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贺联
贺联是应用很广的楹联样式。所谓贺联,包括寿联、婚联、贺生子联、贺乔迁联、贺新宅联、贺就职联等,内容庞杂,不一而足。这里主要介绍寿联和婚联。
第一节 寿联
生命是可贵的,而人的寿命却有限得很。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希望能够长寿,古人有所谓上寿、中寿、下寿的说法,战国时期的庄子称“人上寿百岁”,汉代的王充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庄子还述载了一个长寿的典型人物——彭祖。传说中的彭祖是颛顼帝玄孙陆终氏的第三子,姓籛名铿,尧封之于彭城。在商为守藏史,在周为柱下史,活了八百岁。彭祖这个形象的出现,集中反映了人们祈求长寿的心理。
百姓盼上寿,贵族阶级则希望永远不死。主要反映贵族生活的《诗经·小雅》中有不少“天子万年”、“天子万寿”、“万寿无疆”之类的祝辞,这里的“万寿”是福禄久长之意,虽然不专指寿命,但中国传统的“五福”是包含寿的,而且把寿摆在第一位。
燕饮之间祝人长寿的例子也见于《诗经》。《诗·鲁颂·閟宫》:“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所记载的就是鲁僖公在宴席上祝母长寿之事。到汉代,宴席间用酒或物品祝寿似乎已成为一种风尚或礼节。《史记·高帝纪》载:“高祖奉玉巵,起为太上皇寿。”《史记·封禅书》载:“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这是臣下为君父上寿。《史记·项羽本纪》载刘邦约见项伯,“沛公奉巵酒为寿,约为婚姻”,这是主客双方宴席间祝人健康长寿的礼节。
上面所引的材料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祈寿和祝寿,没有特定的日期和形式,同寿联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寿诞庆典的源头。
寿诗起于何时,已无从查考。唐玄宗开元以后,以皇帝生日为节令,称天长节、庆成节,通称圣节或万寿节。唐玄宗的生日在八月初五,丞相张说等请以这天为千秋节,天宝二年改为天长节。杜甫《千秋节有感》诗云:“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这首诗虽不是祝寿的诗,但说明寿日已有题诗的习惯了。韩元忠有《侍宴银潢宫应制诗》云:“愿奉南山寿,千秋长若斯。”这首诗虽不题于千秋节,但内容是祝皇帝长寿的。钱起的《柏崖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予赋诗》则是专为柏崖老人献寿的:“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由此看来,唐代不仅有为皇帝贺寿的风俗,也有为普通人贺寿的风俗,而且出现了贺寿的诗。
宋代寿诗、寿词更为普遍。孙奕《履斋示儿篇·贺生日》载:“黄耕叟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代人作寿诗云: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增百岁人。”这两句诗切合生日,后代用为通行的寿联。宋人韦骧有《醉蓬莱·廷评庆寿词》云:“惟愿增高,龟年鹤算,鸿恩紫诏。”古人以为龟鹤都是长寿之物,《淮南子·说林》称“鹤寿千年,以极其游”,所以人们用龟龄鹤寿来比喻人的寿命,祝人长寿。
宋代还有一种祝寿的文字,叫作寿笺。据《东望阁随笔》载,南宋时某年四月初八谢太后寿崇节,初九即宋度宗乾会节。贾似道命黄蜕作笺云:“圣母圣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从文字形式上看。这是写在笺上的寿联。
南宋时正式称寿联的有孙奕贺周必大生日联,联云:
年与潞公同丙午
日邻莱国占中元
联语切周必大的生年与生日。周必大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干支纪年为丙午,恰与北宋名臣潞国公文彦博的生年(1006年)同干支。旧俗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北宋名臣莱国公寇准的生日在七月十四,所以说“日邻”。这副联语对仗工稳,写法老到,可以推想宋时应出现不少寿联。
在欣赏和撰写寿联时要了解一些有关年龄的代称,如:
而立:三十岁。孔子曰:“三十而立。”
不惑:四十岁。孔子曰:“四十而不惑。”
