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王付娇
编辑 |
B站十周年已经成为圈子里最重要的事。在十周年预热视频后,B站用户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上海万国体育中心,目睹“小破站”这一历史时刻。
6月26日晚,十周年当天,上海大雨,但B站的用户们依然相当热情。
“我们从一个爱好者的社团,成长为一个3000万用户的网站,累积有4930万人次通过了B站100题的入站考试。”B站董事长陈睿在现场与大家分享,“现在B站的内容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网民的爱好。”
十年的时间,足以让B站的用户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在这3000万人当中,有人成长为知名UP主,也有人在B站贡献了自己的青春。
2009年,B站的雏形Mikufans正式上线。早期的B站只是二次元爱好者的聚集地,只有最基础的评论、弹幕、看视频、投稿功能。从2012年到2014年,B站在很少做市场投放和广告的情况下,流量几乎每年翻三倍。至2014年,二次元市场已经成熟到了互联网创投圈无法忽视的地步。
2015年初,B站正式拿到A轮2400万美元融资。现任董事长陈睿的到来也使B站进一步规范化,业务覆盖到视频、直播、游戏联运、电商服务等。
后来的事很多人都知道了,它“打败”了自己的发源地,也是后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2018年3月,B站在纳斯达克上市;同年,A站宣布被快手收购。
B站已经从2009年的二次元爱好社区,慢慢成为长为一家不容小觑的主流视频网站。2019年Q1财报显示,B站总营收达到13.7亿元,一季度月均活跃用户1.01亿,日活用户超3000万。
我们采访了历届BML总导演柴轩鸿Ayu、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老师、参加过第一届BML的忠实用户可乐糖果、以及新兴的数码UP主极客湾——他们都讲述了自己与B站的十年故事。
我是被忽悠加入B站的。
毕业之前我自己在做一个小公司,专注于二次元线下演出业务。公司小,团队一共才5个人。当时公司全部按项目结。我负责把项目拉进来,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一年松松紧紧,整体是赚钱的。那时候我的年收入就有20万了。
2013年第一届BML前后,整体二次元的大环境不好。那个时候动漫展看起来火,但全社会都在抨击动漫。另一个现象是,做翻译的字幕组特别繁荣。
我还记得那时候的一个论调是,“电子游戏是电子鸦片”。如果说,当时真的把电子游戏定位“电子鸦片”,也没有现在电竞的繁荣了。后来我们聊天时说,B站一路走过来,其实最初就是想给喜欢动漫的人提供一个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大家到这边来,然后能够畅所欲言,和同好们交流。
我很早就认识B站的创始人bishi(徐逸)了,圈子很小。参与第一届BML不是作为员工,而是接了BML的单子,帮B站制作。那个时候都还很青涩,大家想做一个线下场景,让喜欢动漫的人能够换一种方式交流。
当时B站负责BML的导演HK君跟我讲,就像平时做的那种同人演出一样就行,能让UP主在台上和台下的用户互动。这就是第一届BML的雏形。这个idea从3-4月份左右定下来,到10月份线下举办,不到半年的时间。
第一届我记得很清楚,10月5号。HK君是《乾杯 - ( ゜- ゜)つロ》的作曲。他负责内容策划。当时B站在日本不是特别受欢迎,也没什么知名度,请人很难。找人、沟通、做报批、邀请日方嘉宾、行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部我来搞定。HK君专心做内容,当时还有另一个联合创始人赤月,还有最早的那些员工一起做现场的staff,就搞出了第一届BML。
当时,这个圈子里最大的演唱会也就开到1000人左右。他们一上来就跟我讲要3000人,想直接租长宁体操中心。我觉得疯了。后来我们找了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下面的一个Live House,最大可以装下800人。后来800张票一抢而空。
然后我惊呆了,这让我对整个产业产生了强烈的反思:之前我们低估了二次元人群的影响力,面太小了。它其实可以辐射到更大的人群。后来第一届我们亏了10万元左右。当时的10万块是挺多的了,B站的全年营收也很少,几乎把当时那一年B站赚的钱全亏进去了。
但整体上,第一届BML的效果还是超出预期。现场效果很好,很热烈。但是再反过头来看录播,我们就发现当时特别特别稚嫩,可能连那种大学迎新晚会都不如的那种。当天特别好玩的是,楼上梅奔中心是Justin Bieber的演唱会。他那天用电、电跳闸了,然后还把我们楼下也一起跳了。
当时大家就说,总有一天我们要把Justin Bieber给挤掉。
第一届办完谈结算的时候,赤月就劝我正式入职。在和bishi、赤月喝过5次星巴克以后,我就正式加入了。当时其实还有其他别的选择。但B站跟我讲,你把你公司关了,我们新开了一家专门做BML。一年一件事、一做做一年。
刚加入的时候,B站员工特别少,大家都有大学时期社团的那种氛围。我度过了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压力大的时候,我做梦都会梦到BML办砸了这么办。现在,我们这个部门有35个人了。
今年BWorld和BML会分开。BW会在上海、广州、成都各开一场。十周年了,我们希望给大家不一样的记忆。
B站10周年,我加入这家年轻的公司正好两周年。
还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上海的朋友给我打了电话,说“B站想找你聊聊”。我当时对于bilibili的了解仅限于上海男篮。
后来我和Carly(B站副董事长兼COO)聊了一整个下午。当时就感觉到B站确实是想好好发展纪录片,而且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
来了以后,我现在每个月至少有大半个月跟着年轻人在外面看项目。去年,我们主投的两部片子都成了爆款,一部是《人生一串》,一部是《历史那些事》。B站以前没有主投过纪录片,顶多是联合出品,而且占比小。
