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6单元教案「合集」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6单元教案「合集」

首页角色扮演神州四境更新时间:2024-07-24

17.《屈原》教案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 一 ) 郭沫若是我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对其生平及作品要向同学们作介绍。

( 二 ) 老师需向学生介绍清楚本剧写作的历史背景及写作意图,以便把握本文主题。

( 三 )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屈原生平及作品特别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更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领会。

( 四 ) 学习本文,了解本文的精髓,即主要学习屈原的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不随波逐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学习他心系国家至死不悔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国家的主人翁责任感。

( 五 ) 能够归纳总结屈原形象。

( 六 ) 本文的核心是“雷电颂”部分。屈原的形象主要就是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心独白塑造的。

( 七 ) 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

【指点迷津】

( 一 ) 必知点:

1 . 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 ( 1892—1978 ) ,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介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2 . 屈原简介:

屈原 ( 约前340—约前278 ) 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3 . 本文写作的背景及写作意图:

背景见预习提示。

写作意图:古为今用,借古讽今。用作者的话说当时是“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作者“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

( 二 ) 重点:

4 . 作者笔下的屈原形象及其它人物形象

屈原:剧中屈原是正义的化身。他痛恨黑暗,向往光明,他蔑视鬼神,鞭挞一切污秽,誓与丑恶的奸佞们战斗到底。屈原的形象是为正义和光明而战斗的不屈的战士的形象。

婵娟:屈原的侍女,是有正义感的女性的形象。婵娟之死,使正义和邪恶的冲突达到高潮。

郑詹尹: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中奸佞的帮凶。

5 . 本文的情节结构和矛盾冲突:

课文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1部分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

第2部分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3部分是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6 . 屈原歌颂风雷电的内心独白的结构和特点 ( 《雷电颂》 )

( 1 ) 结构层次

《雷电颂》这篇独白,结构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风 ! 你咆哮吧 ! ”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 ”

这一层是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

第2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 ! ”到篇末。

这一层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愤怒地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这篇独白,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 2 ) 艺术特色

①闪耀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在《雷电颂》中,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也借助它们的力量,毁灭一切黑暗。这样,就使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耀夺目。这段独白想象奇特,气势宏伟,表现了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充分表达感情,增强语句气势。

首先,《雷电颂》通篇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方法;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使整个独白既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7 . 一些物象的象征义及蕴含义

( 1 )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 2 )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 3 ) 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身子自由时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 4 )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 5 ) 土偶木梗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指河伯神像,其二指在《九歌》中抢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 三 ) 运用点:

8 .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从屈原身上学到了什么 ? 写一篇读后感,联系现实谈一谈你的体会。

二、学海导航

【学法指要】

1 . 阅读全文,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注音、释义

提示:诡谪 咆哮 潸然 痉摩 稽首 踉跄 睥睨。大智若愚 大巧若拙 尚飨 ( 注音、释义自己动手查工具书 )

2 . 给文章划分层次,并说出划分的依据。

提示: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是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三部分:是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3 . 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

提示: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 . 郑袖、勒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 ”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

提示: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 .学本文,要有感情地准确朗读《雷电颂》部分,准确地体会屈原的情感。所以,首先要注意朗读中的节拍停顿。下面两段对白,节拍停顿正确的项是:

( 1 ) A .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B .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C .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D . 啊,我/思念那/洞庭胡,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 ! 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

提示:D

18.天下第一楼(节选)教案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把握文章背景

作者简介: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征,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提示】

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一语言特征。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目标导学四: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分析: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陪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罗大头形象】

分析: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就要撂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教学提示】

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2.组织话剧表演活动。

三、板书设计

“福聚德”的衰落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可取之处

  从梳理情节入手进行把握,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本文内容背后所揭示的社会主体,从而完成了对文章的整体性理解与把握。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话剧的重要特征,如从体会“京味”语言把握话剧语言的真实性特征,从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话剧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的特征。教学过程符合话剧教学。

