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古时期是道德水准超高的人神共存的黄金时代

中华上古时期是道德水准超高的人神共存的黄金时代

首页角色扮演太阳纪神仙道更新时间:2024-06-23

当我们所学习过的固有的知识翻阅一遍的时候,常常发现,那些知识,常常站不住脚,象历史课本告诉我们人类历史是从最初的原始社会慢慢地变成封建社会,然后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是大同社会。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类的早期,茹毛饮血。天为被地为床,与野生动物角逐在一起,人们弱肉强食。在角逐中人类中强大的就变成了奴隶主,而大多数弱小的就变成了奴隶。也就是说,在人类早期的社会里,充满着血腥与蒙昧、战乱与凶暴。

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吗,我们先看看韩非子说过的一句话:上古竟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上古时期,道德昌明,道德昌明的时代,人与鬼神仙道和谐相处,在那个时代,是人类历史的黄金时期。那时候的帝王,垂衣拱手,毫无作为,却天下道德水平之高,人民安居乐业,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从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也可以知道那个时代的超高的道德水准与超高的养生护生能力,黄帝问天师歧伯:上古之人,能活的时间比较长,甚至活了100岁以上还动作不衰;可是现代之人,年过半百动作都皆衰,为甚么呢?是时代的不同,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歧伯回答说:上古的人,懂得天地之间运行的道理,是阴阳谐和的,每个人的命运是有定数的,所以行事都不和天地的正常运行道理相违背,他们的起居作息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这样就能肉体与精神都协调一致,而尽终其天年。现代的人,可不是如此,把酒当作饮料,过反常的生活方式,日夜颠倒也习以为常,酒醉后肆行房事,来枯竭他的精气,耗散他的真气,不懂得保持精气神的充满,不善于调养精气,最后就贪图一时的快乐而违背养生的乐趣,因为“起居无节”,所以差不多五十多岁就开始已经不健康了,动作也不行了。

上古奇书《山海经》,还有《列子.黄帝》、后世的一些古书中,都有大量记载上古华胥国的存在,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有一个介于人神之间的一个伊甸园国度,道德超高,因为所有的人有超高的道德,所以人体本有的特异功能就会存在,他们在空中飞行如履平地,进入水里就能象鱼一样生活,不存在被淹死的可能性,进入大火里也不会被焚烧,用刀砍也*不死他们,百姓没有私欲,也没有政府或是君主来统治他们,一切都与自然相印。这样的特异功能,在晋朝葛洪撰写的《抱朴子》里,葛洪就记录自已的祖父常常潜在水里几天几夜不出来。

当时黄帝统治天下的时候,祥瑞降临,古书上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祥瑞,黄帝身穿黄色衣服,戴黄色冠冕,在宫中斋戒,凤凰纷纷遮天蔽日而来,黄帝飞落到东阶,面向西面再稽首叩拜,说:“皇天降瑞赐福祉,不敢不受命。”凤凰于是在黄帝的东国落下,栖集在黄帝的梧桐树上,吃黄帝皇土上的竹叶果实,终身在此居住不离去。有诗说:“凤和凰在此相谐而飞,振动翅膀发出声响,纷纷聚集停落树上。”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后世诸葛亮也经常唱吟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那个时代民风纯朴,人心良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乡野村夫都互相让出财产,猪狗都将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让食,这在今天 的社会来看,无异于天方夜谭。

因为人心至善至真,所以当时的人类是人神共存的,与司马迁齐名的刘向撰写了《列仙传》记录了当时或白日飞升,或托形尸解的七十二位仙人,上古时是没有小说的,当时记录历史的史官追求真实性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很多史官写真话触怒君上,*头也好宫刑也好,他们根本不在乎,超高的道德感应到的人神共存或人仙共存的时代,我们今天翻看列仙传的时候,可能认为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篇撰的神话而已,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在那个人神共存的时代里,常常会出现很多类似彭祖这样的极端寿命的人。他们往往介于人仙之间,常常还做点小生意在世间赚点小钱,或游戏人间,有些甚至做帝王的公务员,所以民间各种真人仙人,会常常出现,因为那个时代上频繁出现这样的真人仙人,所以当时的帝王,象秦皇汉武盖世英雄,相信神仙存在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只是后世道德衰微,尘世污秽,感召到真人仙人的机率越来越少,这相当于我们人类,是不太可能成天跟屎壳郎、蛆虫整天混在一起的。所以东晋葛洪在抱朴子里说,秦皇汉武爱好*戮,好大喜功,要令他们斋戒一月尚不可能,他们就算有万乘之尊,坐拥天下,因为没有超高的道德水准,根本无法感召到仙人真人前来。所以,劳师动众,派五百童男童女去海外寻找神仙,也只是为后人留下笑柄而已。

