)九月刻立。圆首,身首一体。高1.50米,宽0.70米,厚0.14米。中隶书“周大夫关尹喜墓”,□元弼书丹,合台道众等立石。1968年楼观台文物管理所由西行村桥面拆回,现存于楼观台宗圣宫遗址内。碑身已断为两节,碑座在大陵山吾老洞西的尹喜墓前。《楼观台道教碑石》一书称座佚,误。

(14)《重修吾老洞碑》,道光七年(1827)立,碑已残,存吾老洞。从残文中“周创建,历朝修葺,国朝康熙”等字可知,吾老洞庙宇代有修葺,知周至县事蔡风撰文,廪膳生安邦书,监院吴明亮立。

(15)《增修说经台各下院并清厘山场租地碑》,清道光七年(1827)道人刘礼罡撰并书,监院朱教先立,文中叙述楼观台和大陵山的建筑“风雨飘摇,金碧失色”,因此,四处化缘,修葺吾老洞等处建筑之事。

(16)吾老洞内《藏真神洞》摩崖,楷书,无款识,每字高12厘米,约为元明之际所刻。旁刻诗一首,据传为二十余言,可惜已被修洞时用水泥填了部分字,留下的字漫漶不清。

(17)玉皇楼残碑。1995年重建玉皇楼,出土残碑一块,上书“最著紫气缥缈。简邑候章……”10字,楷书,其余残碑破碎,字迹一时难以辨认,被回填。同时出土有柱础石,大砖,瓦当,石桩等文物,多为元明遗物。完整者存文管所,残缺者亦回填。可惜当时未进行考古发掘。修建老子墓时亦出土大量明清之际的残砖断瓦,均回填。

四 大陵山建筑沿革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了大陵山即老子陵,可证魏晋时大陵山即有古建筑群。隋唐道教隆隆而上,楼观大兴土木,扩建殿宇,必然修葺大陵山的古建筑。宋代楼观大规模修建顺天兴国观,也应修葺大陵山古建筑。所以,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朱象先刻立《楼观先师传碑》记述有:“老子冢,就山西,老子墓。”等大陵山下院,可证大陵山吾老洞在此时至少有3组古建筑。

明代万历初年,吾老洞道士赵继亨及其徒赵宗表等人,募化十方,将吾老洞殿院层阶,复拓一新。请武功县人状元康海撰写《重修吾老洞殿宇记》,文略云:“伟哉斯境,其诸异乎天下之名山洞府者乎。盖山河百二,固以经台为迥矣。然究其为美,不逾乎老子设座讲经而已。固未尝留迹守跸而遗体于其是也。若吾老洞者,其形势之尊,重山曲水,回绕四方之拱向,宛然臣僚肃敬,朝君于九重者也。是何也,前有笔架山,重峦叠障,□□连云,而远列于南。后有琵琶山,峻顺悠远,登巅而望,有一览秦川之势,昭之于北。以东则虎踞傍卫,而□□□□□□田,惟北□□□□□□□独坐,巍然尊峙西南,岁深荒芜,山形裔然,荆棘迷迹,往游高人逸士,无所憩焉。乃道士赵继亨、徒赵宗表□□□□跣足,募于十方,苦行数载,殿院层阶,复拓一新,其殆真蓬莱者乎,其境之美秀,不可笔舌绘画,□□□□□□□□□□有所托焉。嘘,山景固冠乎天下,亨居其唯乎吾老……”

清康熙初年,兴平有人讹言大陵山吾老洞老子石像圣光远烛旁邑,暗中派人到吾老洞游说,将吾老洞老子石像迁于前殿之旁,正殿改塑老子泥像。康熙十九年(1680)夏此事泄漏,道众和村民重新将老子石像奉入正殿。知县章泰撰《重修吾老洞上院记》记其事,并记吾老洞建筑:“邑南二十五里曰就峪,峪水东奔,翻腾赴渭,遥见山中万木苍然郁葱合匝者,吾老洞也。径陡拔颇艰登涉五六里乃造其巅。大殿正对南山,层峰环列门外,平畴宽衍,可以莳蔬种树,杖履逍遥,尤山居之不易得者也。洞在殿后高岩之上。其前则为八棱围殿,左右雕甍夹峙,虽俱限于地不能宏敞,而规制精极。彩绘镌刻之胜,北负绝壁,古树丛生,石隙中柏树下垂,如障翠幕,萧森荫蔚,不可名状。从树下窥见洞门,深窈昏黑。道人秉炬前驱,始得缘石磴而下。仰视四壁,方广不过丈余,而奇石嵌空,流蹙云崩,骇动心目。其神座右隅有穴,如五斗许者,深入无底。又左壁一穴仅如盘盂,阴风泠然从穴中来,侵入肌骨。时方秋半,觉毛发洒淅,不可久留。因思邑乘所载,此中乃老子之地,有石函,顶骨在焉。”其书法学米芾香光记,颇得其法度。