不足之处

  本文人物众多,学生很容易弄糊涂,此方面的引导梳理明显不足。此外,本文为节选话剧,人物形象虽能从本文中见出,但未必见得深刻,这都需要在课前课后做大量的补充与阅读工作。

19.《枣儿》教案

教学依据

戏剧是一种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的舞台艺术,戏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剧本欣赏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剧本丰富的想像。

《枣儿》是一篇呼唤亲情、渴望温馨的作品,通过老人盼儿子归来,孩子盼父亲归来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作为剧本,本文的矛盾冲突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渴望与企盼的矛盾上,虽然不激烈,但也可凸现剧本的社会意义与主旨。人物对话平实、简洁,而且极富表现力,将老人饱经沧桑的孤独与孩子天真无邪而又无可奈何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欣赏该剧本能让学生体会剧本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与能力:a.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b.了解剧本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a.引导学生掌握剧本欣赏的方法。b.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想像在剧本欣赏中的作用。c.指导学生从对话中品析人物形象。d.指导学生初步理解矛盾冲突在剧本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孩子孤独寂寞的无奈。b.理解剧本表现主题的社会根源。c.在感悟人生中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教学方式

1.剧本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对话的品析及剧本冲突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得当。

2.剧本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从主题理解、人物对白、矛盾冲突、舞台揭示等角度入手,鼓励学生参与,并充分发挥其想像力。

3.剧本教学中,老师也要善于创设情境,巧搭“舞台”,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体验戏剧的艺术魅力,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理解剧本的社会意义。

4.根据学生实际可安排一至二课时。第一课时,朗读与品味;第二课时,表演与理解。也可只安排一个课时,即:朗读、品味、表演、理解。

教学构思

1.学生准备,老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整理与剧本有关的常识资料,做好学习准备。

2.学生初读,老师指导。通读全文,注意概括剧本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特点、基本情节。

3.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组织。在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学生边读边悟人物形象的不同之处。

4.学生品味,老师点拨。学生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之上,通过人物对话、舞台提示,欣赏人物的特点及其蕴藏的社会意义。

5.学生表演,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领会人物形象特点。

6.学生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剧本的主要戏剧冲突是什么,(即“为什么?”)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指引学生掌握戏剧冲突在戏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7.学生反思,教师归纳。通过本剧本及前面几课的学习,你认为欣赏剧本是在欣赏哪些内容?如何欣赏?教师组织同学围绕问题展开辨析与反思,归纳出剧本欣赏的重点与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戏剧欣赏的基本方法。

课堂实录

师:大家好。说到儿歌,我们都会充满对童年生活的向往,下面请大家唱几句儿歌,让我们共同回忆美好的童年。

生1:我唱的是《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就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通过儿歌导入,既与剧本内容接近,又与学生实际相通,此谓一举两得。 □专家点评

生2:还有《丢手绢》:“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生3:还有《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

生4:还有《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

……

师:看来大家会唱的关于童年的歌还真不少呀。不过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与大家有不一样童年的小朋友和一位有着不一样经历的老爷爷。请大家翻开第十五课《枣儿》。初读一遍,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一些什么内容?

初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及人物。□专家点评

生5:主要讲了一位老爷爷、一位男孩与枣儿间发生的事儿。

师:能否说说是什么事吗?

生6:是两个人都通过吃枣、说枣来企盼自己的亲人归来。

师:说得很对,能再说说老人与男孩分别有什么企盼吗?

生7:老人盼望自己的名叫枣儿的孩子回来,而男孩则希望自己在城里的父亲回来。

师:说得不错,那老人与男孩有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8:孤独

再分角色读剧本,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专家点评

全面深入地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生9:寂寞。

生10:对亲情的渴望。

生11: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看来,大家读得都很仔细,也在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全文,请注意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语气。

(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2读老人,生13读男孩,生14读舞台提示 )

师:大家说说三人读得怎么样?