知天命:五十岁。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六十岁。又称耳顺之年。
古稀:七十岁。
壮:三十岁。
艾:五十岁。
耆:六十岁。“耆宿”指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耋:约指七八十岁。
耄:约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百岁。
杖家之年:五十岁。
杖乡之年:六十岁。
杖国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下寿:六十岁。
中寿:八十岁。
上寿:一百岁。
米寿:八十八岁。“米”字拆开就是“八十八”。
白寿:九十九岁。“百”字去掉上面一横,就是“白”。
茶寿:一百零八岁。“茶”字上头为廿,下半部似八十八,相加得一百零八岁。
椿寿:指父寿,或遍指男寿。
萱寿:指母寿。
以上都是寿联的常用字词。
寿联的主题一般是对主人的赞颂与祝福。寿联赞颂的是活人。尚未盖棺,何能论定?这种赞颂和挽联的赞颂不同,它不允许夸大,不允许拔高,而只能写实。拔高和写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评价死者和生者的分野。
所以,如何在不违背写实的前提下,赞颂联主,就成为撰联的主旨。赞颂的方法之一是选择主人公生平中突出的一个侧面给予歌颂。1917年康有为六十初度,冯国璋撰联为寿,颂其声名:
盛才冠岩廊,致身福地何萧爽
真气惊户牖,学语小儿知姓名
胡嗣瑗的寿联则颂其志向:
以天下为己任
是南斗之一人
黎元洪的寿联颂其学问造诣:
上寿伏生传绝学
通经高密擅名家
伏生是秦时博士,汉时传今文尚书,九十岁时,汉文帝还派晁错往从就学。高密指东汉经学家郑玄,他是北海高密人。康有为是今文经学大师,使衰微已久的今文经学昌盛一时。该联不算随意拔高,应该还是中肯的。
张元济的寿联则概颂其阔大胸怀与著述:
形其量者沧海
何以寿之名山
赞颂之词可以高度概括,但不能空洞抽象,关键在于紧扣主人特点。如王淑兰贺梁章钜七十寿联: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考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累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上联写梁之仕途经历,下联写梁之生平著作,虽嫌奉承,但难以移于他人,也还是贴切的。
赞颂的方法之二是即事立题,或摭取主人近日轶事,或纪述主人生平故事。如梁启超贺康有为七十联:
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已七十矣
奉觞豆于国叟,致欢忻于春酒,亲授业者盖三千焉
上联赞颂了康有为是儒学巨子,并点明今年已进入七十高龄;下联巧妙借用了张衡《东京赋》的成句,意为奉上佳肴美酒为这位“国叟”祝寿,到处都是他的授业弟子。联语切合自己的弟子身份,写得才气横溢,俊语星驰,令人叫绝。
这是学生撰联祝老师寿,下面所引则是老师撰联祝学生寿,如章太炎贺得意弟子黄侃五十联:
韦编三绝今知命
黄卷初裁好著书
上联既切黄侃年已半百的事实,也意黄实已学通古今,腹笥渊博,且治学勤奋。因黄侃性讷,一生不喜著述,故下联勉励黄正好著书,以垂泽后世。
直书其事,只要剪裁得法,措辞讲究,同样可以写出好联来。任澹园为沪县星云上人所撰的四十生日寿联,结语奇诡恣肆,全面描摹了这个和尚的生平喜好和作为:
者个头陀有点来由,四十年中,好结交名士才人,剑仙羽客
平生和尚作些什么,三千界外,爱玩赏梅花杨柳,古画奇书
赞颂的方法之三是以典为喻,即以历史上出名的长寿人物或某方面成就突出的人物来比喻主人。一般地说,所选历史人物应与寿诞主人身份切合,要以文喻文、以武喻武。
1914年,重庆文艺界为郭沫若五十寿辰祝贺,囚于“中美特种合作所”的叶挺将军闻知,撰联书写在香烟盒纸上由夫人转交郭:
寿比萧伯纳
功追高尔基
以两位国外著名文学家作例比,以祝“寿”、“功”之高,贴切得体,画龙点睛,可谓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
再如*贺马寅初六十联: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上联“桃李增华”,谓马老的学生很多,蔚为气候;“坐帐”用《后汉书·马融传》的典故,意为师长讲座;“鹤”用陆机“鹤寿千岁”意,指马老。“无鹤”指开祝寿大会时,马老不在现场。(其时马被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下联“琴书作伴”状写马老的生活;“支床有龟”典出《抱朴子》,祈祷马老长寿。
