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岁老匠人造起来的古戏台,说说省非遗馆那些“顶流国货”

千岁老匠人造起来的古戏台,说说省非遗馆那些“顶流国货”

首页角色扮演七夜复古小极品传奇更新时间:2024-08-02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蔚

朱金漆万工轿

把万工轿从宁波鄞州请到杭州,祝汉明跟了全程。

这顶轿子,是朱金漆木雕工艺登峰造极的体现,不只是倾注了传承人陈盖洪的心血,还有他的家人们。

“陈盖洪早早就决定要捐给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省非遗馆)。他跟我们说,家人们的工作由他自己来做。”

装箱上车那天,祝汉明百感交集,陈家人目送万工轿远去的目光,他太熟悉了——当然有不舍,但也有一种为它找到最好归宿的放下。

“我是接它们来到新家的那个人。很多传承人是亲自送来,眼见着它们入库。他们跟我说的话,也差不多——这是最后一次送它了。”

祝汉明讲解馆内展品的来历

祝汉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分管土建和藏品征集的负责人。

2019年8月起,祝汉明就常驻省非遗馆的工地,一边盯馆建,一边盯展品入库,可以说,他是收的那个人。

【1】

当下,在省非遗馆里,能看到好多庞然大件——“绿眉毛”海船、“非遗之眼”古戏台、肃雍堂等等,但如果按进馆先后论资排辈,这些抢眼的大物在馆里的展品中只能混个小弟当当。

“馆建很紧张,一环扣一环,外立面完工后,最后留给馆内装修工程的时间也不多。尽管征集工作提早很久就在做了,但不少展品的入馆档期,我们排了又排,必须保证既不影响开馆时间,又要保护好展品,不能受施工环境的影响,不然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不是光彩夺目的展品,而是灰扑扑的形象了。”怎么收宝贝,祝汉明也操碎了心。

“非遗之眼”古戏台

“非遗之眼”古戏台早在2020年就启动了,请的是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专家黄滋先生来设计。当年10月,古戏台开工,进行部件制作。但最后留给现场搭建拼装的时间只有两个月,是整座省非遗馆里进馆最迟的一位。

古戏台位于省非遗馆的三楼,那是一处挑高层,打通了三四两层楼,加上非遗馆的层高本就高于一般民宅,坐落在这个偌大空间里的古戏台,大约跟一般的三层楼那么高。

可是,空间再大,也是室内,部件虽然都做好了,但大型的起重器械入不了场,帮不上忙。一根木头差不多几百斤重,还有可能一千多斤重,大量的活计只能通过人工来进行。

20位岁数加起来超过千岁的老匠人入场了。他们依靠人工加半机械的技术,把木部件,把瓦作,一点点运上去进行搭建。可以说,不仅是建筑的样式参照了古建,就连建造过程也一定程度还原了古人是怎么建房子的。

古戏台正在进行瓦作

祝汉明每天都会去古戏台转几圈,但很少与老师傅们交谈。“每个人手上的活都很紧,我生怕打断他们干活的节奏。”

有一次,祝汉明看到一位老师傅蹲在古戏台的屋顶上,正在干瓦作的活儿,屋顶很陡……

他急得把施工队的负责人揪到一旁,再三强调,“千万小心,安全第一,能防护的措施都别落下。”

这些老师傅都是海宁的,每天一早从海宁赶来,7点开工,傍晚再回海宁,保证他们都能睡好。

古戏台进入瓦作环节时,杭州已经入夏。老师傅起得早,开工早,但耐不住“非遗之眼”正朝东方,一上午的太阳烤下来,室温一下子就飙上去了。施工队的工人有量了一下,戏台屋顶上测到的温度足足比戏台下面要高三度。

从屋顶上下来暂作休息的老师傅,第一件事就是掀开安全帽,汗水像开闸一样,一下子全泄了下来。

“这些老匠人手下的活儿,就是非遗啊。我们请了专业的团队,全都拍成了纪录片。就在四楼的小影院里,观众随时都可以看。”祝汉明说。

【2】

这是岑国和做得最久的一条“绿眉毛”,也是祝汉明盯的“大件”中,*青最晚的一件。

省非遗馆里的大海船,早在开馆前,就成了网红。可是,这条海船从舟山驶进省非遗馆,却经历数年漫长的季节轮转。

海船“绿眉毛”

祝汉明去过“绿眉毛”的制作地,岑国和的厂房距离舟山朱家尖的海岸线只有不到百米。

岑国和出身造船世家,三代人都是做木船的手艺人。17岁起,他就跟着父亲学起了造船这门手艺。2002年,岑国和复原的绿眉毛号是舟山乃至全国第一艘有航海能力和资质的仿古木帆船,也是他的第一件代表作品。

