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深过大年 圳的很好玩|人间至味是团圆 晒晒你的年夜饭

来深过大年 圳的很好玩|人间至味是团圆 晒晒你的年夜饭

首页角色扮演天姬变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4-21

年夜饭预订火爆 龙元素备受欢迎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宇轩

龙年春节日益临近,年味愈发浓厚。作为一年里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的预订也接近尾声。记者走访深圳多家餐厅酒楼发现,许多餐厅已经出现一桌难求的情况,餐饮企业推出的带有龙元素的套餐备受欢迎,年夜饭预订数量较去年大幅度提升。

几百元到上万元丰俭由人

根据菜品种类不同,许多店家推出了不同模式的年夜饭。记者走访了盐田凯悦酒店享悦中餐厅、罗湖区芙蓉宾馆、南山区金翠皇宫等多家餐企,这些酒楼的年夜饭套餐,价格区间大致在2888元到18888元区间。部分餐厅还上线了盆菜礼盒、年糕礼盒、新春礼篮等多款新春贺岁礼盒。

除星级酒店的千元级别年夜饭套餐外,禧牛荟、京味张、润园四季等连锁餐厅也推出了388元—888元不等的平价年夜饭套餐。针对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提供不同的年夜饭服务,顾客可以按需选择,丰俭由人。记者了解到,除了整桌席面外,部分餐厅也推出了自助餐模式的年夜饭,深圳柏悦酒店携手成都群光君悦酒店的黑珍珠火锅餐厅推出自助露台火锅;大渔铁板烧按餐位收费,全天统一定价。

龙元素套餐受欢迎

为了迎接龙年春节,许多酒店设计了带有龙元素的套餐。深圳福朋喜来登酒店餐厅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酒店推出了龙飞凤舞宴、龙凤呈祥宴、龙皇迎新宴,价格从2888元到4888元不等。截至目前,包厢的位置已经全部订满,还有少量大厅的位置可以预订。除菜品名称设计上含有龙元素外,餐厅的装饰也以龙为主,带有龙图案的挂画、剪纸、灯笼等琳琅满目。

随着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多数餐厅的年夜饭分两轮用餐,第1轮是下午4:30—7:30,第2轮是晚上7:30—9:30。

市民徐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十年几乎每年家里的年夜饭都从饭店预订,一般在除夕夜前4到5个星期就会先订好包厢,提前1到2个星期选好菜品并且支付定金。“除了家里有特殊情况会把年夜饭订到家里外,其余的时候都会选择在餐厅里就餐。”

周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从小我们都是在家里做年夜饭,但是今年年夜饭预订实在是太火爆了,我们也打算尝试一下,在餐厅吃年夜饭。”

外送年夜饭生意红火

一些市民表示,虽然除夕夜不想去餐厅吃饭,但是也想在家里体验酒店式的服务。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许多餐厅也开通了外送年夜饭的服务。

针对是否可以提供年夜饭外送到家的服务,福朋喜来登酒店的周先生表示,由于除夕当晚客流量很大,餐厅人手不够,距餐厅5公里以内的订单可以酌情配送,但是需要客户预订好菜品后自行到店取餐。

线上平台助力年夜饭预订

记者从美团处获悉,进入1月以来,网友对于“堂食年夜饭预订”关注度高,相关关键词搜索量月环比增长超5倍。美团数据显示,最近一周,深圳地区在美团上线“年夜饭”主题堂食套餐的餐饮商户数周环比增长超110%。不仅如此,各大电商平台“预制菜”相关关键词搜索量也在不断上升。作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第一个春节,深圳各大酒店的年夜饭预订量纷纷爆单。深圳福朋喜来登酒店餐厅负责人周先生表示,和去年相比无论是订单量还是前来咨询的人数都有大幅度的上涨。

此外,在线上订座的新消费趋势下,不少餐厅开通了年夜饭桌位手机预订功能,将店内大桌餐、多人包间等适合家庭聚餐的位置“搬”到线上。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已设置“岁末团圆夜家宴提前订”线上专区,到春节期间全程推广提供此类服务的门店,帮助门店提升订单,增加确定性收益。