应当指出,用典最好用人所共知的典故。如吴獬贺李和卿医生六十联:
专一壑,别无求,更向五千言勤研祖德
致百龄,知有术,再留四十载普济民生
其中“一壑”指古代隐士居住的山谷,典出《太平御览·苻子》,但不熟悉此典的人照样可以理解。
赞颂的方法之四是叙交燕言事,情文相生,寓颂于情中。
杨石泉曾官巡抚,是左宗棠旧友,左宗棠在甘肃酒泉任上曾寄给杨贺寿联,联跋云:“癸酉重九石泉生日撰联语奉寄,回首甲子岁是日会于灵隐韬光间,历历于昨事也。”联云:
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
忆昔湖山佳处,曾陪黄菊作重阳
联语除一般性的祝寿之意外,还劝说杨“勉为苍生”继续做官,言情款款,平易朴实,历来为人称颂。而薛慰农为其亲家陈庚伯七十生日所撰的寿联虽也工适,却用了两个典故:
襟上酒痕多,十载同舟如李郭
村边花事好,两家卜宅作朱陈
李郭指东汉李膺同太学生首领郭泰相交结,尝同舟共济,时称李郭。朱陈乃结为姻婚之辞,白居易《朱陈村》诗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此联虽然言情,但全篇无祝寿意,言情而不偏离祝寿主题,这应是寿联起码的准则。以这个标准言之,薛联是不合体例的。松滋雷僧墨与宜都敖达三同登科举。敖达三夫妇八十岁时,雷与之重游泮水,并赠寿联云:
同榜几人存,数前辈科名,并诵灵光一赋
齐眉百岁近,话先朝故事,重歌泮水三章
联语以“齐眉百岁”点题,题旨既见,其余纪事言情就有所依托了。
在近代楹联史上,兴起了一种讽刺性的寿联,借主人庆寿之机,明颂暗讽,皮里阳秋。1908年8月,袁世凯五十生日,他是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贺联满堂,极尽吹捧之能事。有一副贺联从南洋某岛寄来,文云:
戊戌八月,戊申八月
我皇万年,我公万年
1908年干支为戊申,戊戌即1898年。戊戌六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实行变法。慈禧太后密谋天津阅兵准备乘机废黜光绪皇帝。维新派请袁世凯于阅兵时举兵救出光绪皇帝,击*荣禄。袁世凯表面答应,背地里却向荣禄告密。9月26日(阴历八月初六)凌晨,慈禧幽禁光绪皇帝,后又*害谭嗣同等“六君子”。联语所揭的正是袁世凯的这一段丑恶历史。袁世凯看到后,有苦说不出,立刻派人撤了下去。
近代讽刺联的又一个重要对象是清末腐朽势力的总代表慈禧太后。她把自己的生日定为“圣寿节”,逢十称“大寿”,命“举国同庆”,张贴“一人有庆,万寿无疆”之类的寿联。讽刺慈禧的寿联很多,章太炎先生1904年撰的慈禧六十生日联可以说是一个总结。联云: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出幅是慈禧的骄奢淫佚史,对幅是慈禧的卖国祸国史。朱起风《古欢斋杂识》卷二称:“清末那拉氏庆祝万寿时,余杭章太炎有联斥其辱国丧地之罪,笔力悍健,气势磅礴,传诵一时。上下联末句,以‘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颠倒用之,巧不可阶。此殆半由天资,半由功力。”
贺寿联常将寿诞与季候相联系,以本季候的特征加深读者对寿诞的印象。一般如:
春
花开红杏酣春色
酒祝南山比寿龄
喜庆寿辰歌盛世
欣逢佳日恰春风
夏
四月清和逢首夏
一家欢乐庆遐龄
桃实凝香宴北海
榴花献瑞颂南山
秋
花开黄菊沐秋露
星耀长庚贯斗牛
桂子飘香开寿宴
金风送暖会嘉宾
冬
看岭上梅花初放
祝堂前萱草长荣
顶风劲竹何辞老
凌雪乔松岂畏寒
贺寿之联常用数字对,其方法一是以所生之月入联,二是以寿龄入联。
以生月入联,并不一定要用数字,而且一般不死板地搬用月数。在中国的岁时文化中,十二个月,几乎月月都有特定的物候节令。这节令不仅为百姓的生活增添了特色纷呈的内容,而且给诗联创作带来了取之不尽的题材。寿联的构思更是往往紧扣节令,兹举例如后。
正月
林椒辰以进士任江西知县,五十岁告归,生日正月初一,萨寄农寿其六十生日联云:
星辉南极岁之始
雨足西江云自闲
蚌埠督军行辕倪嗣冲生日为正月十三,离元宵灯节二日,某君寿其五十岁联云:
三千珠履集平原,分明月殿霓裳,唤回天宝
十万花灯买元夜,曾记蟠桃麟脯,醉倒昆仑
所谓“三千珠履”原指楚国春申君有门客三千,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国使者,这里喻祝寿的客人多且奢华。“月殿”云云,指庆寿的歌舞场面犹如天宝年间杨贵妃殿前的霓裳羽衣舞。
二月