帝尧时代的击壤歌

尧帝时代生活简朴,爱民如子,为百姓树立孝、慈、仁、爱的典范,天下太平安乐。当时一些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歌:

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老人们经过长期的安居乐业,一个个都喜笑颜开,快活无比,歌声透出的欢快,不知道这一切来自于圣王的德政,觉得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百姓感觉不到帝王的存在。更不会认同这是圣人德政的结果。

道德经通过伟大的知见来给统治者与政府分类: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 ;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蔑视他。

这就是道德经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所以,在尧帝时代,就是以道德化天下,结果感召了奇异的现象,这个奇异的现象,后世众说纷耘,认为是飞碟外星人。

根据拾遗记记载:尧帝三十年,有巨大的槎漂浮在西海之上,上面有光,夜晚明亮胜过白天,羽人栖息在它上面。大海边上的人看到他的光芒,有时候有时候小,好像星月出入一般。槎漂浮着环绕四海,十二年为一周天,这样反复持续下去,故得名为贯月槎。

这个贯月槎,按今天的翻译就是飞船,也就是在尧帝时代出没,船上的人是什么人呢,叫羽人,就是长着翅膀的人,这些人,将露水含入口中,喷出来,“日月之光则如暝矣”日月无光,天昏地暗。也就是说这些羽人,随便漱个口,白天可以变成黑夜。

拾遗记上说,这艘飞船也就是在尧帝时代出没,到了舜帝时代,就很少有人见到了,但是“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游历海上及捕渔捞虾的人们中间,仍然传诵着它的神奇伟大。

这就是超高的道德水准才能感应到的羽人与贯月槎在尧帝时代的长时间停留。今天虽然世界各地都有幽浮现象,但绝无一例能与尧帝时代这种高水准停留与羽人长时间现身相提并论,那些呈献在各种视频中瘦小丑陋的外量人形象,是没有办法跟尧帝时代的“羽人”相提并论的,所以现代人将尧帝时期贯月槎及羽人划分为幽浮里的外星人是站不住脚的,所谓羽人,中国称为飞仙,国外称为天使。《楚辞·远游》:"仍羽人於 丹丘 兮,留不死之旧乡。"顾名思义身长羽毛或披羽毛外衣能飞翔的人,最早出现在《山海经》,称羽民。王充称"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体,更受(爱)异形。"张华说"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道教将道士称羽士。羽人因身有羽翼能飞,因此与不死同义。谭子化书里也有说:老枫化为羽人,朽麦化为蝴蝶,此无情之有情也。这样的说法,现今出土的羽人壁画形象,及诗辞歌赋中出现的羽人,那可是餐虹霓,踏碧宵,吸风饮露,不需要任何飞行器也能游于四海之外的飞仙。

没有超高的合于道的道德水准,怎么可能感应到飞仙在西海上停驻达数十年之久。到了舜帝的时候,为什么就开始隐没,舜帝时代,道德水准比尧时代又低了一个档次了,就象老子道德经里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舜帝时代,应当处于失道而后德的时代。曹操诗词里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时代则是失德而后仁的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则是失仁而后义的时代,春秋战国时代,义士频出,机巧之辈开始大行其道,春秋时期鲁班造的小型飞行器,汉初陈平造的美女机器人,并不比我们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要差。谭子化书上说,三皇者有道者也,不知其道化为五帝之德,五帝有德者也,也不知其德化为三王之仁义,三王有仁义者也,不知其仁义化为秦汉之战争。谭子化书里没有讲秦汉之战争之后化为什么。总而言之,从道德水准的高度来说,越到后世,越是差劲。这与佛家里说的我们这个时代是减劫的时代完全不谋而合。按谭子化书的观点,人类历史是从道化、德化、仁化、义化到礼化的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是退化的过程,并不是进化。当天下人人讲礼而不讲道德仁义的时候,就是天下纷乱的开始了,道德经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到那时会怎么样呢?古圣贤没给出答案,但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则说了振聋发聩的话: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整句翻译成: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就虐害人民,率兽食人,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天下会灭亡啊!虽然危言耸听,但可以从现在所处的环境,人们自已生产的东西都含激素抗生素,自己不吃卖给别人吃,当所有的人都这样做的时候,就会出现人人彼此相害的局面,就可能会出现顾炎武那种亡天下的忧虑了。

