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传媒行业深度研究:线上娱乐高景气度,线下将迎复苏

娱乐传媒行业深度研究:线上娱乐高景气度,线下将迎复苏

首页角色扮演末日沙城更新时间:2024-04-11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内部分化,线上娱乐高景气度

2019 年:行业整体仍位于盈利低点,利润受商誉减值影响较大

2019 年,传媒板块上市公司(中信 CS 传媒指数 142 家成份股)实现营收 4,974.54 亿元, 同比增长 1.03%;归母净利润-170.63 亿元(2018 年-132.18 亿元),2018 及 2019 年行 业均为亏损,主要受商誉减值影响。我们对商誉减值损失进行加回调整后,2019 年行业 归母净利实现 113.83 亿元,同比下滑 62.55%。在此基础上,剔除持续经营能力可能受限 的 ST 公司、暴风集团(300431 CH,无评级)及乐视网(终止上市)后,2019 年行业实 现归母净利润 289.63 亿元,同比下降 29.79%。

近年来,传媒行业净利润增速逐步放缓。2015-2017 年行业相对较快增长,2018 年起受 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发展阶段等影响,竞争加剧,企业经营环境恶化。2018-2019 年, 行业内大量公司出现大幅计提商誉减值的情况,整体归母净利润水平大幅下滑。2019 年 行业盈利能力仍处于低点,但少量细分板块及龙头个股有相对出色表现。

2019 年,传媒板块总体利润率继续下滑,毛利率 29.61%,相比 2018 年下降 0.58pct; 归母净利率为-3.43%,剔除大幅商誉减值损失影响后为 2.29%,相比 2018 年调整商誉减 值后的归母净利润率下降 3.88pct。2018-2019 年,行业整体承压,期间费用率抬升,2019 年为 21.54%,相比 2018 年增加 1.09pct。

2020Q1:线下行业受疫情冲击,线上娱乐经济相对受益

2020Q1 传媒板块上市公司实现营收 972.44 亿元,同比下滑 10.29%;实现归母净利润 54.28 亿元,同比下滑 51.76%。剔除 ST 公司、暴风集团及乐视网后,2020Q1 归母净利 润 57.03 亿元,同比下降 50.45%。行业总体毛利率 30.09%,较 2019 年的 29.61%上升 0.48pct。叠加疫情影响,期间费用率继续上扬,较 2019 年的 21.54%上升 2.02pct 至 23.56%。2020Q1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一方面,动漫影视、电影院线等板块企业大量 业务无法开展,教育、出版等板块上市公司业绩也受到冲击,但我们预计这些将随疫情缓 解及复工复产推进而逐步恢复;另一方面,线上的游戏、视频 OTT 等板块表现较为出色。 具体看:

1、游戏:手游持续高景气度,龙头公司表现亮眼

游戏板块 2020Q1 实现营收 207.43 亿元,同比增长 22.78%;归母净利润 53.48 亿元,同 比增长 42.76%。剔除世纪华通(002602 CH,无评级)的影响(因 2019 年收购盛跃网 络), 2020Q1 营收同比增长 15.05%至 169.39 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8.02%至 45.44 亿元。总体看行业继续分化,龙头游戏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GPC)与国际数据公司(IDC)共同 发布的《2020 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0Q1 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 732.03 亿元,较 2019Q4 环比增长 25.22%,较 2019Q1 同比增长 29.71%。其中手游 2020Q1 环比增长 37.6%。从用户角度看,2020Q1 较 2019Q4 新增 200 万人,环比增速 0.31%, 市场规模增加主要由疫情期间用户居家时间较长、付费率提升和 ARPU 提高带动。

2、互联网:细分赛道百花齐放

与传媒相关的互联网板块上市公司 2020Q1 实现营收 319.52 亿元,去除收入确认口径不 可比的上海钢联(300226 CH,无评级)后,2020Q1营收为 255.8 亿元,同比增长 31.47%;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15 亿元,同增 20.09%。2020Q1 净利润整体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东方 财富(300059 CH,买入,23.14~23.58 元)盈利高增,20Q1 其净利润同比提升 126.48% 至 8.74 亿元,显著拉升行业净利润水平。另外表现较好的包括:新媒股份(300770 CH, 买入,203.04~207.55 元) ,2020Q1 净利润同比提升 95.61%至 1.44 亿元,主要受益于 IPTV 用户和增值付费率提升;掌阅科技(603533 CH,无评级)净利润同比提升 78.24% 至0.55亿元,主要受益于推出免费阅读 广告创收模式后,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提升。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持续较快发展,特别是短视频领域表现突出,对行业有积极拉动作用。 除短视频外,直播(特别是电商直播带货)高速发展,在线阅读的免费阅读广告变现模式 逐渐崛起、在线教育渗透率不断提升,这些领域都实现了较快增长。另外,随着各类互联 网服务的内容、运营、渠道不断优化,用户数据分析应用更加广泛,精准的客户定位使得 企业用户规模、粘度及价值不断提升。