二月有寒食节,自冬至到寒食一百零五日,所以古人称寒食日为“一百五日”,唐人也称“一百六日”。范春泉二月十六日生,五十岁生日时恰逢主持天津海运,薛慰农撰寿联云:
大衍添寿,一百六日春光好
长才捧檄,七十二沽游兴浓
大衍,本指用大数衍卦,因《易·系辞》上有“大衍之数五十”的话,人们便以大衍为五十的代称。
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生日。周某生于二月十八,平生长斋学佛,有贺其七十生日联云:
柑圃阅春秋,问采药山中,备羡门几生福
菩提证因果,报现花南海,先大士一日生
“柑圃”则围桔,暗切其姓是“围吉”周。“羡门”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切其生平所事。
古人又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孙季芳此日寿诞,严尧卿撰贺联云:
读书空山,无过即寿
此老生日,有花皆香
三月
韩愈曾被贬为广东阳山县令,后人立祠纪念他。清末阳山县令胡衡斋于三月三日在祠内为韩愈做生日,制寿联云:
其人如泰山北斗
是日也天朗气清
杜甫《丽人行》有“三月三日天气新”的句子,对幅用其意境暗点生日。
六月
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某老生于六月二十三日,屠小园贺其七十寿联云:
莫道古来稀,年齿已堪告杜老
若论一日长,风流直欲唤莲兄
八月
八月有中秋,某老生于八月十六日,有人贺其六十寿联云:
大挠周天,俾炽而昌期而艾
中秋昨日,愿人长寿月长圆
“大挠”是黄帝的史官,相传“大挠作甲子”,以干支相配纪日。“炽”有昌盛的意思,《诗·鲁颂·閟宫》有“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威”的话。“艾”是对老人的敬称,“五十曰艾”。
九月
九月九日为重阳,古有登高之俗,插茱萸、饮菊花酒以祈长寿。俞樾有寿沈仲复九月十日生日联云:
以玉堂客作金山主人,旌节将移,且为第一泉小住
歌鹤南飞和大江东去,茱萸未老,好补重九节清游
严问樵有寿侯理庭之母九月十日九十寿联云:
开上寿初筵,九十曰耋
后重阳一日,八千为秋
十月
俗称十月小阳春,涂小园寿欧阳某十月七十岁生日联云:
三千岁月春犹小
六一风神古所稀
宋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这里借“六一”暗切主人姓氏,又正好构成数字对。
十二月
古以农历十二月腊祭百神,称腊月。十二月初八是浴佛节,宋时作浴佛会,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民间有吃腊八粥之俗。俞樾有寿王梦薇之母十二月八日七十生日联云:
愿岁岁今朝,以腊八良辰,陈千秋雅戏
祝婆婆老福,从古稀七十,到上寿百年
在中国的岁时文化中,十二个月几乎月月都有可以用来抒写的题材;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可资敷衍的故实,也可以就月日数字的特点,提炼出妙趣横生的数字对。蒯礼卿以五月十五日生,徐涯生寿其五十岁联云:
五月十五,五福备至
百年半百,百寿开先
郭嵩焘有寿入冬月十一生日联云:
十一月十一日
八千春八千秋
简直是信手拈来,不费功夫。
一般说来,年纪不大,不值得祝贺。楹联史上的寿联多为五十以上。且民间风俗,祝寿多取整数,如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这些数字很容易分解,也很容易找到相对的数量词组。某君贺人五十寿联云:
数百岁之桑弧,过去五十,未来五十
问大年如海厘,春华八千,秋实八千
桑弧,据《礼记》载,国君世子出生,以桑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寓志在四方之意。海屋,据苏轼《东坡志林·三老人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矣。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山齐。这是以百岁来衡量五十。
乾隆皇帝五十岁时有寿联云:
四万里皇图,伊古来从无一统一朝四万里
五十年天子,自今后还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这是用万岁来衡量五十。
丁立诚寿金芸台五十生日联云:
酒星李长庚,愿三百六旬多醉
君子蘧伯玉,知四十九年之非
中国民间的做寿,有所谓“做进”,人们祝五十寿往往在满四十九岁之时。蘧伯玉是春秋时卫国人,孔子在位,常主其家,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贤而终不见用。于是“知四十九年非”成了五十寿联常用的典故。