我在深圳的第一顿年夜饭

企业家易立中:本地丈母娘端上地道湘菜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何鑫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沐浴改革春风,深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国贸大厦“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正在上演。1984年,转业到原深圳糖烟酒公司的军转干部、湖南湘乡人易立中,在鱼塘遍布、稻田成片的宝安松岗丈母娘家,吃了来深圳的第一顿年夜饭。

1984年,深圳改革开放的时代象征“深南大道”建设得如火如荼,刚转业到原深圳糖烟酒公司的易立中已过而立之年。

“当时军转干部可以公务员和国企二选一,我当时选择糖烟酒公司。”易立中回忆说,这一抉择影响了他的一生。

当时,糖烟酒公司给易立中分了一套单人宿舍,于是他带着老婆和1岁多的儿子正式成了“深圳人”。

易立中说,1984年大年夜,我们一家三口到位于原宝安县松岗拖拉机站的丈母娘家过春节。当时,松岗拖拉机站到楼岗村水稻田连成片,横跨门前的107国道还是一条泥沙路,一派农村景象。

家人欢聚,电视柜上从香港购回的三洋牌彩电放着新闻联播,桌上摆着“名酒计划酒票”换来的张裕金奖白兰地、玻汾系列汾酒、白牌红双喜香烟。彩电还是“稀罕物”,央视春晚开始后,左邻右舍都不请自来,满满一屋子人热闹非常。

“丈母娘下厨准备年夜饭,做了湖南风味‘湘乡热蛋糕’,还有水煮鱼、清炖土鸡等。在湘乡饮食传统中,热蛋糕是头菜,有‘无蛋糕不成席’的说法。”易立中说,这个春节,一家人其乐融融,贴春联、吃年饭、放鞭炮,让我的心在深圳真正定了下来。

千禧年,易立中已在糖烟酒公司担任业务主管,也就在这一年,糖烟酒公司改制到了尾声,易立中选择了下海。

2024年的春节,易立中一家三口变成了一家七口,住进了大别墅。“今年全家出国过春节,机票已买好了,年夜饭会在国外吃,这也是深圳国际大都市居民的国际化生活方式。”他笑言。

某公司品牌总监危婷:那顿年夜饭让我有了归属感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危婷的“深龄”已有二十年。2004年,大学刚毕业的江西女孩危婷初到深圳,坐着公交车看道路两旁以前从没见过的木棉花,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但很快,她忙碌的身影就先后在3C消费电子、芯片设计企业、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出现,从南山科技园到前海,参与并见证了这座年轻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进程。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危婷的大部分年夜饭都与深圳这座第二故乡擦肩而过。

直到2013年,那是危婷来到深圳的第十个年头,她有了一个自己的小房子与小家。这一年,危婷把父母接来深圳。赶在除夕前一天,危婷给新居贴上了春联和福字,挂上大红灯笼,喜气洋洋地迎接自己在新居的第一顿年夜饭。

那一年的除夕也正好是2月9日,因为父母在身边,大家一起像往年在老家一样,一大早起来先热烈讨论着年夜饭的菜单,接下来全家人分工合作,*鸡宰鸭,洗菜备菜,好不热闹。到了下午5时,一切准备妥当,满满一桌丰盛菜肴已浓浓飘香。

回忆起这顿年夜饭,危婷至今感到兴奋与喜悦。

“餐桌上不光有我们家传统特色的红烧肉、红烧猪手,更是将富有深圳特色的海鲜搬上桌,我还特创了一份鲍鱼仔烧鸡,简直鲜美无比!据说现在这道菜都是不少餐厅的招牌大菜呢,可见当年的我还是有些美食天分的。”

翻看社交媒体里的朋友圈,那顿年夜饭的色香味与当初家人团聚的浓浓年味仿佛都萦绕在眼前,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温暖和家的感觉。吃完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当晚的一首《茉莉花》让危婷感到惊艳。

尽管远离家乡,但从那刻开始,危婷在深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的温暖与归属感。也是从那一刻,她完全地融入了深圳。