具体到细分赛道,2020Q1 受新冠疫情影响,人流物流交通受限,电商零售业务受到一定 影响,但总体上,互联网金融、视频 OTT、MCN、电商代运营、工业互联网等板块的上 市龙头公司业绩表现都较突出,实现快速增长。

3、营销:行业整体受经济影响承压,结构分化,关注新营销方向

营销板块上市公司 2020Q1 实现营收 368.34 亿元,同比增长 1.53%;实现归母净利润 1.84 亿元,同比大幅缩减 88.33%。受疫情影响,2020Q1 国内广告需求较去年同期明显下滑。 虽然受整体宏观经济疲软及疫情影响,营销行业业绩承压,但内部存在结构性机会。如在 线上数字新营销方向,特别是围绕短视频红利、抖音出海等渠道发展的营销公司业绩表现 较为优秀。新一代信息技术降低了广告投放门槛,催化出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结合的新时 代智能化营销模式,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建议关注营销公司的内生转型发展,特别是在线上数字营销方向,通过拓展服务附加值较 高的营销业务,如积极向 MCN、电商代运营、电商直播等领域转型,凸显新媒体营销的 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客户的广告预算资源,匹配到流量增长较快的渠道和平台中, 如短视频领域字节跳动(未上市)旗下抖音、华艺汇龙(未上市)旗下快手,以及其他有 影响力的自媒体渠道,从而提高广告投放的转化效率。

4、动漫影视:行业基本面筑底,重点消化库存,期待回升

动漫影视板块上市公司 2020Q1 实现营收 35.92 亿元,同比下降 37.93%;实现归母净利 润-1.98 亿元(去年同期 3.29 亿元),主要因疫情影响。

受疫情影响,2020Q1 大部分时间影院停业,根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20Q1 全国电影票 房规模 22.46 亿元,同降 87.94%;电视剧备案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根据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2020Q1 全国电视剧拍摄备案剧目 189 部,同比减少 20.92%;获准发行剧目 38 部, 同比减少 9.52%。另外,因疫情原因,2020Q1 部分影视剧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进度有所延 后。

5、电影院线:受疫情影响停工,静候复工,供给侧改革存机遇

电影院线板块 2020Q1 实现营收 18.71 亿元,同比下降 79.1%;实现归母净利润-14.6 亿 元(去年同期 10.36 亿元) 。

2020Q1 受疫情影响,线下影院暂停营业,院线公司均出现不同程度亏损。在此情况下, 影院行业经营压力大幅增加,将倒逼行业加速出清,供给侧改革下龙头院线公司有望受益。

6、出版:线下渠道受疫情影响显著

出版板块 2020Q1 实现营收 199.05 亿,同比下滑 18.51%;实现净利润 18.15 亿,同比下 滑 38.50%。

根据行业监测机构北京开卷发布的《2020 年第一季度中国图书零售市场分析》, 2020Q1 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同比下降 15.93%。其中疫情下实体书店客流受疫情影响严重,实体 店图书销售同比下降 54.79%;网店销售同增 3.02%。我们认为随着疫情缓解和复工持续 推进,图书市场需求有望恢复。

7、广电:传统业务继续下滑,IPTV/OTT 等持续提升

广电板块 2020Q1 实现营收 103.66 亿元,同比下降 5.4%;实现净利润 1.12 亿元,同比 大幅下滑 92.41%。主要受疫情影响,上门安装、维护等服务受限,固定成本较高,影响 利润水平。

广电行业近年来呈内部分化态势。有线电视等传统业务自 16 年 Q4 起持续下滑,IPTV/OTT 业务增速较快。根据格兰研究发布的《2020 年第一季度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季度发展报告》, 2020Q1 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 2.06 亿户,较 2019Q1 减少 1512.8 万户,降幅 6.83%, 环比 2019Q4 减少 310.4 万户,降幅 1.48%。据工信部,截至 2020Q1 我国 IPTV 总用户 数达 2.99 亿户,较 2019Q1 增长 0.27 亿户,增幅 9.93%。据奥维云网,2020 年 3 月, OTT(智能电视 盒子)日均活跃终端数达 1.05 亿台,较上年同期增长 16.28%,环比 2020 年 2 月降低 7.90%。广播电视受到互联网新媒体冲击,有线电视收视人数自 16 年 Q4 起 连续 14 个季度下滑,IPTV 及 OTT TV 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提升。