生15:不错,有一点电影对白的味道。

生16:读男孩台词的同学读得最好,把男孩的那种天真但又无奈的心情读出来了。

生17:读舞台提示的同学读得也不错,将人物动作、神态都读出来了。

师: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生15:有,我觉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体现一种沧桑感。

(众生大笑)

生16:读男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

师:对,从两位同学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的。下面我们就结合剧本中的人物对白与舞台提示,仔细分析分析剧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生18:老人是一位饱经沧桑的人,如剧中他讲了那么多有趣又好玩甚至是有意义的事,而且还是亲身经历的。

生19:老人也是一位善良和蔼的人,如剧中老人见男孩想吃枣儿,就把自己的枣儿拿出来给男孩子吃。

师:那男孩有什么特点呢?

生20:他很天真、可爱。特别是开始捡枣儿吃的那一段。

生21:他也很孤独,因为缺少父亲的爱。

从剧本欣赏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师:对,分析得很有道理。大家主要是从哪些地方来分析的? □专家点评

生22:从人物的对话。

师:除这以外,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人物形象特点?

生23:可以从舞台提示中看出来。比如写老人神态,剧本先写“威严”“自豪”再写“大笑”“心事重重”“激动不已”,将老人孤单无助的形象刻画出来了。

生24:写男孩也有许多舞台提示:吃枣的时候“喜出望外”“津津有味”,想念父亲时“垂头丧气”。这些都可以看出男孩天真可爱又可怜的形象特点来。

在分析人物的基础之上理解社会意义。 □专家点评

师:分析得好。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我们在认识人物的基础上想想,这部剧本有什么启示意义或者剧本想告诉我们什么东西呢?

生25:现代社会中老人与孩子更需要关爱。

生26:现实生活中老人与孩子常缺少亲人的关心,生活在孤独与寂寞之中。

生27:这部作品实际上在呼吁我们去关注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希望与温馨,不再孤独与寂寞。

师:很好,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传达出自己对作品的主题及社会意义的理解,很有说服力,看来我们对作品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刚才大家说舞台提示主要对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台提示还有什么作用?

生28:有利于剧本情节的发展。

生29:交代了剧本故事发生的环境及背景。

生30:还有就是为别人表演提供了示范与提示。

师:嗯,说得很好。我们知道剧本除具有文学欣赏的价值以外,还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舞台表演提供最详细的依据。下面就请同学再读剧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适合表演?

从表演的角度去读剧本,可以将剧本中许多对白及提示形象化、直观化。

生31:我认为是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部分。

师:嗯,你的理由呢?

生31:因为讲故事时,老人与男孩的表情最丰富,也只有这时才能体现老人与男孩的快乐与期望。

生32:我认为是最后结尾部分,因为在这个地方老人与男孩的共同期望表现得最为明显。

师:好,分析得不错。下面我们就选择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这一段来现场表演表演。哪几位同学想起来表演?

(众生举手跃跃欲试)

表演剧本部分内容,这是学生剧本学习最有特色的地方,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剧本学习就应该体现这种特色,这也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剧本人物形象、情节与主题。

师:在表演之前,我有个要求:观看演出的时候,想想表演者与剧本要求之间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众生表演剧本中节选的一段)

师: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大胆表演,我想正是你们的真诚与勇敢给了我们亲身感受的机会。下面我们就请我们的观众同学来谈感受。

生33:表演很自然,动作也不错。

生34:演得很投入,我真为他们而感动。

生35:“男孩”演得比“老人”要好些。可能是“男孩”与我们差不多吧。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剧本的理解,这种形式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剧本。

生36:如果有背景就更好了。这样表演起来就更能身临其境。

生37:老人的语气太快了,不能把他的沧桑感表现出来。

生38:老人的动作也不要太拘束,应该夸张一些。

引入剧本冲突的理解,这样便于学生从宏观戏剧的角度去理解本剧本的特色,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及作用。

师:同学们都分析得很好,我想我有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人们都说矛盾冲突是剧本的核心,你们发现本剧本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生39:应该是老人与男孩吧,因为男孩想偷枣儿,老人是看枣儿的,他们间的矛盾是剧本的矛盾。

生40:我不同意前面同学的看法,老人与男孩的矛盾并不在剧本中占主要地位,而且最后老人与男孩相处得非常好呀。

生41:对,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剧本的冲突是不是应该理解为老人与男孩在现实中的状况与他们所期盼的情形之间的矛盾?