音乐人潇峰:和父母说些“善意的谎言”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林雨尘

潇峰来自广西融安,今年是他来深圳的第24年了。

2000年,刚刚退伍的潇峰只身一人从广西来到深圳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并非科班出身的他凭借着一副好嗓子,在深圳各个夜场酒吧做“歌手”谋生。当时的他工作量少,因此身上几乎没有什么闲钱。“那时候不敢回老家,信誓旦旦地说要成为家里人的骄傲,义无反顾地来到深圳,结果混得也不是太好。”潇峰告诉记者,当时自己和别人一起合租住在城中村中,适逢新年,室友们大多早早回了老家,屋子里冷冷清清的。“年总是要过的,这是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于是,潇峰和另一个老乡一起去超市买菜、做饭。

城中村里的一张小桌、几个简单的菜、一瓶小酒,就是年轻的他们在深圳吃的第一顿年夜饭。

“其实想起来还是很心酸的,我们吃饭的时候还给家里打了电话,骗家里人说工作太忙、请不了假,也不敢说自己的真实状况,跟家里人说在公司吃年夜饭,吃得很丰盛,让他们不要担心。”具体的画面已然模糊,但这顿年夜饭还是给潇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轻气盛的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开始对父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开始真实地感受到以后要自己承担自己的生活,自己选的路自己要坚持走下去。”

岁月悄悄过去,带走了当时的青涩,也让潇峰更加沉淀在自己的音乐领域,陆续为深圳创作了许多原创歌曲。2022年底,他的《我在深圳很想你》创作完成,歌曲短视频于2023年12月上线。至此,他的原创专辑《来了就是深圳人》正式完成,一共收纳12首歌,是他在深圳23年的生活记录,也是深圳人的奋斗缩影。

创业者涂先农:那顿年夜饭让我决定留在深圳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徐丽

2001年大年三十,涂先农在公司宿舍里,与小伙伴们打起了“边炉”,吃了他来深圳之后的第一顿年夜饭。

“深圳是一个很有包容性的城市,我一来这里就爱上了深圳,深圳把我的孤独感驱除掉了。”涂先农1975年生人,1999年大学毕业后辗转珠海、厦门、广州等多个城市寻找就业机会,2001年,他来到深圳追梦,进入一家装修公司从事室内设计工作。临近春节,公司突然接到订单,需要在春节期间完成前期方案,他被迫放弃回家过年的计划。

回想当年的年夜饭,涂先农仍然觉得刻骨铭心。“宿舍条件真很简陋了,我们临时买了一口锅,顺道买了牛肉丸、羊肉片和青菜以及火锅底料等食材,丢在锅里煮一煮,这就是我们能做出来最丰盛的年夜饭啦!”涂先农告诉记者,整个年夜饭短暂而热烈,吃完饭他与小伙伴们就马不停蹄开始在电脑前做设计和预算了。

“这就是深圳节奏!”多年后,涂先农回忆起他来深圳第一顿年夜饭,仍然觉得意义非凡。“我们年夜饭实在吃得比较简单,我甚至都忘记是啥味道,但是与小伙伴一起畅谈人生理想和未来,可谓是热血沸腾。”也正是在那顿年夜饭之后,涂先农找到人生的方向,他决定留在深圳,继续深耕室内设计行业。

如今23年过去了,涂先农早已在深圳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作为公司的一名管理者,每年在公司他仍然坚守到最后一刻,从未懈怠。春节放假前也会习惯性到工地去检查一下门窗有没有关、水电安不安全。

“在深圳,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去年,涂先农刚刚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室内装饰公司,虽然目前还处于初创时期,还需要开拓更大的市场,但涂先农对于深圳家装市场前景依然乐观。“我看好深圳,刻苦与拼搏的精神已经深入到这个城市骨髓,困难只是暂时的,市场低迷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入场最好时机,我也相信,深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涂先农与家人在深圳春节期间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媒体人李沐:除夕夜感受深圳人的温情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瑛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又到一年更替时。每到除夕,李沐总是回想起来到深圳的第一顿年夜饭,那是她第一次离家和一群陌生人一起吃年夜饭,也是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深圳人的温情与爱心。“都说深圳是个搞钱的城市,我很幸运,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节,就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圳人文精神!”