8、教育:疫情下线上教育加速渗透

教育板块 2020Q1 实现营收 45.97 亿元,同比下滑 31.71%,实现净利润-1.4 亿元(去年 同期为 3.48 亿元)。2020Q1 受疫情影响,教育相关上市公司线下业务全面停滞无法开展, 复课时间推迟。同时部分职业考试推迟,对应培训业务收入也受到影响,虽然期间在线教 育业务增长较快,但行业公司整体业绩同比仍出现显著下滑。疫情下,在线教育整体快速 增长,渗透度快速提升。

2020Q2 展望:线上娱乐维持高景气,线下娱乐逐步恢复

展望 2020Q2,我们认为线上娱乐依然保持高景气度,复工对在线时长的影响较小,另外 疫情间新增的用户、新培养的用户习惯将有一定留存;线下娱乐方面,随着复工的推进, 将迎来边际改善乃至恢复正常,具体看各个主要方向:

游戏:复工影响有限,关注新品和出海市场,预计全年业绩增长强劲

随着国内复工全面展开,我们估计 4 月游戏的用户规模和在线时长环比 3 月均有所下滑, 但总体将保持较高水准,同比仍有较快增长。一方面,疫情期间新增的游戏用户实现一定 留存,有效扩大用户基本盘;另一方面,老游戏历经更新迭代,产品更为精细化,用户粘 性更强,且各主要厂商新游储备丰厚,后续带来新增量。另外,游戏出海也值得期待。疫 情下海外游戏市场需求也增长。由于海外疫情扩散约在 3 月左右,较国内滞后,我们认为 对游戏公司业绩的影响将更多在 2020Q2 体现。从 Steam 在线人数及游戏玩家统计可以 看出,2020 年 4 月其在线人数的日平均峰值、游戏玩家的峰值分别约为 2,359 万、817 万,较 2020 年 3 月的 1,983 万、725 万环比增长 18.99%、12.73%。中国手游在海外的 竞争力近年来持续提升,有望在海外游戏市场的流量增长中获益。

视频 OTT:付费率及 ARPU 有望提升

根据 Questmobile,受春节叠加疫情影响,各在线视频平台 2020 年 2 月用户规模均创历 史新高,3 月后有所回落,但幅度较小。我们对 2020Q2 及全年在线视频行业景气度仍保 持乐观,主要基于:

1、 内容是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从爱奇艺(IQ US, 无评级)、腾讯视频(腾讯(0700 HK, 无评级)旗下)、优酷(阿里巴巴(BABA US, 无评级)旗下)、芒果 TV(芒果超媒 (300413 CH, 无评级)旗下)等各平台披露的 2020Q2 储备内容来看,剧集和综艺节目都较为 丰富,品类齐全,其中不乏市场期待度较高的作品,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

2、 用户活跃度上,我们认为将保持在较高水位。一方面疫情期间形成的观看习惯有望得 到一定留存;一方面由于在线视频平台将持续上新留住用户;

3、 付费率和 ARPU 值有望进一步提升。会员收入在在线视频平台营收中的重要性近年来 持续提升,也是各平台重点培育的营收方向。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 TV 付费率近 年来均持续走高,根据腾讯(0700 HK,无评级)2020Q1 季报,腾讯视频付费率首 次超 20%达 20.89%。另外,各大平台大力试水超前付费点播模式,进一步拓宽会员 收入,有望推动付费率和 ARPU 值进一步提升;

4、 积极培育新模式。典型如芒果超媒(300413 CH,无评级)推出的“芒果好物”、“大 芒计划”,结合网红经济与直播带货,孕育新的增长点。

营销:结构分化将延续,关注楼宇媒体复苏、出海广告投放和网红经济

受宏观环境影响,近年来营销行业较为疲软,2020Q1 疫情加重了行业压力,大多公司业 绩表现不佳。但与此同时,行业内结构分化趋势明显:根据第三方监测机构 CTR 数据, 线下广告中,2020Q1 线下广告市场各媒体刊例收入大多同比大幅下滑。受疫情影响较多 的 2020 年 2 月,报纸、杂志等纸媒同比下降 30%以上,广播媒介同比下降 39.8%。电梯 LCD 媒体相对坚挺,2020 年 3 月实现同比增长 1.5%;线上广告中,短视频广告、直播带 货领域表现较为亮眼。根据艾瑞网,其中 2020Q1 信息流广告市场份额同比增加 12pct, 主要由短视频广告带动。另外,出海广告投放领域也有较好表现。

