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9小游戏之“森林冰火人”之「哪吒与敖丙」之国漫帅爆了

4399小游戏之“森林冰火人”之「哪吒与敖丙」之国漫帅爆了

首页角色扮演魔丸降世更新时间:2024-04-11

原本我是不看好《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甚至连去了解的想法都没有。毕竟我曾是王尼玛的忠实粉丝,曾经也一期不落地追过暴走大事件,所以对于暴走漫画出品的《未来机器厂》更感兴趣。

在朋友圈等一大批社交软件里看到无数安利之后,我终于是按捺不住,走进了电影院。

我,电影火车站二号列车员,王尼玛前粉丝,反水了!

大规模点映:好电影的底气

在电影公映之前,几乎很难看到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宣传,虽然说商业片着重宣传无可厚非,但是宣传过度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某当红小生的首部电影,定档七月中旬,四月份就把海报贴满了各大电影院,而类似于《小猪佩奇过大年》和毕赣的《地球最后的夜晚》等很多电影都被人诟病“宣传过度而质量不足”。

宣传不力也就罢了,《哪吒之魔童降世》连预告片都不“卖相极差”,电影里让人震撼的那段山河社稷图不剪进预告片里,反而让主角哪吒顶着“烟熏妆”和大眼袋“被迫营业”,一副凶煞相的哪吒不知劝退了不少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有把大量资金投入在宣传上,而是把几乎所有资源都倾注在电影创作上。导演饺子在采访时说,光是剧本他就整整打磨了两年,而电影中,两对师徒在山河社稷图里变成球抢笔的那个场景,用了四个多月才完成。

而主角哪吒的“烟熏妆”造型,就是从主创团队夜以继日工作后的黑眼圈得到的灵感。

当然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并非毫无宣传,它是通过一种剑走偏锋的宣传方式才得以达到如今的热度和口碑。

那就是大规模的点映。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首映时间是26号,但是在13号电影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影,包括十八线小城市都有相当固定的排片。大规模的点映是优秀电影的特权,这种做法并非没有先例,但并不多见。像去年的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也是提前了6天进行了大规模点映。

大规模点映的好处是,一旦电影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观众会自发给这些电影宣传,那电影的热度自然而然就会被观众带起来。群众的呼应比主创团队去参加综艺节目宣传电影来得更有说服力。 举个例子,无论是《我不是药神》还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我都是在朋友圈“病毒式”的安利下才走进电影院。

但这种做法显然不适合所有电影,因为公映的机会就那么一次,没有试错的机会,所以说大规模点映是好电影的“特权”,也是一部电影有底气的标志。

但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底气可不仅仅表现在这一方面,如果你看完电影后的几个彩蛋,你就会发现主创团队已经把下一部电影《姜子牙》安排上了。

仿佛在说:好啦好啦,我们知道我们很牛逼啦,别催更了您嘞。

敖丙&哪吒:“森林冰火人”CP

电影在角色塑造上不可谓不用心,灵珠和魔丸原本是正义与邪恶的对立面,但是转世的敖丙和哪吒却意外得成为了好朋友。“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整部电影传达出来的精神,也是电影里每个角色的写照。无论是一心想让哪吒“改邪归正”的父母,还是满腔怨念的申公豹,亦或是东海龙宫里被命运束缚的龙族,都在拼命去改写自己的命运。

尽管电影在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可以预见的悲剧结局——作为魔丸转世的哪吒会在三年后身受雷劫,而东海龙族虽然被天庭收编,但始终不得正道——这也就注定了电影会导向一个不那么美妙的结局。

正是因为命运与正义的碰撞,电影里几乎每一个角色都是复杂的——作为灵珠转世,敖丙却要毁了陈塘关;而作为最让人感动的哪吒,小时候可没少欺负陈塘关的百姓。

相较于“大字辈”三部曲,《哪吒之魔童降世》没有将任何一个角色塑造成“圣人”形象(《大话西游》里的江流儿、《大护法》里的护法、至于《大鱼海棠》里的绿茶婊和舔狗就更不用说了)。电影里所有角色摆脱了符号化,变成了有血有肉的复杂人物。

与立体化的角色相匹配的是电影里完美的人物动机,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敖丙这个角色身上。

敖丙离开东海龙宫前,整个东海龙族都将身上最坚硬的龙鳞拔下来,给敖丙炼成坚不可摧的甲胄,但这并不仅仅一身盔甲,更是全族的命运和希望。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敖丙作为灵珠转世代表正义的一方,却对陈塘关的百姓起了*念。

