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洁提了两条: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重量保持不变。
以及罗辑悟出的黑暗森林法则:
3.宇宙中的各个文明都像黑暗森林中的猎人,一旦发现其它人的存在,就会消灭对方。
另外,书中并没有明确提及三大文明法则,这是个人总结
黑暗森林法则”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
面对可能存在的威胁,直接消灭比调查完毕是否对自己有害再处理确实高效的多。
“虫子法则”
在第第一部34章,大史带着几近绝望的丁仪和大史去到麦田里看到漫天遍野沙尘暴一样的蝗虫,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是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呢,还是蝗虫与咱们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
一语惊醒梦中人,不愧是警官大史,平时大大咧咧但关键时刻心思缜密,这是一条甚至可以与“黑暗森林法则相媲美的法则。
“看看吧,这就是虫子,它们的技术与我们的差距,远大于我们与三体文明的差距。人类竭尽全力消灭它们,用尽各种毒剂,用飞机喷撒,引进和培养它们的天敌,搜寻并毁掉它们的卵,用基因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用火烧它们,用水淹它们,每个家庭都有对付它们的灭害灵,每个办公桌下都有像苍蝇拍这种击*它们的武器……这场漫长的战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胜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灭绝,它们照样傲行于天地之间,它们的数量也并不比人类出现前少。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自然选择,优胜劣汰早已融入到了时间这个维度里面,人类有时候对自己太有优越感了,而这些优越感会蒙蔽平凡人的双眼,只有智者时刻保持理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在核辐射以及其他恶劣条件下人类肯定不是能坚持到最后的。
在刘慈欣《三体》中也是用到了“农场主假说”。
农场主理论: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了。
假设我们所处的世界是鸡的世界,我们生存在农场里,那么我们所有的一切的理论都是不复存在的。所有迄今为止取得的科学成果只是更高层生命“演”给人类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