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奋斗日记③|深圳地铁值班员:站好自己每一班岗,让乘客心里更踏实

我的奋斗日记③|深圳地铁值班员:站好自己每一班岗,让乘客心里更踏实

首页角色扮演我的奋斗日记更新时间:2024-04-21

凌晨时分,当最后一班列车从站台开走,林泽锋戴起了安全帽,打开了手电筒,走入无人的地铁深处,开始了他日常的巡查。

林泽锋是深圳车公庙地铁站的一名地铁值班员,主要的工作职责是保障车站行车安全、执行车站客流组织预案、落实疫情防控相关措施。作为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最重要的“防火墙”,地铁值班员每一天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实行网格化的排查以及安全演练,为安全出行保驾护航;而近年来AED等急救设备在地铁的加装和使用,更是有效保障了出行乘客的生命安全。

“奋斗对我来说就是站好每一班岗,让每一个用地铁出行的乘客心里更踏实、更有安全感。”林泽锋说。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了地铁值班员为保障地铁安全所奋斗的一天。

值班员一天的工作

林泽锋的工作,跨越了城市的昼与夜。

如果是值白班,林泽锋需要上午9:30前到岗,与夜班同事交接后,便需要时刻保持值守状态。

林泽锋介绍说,值班员工作内容分行车值班员和客运值班员两种,二者每班交替轮值,行车值班员岗值守车控室,客运值班员岗落实客流组织,“如果列车运行出现异常,我们是保障地铁安全最重要的一道‘保险’,车没有停,我们也一刻都不能松懈。”

在2020年8月调入车公庙地铁站成为一名地铁值班员之前,林泽锋曾经担任过地铁站务员的岗位。站务员的工作主要是直接面对现场,维持地铁秩序,处理过往乘客的各种求助和困难。而值班员的工作虽然不需要经常站在一线,但需要处理的问题、沟通的部门更为庞杂,肩上承担的责任也更重。

“犯小错是免不了的,我也在吸取教训中不断学习,避免出现大的失误。”如今经过一年半的锻炼,林泽锋已经能熟练应对地铁运营中的各种突发情况了,在他所在的车公庙地铁站一年多来没有出现过一起安全事故。

而夜班的工作节奏与白天不同,却依旧责任重大。在凌晨的12:34左右,车公庙地铁站最晚的11号线列车驶出,在送走站内最后一名乘客后,关站后的巡视任务是值班员们首先要完成的环节。巡逻小组通常将车站划分为许多个片区,根据各个区域做一个网格化的排查表。每一个巡逻员需要走遍自己所在区域的每一个角落:从天花板、墙面到地面,再到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设施,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认真排查。

夜晚的时间很长,但却丝毫没有空闲。除了日常的巡查之外,车站内部一些设备设施需要更换、维护或保养,这些都需要值班员在地铁运营结束后,沟通其他部门的人员前来处理。值班员还要利用非运营时间模拟执行涵盖反恐、水淹、火灾、防疫、治安事件等5大类共18个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我们要确认地铁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设施都以安全完备的状态进入第二天的运营。”

在结束一系列的排查和演练后,林泽锋和同事们会回到值班室看护设备。凌晨4:30,值班员要进行运营前的例行检查,确认各岗位到岗情况后准备开展作业。凌晨5:30,地铁站开始投入运营,林泽锋还需要值守到上午9:30,白班同事前来交接后,才能下班休息。

让市民出行更安心踏实

车公庙地铁站作为深圳地铁当前唯一的四线综合换乘枢纽,日均客流量高达20余万人次。做好如此密集的人群的人员安全保障工作,对林泽锋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车公庙地铁站的客流量非常大,而且乘客以通勤的上班族为主。”林泽锋说,他经历过不少早晨去上班的乘客因为没吃早餐出现低血糖在地铁内晕倒的情况。这些突发情况都需要地铁工作人员及时出手相助,保障乘客的安全与健康。

而遇到更加危急或复杂的情况,例如有乘客因为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心跳骤停、休克等症状时,则需要林泽锋和同事们使用地铁内配备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抢救。而这种“救命”的情况,林泽锋也恰好经历过一次。

去年的12月23日,林泽锋和往常一样在值班室内值守,突然有安检报告称有乘客晕倒了。“当我抵达时发现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人,已经失去了意识。”林泽锋和同事当即决定先把晕倒乘客用隔离护栏挡住,引导其余乘客不要逗留,随后取来了AED设备准备抢救,这时他观察到这名乘客胸前已经没有起伏了。林泽锋随后询问周围乘客有没有懂得急救的人员,所幸有一名市民站出来说自己是医护人员,于是两人便一起开始抢救。