总体我们认为,行业分化趋势仍将持续,关注结构化机会,主要围绕:

1、 线下广告的楼宇媒体位于人们工作、居家场景中,拥有强曝光度,广告价值依然凸显。 随着经济恢复,我们预计广告主投放将出现回暖,楼宇媒体广告逐渐恢复;

2、 出海广告投放。由于我国互联网、游戏等产品的竞争力增强、国内市场相对红海,广 告主出海投放广告的需求近年来持续增加。疫情带动海外用户在线时间增加更催化了 这种需求,尤其是针对线上用户的游戏类、应用类、电子商务类等企业广告主。我们 预计 20Q2 及全年出海广告投放持续高增长;

3、 网红经济营销,主要围绕短视频、直播电商、MCN、KOL 等展开。建议关注营销公司 的内生转型发展,特别是线上数字营销方向,通过拓展服务附加值较高的营销业务, 如积极向 MCN、电商代运营、电商直播等领域转型,凸显新媒体营销价值。在这过程 中,将客户的广告预算资源匹配到流量增长较快的渠道和平台中,如短视频里的抖音、 快手,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渠道,提高广告投放的转化效率。

电影院线:复工在即,关注内容定档时间及行业集中度提升

电影及院线行业主要需等待复工的时间窗口。2020 年 5 月 8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做好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第 9 条提出按照相关技术指南,在落 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

此项政策出台是在国务院层面对影院行业复工方案做出的指导,我们认为在疫情基本得到 控制的背景下,经历长时间停工的影院行业,终于迎来复工曙光。关于具体复工时间,在 国务院发文之后,还需要等候国家电影局和各地电影局的具体安排。例如,据新华社报道, 贵州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5 月 19 日发布《关于调整影剧院、会议、 会展活动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称,“贵州将全面开放影剧院和会议会展活动。在全面开 放影剧院方面,贵州明确将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观影人数不能超过额定座位的 50%。”我们推测全国应为分时间分地区陆续放开,时间点可能集中在 5 月底 6 月左右。

另外,我们认为影院复工后,产能恢复至往年的正常水平需要一定时间,其中内容的供给 将是重要影响因素。我们认为短期内可能以一些经典旧片复映为主,新的商业大片预计将 在 6 月-7 月或之后陆续上映。

经过 1 月底以来的调整,我们认为当前板块已充分反映疫情冲击,是较好的配置时点:

1、短线看,关注复工时间和电影定档等消息面催化;

2、中长线看,关注行业出清情况。我们认为复工后,由于产能恢复至正常水平需要时间, 而影院的刚性支出包括房租、水电、人工等将增加,中小影院经营压力反而可能会增大, 利于行业并购整合。建议关注资金实力雄厚、高管团队较为积极进取的影院上市公司。

动漫影视:影视制作逐渐恢复,库存去化将持续

影视行业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一是影院停业,电影无法上映;二是拍摄进程受阻。5 月 7 日,爱奇艺(IQ.US,无评级)、腾讯视频(未上市)、优酷(未上市)等在线视频平台 联合正午阳光(未上市)、华策影视(300133CH,无评级) 、柠萌影业(未上市) 、慈文传 媒(002343CH,无评级)、耀客传媒(未上市) 、新丽传媒(未上市)等影视制作机构联 合发布倡议书,根据倡议书披露:“疫情期间影视剧行业有大约 60 个剧组停拍,100 个项目 延迟,预计 2020 年电视剧产量将比 2019 年减少 30%”。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影视剧复工进程加快。根据国内最大的影视制作基地之一横店影视城 官方披露,横店影视城从 4 月 21 日重新开始披露剧组动态,从 4 月 21 日-5 月 19 日近三 周的情况来看,整体复工进度推进明显,逐步接近疫情前水准。

从上线剧集来看,根据云合数据,2020Q1“爱优腾芒”(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芒果 TV)共上线国产网剧 133 部,较 2019 年同期多 36 部。受疫情影响,2020Q1 全网连续 剧累计有效播放量达 1,457 亿,同比增长 9%;2020Q1 网络剧有效播放量比 2019Q1 增 58%。根据骨朵数据及各大视频平台披露,至 5 月 14 日 2020Q2 待播剧集约 59 部,我 们预计后续有望继续增加,我们认为 2020Q2 影视剧上线数量将保持高位,影视剧行业库 存去化将持续。

