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存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存需求。一家人一生衣食有着落,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2.安全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存、安全需求。一家人一辈子都有饭吃、有衣穿,不会没钱看病,没钱住安全房,没钱交孩子学费,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3.本我享受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需求。一家人一辈子可以不用工作,而且还有很多钱享受物质生活,从不用担心没钱吃饭,没钱买衣服,没钱看病,没钱买房,没钱交孩子学费,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4.长寿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需求。一家人一辈子可以不用工作,而且还有很多钱享受物质生活,从不用担心没钱吃饭,没钱买衣服,没钱看病,没钱买房,没钱交孩子学费,一家人身体都很健康,基本上都有可能活到80岁以上,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5.繁衍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存、安全、繁衍需求。一家人一辈子都有饭吃、有衣穿,不会没钱看病,没钱住安全房,没钱交孩子学费,且生育了至少一个自己的健康孩子,最好自己的孩子又至少生育了一个健康孩子,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后代则成功完成了祖先和家族交给自己的重任)。
6.情感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的需求。一家人能得到一定社会与团体的认同和接纳,得到别人的友谊和爱护,一辈子各种人际关系良好,每天享受着亲情、友情、爱情、人情的环绕,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7.尊重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和家人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的需求。一家人一辈子受人尊敬,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8.利己自我实现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的需求。自己一辈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能不断地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利己的)目标,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例如一个衣食无忧的富二代一辈子一心想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00位的每一个数字。
9.可利他自我实现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的需求。自己一辈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并且能不断地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同时可利他的)目标,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那些非常功利、非常渴望获得成功的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企业家等,还有那些追求自我实现的富二代,他们虽然已经财务自由、受人尊敬,但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就,他们仍然会去努力工作,追求自我实现。这样,他们的自我实现同时也为他人带来了有用的发明、作品或者商品。
10.寻找兴趣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的需求。然后放下工作,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打破叔本华“钟摆理论”这个恶性循环的魔咒。让自己能够享受追求目标的奋斗过程,不再执着于结果的成败得失,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那些功成名就、实现财务自由后,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然后开始寻找自己兴趣爱好的富豪。
11.利己童我游戏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的需求。只管游戏,无问西东,无问得失。自己一辈子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利己的)事情,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那些功成名就、实现财务自由后退隐起来,后半辈子沉迷于登山、探险、网络游戏等游戏活动的富豪。
12.寻找意义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的需求。然后放下工作,开始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那些功成名就、实现财务自由后退隐起来,沉迷于登山、探险、网络游戏等游戏活动之后觉得人生空虚无意义,然后开始寻找人生意义的富豪。
13.可利他童我游戏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的需求。只管游戏,无问西东,无问得失。自己一辈子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同时可利他的)工作,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以研究物理学为乐趣的杨振宁和从微软退休之前沉迷于软件的盖茨,以及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巴菲特。
14.超我奉献型人格的成功观: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等需求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满足。今后有条件能充分满足自己后半辈子的生存和安全需求,自己后半辈子可以做奉献社会和人类的工作,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退休后专心做慈善的马云和比尔盖茨。
15.求道知天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的需求。然后放下一切去求道,“求道”就是要不断地去寻找,至少体验到一次高峰体验,在高峰体验中人就可以“知天”。因此,最终获得了“短暂的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即求道知天了),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29岁前充分满足物质世界的所有需求后,舍弃王族生活出家求道的释迦摩尼。
注:“高峰体验”是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创造的一个名词,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会更加纯粹地成为他自己,此时他就更能够与世界、与以前非我的东西融和。人会产生一种存在性认知(正如斯宾诺莎所谓从永恒的形式的观点以看事物,从而一切事物对于人皆有一种新意义),这与一般的匮乏性认知不同,这种体验仿佛与整个宇宙融合(天人合一)了,是人自我肯定的时刻,是超越自我的、忘我的、无我的状态。
人在高峰体验时有一种短暂的狂喜、入迷、出神、极大的幸福感和愉快。在这种短暂的时刻里,人能感受到敬畏、崇拜和奇妙的心情,体验到“此时此地”以及真实而统一地存在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超越与神圣。高峰体验有一种惊异的、不相信的和美感的震动,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的、顶点的、自动的反应,那是一种几乎使人手足无措、甚至狂喜的感受。它含有一种“小死”的意味,一种多涵义的再生。