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李沐来到深圳,进入一家报社成为一名记者。“当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春节没有选择回家过年,而是留在报社值班,正赶上了报社举办的一场活动。”

李沐回忆,那一年,报社和贵州定点援助的贫困县联合搞了一项爱心活动,邀请贫困山区的孩子到深圳过年,在媒体上公开征集愿意接待的深圳家庭。活动一经发布,应者云集,很多人打电话到报社来,希望接待从山区远道而来的小客人。“当时一共有十几个学生代表来到深圳,他们分别到不同的深圳家庭过年,我作为随行记者,也跟着一位山区孩子走进了一个深圳家庭。”

那是一个普通的广东家庭,过年老人特别给来做客的孩子准备了压岁钱和新衣服。

“那时候的深圳,过年还不像现在这么热闹,每到过年,大部分人都回老家了,深圳就像一座空城。很多小店都关门了,只有一些大酒楼还在营业,承接年夜饭的业务。我在深圳的第一顿年夜饭,就是和这个深圳家庭一起,在一间酒楼吃的。”

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道菜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主人热情地介绍每一道菜的吉祥寓意,担心客人口味不惯,还特别询问要不要辣酱。

李沐说,当时报名接待山区客人的深圳家庭特别多,一些没有轮上的家庭,还给孩子们送来了新衣服、新文具。时至今日,当年那顿年夜饭吃了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那份温暖至今还留在她的记忆里。

市民张女士:那顿年夜饭让我增添厚重责任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林雨尘

张女士来自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因为父母在老家,她平时很少回家,所以工作后基本上都会过年回黔探亲,共叙天伦之乐。

她回忆道,在深圳吃的第一顿年夜饭,是在2011年也就是农历辛卯年的春节。“当时我的女儿刚1个多月,考虑到孩子太小,不耐长途车程辗转劳累和天气寒冷,所以我们就留深过年了。新生命的诞生为这个春节带来了别样的欣喜和融融的暖意,于是这顿年夜饭也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老家的年夜饭往往会有辣子鸡、红焖羊肉、方竹笋炖猪蹄、蒸烧白、粉蒸鲊肉等特色荤菜,同时也有凉拌折耳根、素煮瓜豆等解腻的素菜,总体来说以鲜香辣味为主。但是那次年夜饭,因为母乳喂养的关系,她只能吃没有辣椒的食物,而且还要喝很多催乳的汤水。对于“怕不辣”的贵州人来说,看着一桌辣香味十足的家乡菜却不能大快朵颐,真的是需要太多克制力了。不过,看着孩子的小脸,她又觉得甘之如饴。

张女士说,回忆里的那个春节,屋内有人间烟火和正在茁壮成长的新生命,喜悦的心情无法言喻。从一个悠游自在的女生,到成为一个小女生的母亲,从此生命里多了一份永远相随的牵绊,身上多了一份厚重繁杂的责任,“感谢这个新的生命,让我的人生更加丰盈。为人父母之后既感受着舐犊情深的满足与收获,也开始体悟到养育幼儿的琐碎和辛劳。养育之路或有各种艰难,但我始终觉得获得比付出更多。”

“第一次在深圳吃年夜饭,也是我女儿来到世上的第一顿年夜饭,从此烟火年年,亲情暖暖。”张女士告诉记者。

民俗专家口中的深圳年俗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悠扬

说到本土民俗文化,廖虹雷被称为了解“老深圳”的活字典。他熟悉深圳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对每一民俗事象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廖虹雷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是深圳本土著名民俗学者、民俗田野考察专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担任罗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发表过小说、散文,当年风靡一时的《边防枪声》的剧本正是他创作的。退休后,廖虹雷奔走在深圳各地,不断在故纸堆挖掘,十余年已经出版八部民俗文化专著,包括《深圳民俗寻踪》《深圳民间熟语》《深圳民间节俗》《深圳风土人情》《深圳民间美味》等。

龙年春节马上要到了,老深圳过大年有什么特别的习俗?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习俗?这些习俗如今哪些得以继续保留,哪些已经消失?廖虹雷近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深圳虽然是一座新兴移民城市,但设县已久,老深圳人仍延续了许多传统年俗,“年卅晚,团圆饭”“年初一,食素斋”“年初二,派利市”“年初三,送穷日”等,都是在深过年的传统年俗。