出版:市场将随复工复学逐渐恢复

根据北京开卷发布的《2020 年第一季度图书零售市场分析》,2020 年 3 月起疫情好转, 实体书店、印刷厂逐渐复工,网店销售码洋及新书动销品种数均有回升。20Q1 教辅教材 所占码洋比重同增明显。根据第三方监测机构中金易云发布的《2020 年一季度图书市场 数据报告》,2020 年 1 月 23 日至 2 月 29 日,实体店零售码洋同降 90.18%。3 月起疫情 好转,全国陆续复工,当月实体店零售码洋同降 59.43%,降幅缩小明显。其中,文化教 育类图书零售恢复较快,1 月 23 日至 2 月 29 日同降 87.26%,3 月同降 49.89%,降幅小 于其他各类 10-20pct。我们认为,随着 2020Q2 各地陆续复学,K12 教辅销售预计回暖, 同时线下零售逐渐复工,书店零售将企稳回升,图书销售总量有望回升。

游戏: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度,关注新品及出海表现

疫情下新增用户扩大行业用户规模,复工影响有限

疫情背景下,2020Q1 游戏等线上娱乐需求激增,国内游戏市场实现高速增长。根据中国音像 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GPC)与国际数据公司(IDC)共同发布的《2020 年第 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0Q1 我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达到732.03亿元,较2019Q4 环 比增长 25.22%,较 2019Q1 同比增长 29.71%。其中移动游戏表现尤为亮眼,根据伽马数据发 布的《疫情防控期间游戏产业调查报告》,2020Q1 我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近550 亿元,同增逾49%。2020Q1国内游戏市场高增长主要来源于老游戏的优异流水表现。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2020Q2 游戏活跃用户规模、在线时长较 2020Q1 预期有一定下 滑,但我们估计幅度不会太大。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0 年 4 月移动游戏报告》,2020 年 4 月,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接近 160 亿元,同比增长 24.4%,但环比略有降低。根据 Quest Mobile,A 股上市公司主要游戏产品的用户规模和在线时长较 2020 年 3 月有所下 滑。

我们认为,疫情下带来的新游戏用户将有一定留存,利于游戏市场的长远表现。2020Q1 疫情给游戏行业带来新的用户增量,游戏活跃度显著提升,我们认为这部分新增用户将实 现一定留存,从而扩大游戏行业用户基本盘;另外,品质较高、运营能力较强的游戏的用 户粘性将更强,这部分游戏大多集中在上市公司中,有望为业绩做出持续贡献。

龙头公司新游戏储备丰厚,且积极扩品类

众多新游有望在 2020 年内陆续上线。在游戏版号总量控制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新游戏将 愈发精细化,追求更高质量,以充分利用版号资源。2020Q2 依然有众多新游等候上线。 根据各上市公司 2019 年年报、官网数据,我们预计完美世界(002624 CH,买入, 58.56~60.39 元)有望在 2020Q2-Q4 上线《新神魔大陆》、《梦幻新诛仙》、《战神遗迹》, 其中《新神魔大陆》作为经典端游 IP 转手作品,延续团队 MMORPG 专业研发能力;三七 互娱(002555 CH,买入,39.24~40.55 元)有望在 2020Q2-Q4 上线《斗罗大陆 3D》、《荣 耀大天使》,其中《斗罗大陆 3D》为同名小说 IP 改编的 ARPG 游戏,充分发挥公司研运 一体优势;吉比特(603444 CH,无评级)有望在 2020Q2-Q4 上线《匠木》、《魔渊之刃》、 《精灵魔塔》等;游族网络(002174 CH,无评级)有望在 2020Q2-Q4 上线《荒野乱斗》、 《少年三国志:零》、《新盗墓笔记》等,其中《少年三国志:零》为“少年三国志”系列 的新作;世纪华通有望在 2020Q2-Q4 上线《龙之谷 2》 、 《庆余年》、《传奇天下》、《彩虹联 萌》,其中《龙之谷 2》作为公司经典 IP 衍生手游,在预约期间就已展现较高潜力。

2020Q2 已上线新游表现出色。根据七麦数据,三七互娱 3 月上线、4 月正式公测的游戏 《末日沙城》,上线即冲入角色扮演类游戏免费榜前十,在角色扮演类游戏中连续 21 天排 名前三;游族网络主推产品《山海镜花》4 月 29 日上线,连续 11 天获得 APP store 游戏 免费榜第一,5 月 5 日累计下载量即突破 500 万,截至 5 月 11 日,官方宣布下载量已突 破 700 万;此外,昆仑万维(300418 CH,无评级)《 仙剑奇侠传移动版》三月底上线以 来也冲入过游戏免费榜前三;世纪华通 4 月 28 日上线端游《热血传奇怀旧版》,截至 5 月 16 日已两次加开服务器,游戏热度较高。