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初关中三大隐者之一太白山人李柏,受吾老洞住持道人石和鸣之徒纪常静的请托,撰文《重修吾老洞老君庙碑》,说道:“终南山有说经台,西八里就山有吾老洞。林泉幽胜,关中一大洞天也。上有老子庙,其创造颠末,详对山之太峰碑记。至明季盗起,直攻山林,神殿紫宫,半为焦土。吴人章泰来宰周至,捐俸修葺正殿,工竣勒诸山碑。住持道人石和鸣复募缘缮修左右长廊十八楹,金碧丹青,焕然一新,工始于康熙二十二年元月,落成于康熙二十三年三月。”

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邹儒奉文到吾老洞,视察规划,拨银增筑吾老洞和老子墓围墙。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九月,因吾老洞以前的住持翟元濯等人不守清规,将吾老洞的常住地亩及一切树株,陆续毁卖,而且素常不安本分,累次涉讼,被知县赶出吾老洞,永远不许复入管业。又从楼观台选出人品端方,道行望众的道士张来泰任吾老洞住持。为严禁一切地棍,不得在吾老洞*扰,滋生事端,周至知县发出告示,并立《周至知县任张来泰住持吾老洞告示刻石》,告示说:“倘有不法之徒在(吾老)洞*扰,及于张来泰索讨翟元濯欠债,并一切不法等事,该住持协同乡、地,立刻指名禀首,以凭大法究处,决不稍宽。”此后,道院恢复安定,张来泰专心道事,吾老洞重新振兴。

清道光七年(1827),知县蔡凤撰写《重修吾老洞》碑记,其碑已残,仅余半截,残文有:“(庙宇)倾圮,宝像颓损,贫衲主持,(说)经台兼管此地……陆续节省,鸠工庇材,重修殿宇三十余间……廊庑彩画道祖八十一化,遗迹焕然一新,巍巍可以钦神……”从碑文可以推知,这次重修之前,上距石和鸣重修吾老洞已经143年,年深日久,庙貌已经相当破败。重修了殿宇30余间,工程可称浩大。

清末,吾老洞一带,庙宇被毁,重要碑石如《吾老洞四至山图刻石》等,陆续被移至楼观说经台。民国时期,对吾老洞仅有小的修葺。

1956年公布老子墓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刻文树碑。“文革”中,村民砍伐大陵山古树,红卫兵毁坏了大部分文物后又拆毁庙宇,将木料瓦砖运去建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省市文物部门多次调查老子墓、吾老洞文物,1987年,道士和周围村民协力修葺了吾老洞,于洞前院重建无量殿、四圣殿共6间,耳房2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道观和村民重修了吾老洞殿,彩绘了老子祠和18间廊庑。村民沿大陵山、琵琶山脊又新建了两组仿古建筑群。新竖碑石10余通。树木竹林得到林场保护,山上山下,郁郁葱葱,气象森森。

1995~1998年重建玉皇楼仿古建筑3间两层。大陵山俗称南台,登上大陵山顶,入老子祠大门,正中为八卦顶方亭,径4米见方。中间安放老子石雕像。前有卷棚。院子东南西三面18间廊房围护。北有救苦殿、斗姥殿3间、耳房4间。在原址上于1984~1987年陆续重修建成。布局精制,结构紧凑。南有笔架山,以青翠的峰峦屏列其后。山顶有金母庙,塬头有老母殿3间,均为近年重修。旁有龙王洞、药王洞、山神洞等天然洞穴。向北沿山脊行约1公里,到达俗称北台的高岗,称琵琶山。建有王母宫、关帝庙、三清殿共9间,灶房、厢房9间,楼房十余间。

五 祭老子风俗

大陵山吾老洞每年举行祭祀老子的盛大庙会,会期5天。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子诞辰日,也是祭祀老子的正会日。由大陵山周围的焦镇、鹿马、周一、肖里、界尚、送兵、三家庄、羊坡、南寨、北寨、西楼、延生观等12个行政村(约30个自然村),组织庙会,筹集经费,安排摊位,售卖百货,迎神赛社,道观协助,祭祀老子。请来戏剧杂技助兴,周围兴平、户县、武功、乾县、咸阳、杨凌、扶风等地县市(区)数万人摩肩接踵祭拜老子,山上山下,一片人海。2004年9月17日,在大陵山举行祭奠老子法会,由楼观台道观立祭。2005年清明节,香港李兆基先生恭祭大陵山,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担任陪祭。九月九日重阳节,西安市在大陵山举行首届恭祭老子大会。