“做年”仪式长达二十几天

廖虹雷介绍,春节,深圳当地人称作“做年”,“做年”有丰富的地方民俗涵义,既有过新年的意思,“做”又包含了在忙碌中迎接新年的意思。

过去深圳人过年加起来有二十几天,西部广府人从腊月廿三“入年关”、中东部的客家人从腊月廿四“入年卦”,开始进入长达20多天的“年卦”(年关)。

而元宵节则标志着“做年”结束。廖虹雷告诉记者,深圳的特点是过年的每一天都有特别的说法和讲究。比如,“年廿六,爆米碌”,就是准备年糕等过年食品;“年廿七,置新衣”,新衣服新鞋子都是这一天要置办好;“年廿八,洗邋遢”,家里家外洗刷一新,张灯结彩了;“年卅晚,团圆饭”,这是过年重头戏;“年初一,食素斋”,这在旧时代这一天是拜神的;“年初二,派利是”,这才算开年;“年初四,行街看戏”,这就开始娱乐活动了;“到年初七,庆人日”,这是一次庆祝高潮,被认为是众人的生日。初八拜太岁,初九拜玉皇大帝……一直到十五元宵庆贺结束,做年也就结束了。

年夜饭的重头戏是“祭祖”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深圳有哪些特别之处?

廖虹雷告诉记者,深圳老风俗会在大年三十举行祭祖仪式,一年一度隆重的祭祀感恩,让世代子孙重视和传承这种民间文化。

大年三十上午备好三牲香烛,贴新灶神位,隆重接灶神爷下来。为了家宅平安,古人把*了的鸡用鸡血抹在门楣上辟邪;后来发展以鸡祈福,取“鸡”和“吉”的谐音,讨个吉祥意义。大年三十下午就做“礼神”热身。3时开始,全家洗“年香水”,又称“大吉水”,实际上是把石菖蒲、柚子叶、香芒草、黄皮叶和柏树叶,用大锅水烧开兑凉水洗的药浴。

男人洗后则携儿牵孙带着供品,到祠堂或在家中的神龛前敬祭祖先,言传身教子孙永不忘祖。礼毕,每户男丁均分到一份烧猪肉,俗称“太公分猪肉”。坪山、龙岗和横岗有些村庄,仍沿袭粤东客家人在春节期间“拜山”,祭祀先人的风俗。

在这一年的最后一晚,深圳人家里灯火长明,通宵不熄,俗称“点年光”。“年光”要持续到年初四。如今不点油灯,有的家庭则改留一盏灯昼夜明亮。

睇大戏、舞狮子和舞麒麟

老深圳过年,还有一个特色是娱乐节目,主要有睇大戏、舞狮子和舞麒麟。

龙岗街道舞麒麟。(黄志 摄)

据廖虹雷介绍,历史上,深圳人喜欢春节期间睇大戏。这里说“睇大戏”就是看粤剧或吊线戏。罗湖、福田、南头、西乡、沙井、松岗、公明甚至大鹏的许多镇村,节前就搭好“戏棚”,请来广州、佛山、深圳戏班大佬馆,演出传统粤剧《六国大封相》《碧天贺寿》《天姬送子》《八仙贺寿》《三脱肤元袍》等,连演五六晚。有的墟场白天还加演,让边远山村来的乡民都能看上。

深圳有“东麟西狮”之说,深圳东中部的客家人舞麒麟,西部讲白话的广府人舞狮子。新年期间,石岩的水黄田、黎光、官田、罗租等村麒麟队,龙华的大船坑、大浪、赤岭头、元芬、石凹等村麒麟队,观澜的松元厦、樟坑径等村麒麟队,布吉坂田、杨美等村麒麟队,以及横岗、龙岗、坪山、坪地、坑梓、葵诵、大鹏、南澳等镇村,甚至宝安区凤凰岗、光明口村客家村落的麒麟队,纷纷到同宗共族的邻村拜年,联络感情。

客家人有舞麒麟送福入屋的习俗。麒麟从村头舞到村尾,一家一户上门礼拜。

在客家围屋里舞麒麟。 (黄志 摄)

深圳西片松岗、公明、沙井、福永、西乡、南头的广府村镇,过年过节舞狮子非常普遍和热闹。

过去,龙华、石岩、布吉、观澜及盐田、横岗、龙岗、坪山、葵冲、大鹏的客家人喜欢新年对山歌;沙头角春节期间表演鱼灯舞;南澳渔民还有独特的“草龙舞”;大鹏古城每5年在春节至元宵节前举办连续7天的太平清蘸和“将军宴”,这些活动也沿袭至今。

