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节、中元节、盂兰盆节,七月十五的这三个名称究竟有何区别?
文/老张在路上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
中元节,别名很多,又叫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等。这些别名,显示了中元节这个传统节日来历的复杂和习俗的变化。
01
笔者在《七夕节:隐藏在节日背景深处的原始崇拜秘码》一文里,曾写道七夕节的数字崇拜。认为某个数字或某些数字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气或避免晦气,如中国人喜欢的8、6、9等。数字崇拜现象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与数字崇拜同时存在的,是数字避讳,而中国避讳最多的是4,因为它的发音近似于“死”,所以不吉利。西方人则避讳13。
古代民间把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七重”列为吉庆日。“重日”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
至于到“七”,《说文解字》【卷十四】【七部】: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衺出也。凡七之属皆从七。《说文解字注》: 昜之正也。易用九不用七。亦用变不用正也。然则凡筮阳不变者当为七。但左传、国语未之见。从一。微侌从中衺出也。
《康熙字典》释七:《唐韵》亲吉切《集韵》《韵会》《正韵》戚悉切,音桼。少阳数也。《说文》阳之正也,从一,微隂从中衺出也。《书·舜典》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注》七政,日月五星也。《诗·唐风》岂曰无衣七兮。《注》侯伯七命,车服皆以七为节。又:词家以七名篇,虽八首,问对凡七。七者,问对之别名,始枚乗七发,後傅毅七激,崔駰七依,曹植七启,张协七命,继之凡十馀家;又:三七,药名。《本草纲目》言叶左三右四,故名。一说本名山桼;又:姓。明七希贤;又:人名。《续仙传》殷七七,名文祥。《蘇轼诗》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从许慎的解释看,“七”也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特别是对男人,七本身是阳数,有微阴从中出,则阴阳相济。
传说中牛郎织女最初没有“七夕相会”这一情节,随着牛郎织女故事的演进,古人选择七月初七让牛郎织女相会绝非偶然,古人对“七”的崇拜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
“七”是中国古代算盘每列的珠数,神秘又严谨。“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尚书考灵曜》:“(天地开辟),七曜俱在牵牛初度”。《易纬通卦验补遗》:“天皇氏之先,与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与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极为崇高。
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易经》:“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七是阳数、天数,天地之间的阳气绝灭之后,经过七天可以复生,这是天地运行之道,阴阳消长循环之理。“七”带着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乐有“七音”、诗歌有“七律”、人体有“七窍”等等。
“七”还是人的生命周期,七岁始受教育,十四岁进入青春期,二十一岁身体完全成熟……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复生之局。比如民间办丧事以“头七”始,以“五期”终。
在古人看来,七月是个吉祥月、孝亲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数的周期数。古人选择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与“七”这复生数有关。
这是农历中元节最早的来历:七月十四祭祖节。
“七月半”(七月十四)农作丰收秋尝祭祖,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与农事丰收时祭。古时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
《太平御览》记载:“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麋为珍。”“七月七日为良日”,把它作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然后自己才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02
祭祖节是民间世俗的说法,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后来这个祭祖节又被称为“中元节”,则是道教的叫法。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道教主要是尊奉太上老君,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经典。
“三官大帝”是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一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大帝的信仰渊源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上古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生活,因此人们常怀敬畏之心,虔诚地顶礼膜拜。如《仪礼·觐礼》:“祭天燔柴,祭山川陵升,祭川沉,祭地瘗。”其注疏燔柴为:“升、沉、瘗”祭礼,是天子。
按照这个解释,祭祀天、地、水是皇帝的权利,庶民百姓只能祭祖祀灶。
东汉时,张陵创立天师道,就以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书作为道教徒请祷治病的方法。《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书中说:“书写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于天,著山上,其一埋于地;其一沉于水,谓之三官手书。”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目介绍太守张鲁时,就详细叙述了其祖张陵宣扬三官敬仰之事,此后这种信仰一直盛行到唐代。
1982年5月,在河南嵩山顶上发现一通唐武则天金简,内容即为乞求“三官九府”,为武则天兑罪祈福之用。