投《人生一串》的时候,他们辗转了很多关系才找到我们。导演对烧烤特别感兴趣,全国跑了500多家烧烤。拍摄近完成的时候,他们剪了两集。据说给了很多平台看。我看了下,觉得特别好。
我们就这样成为了《人生一串》的投资人和第一出品方。片子上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担心,因为是世界杯期间,我们怕撞车。没想到世界杯跟这个片子起到了互相推动的作用,看世界杯然后吃烧烤。弹幕写的很感人,满屏都是“多谢款待”。
人民网有篇评论是说:“这部片子是向平凡人致敬”,这句话概括了我们的想法。现在B站这种推广纪录片的方式已经被打通。部门总共就6,7个人,承担了整个B站纪录片的出品任务。今年B站作为主出品方的纪录片至少有八到十部。
《历史那些事2》已经上了,一天就有150多万的播放量,这很好。《人生一串2》马上7月10日也要上映了,孩子们都在等着。《历史那些事》去年第一季的播放量达到了1450万。《我在故宫修文物》只是它的一个零头。
B站寻找纪录片的思路,就是在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要满足三个特点:求新,求变,求跨圈,这些才符合我们今天年轻人的需要。跟我一起工作的都是90后的同事,他们说朱老师看起来特别新潮。
举个例子,来之前,我很受不了那些弹幕。但是现在没那些弹幕我就没法看。我很快适应了这个环境。《历史那些事》审片的时候,我能看懂2/3的梗,他们觉得朱老师非常了不起。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跟上了他们的思路,但是我觉得自己似乎有点脱离了同龄人的思路,我现在反而有时跟同龄人聊不到一起去了。
纪录片圈子里也有人在批评说《历史那些事》,他们甚至说我糟蹋了纪录片,说纪录片怎么可以这样制作,我觉得有争议是好事,《历史那些事》本来就定位在实验性纪录片,我们会听取各种意见在以后的制作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历史那些事》,这个作品真的,就是按照我们B站的想法去制作的。这个团队的历史纪录片做得非常好,经验丰富。但整体策划和稿子,都是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的。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体现了我自己的价值,在纪录片行业里工作这么久,能说真正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不多。
去年,我们B站在全国互联网视听大会上就提出了“在B站,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纪录片”的目标,这也是我的努力方向。
我之前就接受过采访。我大概是从11年、12年就开始入坑,最早就逛逛漫展。当时年纪小、不太懂,只知道《海贼王》、《火影》之类。我是看着B站从一个小破站,慢慢走向正轨的。
现在我工作了,从事和二次元完全不相关的职业。
HK君早期做的BML都对我有很强的冲击感。2013年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参加演唱会。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嘉宾是钢兵,还有然后是155小分队,有咩酱。我当时还是外行中的外行,后来我常看的B站内容有美食制作、宅舞圈,属于比较小众的层面。
我记得当时我被朋友拉过去,当时还太小,了解的也少。当时没有钱,还花了80块钱门票。那个时候门票被黄牛炒到天上,黄牛都1000块钱从用户手里收,再1500卖掉,就火到这种程度。
我当时不太了解日本歌手的唱功,自己也是一个小白。现在还记得钢兵带给我的震撼。当时Hank人字拖、沙滩裤、西装站在台上主持,已经成为了他的特色。每年BML都挺期待Hank的主持,后来他就作为嘉宾了好像。
慢慢的,在风格、选曲、体验上,B站每一年都有些变化。2015年是我记得最燃的一场。整个人嗓子是哑掉的。B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原来追番最凶的时候,20部一起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现在没有那么疯狂了。但每个月要花过万的钱去买手办、去追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觉得B站现在变成主流网站了,甚至我有一个老师也在用B站,可见它的用户群已经覆盖到40-50岁人群了。说起B站的未来,我希望它能变成人人日常都能用上的东西。
我是上海人,在安徽念书,今年大四毕业。经历比较特别了,跟我同龄的人,大多数会考到本地。我是比较爱冒险的一个人。我学的是媒体,两年前在B站传视频是作为练习剪辑的手段。那个时候开始注意到B站的数码内容非常少,比较单薄。
一开始我没有当做商业项目,还需要练习。慢慢发现用户对我们的内容还比较喜欢。在数码圈子里,更多偏向于科普、评测类的。我开始想做一些别人做不了的东西,比如“挑战类”的,更“极客”一点。关注产品在我么这儿我能做什么特别的事情。比如,挑战用iPad当电竞屏这种。
现在有固定产出、接广告,B站也有相应的扶持。现在已经公司化运作,团队有5个人了。
B站的用户群体更年轻、更有活力。通过弹幕,他们的意见非常及时能表达。甚至比微博更有效率。最开始的粉丝都是自然流量,我们每年有一期视频,要花2-3个月的时间做一个“精品”。最快的一次,粉丝从4、5万左右,一个月内上升到近20多万,后来慢慢倾向于稳定。
B站还是倾向于鼓励原创内容。一旦内容做得好,上首页的几率就很大。最近几年,B站上的视频越来越精良,内容质量都不止一个台阶。推荐算法也做得更好了。
我感慨的点是,B站在往一个好的方向去变化。在五年前,国内的视频网站竞争是比较激烈的,B站只是其中一条小鱼。而现在,B站是最鼓励原创内容的平台。
我自己的经历也得到了家长、学校的认可。我的经历,让我身边的同学意识到,是可以自己闯出来做一些东西的。接下来,我希望团队能更加稳定一些,有固定的栏目和更新周期,每一个栏目都有自己的特色,包括商业上能更加固定一些,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