龙头公司积极扩品类,扩大用户圈层。2020Q2-Q4 龙头公司的游戏储备中新游类型丰富, 均在积极扩充品类,挖掘更多潜在用户群体。如三七互娱(002555 CH)预上线产品涵盖 ARPG、修仙放置、模拟经营、MMO、RPG、战争 SLG 等多个品类;完美世界(002624 CH)预上线产品包括 MMORPG、二次元、开放世界 RPG、Roguelike、横向卷轴等多个 品类。丰富的游戏品类可以帮助更为充分地开拓用户市场,释放增长潜能。各上市公司 2020 年新品储备丰富,游戏质量以及流水表现值得期待。

2020Q2 游戏出海表现值得期待

出海游戏表现值得期待。受疫情影响,海外游戏市场也迎来需求增长。由于海外疫情扩散 约在 3 月左右,较国内滞后,我们认为对游戏公司业绩的影响将更多在 2020Q2 及之后体 现。从 Steam 在线人数及游戏玩家统计可以看出,2020 年 4 月其在线人数的日平均峰值、 游戏玩家的峰值均较 2020 年 3 月继续攀升,显示出海外游戏市场在 2020Q2 的景气度有 望继续提高。

据 App Annie,20200Q1 全球用户的游戏下载量超过 130 亿次,同比增长 25%;手游收 入超过 167 亿美元,环比增幅 5%。Sensor Tower 预计 2020 全年移动游戏的下载量将达 到 562 亿次,同比增长 33%。而 2019 年的全球移动游戏下载量增速为 10.4%。

目前国内手游在海外具有较强竞争力,期待 2020Q2 及之后的表现。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 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GPC)与国际数据公司(IDC)共同发布的《2020 年第 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0Q1 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达 37.81 亿美元, 环比增长 31.19%,同比增长 40.56%;2020Q1 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重点地区收入分布 中,美国的收入占比达到 29.80%,日本的收入占比达到 23.38%,韩国收入占比为 14.40%, 三个地区合计占比达到 67.58%,持续占据中国游戏公司重点海外拓展区域前三甲。

视频 OTT:内容加码,付费率及 ARPU 值有望提升

春节叠加疫情带动各在线视频平台用户规模创新高,复工后有所回落

月活用户规模方面,根据 Questmobile 数据,受春节叠加疫情期间流量红利影响,2020Q1 各主要在线视频平台月活跃用户数均保持较高水平;尤其是 2 月,各平台月活数均到达历 史高点。其中,爱奇艺领跑,腾讯视频则紧随其后。3 月后随着复工复学的推进,各平台 月活数均有所回落。

使用时长方面,各平台用户在 2020Q1 使用时长均呈现“倒 V 型”,即在 2 月的时长有较 明显增长。其中爱奇艺在 2020 年前三个月分别以 1.38、1.60、1.17 亿小时的月日均使用 时长领跑全网;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BILI US, 无评级)、芒果 TV 位列其后。

会员收入贡献度加大、付费率持续提升

随着用户对视频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无广告、优先观看等特权需求的增加,会员付费收 入占比重要性提升。以爱奇艺为例,根据其 2019 年财报,2019 年平台总营收 290 亿元, 其中在线广告服务收入 82.71 亿元,占总营收 28.53%,而会员付费收入达 144.36 亿元, 占总营收 49.79%;根据芒果超媒 2019 年报,2019 年其广告收入仍超过会员收入,但会 员收入同比增长 102.4%达 16.9 亿元,我们预计未来将保持高增长。

根据各平台 2019 年报披露,至 2019 年末,爱奇艺付费会员数已达约 1.07 亿人,同比增 长 22.31%;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达 1.06 亿人,同比增长 19.1%;芒果 TV 付费会员数达 0.18 亿人,同比增长 70.88%,增幅较大主要与其成长阶段相关,且得益于其优质的综艺 和影视剧内容。根据腾讯 2020Q1 季报,至 2020Q1 末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达 1.12 亿人, 同比增长 25.84%。