电影里将东海龙族的命运刻画得异常悲壮,与绝大多数提到东海龙宫的神话题材影视作品不同,《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龙族被囚禁在龙宫里,龙宫也并非我们喜闻乐见的富丽堂皇的景象,而是幽暗而危险,怨念累积。

虽然龙族在电影里的形象并不讨巧,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被仙界安排在东海镇压妖魔,却从未玩忽职守,也不惜扯下龙鳞为敖丙炼制甲胄。他们并非反派角色,只不过是悲观和仇恨累积,用整个龙族的命运绑架了敖丙。

尽管背负了全族的期盼,但敖丙并没有沦为一个工具,所以他才会在申公豹的劝阻下解救李靖,与哪吒来一场决斗。族人的命运和信奉的正义在敖丙的胸腔里碰撞,使他的行为比失控后的哪吒更让人难以预料,但也恰恰是这份正义,才让情节走向了哪吒与敖丙不可避免的决斗。

不得不说,变身后的哪吒与敖丙简直配一脸,粉了粉了。

其实我更倾向于原作里哪吒“割肉还夫、剔骨还母”的悲剧,而不是《哪吒之魔丸降世》里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局。从李靖向仙人请求拯救哪吒的那段回忆开始,我就已经抓起纸巾准备抹眼泪了,但是哪吒与敖丙对抗雷劫成功的画面硬生生将我的眼泪憋了回去。

并不是说《哪吒之魔童降世》这种结局不好,而是对我来说,悲剧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张力。

封神宇宙:国漫又双叒叕要崛起了?

《九州缥缈录》的作者江南在创立灵龙文化的时候,曾经说表示他想给作家们创造一座完整的世界,一个自由创作的“梦工厂”。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他就是想以文字为载体创造一个类似于《哈利波特》、《指环王》一样的超级IP。但囿于网络小说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九州》这个系列并没有走很远,但依旧在国内的影视行业造成可不小的影响。

实际上,即便不去主动创造,我们本来也有一个拥有完整世界观,且观众接受度极高的超级IP——中国古典神话。在我国的古典神话里,有数不胜数的人物性格鲜明、经历故事丰富、且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这几乎是融进我们血液的故事。

那为什么近些年来鲜有将神话故事搬上大银幕的作品呢?

经济学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边际递减效应。边际递减效应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连续增加,在增加到一个阈值之后,它产生的效益就会下降。

这个效应应用在中国神话与影视剧融合上也同样适用——在我国动画与电影行业刚起步的时候,就有相当数量的影视作品改编自古典神话。包括1961年的《大闹天宫》;1986年的电视剧《西游记》;1999年的《宝莲灯》,同时也在这些神话的基础上改编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比如说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

可以说,在我国影视行业的孕育阶段,古典神话提供了非常优渥的创作土壤。但是随着越来越新鲜的、猎奇的故事和形象出现,神话的作用也就慢慢淡去了。

如果要将这些故事和形象重新大规模地搬上舞台,并进行改编和重塑的话。相对于我们还不完善的工业电影体系,动画电影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一定会出现《哪吒之魔丸降世》这样一部电影来开个头。

虽然《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第一部提出对封神宇宙整合的电影,但它却不是第一部“吃螃蟹”的电影。

2015年10月25日,光线影业成立了名为彩条屋影业的动漫集团,并称:“彩条屋能为中国动画人遮风挡雨,成为中国动画的大本营”。他们一口气投资了13家动画公司,其中就包括我们熟知的推出了《秦时明月》的玄机科技和我国成立最早的动画公司之一的十月文化。他们先后推出了《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两部“爆款”动画电影。

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彩蛋里提到的《姜子牙》,就是彩条屋旗下的可可豆动画影视公司出品。所以这两天除了铺天盖地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安利,你一定还看到大圣和哪吒同框的这个小视频。

尽管《大圣归来》并没有第二部的打算,但是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我们是一定可以在声势浩荡而来的封神宇宙中看到大圣的身影。

让人欣慰且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身后,看到了一个类似于DC的电影宇宙的影子,这比电影本身拿到多少票房更让人振奋。

而且这一定是一个包容的、前进的、开拓的电影宇宙,而不会存在对于种族的贬低和歧视,而古典神话里那些英雄,也将在大银幕上陪伴着我们,上演一幕幕改变命运的故事。(这是一句题外话,没什么,我就是要嘴臭一下漫威)

好了,久违的更新,欢迎大家评论发表看法!

公众号电影火车站欢迎关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