以日而论,五十年共得一万八千日,周凤楞贺人五十寿联云:
吾辈当惜分阴,万八千日莫虚掷
劝君更尽杯酒,四十九年应知非
七十的拆拼之法也可以有多种。李钟荣寿孙子翼之母七十生日联云:
介寿献西母蟠桃,一千岁花,二千岁实
忘忧羡北堂萱草,四十年苦,三十年甘
丁立诚寿邹典三的七十生日联更为奇特:
君七十,我五十,合甲子重周,岁序绵长,高会先荷花生日
椿八千,桃三千,记己亥六月,主宾酬酢,胜地得好木丛林
联语切寿龄、切年月日、切庆祝地点好木寺,艺术容量很大。这类联似乎都受了纪昀乾隆五十五年八旬万寿灯联的影响,联云: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汉语词汇中带数字的语汇虽多,但在一副短短的联中,要把与寿诞相关的内容同数字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学问功底、才思技巧,是缺一不可的。
挽联中有自挽,在寿联中亦有自寿一类。旧文人中,有此癖好者不在少数。如清代大联家钟耘舫六十自寿联,长达890字,上联总结了作者的坎坷一生及受尽挫折之后的反省;下联则是对战乱频仍、风雨飘摇的国事的概观。一般文人大多在寿诞之日,自己写副楹联,自我总结一番,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怀。依其内容,大约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自慰自足,自我标榜。
能够提笔写联的,大大小小是个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这些人一般温饱有馀,眼见得社会黑暗,并不愿同流合污。做的诗联,往往孤芳自赏,高标自诩。就世界观而言,这类联的消极意义要多些。如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六十自寿联云: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馀钱,瓮有馀酿,釜有馀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祇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郑板桥的人生观无疑是消极的,但他并不主张无所作为。他的放浪形骸原本也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消极抵制。这副联对后世自寿联影响很大,不少人只是吸取了联中消极的一面,充分体现小农经济土壤中产生的一种自慰自足的情绪。佚名五十自寿联最为典型:
内无德外无才,并无好无恶无是无非,更无点些些产业,直到无柴无米,五十载光阴荏苒
老有母长有兄,并有妻有女有子有孙,还有个小小功名,也算有福有寿,两三代骨肉团圆
作为经学大师的俞樾,终生追求的境界是没有止境的,他的自寿联远远超出了“知足常乐”保守传统:
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
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
乾隆皇帝的七十自寿联虽然也是自我标榜,但事与人称,毫无夸张之辞: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孙曾予一人
在封建帝王中,乾隆以前活到七十岁的只有六人:汉武帝刘彻、梁武帝萧衍、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清圣祖康熙、清高宗乾隆;而五世同堂的只有乾隆一人。
第二种境界是回顾去日,自我反思。
黄枫亭的五十自寿联是笼统地、抽象地反思:
已历万八千日,先生醉乎,未也
追思四十九年,吾子过矣,非欤
谢玉汉在广东做过多任知县,与夫人同跻七十,自寿联云:
无可颂扬,百姓脂膏未曾染指
有何欢喜,七旬夫妇难得齐眉
有近代联圣之称的方地山的自寿联写得更加含蓄,近乎格言:
依于金石能长寿
但善词章非壮夫
作者精于考古学,工于诗赋。做过袁世凯的西席,晚年寄居天津。此联约写于袁世凯彻底倒台之后,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使他不得不想起汉人扬雄《法言》中的一句话:词赋之类的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也”,感慨何其深也!
