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海南文昌报道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中,站在儿童视角的李白,表达着对月亮形态和本质的探索*。
5月3日17时27分,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样品之旅。嫦娥六号的奔月路大概需要5天,在快到达月球的时候,嫦娥六号要“踩刹车”,从而被月球捕获,进入环月轨道。
5月3日17点27分,嫦娥六号在文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图片来源:摄影师福斯)
嫦娥六号,隶属于我国正在实施的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在该任务中,还有嫦娥四号、七号与八号组成。
“这是中国航天任务进入新阶段的重要里程碑。”5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听他来讲讲“嫦娥奔月”。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空间科学传播专家工作室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受访者供图)
“嫦娥六号”奔月之旅
封面新闻:嫦娥六号登月后将执行哪些任务?
庞之浩: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的备份星,但要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返回探测的壮举,就要在工程上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球背面起飞上升三大关键技术。
根据目前计划,嫦娥六号拟在月球艾肯盆地中纬度地区阿波罗环形山着陆采样并返回。这里是月球上曾经遭遇猛烈撞击的区域,可能保留着早期月球的信息。在实现采样返回后,科学家可进一步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等,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此外,嫦娥六号还将搭载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洲航天局的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多个国外载荷。
封面新闻:与嫦娥五号相比,嫦娥六号任务有何不同?
庞之浩:嫦娥六号原本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在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后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它将前往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
要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返回探测的壮举,就要在工程上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球背面起飞上升三大关键技术。
封面新闻:2024年3月发射的鹊桥二号中继星有什么作用?
庞之浩:嫦娥五号是着陆在月球正面的北半球,嫦娥六号是着陆在月球背面的南半球区域。由于我们是落在了月球背面,是没办法和我们地面测控站进行直接的通信,它需要鹊桥二号中继星提供一个中继通信支持。
封面新闻:鹊桥二号与“鹊桥”有什么区别?
庞之浩:与2018年发射的“鹊桥”中继星相比,鹊桥二号中继星集中表现出四大优势。
一是天线更多。“鹊桥二号”不仅装备了一个与“鹊桥”中继星相同的直径4.2米X波段抛物面天线,用于与在月球背面或南极着陆的探测器通信,还装备了一个“小伞”——直径0.6米的双频抛物面天线,能保证每时每刻都能指向地面数据接收站。
二是使用了CAST2000卫星平台,工作寿命长达8年。由于寿命长、功率高、码速率高,所以它还可用于2026年发射的嫦娥七号、2028年发射的嫦娥八号任务等。
三是载荷更多。它搭载了极紫外相机、阵列中性原子成像仪、月地甚长基线干涉(VLBI)试验系统等科学载荷,可择机执行更多科学探测任务,如开展月基对地球磁尾和等离子体层的探测和研究、月地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试验和观测研究等。
四是轨道新颖。它最终进入到倾角54.8°、周期为24小时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其近月点为200千米,远月点为1.6万千米,即近月点在月球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远月点在月球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采用这种轨道是因为探月工程四期后几次任务都将选择在月球南极地区进行考察,这一轨道可确保鹊桥二号与在月球背面或南极着陆的探测器之间有更长的通信时间。
按照任务计划,嫦娥六号将在月球背面停留2天进行采样作业,鹊桥二号中继星可每天保持20小时与嫦娥六号进行通信。
未来,为更好配合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的工作,鹊桥二号的轨道将于2026年调整为近月点约300千米、远月点约8600千米、倾角55°,运行周期为12小时。
我们可以去月球表面吗?
封面新闻:2024年对于我国探月工程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庞之浩:在我国探月历史上,2024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
20年前,我国启动了以“绕、落、回”三步走为战略目标的探月工程,如今已圆满完成。
随着今年探月工程四期再次启动,未来20年,载人登月和全球参与的国际月球科研站都已列入规划,中国人九天揽月的梦想将一步步走向现实。
封面新闻:具体来说未来20年,中国载人登月会如何发展?
庞之浩:我国将于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它拟采用绕、落、巡、飞跃等综合探测方式着陆在月球南极,为未来建立长期、连续运行的综合性月球科研站奠定基础;拟于2028年发射的嫦娥八号,由着陆器、飞跃器、巡视器和月面作业机器人等组成,将着陆在嫦娥七号附近,并与其构成基本型月球科研站。
届时,我国还将建成“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服务载人登月和火星、金星等深空探测。
2040年前,我国将与俄罗斯等多国合作,建成完善型国际月球科研站,之后还将建造应用型月球科研站。
此外,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施载人登月。为此,目前正在研制长征十号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梦舟”新一代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以及载人月球车和登月服等,并选拔、训练登月航天员。
封面新闻:普通人在未来可以去月球表面吗?
庞之浩:如果未来要去月球旅游,也不是不可能。
之前俄罗斯推出过太空行走旅游和环月旅游的项目,报名者需要在当时支付2000万美元去空间站旅游的基础上再加1500万美元,让一个职业航天员陪伴出舱游览半小时,这包括地面训练费用;绕月旅游是一个航天员带两个游客,每个游客的费用是1亿美元,但后来都没有实现。
不过,美国商业公司即将开展太空行走旅游和环月旅游。2030年前我国将实现载人登月,但普通人到月球旅游或者登月还比较遥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