师:很好,同学都很善于从剧本实际出发来分析剧本的矛盾,而说得很有道理。我很同意现实与期望间的矛盾是剧本的主要矛盾的说法,因为无论是剧本主要故事情节还是剧本所反映的社会意义来看,都是围绕这种矛盾展开的。

师:分析完剧本的矛盾冲突后,请大家再读剧本,想想还有什么问题?

反思剧本学习,可以让学生直接质疑,提高学生认识水平。

生42:剧本从头至尾都有儿歌,这有什么作用吗?

师:问题提得很好。请大家帮他想想,儿歌有什么作用?

生43:在结构上有前呼后应的作用。

生44:儿歌的内容与剧本所表现的主题基本一致,通过儿歌能强化剧本的主题。

生45:用唱歌的形式更能表现人物的期盼与希望的心情。

……

师:回答得很好。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类似剧本的情形。请大家想想,我们该如何去关心他们?如何去帮助他们?

联系实际,让学生从剧本到生活,建立生活的哲学观。 □专家点评

生46:多办一些活动,邀请他们参加,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

生47:在节假日里,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

生48:我们也可以呼吁全社会来关心关爱老人与孩子。

生49:我们也可以向那些经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议:常回家看看。

……

师:我很高兴我们班有如此多善良、有爱心的同学,我也深信剧本所希望所呼吁的温馨世界一定会实现的。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剧本学习应该与一般的文章阅读有所区别,所以本课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讨:

1.从文本的角度读剧本。即本文的学习还是与一般的现代文阅读一样,从基本的人物、情节、主题入手,让学生建立对本剧本的基本理解力。

2.从表演的角度读剧本。这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展开的,一个方面是朗读,即分角色朗读。读是表演的基础,读也是理解人物与主题的主要手段。在读中,学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另一个方面就是实在的表演,这种看似简陋的表演形式对学生理解人物与主题,具有重要意义,这实际上也符合剧本的真正用意。

3.从戏剧的角度读剧本。剧本是文学的,也是戏剧的。戏剧的核心就是冲突,学习剧本时,一定让学生在欣赏剧本中理解冲突的作用及意义,这就等于让学生掌握了戏剧基本的欣赏方法与主要欣赏内容。

总之,剧本学习是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获得更多更好的教学经验。

下册第六单元   浩然正气

20 曹刿论战

1.了解作者和《左传》。

2.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疏通文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曹刿的军事智慧与仁人之心。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条件。*“敌疲我打”的防御战术就是受到春秋时期“长勺之战”的启发。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公元前684年,和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一起来见证这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作者简介: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太史公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作品简介:《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较早的一本史学著作和重要的文学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记载了公元前722年以后的二百多年间的许多史料。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中常见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

②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一词多义】

①故: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②以:何以战(凭、靠) 必以信(按照) 必以分人(把)

③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

公与之乘(代词,代指曹刿)

故克之(代词,代指齐军)

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

公将鼓之(助词,起补足音节的作用)

【古今异义】

①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②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粗俗,低下;轻视,看不起)

③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些利益)

④必以情(古义:诚心;今义:感情)

⑤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又一次)

目标导学三:疏通文义,整体感知

1.本文有几条线索?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条。(1)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2)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本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哪些事,请做简要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先讨论了“何以战”,再记叙了胜战过程,最后评战。

目标导学四:详细解读,体会“论战”智慧

1.阅读第一段,说说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始到“乃入见”)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原因;第二层(从“问”到段末)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曹刿的身份是怎样的?为什么他要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呢?

