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梦华录》里面的孙三娘是个苦出身,从前是个*猪女,力大无穷,性格泼辣,却没有什么文化,她曾经也奉行“以夫为纲”的行事准则,一心扑在丈夫和儿子的身上,可后来却被丈夫和儿子双双抛弃,虽然后来孙三娘原谅了傅子方,但再也不以儿子为中心,这或许才是孙三娘对儿子最好的“报复”。
《梦华录》里面的三姐妹,她们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女子,因为时代的原因,她们的遭遇都非常坎坷不幸。不过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风雨过后就是彩虹”。赵盼儿最后遇到了顾千帆,加上自己的成长,算是迎来了人生的春天。而孙三娘也不错,在跟丈夫和离,被儿子背叛的情况下,她依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绽放最美的第二春,同样值得可喜可贺。
前期的孙三娘任劳任怨,一心扑在丈夫和儿子的身上,她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穿上凤冠霞帔,也一直将这个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所以就算她没有文化,也一直想要供儿子读书,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舍得让儿子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然而孙三娘的任劳任怨没有换来丈夫的珍惜,反而被无情抛弃,孙三娘本以为儿子傅子方起码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因为那是她辛苦怀胎十月,从小用心养育起来的儿子,然而傅子方却跟父亲一样,在众人面前公然维护那个颇有钱财的准后妈。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孙三娘行尽羞辱之能事,若是丈夫变心,还不足以打败孙三娘,因为自古诸如“痴情女子负心汉”的事情太多了。
纵然孙三娘没有什么文化,想必这样的戏曲故事也听过不少,然而儿子傅子方对她的背叛才是致命的打击,对于孙三娘来说,儿子就是她的一切指望,而就连她千疼万宠的儿子都背叛了她,孙三娘瞬间觉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她在和离之后,就绝望跳河了,最后被赵盼儿和顾千帆救起,也是孙三娘命不该绝,这也算是她重生了吧。
她决定彻底忘了前夫那个渣男,然后靠着自己一路跟赵盼儿摸爬滚打,终于靠着做生意,在东京城里站稳了脚跟。然而都说东京的繁华容易迷了眼睛,孙三娘却没有,她可以忘了渣男前夫,却没有办法忘了那个没良心的儿子傅子方。
不管这个孩子做错了什么,曾经怎样伤害过孙三娘,可是作为母亲,她怎么可能真的跟他计较,怎么真的会忍心不跟儿子相认呢?孙三娘这边刚遇到良人宋夫子,日子也刚好过一点,傅子方就像叫花子一样找上门来了,看到了这样蓬头垢面的儿子,孙三娘早就心疼死了,这么久不见,什么怨恨都消失了,她一把将儿子抱进怀里,这就是母亲!她对儿子虽然怨恨,但是此时还说什么呢,其实思念早就超越了怨恨,孙三娘就这样轻易地接受了傅子方,很多人觉得孙三娘不该管他,是不该管,但是为人母后,就不可能不管,这就是母性。
在古代,傅子方已经不算是个小孩子了,他从小就读圣贤书,什么“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这些道理傅子方不是不明白,他当初或许是嫌母亲孙三娘将他管教得太严了,可是这不是她背叛生母的理由。
他说后妈才是自己的亲妈,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有奶便是娘的问题了,这就是狼心狗肺的白眼狼行为,不要说她是小孩子不懂事,在古代十几岁的少年已经可以算是大人了。后来到了东京,还试图阻止母亲寻找幸福,父亲出轨他支持,母亲跟宋夫子情投意合怎么就不行了呢?
孙三娘后来的表现是好样的,她明白地告诉傅子方,就算儿子不同意,她也会嫁给宋夫子的。孙三娘真的成长了,懂得爱自己尊重自己了,傅子方大概也没有想到母亲会有这一面,冷静下来后的他,除了支持以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孙三娘不再以儿子为中心,或许才是对傅子方喜好的“报复”和教育,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