第三种境界是珍惜年华,积极奋进。
不少自寿联摆脱了“一切都由命安排”的宿命论,超越了自慰自足的庸人哲学,一扫孤芳自赏、放荡不羁的旧文人习气,表现出奋进不已,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李鸿绪七十自寿联云:
七秩是今秋,敢云诗咏台莱,犹以辛勤图补拙
百年数来日,惟愿性同姜桂,好将老健当神仙
一秩是十年,七秩即七十年。“台莱”即莎草,《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诗云:“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万寿无期。”这里指代祝寿。
更值得推崇的是康有为的六十自寿联:
傀儡曾遣登场,维新变法,备历艰辛,廿年出奔已矣。中间灰飞劫易,几阅沧桑,寿人笙磬忽闻,北海归来如梦幻
歌舞业经换剧,得失兴亡,空劳争攘,一世之雄安在?此时雾散烟消,徒留感慨,老子婆娑未已,东山兴罢整乾坤
光绪二十四年,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康有为流亡国外二十年,回国后有感于巨变作了这副自寿联。联语突破了寿联只写个人功名得失的框框,把个人命运同国运兴衰结合起来,立志再整乾坤。尽管他在行动上没有做到,但就楹联艺术而言,还是可以传诵的。
第二节 婚联
现代家庭常用联,除了春联之外,大约就是新婚喜联了。婚联起源于何时,没有认真考索过。明清小说中各种楹联都曾见过,独不见婚联。写于晚清的《老残游记》记录了这样一件事:在齐河县旅店,黄人瑞想方设法促成了老残与翠环的姻缘。老残被拥进新房,墙上挂了一副大红楹联: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是生前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看来,相对其他联种来说,婚联的出现不会太早。
但是,中国人从来就把结婚当成人生第一件大事,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把爱情放在功名的前面。远在春秋时期,士大夫们就规定一套又一套婚娶的繁琐礼节,诗歌中恋爱婚姻更是永恒的主题。人们在自身藩衍的过程中,创造出数不清的通婚结缘、选美择婿、夫妇和睦的优美故事。这些佳话趣事,往往成为诗文歌曲的重要题材,自然也为后代婚联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这里就婚联常用字词和几个常用典故作些介绍。
1.婚联常用字、词
婚联立意的核心之一是整个联语的意境要呈现出新和喜的气氛。诸如:
双飞却是关雎鸟
并蒂常开连理枝
燕舞莺歌春得意
志同道合偶遂心
喜期办喜事,皆大欢喜
新春结新婚,焕然一新
横额常用的祝辞如良辰美景、赏心悦事、花好月圆、双喜临门、美满姻缘等,一般可用作横披。
就字面而言,构成喜庆气氛的办法之一是选用美好的、吉祥的、正面褒扬的词语。“红”、“新”、“佳”、“喜”一类的词不但不可少,而且在同一联中可以多次重复出现,形成复字联。
中国人以红色为喜庆,婚日用红烛、红纸、红腰带、红头巾,礼物用红纸包装。构成楹联的词语既要讲究感情色彩,又要注意其形象色彩,用以作为起兴和比喻的事物也必须是美好吉祥的。
次说“新”字,早在《诗经》中就有“宴尔新婚,如兄如弟”的话,《白虎通·嫁聚》引作“燕尔新婚”。用为庆贺新婚之辞,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说:“婚姻自有成,新婚燕尔安排定。”自汉代开始,新娶的妻子,新嫁的丈夫都称为新人。唐代以后,人们又把本指新科及第者的“新郎”借来称新婚男子,所以关汉卿的《窦娥冤》中唱道:“帽儿光光,今日作个新郎。”
再说“喜”字。自古吉庆的事都可以称喜,而唐以后“喜事”多特指婚姻,民间至今还把结婚叫作“办喜事”。结婚的日子叫喜日,结婚的宴席叫喜宴,请帖叫喜帖,照料新娘妇女叫喜娘,与结婚相关的地方的物品都要贴“喜”字。
婚期又可称“佳期”,唐人乐府诗中有“何年征戍客,传语报佳期”的句子。美女又叫“佳人”,一对新人称“佳偶”,好女婿称“佳婿”,大书法家王羲之就被称为佳婿。好儿好媳又可叫作“佳儿佳媳”。所以“佳”字在婚联中也用得很多。
2.几个常用典故