“当电极片贴上乘客胸口时,AED提示说不建议做除颤,于是我们两人一起按照AED的指引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了大约四分钟后,昏迷乘客的胸口终于有了起伏,随后不久急救人员赶到将乘客送到了附近医院。

“AED如果能运用得当,可以争取到抢救的‘黄金4分钟’,进而能挽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林泽锋感慨道。在车公庙地铁站,几乎每一层站台、每一片区域都配备有AED装置,林泽锋和同事们会定期巡查维护,确保每一台AED能正常使用。据了解,深圳地铁车站今年已实现AED全覆盖,688台AED覆盖11条线路265个车站,做到“站站有AED、层层有AED”。

更重要的是,许多如林泽锋一样的地铁工作者,在入职时都接受过AED的使用培训,确保在危急关头有人懂得使用设备。截至2021年底,深圳地铁共有8000余名初级救护员证,5名员工获得市急救中心辅训导师认证,选拔培育48名急救内部教员,完成4000余名员工的重温复训,建立起深铁运营急救培训体系。

“经过培训,我们这些一线员工在处理晕倒的市民乘客时心里更有底气,乘坐地铁的乘客朋友看到我们站内的AED设备也能感到踏实。”林泽锋说。

为这座城市站好每一班岗

林泽锋出生于1997年,这位在同事中间尚且显得稚嫩年轻的小伙子,已经在深圳工作、生活了两年半的时间。“两年多在深圳的磨砺,让自己成长了许多。”林泽锋这样评价自己。

尽管林泽锋在与深圳只有一海之隔的珠海香洲长大,在第一次踏足这座城市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里扎根,更没想过自己会从事一份与城市命脉如此息息相关的职业——深圳地铁的基层工作者。

他还记得自己上大学时在广州游玩,第一次乘坐地铁时的场景,地铁内熙熙攘攘的人流、方便快捷的设施设备,给了学习交通工程专业的林泽锋很深刻的印象。在离开广州时,他还特地保留了两张广州地铁的临时票作纪念:一份带给家人,一份留给自己。

在2019年从江门的大学毕业后,林泽锋选择报考入职了深圳地铁。尽管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与专业方向并非完全对口,但林泽锋还是在同事前辈的帮助下克服困难,通过不断学习努力适应了自己的岗位。

在深圳这座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中,轨道交通不可以停摆,地铁工作者也不同于其他职业,要求全年无休,很少有正常的休假时间。特别是疫情以来,为了守住疫情防控的红线,肩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任务也更重了。林泽锋已经记不得工作两年半来,自己在地铁值班室度过了多少个节假日,在春节万千家庭团聚的时候,他只能和父母用视频通话“远程过年”。

不过,就算忙碌的日子里,也有温馨的时刻。林泽锋的生日是6月10日,每年这一天,同事们都会在值班结束后买一个小蛋糕庆祝一下。值班室里的生日会虽然简陋,但也让林泽锋感觉内心暖暖的。

“我爸妈经常告诉我,我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林泽锋说,在深圳地铁值班员的岗位上,他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搏心跳,他也愿意继续付出,为这座城市“站好每一班岗”。

记者手记:致敬城市的守夜人

在地铁值班员的身份之外,林泽锋似乎与其他95后年轻人并无不同。他自言在同事中年龄偏小,同事们喜欢叫他“阿泽”或者“泽锋”,在工作之外,他也有自己的朋友、家人和烦恼。而唯一不同的,是作为地铁工作者的一份沉稳的气质,林泽锋说,岗位的职责要求他时刻保持细致,不能松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了地铁工作人员的不易:每天12小时昼夜颠倒的值班,全年365天无休的工作……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付出,维持了城市脉搏的正常跳动,保护了出行乘客的安全与健康,他们不仅是城市的“守夜人”,亦是市民的“守望者”。

每一份付出都是值得的,正如林泽锋所说“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努力本身就是值得讴歌的事情。如今很多如林泽锋一样的年轻人,从校园走出走向各自的岗位,用自己的奋斗谱写出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致敬每一位城市的守夜人,也致敬位新时代下的每一位奋斗者。

【策划】黄灿 陈志

【统筹】胡念飞 秦文纲 张由琼 张哲

【执行】王越莹

【记者】吴扬

【海报】张昶

【作者】 吴扬;张昶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