老深圳眼中的年味变迁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宇婷

1947年丁亥年出生的薛老,是一位地道的葵涌客家人。回忆起70多年和“年夜饭”相关的记忆,就像是在脑海里翻阅相片簿。

“辛苦当数六月闹,饭菜最好是过年”,关于大鹏新区葵涌客家年三十晚习俗,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丰盛无比的菜肴。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在年夜里如影随形的习俗。

过年过年,吃肉花钱

“自打记事起就在深圳,关于第一顿年夜饭的记忆,一定会有大人们忙碌的身影。”薛老说,“年夜饭又叫团圆饭,一家老小特别是包括长年在外打工做事、读书的青壮成员悉数到席。我是家里的老大,家里4兄弟最开心的,就是常年在惠阳行船的父亲能够回来过年。一家人都忙前忙后,就是对此刻团圆最好的注解。”

“过年过年,吃肉花钱”,说起吃食,葵涌当地人食用肉类的主角是猪肉,除此之外,还有白切鸡、三杯鸭、蒸鱼之类几十年来未曾更改过的主菜式。

“现在生活好了,蒸鱼都用石斑鱼、多宝鱼之类的,象征年年有余。虾也都是用的大虾。之前也有虾,但都是小虾米。”

“以前的年夜饭,经常都是自己*鸡*鸭。”薛老说,“靠近河溪的村子,人们喜欢到溪水边去张罗,既干净又利索。”河溪边大人们人影幢幢,说笑喧闹画面,深深地映在了他脑海里。

“我是家中4兄弟的老大,从能做事起,过年就负责*鸡、贴春联,带着弟弟们一起干。现在住进高楼,一户才一副春联,很快就贴好。*鸡也不用自己动手。”

这么多年,未改的还有傍晚开饭的习俗。俗话有说“朝冬晚年晏昼(中午)节”,即冬至节的饭餐早上吃,端午节的饭餐中午吃,年夜饭晚上吃。“但我们当地客家人年夜饭的开饭时间还是比平时的晚饭早得多,故说傍晚开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杯盏交错,笑逐颜开,开开心心共享盛宴。

年饭糕点,爆竹对联

“花开富贵财源进,星照平安好运来”,从十几岁起就开始帮别人写下第一副春联的薛老,在2024年还有不少春联的“接单”。自己的孩子们,也从来不用买春联,都是直接“上门取货”。

“毛笔字不敢说写得多好,但是在春联文学上,还是有一些研究的。”薛老笑道。

回忆起年三十的习俗,“下午三四点,各家门户都在一片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贴上红彤彤的春联和门神。”正如传统民歌所唱,“年三十晚过新年,满围哥叔贴对联。上厅贴着生贵子,下厅贴着中状元。”

饭前小孩、年轻人,饭后老大人,还会用“香水”沐浴,“柚叶、石菖蒲、番石榴叶等煮成水,温和还可以祛湿”。期盼着小孩洗了长高长大,老人家洗了添福添寿。“洗浴后就可以换新衣,穿新鞋。”薛老表示。

“派红包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年夜饭后环节。”家长派给小孩用红纸包装的压岁钱,俗称“红包”或“利是”。

通常吃完饭天还未黑,小孩子们还会蹦跳着到户外嬉闹一番,秀新衣新鞋,玩烟花爆竹,个个兴高采烈,乐而忘返。

年三十晚要“守岁”,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吃些饼食果品。“炒花生、喜糕、元农(年糕)、米橙、油角仔是过去年夜饭里少不了的记忆,现在多了一些孩子喜欢的爆米花、朱古力、还有蛋卷等等。”

“守”到子夜零时,便点燃大串爆竹,以示“爆竹声中一岁除”,除旧布新,迎春接福,之后才会渐渐歇息。从年三十晚开始,要“点年光”,上半夜固然灯火通明,睡前保留一盏煤油灯继续点亮,象征“年光”,昼夜不熄。

“在大鹏生活了70年,这里绿水青山环境越来越好,而随着时代进步,饭后放无人机、野外露营、上天文台观国际星象又成为大鹏年轻人的新习俗了。”薛老笑着表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