各平台付费率近年来均持续走高。我们根据各家平台付费用户数(来源于公司公告)与活 跃用户数(来源于 Questmobile)之比计算出付费率。2019 年末,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的 付费率均达19.3%,爱奇艺较2018年末增加3.37pct,腾讯视频较2018年末增加2.57pct; 芒果 TV 付费率达 13.74%,较 2018 年末增加 1.90pct。2020Q1,腾讯视频付费率首次超 20%,达 20.89%。

超前付费点播已成趋势,有望带动付费率和 ARPU 值提升

2019 年 8 月,腾讯视频独家播出的大热古装仙侠剧《陈情令》开启了超前点播会员服务 模式,成为国内第一部付费点播网剧。2019 年底,腾讯视频和爱奇艺联合推出古装剧《庆 余年》,腾讯在 2019 年报中指出,《庆余年》电视剧“大获成功”。2020 年 3 月,优酷推 出《重生》、《叹息桥》,芒果 TV 与优酷联合推出《三千鸦*》,先后正式入局付费点播领 域。据流媒体网,截至 2020 年 4 月,各平台累计推出的超前点播网剧已有 20 余部。

2020Q2 伊始,各平台继续先后推出大批超前付费点播剧集。如腾讯视频相继推出《鬼吹 灯之龙岭迷窟》、《致我们甜甜的小美满》等多部点播作品;爱奇艺推出《成化十四年》; 芒果 TV 则推出《楼下女友请签收》、《长安少年行》等。我们认为超前付费点播模式已逐 渐从试水走向常态化,有望在 2020Q2 及之后进一步发展,带动整体用户付费率和 ARPU 值提升。

平台内容储备充沛,品类齐全,有望继续增强用户粘性

在线视频平台 2020Q2 持续上新吸引用户,剧集储备丰富。各在线视频平台从 4 月起加速 推出新剧吸引用户,如《成化十四年》、《鬼吹灯之龙岭迷窟》、《清平乐》等。根据第三方 监测机构骨朵传媒统计及各平台官网信息,截至 5 月 14 日,2020Q2 待播剧集约 59 部, 其中爱奇艺待播 31 部(独播 16 部 拼播 15 部),腾讯待播 24 部(独播 11 部 拼播 13 部), 优酷待播 22 部(独播 10 部 拼播 12 部),芒果 TV 待播 10 部(独播 4 部 拼播 6 部) 。

综艺节目密集上映,夯实内容矩阵。2020Q2 各平台头部综艺项目竞相涌现,如爱奇艺《青 春有你 2》、 腾讯《创造营 2020》、优酷《少年之名》等,均为各自的王牌 N 代综艺,延 续高热度。同时,也有芒果 TV《乘风破浪的姐姐》、优酷《汪喵物语》等创新类节目的加 入,观众期待热情较高。

网红经济提效赋能,芒果好物、大芒计划探索新模式

随着互联网流量向直播、短视频聚集,电商带货和网红经济赋予在线视频平台新的增长空 间。如芒果超媒推出的“芒果好物” ,即是其重点孵化的新业务,其是芒果 TV 综艺衍生品 牌,用户可通过芒果 TV APP 或“芒果 TV 文创好物”公众号进入商城购买相关综艺衍生 品。将重点实现“芒果好物”和快乐购(芒果传媒子公司,主营电视购物)的供应链、产 业链体系之间的协同。另外,芒果超媒推出“大芒计划”,以优质平台资源和内容为网红 经济赋能,通过孵化芒果系 KOL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资源输送。根据芒果青春营销研究院 披露,“大芒计划”孵化的薇娅带货综艺《来自手机的你》于 4 月 26 日在芒果 TV 上线, 其首场 IP 直播在 3 月 27 日进行,获得全网 5 条热搜与 2 亿话题阅读量,直播间在线观看 人数近 2000 万,实现累计总销售额近 4000 万元,获得流量与转化的双丰收。

OTT:云视听系列 APP 持续领跑市场

云视听系列 APP 系新媒股份互联网电视(OTT)业务的核心产品,也是 OTT 市场中较为 代表性的 APP。根据新媒股份 2019 年报,其 OTT 业务板块 2019 年实现营收 1.29 亿元, 同比增长 30.79%;毛利率由 2018 年的 71.64%提升 1.06pct 至 72.70%。业务规模逐年 上升叠加高毛利率水平,OTT 行业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较强的盈利能力,有望成为新媒 股份、芒果超媒等牌照拥有方的业务增长点。

从 2020 年 1-4 月日活规模变化来看,2 月受疫情居家影响,日活显著提高,3-4 月随着复 工推进逐渐回落。另外,4 月云视听极光的日活规模已略微超越银河奇异果。

