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行,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要有不同手段,比如没有病,却示同有病

病行,菩萨为了度化众生,要有不同手段,比如没有病,却示同有病

首页角色扮演天行道力更新时间:2024-06-07

第五"行别":别教修观行,是"五行差别"。何谓"五行"?请看讲义二十的(乙)表,这是出自《大般涅槃经》。圣行 梵行 天行;《大般涅槃经》把所有菩萨万行,归纳成五行。第一为"圣行",指菩萨入圣流之行,要转凡成圣,这至少得断见惑以上。所以在圣行当中,重点是勤修"戒定慧"三无漏学,来断除贪瞋痴等烦恼。"十住入空行",这在别教的阶位中是属于十住位的菩萨,主要修空观之行,断见思惑。第二是"梵行"。"梵"是"清净",指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十行十向入假行",证到十行、十回向的菩萨,比十住的菩萨更高,因为已经断了见思惑,不再夹杂有漏烦恼,真正能慈悲喜舍度化众生,故名梵行。他已经能从空入假,修假观之行,广度众生,进一步断尘沙惑,开发道种智。第三是"天行"。

此"天",不是指三界内的天道,而是指的"第一义天",也就是中道第一义谛,这已经属于登地菩萨的境界。"全性起修",登地的菩萨,已经破一分根本无明,证一分中道法身,而与中道第一义谛,即真如本性相应,所以所做的事情就能全性德而起修德,完全跟真如本性的性德相应。"十地入中道行",别教登地的菩萨,从第一地到第十地,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证,都是修的中观行,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修德完全跟性德吻合。别教来到十地就跟圆教十住相同,此名"证道同圆",证悟的境界一样。后面的第四"婴儿行"和第五"病行",也都离不开中道之行。一入全性起修的中道行,就能开发一切种智,这是"根本智",从根本智就能起"后得智",所以登地的菩萨乃至最后成就无上的佛果,各方面的功德、神通、道力更大,更能大行菩萨道,这就叫"从体起用"。

婴儿行 病行;"婴儿行",是属于"十地慈行",就是指登地的菩萨,为度化众生所运用的无缘大慈的慈行;"病行",则是指"十地悲行",也就是登地菩萨,为度化众生所运用的同体大悲的悲行。为什么称作婴儿行呢?"示同小善",就是菩萨在修慈行的时候,契机施化,虽然本身已是登地的菩萨,但他看众生需要讲人天乘法,就对他讲人天乘;需要对他讲声闻、缘觉乘法,就示同声闻、缘觉乘。并不会因为自己已是登地的菩萨,就轻蔑五戒、十善等人天乘法,故曰"示同小善"。从人天小果乃至别教菩萨,历劫修行的相似中道之行,他都善巧方便一一加以教化、示现,来启发众生的善根。所以经上说如黄叶之止儿啼,如空拳之诳小儿。又为什么称为病行呢?"示同烦恼",这是悲行。

"从体起用,示同烦恼",来到十地的菩萨,虽然微细的根本无明未断,但见思惑早已断除干净,理应没有烦恼之行。然而为了度化众生,有时也要有不同的手段,比如没有病,却示同有病。例如《维摩诘所说经》中的维摩诘居士,其实已是等觉菩萨,但为度众生而示现有疾,所谓"众生病故,是故我病",此即"病行"。又如陷害释迦牟尼佛的提婆达多,其实也是大菩萨示现病行,来警示众生莫造五逆之恶。由于他是登地菩萨,所以虽造五逆罪而堕入地狱,但在地狱中受苦却如享三禅乐。这些都是经佛陀开示之后,吾人方知的菩萨病行。以上五行,在《大般涅槃经》中,把菩萨的修行次第井然有序的排列开来,智者大师建立天台教义,是以《法华经》为骨干,而以《大般涅槃经》为扶疏,所以有很多地方引用《大般涅槃经》,乃至于菩萨的修证阶位也是引用《大般涅槃经》。

菩萨五行,别教是一行一行有次第的修;"藏通但圣梵",藏、通二教主要为圣行,就是菩萨乘也只有少分的梵行;"亦非一行一切行",也不同于圆教人的一行一切行,圆人一行中即具足五行。由于圆教人懂得圆融中道的道理,所以行其中任何一行时,就具足了其他四行,此云"一行一切行"。位别第六"位别":位指所证的果位。别教有哪些果位呢?后面的表会加以详列,菩萨一共有五十二个阶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妙觉。"位不相收",别教的菩萨在修行证果的过程中,证到哪个阶位就只得到那个阶位的功德,这些阶位之间并不互相收摄。"藏通无此阶位",藏、通二教尚未提及五十二个菩萨阶位,通教有所谓"三乘共十地",那个"十地"也与五十二个阶位中的"十地",大不相同。"又非相收相摄",也不是圆教所讲的"一位一切位",位位之间互相收摄,一地就具足诸地的功德。

因别;第七"因别":别、圆二教修因,都是要修中道佛性,其所以不同,就在于佛性的诠释。别教所讲的佛性,是"一因迥出";最后证到的果,是"果别",曰"一果不融"。请看讲表二十(丙),在此稍作分析说明。大乘讲佛性,因众生皆有佛性,故皆能成佛。佛性再加以细分,此出自于《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经》有北译本、南译本之别,北译本中就开出"三因佛性",即在因地之时,吾人皆已具有。第一为"正因佛性",指中道实相的理体本身。何以名为"正因"?因为佛性"中正双照",既照空、又照有,既中且正,故名正因佛性。正因佛性中具足真、俗、中三谛,我们最终成佛主要就是将正因佛性开发出来,一开发就能成就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或问如何开发呢?必须要有第二"了因佛性",即照了实相理体的智慧。我们学佛所以要开智慧,就是希望把了因佛性显发出来,显发觉悟一切谛理的智慧,也就是般若的智慧,开发之后它就能够与理体相应。

正因佛性是性德,吾人本性中就有,它是理体;了因佛性和后面的缘因佛性是修德,必得后天下功夫去修行。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第三"缘因佛性",指种种的功德、善根。了因是修慧,缘因是修福。为什么称为缘因?"缘"是助缘,能够"资助了因",它能帮助照了开发正因佛性。所以行菩萨道必须福慧双修,修慧就是开发了因佛性,修福就是开发缘因佛性。只修福或只修慧,都无法圆满。缘因佛性最后成就的是涅槃三德中的解脱德。那么,为什么别教所讲的因是"一因迥出",所讲的果是"一果不融"呢?一果不融就是只有法身德。当知别教所诠释的最高谛理是但中佛性,但中佛性是非染非净、不及诸法,只有一个真空的理体,不具足一切法。就在但中谛理的相应之下,它的修因是"一因迥出",亦即正因佛性远远地超出缘、了二因佛性之外,故它不具缘因、了因。"藏通不诠",藏通二教不诠释中谛,根本不知道佛性。"又不具缘了",又与圆教所说的佛性不同,圆教的正因佛性具足了因、缘因,差别就在这里。

果别;第八"果别":"一果不融",也是同样的情形,别教人证涅槃三德是有次第的。"妙觉方证",先得般若,其次得解脱,最后成佛才证得法身。而法身德里并不具足般若、解脱,三德是并列开来的,所以说是一果不融。"亦非一证一切证",若是圆教,则三德圆融,法身里就具足般若、解脱;而且"初发心时,便成正等正觉",法身、般若、解脱同时证得。以上,介绍的是别教"八法",八法若加以归纳,便成"教、理、行、果"四大纲领;四大纲领,再一浓缩,也可单讲一个"教"字。佛法就是这样,有开有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