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省略
【文字版】
一天一分钟一句道德经。今天我继续给大家分享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接下来的一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这是一句几近现代话的文言,几乎人人都懂,即使在现代口语中几岁的孩子都会使用类似的句式。“妈妈都不会做,你让我做?”正是这句话,让全村的妈妈爸爸成了中小学生课外辅导员。
天地,狭义理解为大气层以内的人类文明生存环境就可以了。广义理解不是不可以,只是说起来更麻烦一些。问题是这里省略了宾语&客体“飃风骤雨”这种狂暴的天气现象,确实很多人想得太多。
【补充说明】
天地尚且不能使飃风骤雨这样的天气状况保持太久的时间,况且我们人类又怎么能超越现实,超越规律,超越阶梯,突飞猛进呢?
问题又回归到了“飃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举这个例子到底想说明什么?
道希言,道自然。
道不是不说话,只是我们的耳朵听不见。就如同平时风和日丽,和煦的阳光洒满大地,这是天地自然状态。待到风雨交加,狂风大作,大雨瓢泼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到天地在非正常情况下的狂暴状态。
天地也有平常状态和狂暴状态,犹如我们现在设计的游戏也是这样,英雄与怪物一样都有“爆态狂飙”之时,力量瞬间暴涨几倍十几倍几十倍,但是时间很多也就十几分钟,就会变得很虚弱。
超支,透支。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理解老子接下来说的“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道不说话,也有道的声音,虽然我们听不见,但是山就在那。这是一个本原的自然的,道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自然而然的境界或状态。
不要也不应该轻易地动不动就打破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即使偶尔打破了,也不能维持的很久,即使在强烈的龙卷风,也不能嚣张整个一个早上;即使在强暴的强对流天气,也不能咆哮一整天一整天。
进一步拓展老子的这段话的意义,苏辙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陰陽不爭,風雨時至,不疾不徐,盡其勢之所至而後止。若夫陽亢於上,陰伏於下,否而不得洩,於是為飄風暴雨,若將不勝,然其勢不能以終日。古之聖人言出於希,行出於夷,皆因其自然,故久而不窮。世或厭之,以為不若詭辮之悅耳,怪行之驚世,不知其不能久也。
苏辙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事物内部的两种能量的争斗。阴阳,就是所有事物内部都存在的两种能量。势,就很接近现代话的“能量”概念。阴阳之间需要达成平衡,失去平衡就要寻求突破和发泄。但是这种突然爆发的状态是不可能长久地,终归要平静恬淡地自然状态,才能“久而不穷”。
细水长流,故而源远流长;山洪爆发,虽然能摧枯拉朽,但却不能长久维持那样强暴的状态。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内在争斗的结果,总是换来外在和谐平衡的局面。
苏辙的解读提示了我们正正地理解老子在这一章阐述的内容。道希言,不是道不言,只是我们听不见,这就是说道的内在运动过程从来也不曾停止,只是我们无法觉察而已。在修道德的过程中尤其重要。好好把握这条原则,才能顺其自然,不断精进。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