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散文」陈春花:大道无为

「有声散文」陈春花:大道无为

首页角色扮演三生仙诀手游更新时间:2024-04-25

第二次拜见青城山,第二次为青城折服。

追怀大禹导江治水开拓岷山山脉以来,向南青城远接衡山湘水,向北青城遥连陕甘峻岭,向西青城贯通康藏高原,耸望由青城可见川东的嬊门巫峡,这苍翠浩茫、纵横八百的青城领域,还承载着道学博大精深的胸怀。

拾级而上,迎面是「春水盈池壬鉴琼田留客览,秋波荡漾清风皓月调船头」的月城湖,没有明月,不知为何竟感受到「一潭月影参花影,四面山光接水光」的空明,恰好看到一舟、一人、一亭在湖中,确有山色湖光归一体的味道。

登临上清宫,忙着为伙伴照相的空隙中,让自己安静下来,《道德经》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不是知其几、观其穷、湛然澄净为天道地道人道之宗呢?俯视脚下群峦,清明澄翠,真的就可以在寻访青城悟见「大道」吗?

《庄子》故事中蜗牛左右两角上的触、蛮二国,即古代的巴、蜀,怎奈年代遥远,眼前所见的只是耸立如山墙的青城峰而已!但是可以去拜老子,去拜杜甫、陆游,去拜张大千。

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中缥缈变幻的浮云;陆游「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里旷达飘逸的意境;大千细腻的线条,入木的刻笔,一一涌进你的眼帘;更何况还有青城风光幽深奇幻的山谷、不沽不溢的流泉、杜甫隐居的白云溪读书台侧红芳尚存、张天师结茅传道的「古常道观」巍然雄峙,仙踪遗韵,喷流飘洒,空灵深邃,万象澄澈。

还是徘徊、流连、游赏,还是拾级、眺望、驻足。过溪桥旁「切断众流凭一柱,仰观四面拥千峰」的气势在细雨朦胧中化成一片烟霞,说不清是山邀游人,还是空翠湿人衣。一路上随处可见用天然木草搭建的避雨亭:雨亭、翠光亭、引胜亭、山阴亭、冷然亭、翼然亭……好个「苔深不雨山常湿,林静无风暑自消」。自然想象不出老子神行青城的奥妙,也无法想象先王仙隐黄帝的洒脱,只是可以明晓,花雨天香能寻仙道,宗风日永可观人心。

青城有一百零八景,景景清幽入丹梯;青城有三十六峰,峰峰旷达如翠浪,只可惜这一次受时间的约束,那些玲珑交替的亭台楼观无法一一登临,不过顺着丹梯曲道直上,可以领略苍翠的万岭千峰,倾听婉转的溪流飞瀑,蒙蒙的细雨,夹杂着湿湿的空气,衬着斑驳的树木,古意浩茫。

传说中,唐代青城道士徐佐卿化为孤鹤,飞至长安沙苑,虽身中御箭而安然返回山中;后蜀的费氏花蕊夫人,出生于青城,长于诗文,赋有宫词百首,与纪念宋代谯定幽居青城大面山而命名的谯岩争相媲美;唐代蜀人王柯,居青城翠园山,得仙诀而服丹,升天,丹鼎犹存;南唐谭峭,「居南岳炼丹,丹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灼」,抛鞋子于东海,入青城仙去。可是,这些仙人道客,也禁不住岁月的长流、青衣、岷江波涛滚滚,多少古今英雄,也只是暂短的过客而已!

老子有句格言,现在已成为普遍的口头禅,叫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个意识常常会表现为田园思想,归结为乐天主义,我们常常可以在中国文学的字里行间中寻到踪迹,看青城的文人墨客的笔迹,很能感受到这种情绪,此种情绪使得他们安居茅舍之中而乐知天命。不同的是,现在的人常常会被「*」所左右,面对诱惑、竞争、差距感到茫然无措,但是我们真正需要什么,又一无所知。

为了这个缘故,第俄泽尼(Diogenes)的故事常常令人发笑,同时又让人嫉妒,他宣称他是一个快活的人,原因是他没有任何*,当他看见一个小孩双手捧水而饮,索性把自己的饭碗也摔掉。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常常觉得在许多问题中挣扎,我们一方面羡慕第俄泽尼的逃禅的思想,一方面又舍不得任何一个机会,这恐怕就是现代人不安顿之源吧!

我们偶尔能够在知足常乐中寻求安逸,但是其逃禅的程度不及第俄泽尼深,正像林语堂所言:中国人与第俄泽尼不同之点在于,中国人到底还有一些*,还需要一些东西,不过他所*的是足以令他快乐的东西,但是倘若无法达到目的,也没有坚持之意。今天于青城见老子,我们的心又能否安顿?

上清宫前一墙上有四个大字「大道无为」,道家的深邃也许不是我能够理解,只是感觉自道家之后我们有了一种心境,也可以说是有了一种人生观,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可谓:

因而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