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所体验的欢悦具有一种涵盖宇宙、肖似神明的性质,它超越了各种各样的恶意与敌视。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或者经历了高峰体验以后的人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他们共同的感受就是“受之有愧”。高峰体验本身就是目的,就是值得追求的价值。
高峰体验对于人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高峰体验,我们就会感到自己总是在努力,总是在坚持,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我们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如同一直在山腰攀登,永远到不了顶峰。”所以高峰体验又叫“终极体验”。它使我们体验到人之为人所能够体验的最快乐的体验,使我们能够死而无憾。
马斯洛说,在高峰体验后,人有一种死而无憾的感觉。真正经历过高峰体验的人在一定意义上确实是死而无憾的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闻道”就是指体验到一次高峰体验。没有经历过高峰体验的死亡是带着遗憾的死亡。陶渊明因为在“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中体验到了多次的高峰体验(欣然忘食即是狂喜的高峰体验),所以他能做到不害怕死亡,写出“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的名句。
16.得道同天型人格的成功观: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的需求。然后继续求道,最终获得了“持久的天人合一”的高原体验(即得道同天了),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从小立志寻找孔颜之乐,后来终于获得了高原体验(即儒家的孔颜之乐)的北宋哲学家程颢。
注:“高原体验”这一概念是马斯洛从阿斯拉尼的著作《自我状态》中借鉴而来。高原体验是对奇迹的、使人敬畏的、神圣的、大一统的情境和存在性价值的宁静和平和的反应。高原体验比高峰体验更为宁静、平和,它不带有强烈的情绪和顶点的反应。它最经常的感受是纯粹的享受和幸福,就像一位母亲安静地坐着,长时间地看着她的孩子玩耍并欣赏着、赞美着、思索着,进而获得一种非常愉快的、连续的、默默的感受。高原体验是带有理性和认知因素的,马斯洛把它称之为“宁静的、沉思的存在性认知”,有如佛教禅思中的禅定。
高峰体验只能短暂地存在,而高原体验则能使人在超越生活、超越体验存在的水准生活中长时地停留、栖居。高峰体验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任何普通人都有可能经历高峰体验。但高原体验的产生则往往需要人们花费几十年的努力和追求才有可能一点点地获得,极少数很有慧根的人则可以在很年轻时就获得,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无法体验到。
17.乐道乐天型人格的成功观:生存、安全、本我享受、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得道同天等需求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满足,已经获得了高原体验。今后能充分满足自己一辈子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安于乐道,有条件退隐起来一辈子去享受高原体验的喜乐,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出函谷关前一辈子不收学生、不传文字的老子;粗茶淡饭“不改其乐”的颜回;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点;只带一把斧头,独自跑到湖边,将看四季轮回当成一种神圣的职业,后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书中描述的30岁时跑到山上隐居,享受十年独处之乐的查拉图斯特拉。
18.行道事天型人格的成功观: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得道同天、乐道乐天等需求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满足,已经充分享受了高原体验的喜乐。今后有条件能充分满足自己后半辈子的生存和安全需求,听到和领悟到了上天安排给自己的使命和天命,自己后半辈子可以听天行道、利天事天,做奉献宇宙万物的工作,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最典型的案例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行天命的孔子。
19.重估价值型人格的成功观: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得道同天、乐道乐天、行道事天等需求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满足。随着他对科学知识和宇宙天文学的学习,他会越来越无法信仰宗教,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天理、天命、天道,无法相信上天、上帝、安拉、佛等天神的存在,他开始思考并重估一切价值。最后,他认识到快乐是个人人生的最终价值和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快乐的最大化最久化和痛苦的最小化最短化是每一个个人的人生目标,也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最终指标。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20.大脑快乐型人格的成功观: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得道同天、乐道乐天、行道事天、重估价值等需求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满足。由于他已经认识到快乐是个人人生的最终价值和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快乐的最大化最久化和痛苦的最小化最短化是每一个个人的人生目标。而人生所有的幸福快乐的关键和本质就是个体大脑的快乐。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不快乐)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因此,他追求的是每天24小时,无论醒来,还是在梦里,大脑都能分泌出大量的内啡肽、长时间充满快乐的感觉(萨特说,在不存在和这种浑身充满快感的存在之间,是没有中立的。如果我们存在,就必须存在到这样的程度),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21.长生不死型人格的成功观: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得道同天、乐道乐天、行道事天、重估价值、大脑快乐等需求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满足。由于他通过学习和训练,每天24小时,无论醒来,还是在梦里,大脑都能分泌出大量的内啡肽、长时间充满快乐的感觉。此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是自己的快乐最久化,能够尽可能的延长自己的寿命(长生),最好能够永远不死,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22.化身为神型人格的成功观:生存、安全、本我享受、长寿、繁衍、归属与爱、尊重、利己自我实现、可利他自我实现、寻找兴趣、利己童我游戏、寻找意义、可利他童我游戏、超我奉献、求道知天、得道同天、乐道乐天、行道事天、重估价值、大脑快乐等需求已经得到过充分的满足。由于他通过学习和训练,每天24小时,无论醒来,还是在梦里,大脑都能分泌出大量的内啡肽、长时间充满快乐的感觉。此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是自己的快乐不仅最久化,还要最大化。为了使自己的快乐最大化,他会渴望获得像神一样的各种超能力,无所不能,实现自己的所有目标和梦想,这样就觉得自己很成功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