北魏时,寇谦之改革天师道将三官与三元相结合。《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四六引《蠡梅集》日:“盖天气主生,地气主成,水气主化,用司于三界。而三时月之望候之。……三元正当三归宫,故曰三官也。”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卷一《因缘经》:“正月十五上元宫主一品九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同下人间,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宫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于是日同出人间,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宫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于是日同到人间,校戒罪福也。”
天官被封为赐福紫微大帝,正月十五来到人间,中国民间遂将其视为“福神”,与禄、寿二神并列。
地官被封为赦罪清虚大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为人赦罪,释放幽冥业满之灵。
水官被封为解厄扶桑大帝,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为人消灾减厄、解冤释结。
三官的诞辰日即为三元日,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因此从唐宋以来,三元节都是道教的大庆日子。唐代三元节由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渔猎”。
据说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没主的就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因此又称鬼节。
鬼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头的怪物。《韩诗外传》说:“鬼,归也”,人死为鬼,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礼记·祭义》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
许慎《说文解字》【卷九】【鬼部】: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
“阴气”句: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纯阴底滞之气著人,为害贼者,有所伤也。厶音私。”
人所归为鬼,《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左传》: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礼运》曰:䰟(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中元节,便是祭祀死者亡魂的节日,只不过从农历七月十四变到七月十五。这一天,在世俗眼里,就成了“鬼节”;除了祭祀亲人亡者的亡魂,中元节所祭祀的“鬼”,还包括孤魂野鬼们。
普遍进行的祭祀鬼魂的活动,点荷灯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道士建醮祈祷,内容是为亡魂的灵魂超度。
03
佛教则称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又叫盂兰盆会,有些地方又称“施孤”、亡人节。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盂兰盆,梵文的音译。“盂兰”,倒悬的意思,倒悬形容苦厄之状,盆是指盛供品的器皿。佛教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即“解倒悬”之意。
佛典《佛说盂兰盆经》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
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即佛喜欢日(于佛制每年一夏九十日间,僧众聚集一处安居,坚持戒律、皎洁其行,于最后一日,僧行自恣法,即请僧众举出各自所犯之过失,于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称为自恣。又十方诸佛欢喜其安居圆满之精进修行,故亦称佛欢喜日、欢喜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古代中国最初举行盂兰盆会的是梁武帝大同四年。梁武帝萧衍崇佛,在同泰寺举办“盂兰盆斋”,此后此仪遂在民间普遍流传。
唐代,每年皇家以音乐、仪仗送盆到各官寺,献供种种杂物,民间施主也到各寺献供。唐太宗大历元年,在宫中内道场祈建孟兰盆会,设高祖以下七圣位。树建巨幡,书帝名号。自太庙迎入内道场,梵乐悠扬,旌幢蔽日。百官于光顶门外迎拜导从。此后历年如此。
到了宋代,便不是以盆供僧,为先亡得度,而是以盆施鬼了。“印卖《尊胜咒》、《目连经》,又以竹竿锓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其上,焚之。拘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的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东京梦华录》)。
04
从上文的简单介绍中可以得知,七月十四祭祖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是分属于民间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说法,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的三个不同名称。
起源最早的是七月十四祭祖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三元说”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后期正式被固定为节名,并将节期设在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形成之前,七月十五已被佛教所用。佛教中的七月,原为一个佛的欢喜月,而非“鬼节”。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成为“鬼节”,是因为佛经《盂兰盆经》在西晋时期翻译传入中国,经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与当时的孝道观念暗合,后被推崇“三教同源说”的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提倡,将其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发生了变化,发展为荐亡度鬼。
可能是巧合,或者是道教附会佛教的盂兰盆节,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了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元节和盂兰盆节意义和习俗难以分清,两个节日也就开始混用起来。
再后来,因为这个节日的迷信色彩,逐渐被边缘化。如今原始内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动,也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