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来堂而皇之地占据主流科学思维,变成了真理让家喻户晓,而谭子的退化论则早已埋没在故纸堆里,这也与这个减劫的时代理论不谋而合。从佛经里减劫及末法的观念,得出的结论仍然是人类是退化的理论,并不是说现在的人类拥有了飞机,航天器,卫星电视,网络,包括前所未有的大*器,这是在古人类是不可想象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实际上这些外在的这么牛逼的先进科技,在道化年代,却是人们普遍拥有的本有的功能。那时候的人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也能千万里飞行穿越,不饮不食只吸风饮露能长存世间,后世的各种辟谷功夫,却是道化年代本有的功能,这就是老子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佛经里的起世经里也说过人类的最初是从光音天下来,本来就具备各种象飞行、遥视等各种功能,因为吃了大地上的厚味,就停留在地球上飞不动了,那个时候就是道化年代,,因离道化年代比较近,象春秋时列子能御风而行,当时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不会认为这是什么妖术。

舜德化万物,感召鸟兽来耕田

舜以德行名闻天下,大地都能感受到舜的教化。在历山种田时,感得大象跑来帮他耕地,有鸟雀来帮他清理田间的杂草,舜在历山耕作时,历山人因舜常常主动把自己开垦的肥沃土地让给老弱者,自己再去开垦耕种荒地,人们受到舜的感化,都将好的土地让给他人,不但没有以往为了田界而争的事,还能互相礼让,和睦相处。之前雷泽的渔民常为了渔场而争吵,舜来到雷泽后,在舜的感化下,都能礼让出鱼多且有利于捕鱼的位置;只要是舜去劳动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舜才德兼备,制陶技术精湛,态度认真严谨,使制作出的陶器成色上好,美观耐用。也因此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在制作陶器时,精益求精,完全没有粗制滥造的现象。

舜以道德为本教化万民,只要舜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很快慕名而来。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聚集成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城镇,三年就发展成大都市了。

“解民愠,阜民财,重华之德,人莫能及。”舜能消解民怨,逐渐丰硕人民的财富,虞舜的大德,是后人比不上的。

道化年代与德化年代的美好,实在是后世不可想象的,主要标志就是那时的人们识天机超物累,垢名耻利,注重的是精神生活,这种超高道德水准才可能有诗中所写的那种神奇卓异的人体特异功能,如吕洞宾的:朝游北海暮苍酲,袖里青蛇胆气粗。兰采和的: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庄子里说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唯有超高的道德水准才能感召到超高的特异功能,港台剧美剧中常出现的超能力用来搬运金条金块,或者泡美女,这完全是在扯谈,聊斋里记载的崂山道士就是典型的例子了,学了穿墙法术回来用于炫耀,那不撞得一个大包还能有什么,没撞死他也是他命不该绝了。所以唐朝仙人罗公远说:上古至真至妙,非术士所能知。

陈抟,道号希夷。当然,他早已被道家推为神仙的祖师。一般民间通称,都叫他陈抟老祖。他生当唐末五代的末世,一生高卧华山,似乎一点也不关心世事。等到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起皇帝来了,他正好下山,骑驴代步,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从驴背跌下来说,从此天下可以太平!因为他对赵宋的创业立国,有这样的好感,所以赵氏兄弟都很尊重他。当弟弟赵匡义继哥哥之后,当上皇帝——宋太宗,还特别召见过他。在《神仙传》上的记载,宋太宗还特别派人送去几位宫女侍候他。结果他作了一首诗,把宫女全数退回。诗曰:“冰肌为骨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到来。处士不生巫峡梦,空劳云雨下阳台。”这么漂亮的宫女陈抟都全数退回,这在现代人眼里看来这是不是个神经病或者身体有残疾呀。可想而知唯有恬然少欲才有可能感召到高洁的灵魂,怎么可能会有人会用超能力来做名利物欲之举呢?所以影视夸张之谈,完全不能信。

现代的各种修行法,并不是时尚的与时俱进,而是回归自然,返朴归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