六 吾老洞探秘

笔者在座谈走访时,年长村民和老道言之凿凿:据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进入吾老洞探险的村民讲,他们手持松明火把,进入吾老洞,沿石壁缒绳而下,行约五里,见地下暗河水流由南往北泻去,河中有小潭、暗流,感觉到气短,火把因为氧气稀薄,火焰黯淡,遂即返回。村民和老年道士讲,洞中地形复杂,藏老子头骨的石函有可能封存于某个拐洞之中。86岁的王文德老人曾经进入吾老洞,说吾老洞内有迷道,走来走去,不知不觉又转出来。1965年,时年70多岁的高老道打着火把,进入吾老洞探秘,走了一阵火把即将熄灭,不敢再往前走而返回。

吾老洞究竟怎样。从笔者抄录碑石、查阅资料和座谈走访所得:老子头骨石函尚在吾老洞中。当然,这个论断还需要进一步考古发掘出文物证明。笔者和西安城里两位爱好寻秘探险的朋友几经商议,决定:冒险进入吾老洞探秘。2001年正月十三日,笔者一行三人,前往吾老洞探险。雪后初晴,大陵山上,银砌玉垒,树木披银挂玉,雪团不时簌簌落在身上。饥不择食的鸟儿,顾不上躲人,刨开积雪寻食。阴坡的积雪没过了脚腕。阳坡的积雪才消,泥泞糊鞋沾裤。攀上大陵山,到了吾老洞院落,和道士反复商议。起初,道士担心有危险,坚决不同意冒险进洞。经不住朋友和笔者不依不饶的要求,道士看见笔者一行给老子塑像燃烛敬香,毕恭毕敬。终于为笔者一行的严谨治学和科学探索精神所打动,允许进入吾老洞考察。又热情地给笔者一行抬来一架木梯。吾老洞口位于大陵山顶南侧的岩壁下,洞顶山坡上,翠柏黄杨茂密,荫蔚萧萧。洞前广场的积雪正在消融,广场东西各3间庙,庙前有明代石碑,南有台阶连接玉皇楼。洞西有个略小的天然洞穴,为娘娘洞。吾老洞顶镶嵌清康熙年刻的“吾老洞”匾,洞的两边刻有道教秘字养生14字联语。洞口甬道仅容一人,右手有许多刻字在昏黑中细细摸索,手电光下可以勉强辨认出“藏丹神洞”四个盈尺大字。还有一些小字难以辨认。沿着台阶向北下行四五米,进入洞厅,上有巨石嵌空,周围岩石峥嵘。洞厅宽敞,南北约有三四米,东西约有八九米,可以容纳20余人。道士点燃祭台上的四根红蜡烛,开亮电灯,顿时感到融融的春意。洞厅正中祭台上,敬奉有老子塑像,左有栏杆围护着天然溶洞口。两支手电光,从溶洞口射入,照亮幽暗神秘的洞中石壁,洞的四周,带棱角的石块伸出来,岩石犬牙交错,陡峻险峭,不意惊起一只蝙蝠,吱声尖叫,盘旋着冲出洞外,带起一块泥掉入洞中,随着风声,落入洞底,沉闷的响声悠缓地回响在洞厅中。道士抬来梯子,我们顺洞搭靠在一块伸出的岩石平台上,用手电照明洞内。二人在上面扶稳梯子,笔者和一位朋友沿着近90度的梯子,摇摇晃晃地下至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勉强站稳。两人小心翼翼地相依相扶,勉强将梯子向下放入洞底。蛛网粘住脸,缠住手;惊起小虫子急急匆匆东躲西藏;小飞虫直往手电头上冲来撞去。潮湿而略微带有霉味的气息,在温暖中冲入鼻喉。两人一步一步,下到洞底,擦亮火柴,并不缺氧。洞宽约两米,下到此处,洞的垂直深度约7米。洞底是一层厚厚的黄土,向下挖掘了20余厘米,还是黄土。原来,吾老洞中的黄土有一段神秘的护洞故事。“文革”中的1976年,一伙红卫兵冲上大陵山,砸了吾老洞的老子石雕像、泥塑像、碑石,烧了经书字画,决定第二天带上手电,绳索和氧气,进入吾老洞中,搜寻藏在洞中的石函和老子头骨。村民们趁着红卫兵下山准备的空隙,秘密互相联络,数十人悄悄上山,用架子车拉土,整整往吾老洞中填了一夜土。第二天,红卫兵入洞,只见洞中的黄土深厚,终于放弃了继续破坏石函和老子头骨的计划。2004年夏天,笔者陪同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的院长、博导王宏波等三人,考察吾老洞。三位先生主张向陕西省及西安市文物部门申请,应该予以立项拨款,组织考古专家入洞掘土,发掘洞中老子石函,得出老子灵骨是否藏于吾老洞中的结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