根据勾正数据,从 2020 年 4 月月活规模来看,云视听系列-云视听极光、云视听小电视、 云视听 MoreTV 月活跃规模用户分别达到 8,611/1,972/716 万户,环比变化-9%/ 4%/-14%, 虽然云视听极光和云视听 MoreTV 环比有所下滑,但幅度较小,且排名分别位居 1/5/6 名, 持续领跑市场。

营销:结构分化,关注楼宇媒体复苏、出海广告和网红经济

楼宇媒体有望回暖,线上短视频广告继续高增长

2020Q1 线下广告市场承压明显,其中电梯 LCD 媒体相对坚挺,有望继续回暖。根据第 三方监测机构 CTR 媒介智讯,2020Q1 受疫情影响,线下广告市场各媒体刊例收入大 多同比下滑,且楼宇媒体下滑幅度较大。但其中,电梯 LCD 媒体相对坚挺,2020 年 3 月 实现同比微增。随着复工的推进和经济的恢复,我们预计楼宇电梯媒体广告刊例收入将回 暖。

2020Q1 线上广告市场较去年同期微增。根据艾瑞网数据,由于疫情影响,2020Q1 其预 计的网络广告市场收入规模为 1212.1 亿元,与 2019Q1 同比仍小幅增 1.9%。主要由于在 线教育、游戏等行业广告主投放需求增加,以及线下营销预算向线上渠道转移等原因。

2020Q1 短视频广告增长显著。从 2020Q1 不同网络广告形式的市场规模变化来看,信 息流广告份额的上升幅度明显,其中主要由短视频广告增长带动。疫情期间用户居家,对 短视频内容的需求激增,推动短视频广告曝光增加。同时,短视频信息流广告正处于高速 发展期,而疫情间“宅经济”推进了广告主对短视频营销价值的认可。除信息流广告外,其 它形式网络广告规模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同比下滑。

出海广告投放业务快速增长

Statista 数据显示,2020Q1 Facebook(FB US,无评级)北美地区月活用户 2.53 亿,较 2019Q4 增长 2%,较 2019Q1 增长 4%。eMarket 数据显示,TikTok 美国区独立访客量从 2020 年 1 月到 3 月增长了 26.2%。其中, 2020 年 3 月增长 1,200 万人,达到 5,220 万人。 由于我国游戏、互联网等产品竞争力增强、国内市场相对红海,广告主出海投放广告的需 求近年来持续增加。疫情带动海外用户在线时间增加更催化了这种需求,尤其是针对线上 用户的游戏类、应用类、电子商务类等广告主。据国内营销行业龙头蓝色光标(300058 CH, 无评级)2020Q1 季报显示,其 2020Q1 营收同增 45%,主要因出海广告投放业务的增长。 公司预计其全年出海广告投放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过 30%。

网红经济持续火热,物流恢复推动行业加速成长

直播、短视频行业迅速崛起,MCN 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近年来我国直播、短视频行业 崛起,催生出广告、电商等大量变现需求,成为推动 MCN 机构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了 网红经济形成。根据第三方监测机构克劳锐指数研究院公布的《2019-2020 广告主 KOL 营销市场盘点及趋势预测》报告,中国 MCN 机构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2016 年尚不足 500 家,2019 年我国 MCN 机构数量达 6,500 家,比 2018 年增加 700 家。根据克劳锐数 据,2019 年比 2018 年,MCN 机构中利润率上升的占 74%,持平的占 21%,下降的占 5%。行业正位于高速成长期。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进入 3 月后,全国快递物流呈快速恢复态势,将推动 2020Q2 直播带货、MCN 行业增长。根据国家邮政局,2020 年 1 月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 为 37.81 亿件,2 月受疫情影响下滑至 27.65 亿件,3 月恢复至 59.84 亿件,4 月继续增 长至 64.97 亿件,其中 3 月和 4 月业务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异地快递。我们认为 2020Q1 直播电商行业受到的疫情下供应链供货暂缓、物流不畅等影响,在 2020Q2 已经缓解并将 逐渐消除。根据第三方监测机构萤火虫的淘宝直播数据,随着 3 月物流逐渐恢复,直播电 商迅速回暖,从 2020 年 2 月开始,淘宝直播场次开始攀升,实现快速增长,从 4 月开始 维持在高位,每天基本保持在 1.2 万场以上。

重点推荐公司(略,详见报告原文)

三七互娱:运营能力突出, 游戏出海有望突破

完美世界:游戏持续高增 长,影视有望回暖

新媒股份:业绩持续高 增长,看好付费率提升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华泰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