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但他“位卑未敢忘国忧”。一句“肉食者鄙”,表明他已经观察到了君主身边未有长策的弊端;而“未能远谋”不仅是对自己深谋远虑的充分肯定,而“远谋”二字,也正是整个论战的核心。

3.“何以战”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这句话引出了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呢?

明确: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对于鲁庄公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明确: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5.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6.阅读第二段,说说在进行具体的反攻战时,鲁庄公与曹刿做了怎样的战略决策。

明确: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反攻,但是被曹刿阻止,等待齐人三鼓之后才肯发起反攻战;而在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作了充分的判断后才发起追击战。

7.鲁国战胜齐国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了自己决策的原因。请你阅读第三段,结合曹刿的解释,谈谈你对他战略决策的领悟。

明确:按照曹刿的说法,这次战役是把准了两个时机,一是利于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鲁军按兵不动,养精蓄锐。齐军第一次击鼓进军,士气正旺;第二次击鼓,士气开始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完全衰竭。在此关键时刻,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终于化劣势为优势。二是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鲁军虽然取得了反攻的初步胜利,但曹刿并未轻敌,“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正所谓兵不厌诈,这是不可不提高警惕的。直到亲自察看敌情,发现敌军“辙乱”“旗靡”,确认了齐军是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才乘胜追击,终于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目标导学五:把握人物形象

请你结合上述分析,说说曹刿、鲁庄公是怎样的人?

曹刿形象: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曹刿请见,表现他的爱国热情;曹刿问战,表现他的政治远见;曹刿参战,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曹刿论战,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鲁庄公形象: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鄙”: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这是他政治思想上的缺陷;他急于求战,急于攻击,说明他没有很好的军事指挥能力。但他又并非昏君,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意见;庄公作战用刿,亲自参与打仗,表现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庄公战后问刿,不因胜而自喜,表现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可取之处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顾及学生在译读先秦史料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于是首先注重文言现象的把握,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尤其注意理解词语古今义的差别。此外,在具体感知内容的过程中,以提问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关注曹刿在整个论战过程中的智慧表现,感受先民寓于战争中的智慧。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知识点未能提及,如赏析本文的语言精练特征,探究本文为“论”战为何表现为记叙文记事。诸此知识点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宜被提及。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掌握有关《战国策》的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及积累,明确文言重点字词含义,疏通文义。

3.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文中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把握文章的劝谏技巧。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作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先秦齐国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目标导学二: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名词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④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特殊句式】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判断句)

②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③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

④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⑤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⑥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目标导学三: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义

1.本文讲述了什么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劝谏齐威王和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也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建议,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骗的?

明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为进谏者颁奖意味着什么?

明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劝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

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明确:说明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

目标导学四:把握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义简要分析。

明确:(1)邹忌:课文首先通过“三问”“三思”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然后写邹忌进谏时的“三比”,表明他是一个忠君爱国、勇于进谏、善于进谏的人。

(2)齐威王:从一个“善”字,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从“三赏”可以看出齐威王的明智果断和兴利除弊的决心;而“皆朝于齐”则从侧面表现出齐威王措施得力、改革成效十分显著。

目标导学五:赏析文章讽谏艺术,把握文章写作特点

1.邹忌进谏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原因有哪些?请你赏析文本的讽谏艺术。

明确:(1)从家庭小事入手,以家事类比国事。邹忌将“妻私己、妾畏己、客欲有求于己”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有很强的说服力。(2)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语言委婉含蓄,容易让人接受。邹忌没有直言齐威王的弊病,而是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3)讽谏有针对性,设身处地地为齐威王着想。邹忌针对“王之蔽甚矣”的现实和齐威王希望修明政治、兴利除弊的愿望进行讽谏,让齐威王欣然接受。(4)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说服力。邹忌在讽谏时,连用了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