但馆里的这条船该做成什么样?与馆方沟通后,他决定要造成一条舟山渔民最通用的中型船“绿眉毛”。

“‘绿眉毛’根据用途不同,大小差别也很大。远航的船会比较大,最大的“绿眉毛”有40米长,像郑和下西洋时用的“绿眉毛”,就长达30米。而中型的“绿眉毛”,在舟山最为常见,跟馆里的这艘船一般大,长度在20米左右。

岑国和紧盯拼装工程的每一步

2020年,木料一运到,岑国和就开工了。40多道工序,“绿眉毛”渐渐成型。“我们用的是最传统的技法,比如船的很多部位用的都是榫卯结构,胶合的材料也是古法制作的。”岑国和强调。

省非遗保护中心派去了拍摄团队。祝汉明在手机里,看到了运用延时拍摄的大船诞生记,也看到了岑国和指挥工人把船再——拆掉的过程。他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一边看,一边感慨。

“绿眉毛”就这样七零八落等待了许久。今年上半年,岑国和急得天天打电话催,“绿眉毛”再不进场,到时就来不及让观众看到一条完美漂亮的大海船了。

4月26日,省非遗馆一楼一下子噪杂起来,岑国和带领着施工队正在赶工,祝汉明认出他来时,他的状态有些焦虑。

“这真的是我做的船里面,耗时时间最长,困难最大的一条。”“拆拆就要四个多月。拆完,已经两年过去了。”“5月进场拼装,加班加点干了两个多月,天天盯进度。”“这一拆一装,就耗费了7个月。”……

随着“绿眉毛”一点点成形,一点点刷上它亮丽的漆色,岑国和的情绪终于缓了下来。“*青”前的几天,他放松地拍着祝汉明的肩膀,笑咪咪地指着这艘海船说,“这艘船啊,是我造得最得意的一条,是馆里的吉祥物,它是重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也象征着非遗强省浙江未来扬帆远航,越走越好。”

(图片由省非遗馆提供)

【展品自述】

古戏台

我常常把自己想像成一只鸟,一只停在高处的鸟。

我所在的三楼,紧临十几米高的玻璃幕墙,正是“非遗之眼”所在。这里,正朝东方,每天看朝阳升起时,我就想像自己振翅而去。

感谢我的设计者,把我,一座古戏台,设计得这么漂亮;还有那么多平均年龄65岁的老师傅,一丝不苟地把我打造得这么精致。

我有十个高高挑起的翘角,那种独有的中国古建的美,消失的重量感,充满生命力的飞扬弧线,就像一只正要振翅而起的大鸟。我的屋面正脊上,龙头鱼尾作S形上翘,直刺青天,那是保佑风调雨顺的螭吻,是老师傅用石灰泥手塑出来的;飞檐角脊处的一端,是立得威风凛凛的武将,这是保一方太平的瓦将军。

当然,我本质还是一座古戏台,核心技术是我的藻井。它有19层,像螺旋一样旋转而上,这是中国古代的黑科技。没有音响、没有喇叭,当有人在台上高唱低吟时,藻井四壁吸音形成共鸣,自带天然的扩音喇叭,可以让里三层外三层围坐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

海船绿眉毛

我在舟山,家喻户晓——我的船首像鸟嘴,尖尖上翘,两侧各有一只眼睛,眼睛上方的舷板常常涂成鲜绿色,状如眉毛,像一只画眉鸟。没错,我就叫绿眉毛。

我的祖辈在海上乘风破浪了八百多年,它们走过海上丝绸之路,是海洋商贸中的重要角色,也追随过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是非常优良的运输船,还在戚继光抗倭中的海战中展现过灵活的身手。

别看我现在停在馆里,要是让我下水——我可是一艘真正可以航海的船。

我算不上家族里块头最大的,但我这个体型,跟舟山人最亲,是舟山一带渔民在近海捕鱼运输的最主要船型。

偶尔,我会羡慕我的大哥,它曾经七天七夜环舟山群岛,更跨越黄海、东海、南海,穿航长江、闽江、珠江,还出访过韩国,证明“绿眉毛”家族的血液里流淌着远洋航行的基因。

而我,有不一样的使命——静静锚泊在这里的我,等待参观的人们唤醒灵魂——我会带着更多人去亲近传承海洋历史文化,去认识浙江人敢于突破、敢于冒险,一往无前的海洋精神。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