2.本文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做简要分析。

明确:(1)本文采用了“三叠法”。排比句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更造成一种步步紧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王之蔽甚矣”的论点。(2)本文巧妙地运用了设喻(类比)的手法。(3)通过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可取之处

  本文在教学时首先侧重于引导学生关注文言字词,把握文言现象,强化学生的文言感知能力,深化学生对文言语言的理解,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此外,本文在内容上并未过多纠缠,将重心放在对人物形象感知与讽谏艺术手法上,有力地剖析了文章的艺术核心,学生也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典人文精神与智慧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达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不足之处

  本文缺少对朗读环节的强调,而朗读对培养文言语感几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本文教学的失误。

22 出师表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反复诵读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写作脉络。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表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正所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正气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作者简介: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背景简介: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立。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教师组织同学们相互帮助解答。

2.在朗读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3.教师点拨特殊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②由是感激(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感到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④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一词多义】

①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遗留)

②效:恐托付不效(奏效,成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功效)

③所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

④以: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以光先帝遗德(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对文意的理解,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可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6—7):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

目标导学三:把握重点,理清脉络

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明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容易受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而亲贤是远佞之本,所以文章开头说“开张圣听”,实际上就是要听取贤臣的意见,万不可“塞忠谏之路”,中间列举贤臣姓名,要刘禅“亲之信之”,结尾更劝说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是亲贤的意思。

目标导学四:细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章主要向后主进谏,开篇为什么从蜀国形势谈起?既然“益州疲弊”,又为何要出师伐魏?

明确:文章开篇以蜀国形势谈起,大有危在旦夕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在这种情况下,“侍卫之臣,忠志之士”,他们不忘先帝遗德,不改对后主的忠心,转危为安是有希望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项治国主张。

“益州疲弊”是指蜀国在“三分”中处于不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用了五年时间做准备,主要措施有:①跟吴国通好;②加强内政建设;③平定南方的叛乱。可见,出师伐魏的时机已经成熟。

2.文章由劝谏转入自叙生平,初看似与出师无关,但进一步推敲,却可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这样写,好处何在?

明确:这样写,首先是表白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诚,二十一年如一日辛苦奔走,是感先帝的殊遇,先帝既已“崩殂”,亦当“报之于陛下”。这样的表白合情合理,容易打动刘禅,取得信任,以防远离之际,小人妄进谗言,离间君臣而坏大事。其次,追述先帝“不以臣卑鄙”,而“三顾”之举,也是启发刘禅能像其父一样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由谏君突然转入述己,使文章另辟蹊径,起伏有致。

3.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明确: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他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希望能勉励后主。

目标导学五:赏析表文,学习写法

本文是如何把议论、抒情和叙事融为一体的?

明确: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目标导学六:拓展延伸,展示个性

你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

明确: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他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代胸有抱负、腹有诗书,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武侯祠前的杜甫、61岁的陆游不就是例子吗?当我们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诗句时,不也深深地体味出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吗?当我们解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两句诗时,不也深深地被陆游满腔豪情所感染吗?

另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报知遇之恩。他只忠于刘备,忠于自己的才能,是一种狭隘的爱国行为。如果他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聩无能吗?

小结:《出师表》以“形势”使对方震动,以“情感”使对方感动,以“措施”教导对方,以“事业”激励对方,肝胆相照,情深意厚,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封建统治者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之恩,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今天,人们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被赋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意。作为新世纪的热血青年,我们应该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做时代的骄子,做人民的公仆。

可取之处

  文言文的教学是以文言字词积累为主还是以理解内容为主。我认为,这并不是矛盾的问题。从学生的长远学习来看,字词的掌握和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融合在一起的。因而,我在讲述本文时,首先重在讲解文言字词,然后再分析本文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文言字词,也能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主旨。

不足之处

  这堂课不足的是,因为重情感体验,所以在字词咀嚼的精微程度上还远远不够。以后争取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能够尽可能地多积累品味字词,又能让学生对人物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23 诗词曲五首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第1课时 《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也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战争总是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十五从军征》,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学会珍惜和平的生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十五从军征》

1.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

明确:意象——松柏、丛冢、跳兔、飞雉、庭院、旅谷、水井、旅葵。

景物特点:荒凉寂静,无人的踪迹。

2.说说下面这句诗的表达效果。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明确:这句诗暗指主人公家破人亡、孤苦伶仃的状况,主人公此时内心感到极度的孤独悲伤。这一句也将哀景推向极致,蓄足了抒情的势,使得最后一句“泪落沾我衣”感人至深。

3.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来谋篇结构,反复朗读诗歌,说说其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明确: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彻底失望(家中无人)→悲哀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4.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乐府民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从军数十年后返回故里时,看到家破人亡的情景,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

目标导学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明确:这是一首咏雪诗,这也是一首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友人归京的场景。

2.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两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

明确:前面重在咏雪,后八句主要是写送别。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完成了过渡。

3.诗中是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

明确:从正面和侧面来写当时天气寒冷的。正面:“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侧面:“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折”字写出了北风之猛,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的雪才能“飞”。“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表明雪下得大,下得早。这两句极写边塞的风猛雪早。

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

明确: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比喻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壮丽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

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及其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同时为送行场面渲染了悲凉气氛。

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展示的画面,并谈谈这句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傍晚时分,辕门外,大雪纷纷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尽管风刮得挺猛,红旗却一动也不动。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8.诗的最后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运用留白手法,写得含蓄,引发读者无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及朋友离去后的无限惆怅之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

三、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总写:十五从军八十得归

远望:松柏冢累累

近看:野兔野鸡 旅谷旅葵

泪沾衣裳兵役残酷

战乱频繁

灾难深重

白雪歌送

武判官归京咏雪——奇异瑰丽 比喻、细节描写

送别——依依离情 夸张、渲染、留白

第2课时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在本册书第三单元中赏析过宋词中豪放一派辛弃疾的词风,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他的词,来看看出自同一作者之手的词到底有何相似与不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何处望神州”的感叹?

明确:这首词是作者到镇江去做知府时所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句中“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这一句是自问自答,这一问一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悠悠”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3.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明确: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显然,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4.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明确: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5.再读全词,概括本词的主旨。

明确: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作者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目标导学二:《过零丁洋》

1.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此诗是作者的代表作,创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此诗以明志节。

2.赏析诗句,把握情感与主旨

(1)诗的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2)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除了运用对偶的修辞以外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3)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妙在何处?

明确:“惶恐”“零丁”反复出现,巧借两个地名,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现了民族气节。

(5)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明确: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最后一句由悲而壮、由郁而扬,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目标导学三:《山坡羊·潼关怀古》

1.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及诗歌体裁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文学家。他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散曲:到了元代,出现新兴的体裁——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2.品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与情感。

(1)反复朗读课文,说说这首小令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几层?每一层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共写了三层。第一层:“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写潼关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望西都……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及曾建都长安的历代王朝,抒发怀古情思。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从对现实场景的描写转入议论抒情,诗人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对老百姓的疾苦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

(2)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明确:“聚”字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中,“怒”字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用“聚”“怒”将山的雄伟与水的奔腾之势勾勒出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地势险要。

(3)你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而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在这首小令中是曲眼,有对老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与人文关怀,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4)作者是怎样将写景、怀古、议论三者有机结合的?

明确:作者先描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然后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了深沉的感慨,最后发表议论,得出结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板书设计

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上片写景:望神州、北固楼、

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怀古:万兜鍪、战未休、

谁敌手、孙仲谋

过零丁洋叙事步入仕途,起兵抗元

国家危难,命运艰辛

形势险恶,境况危苦

抒情——舍生取义,名垂青史忧国之痛

为国捐躯

豪情壮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写景 山:峰峦如聚(视觉)

水:波涛如怒(听觉)

怀古抒情 望:西都

意: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做了土

主旨议论 兴、亡 百姓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