婚联除讲究典雅外,还要求辞藻华丽,这是婚联艺术上的一个特征。为了突出这一特征,常常运用一些典故。这里择其要者略加介绍:
婚联是最富有文学性、内容最为丰富、风格最为典雅、辞藻最为华丽的一类实用对联。这是婚联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婚联最为常用的字词有鱼、水、花、鸟、月、珠等。多用比喻修辞手法。这里选择几副传统婚联略加简介:
百年好合
五世其昌
上联典出《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古人认为人生能活百年,就是长寿。好合,即和谐。夫妻百年好合,就是能和谐到老,终身相伴,这是人生的幸福。下联典出《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春秋陈大夫懿仲占卜择婿嫁女,得“吉”,卜辞有“凤凰于飞,五世其昌”等语,“五世其昌”是说婚后其子孙将要世世代代昌盛发达。
这是在城乡婚礼中最常见的喜联。有人将它扩写为“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它概括力强,内涵丰富。不但祝福结婚当事人白头偕老,一生幸福,而且预祝他们子孙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这种吉祥喜庆之意,完全符合我们汉民族的传统心理。
雀屏中目
鸿案齐眉
上联典出《旧唐书·窦后传》。南北朝北周的窦毅有一个女儿,从小聪明过人。当她听到隋文帝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的消息,非常气愤,哭着说,恨自己不是男子,无法前去挽救舅舅家的亡国灾难。窦毅觉得女儿很有胆识,是巾帼中的佼佼者,决定替她选择一个英雄男儿为丈夫。于是便在家里特制了一架画着两只孔雀的屏风。凡来求婚者必须连发两箭,射中屏风上孔雀的眼睛,才会许婚。最后只有李渊通过了这种“考试”,他就是后来的唐高祖。窦毅的女儿便成了皇后,史称窦后。
下联典出《后汉书·梁鸿传》。东汉梁鸿家贫苦读,性耿直,很有学问和气节。很多人想把女儿许配给他,他谢绝了不少提亲者的好意,最后娶了长得不好看的孟光。婚后他俩隐居山中,安贫乐道,感情甚笃,夫妻相敬如宾。每次吃饭时,孟光总是把盛饭菜的托盘高举齐眉,为梁鸿送饭,表示对丈夫的敬爱。
这副对联有人扩写成“雀屏欣中目,鸿案庆齐眉”。或“雀屏射中目,鸿案举齐眉”。
蓝田种玉
红叶题诗
上联典出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相传古时有个雍伯,葬父母在一座高山上。山高八里,山上没有水,他备了水给人喝。有一个人来喝水,给他一斗石头,叫他去种,说可以种出玉来。正好雍伯要娶一个姓徐的女儿。姓徐的要他送一双白璧。雍伯在种石头的田里得到五双白璧送去,遂与徐女成婚。
下联的红叶题诗结成良缘的故事,在唐代较多,情节略同而故事各异。现举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中的一则故事为例。相传唐宣宗时,舍人(侍候太子的官)卢渥在御沟里拾到一片红叶,上面写着一首诗:“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他就把它藏在箱子里。后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去宫女中选择配偶,选中的恰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
御沟题叶
绣幕牵丝
上联见前面“红叶题诗”的解释。
下联事见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红丝娶妇》。相传唐朝宰相张嘉贞想以郭元振为女婿。他有五个女儿,让她们藏在幕后,各牵一根红丝留在幕外。郭元振伸手牵着一根,是第三个女儿牵着的,就娶为妻。
宜家宜室
鼓瑟鼓琴
上联语出《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宜,合适,相称之意。室,谓夫妻所居。家,谓一大门之内。意思是说女儿嫁归男家后,一定夫妻和好,全家顺遂。下联语出《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鼓,弹奏,演奏之意。瑟、琴,皆属于乐器。比喻成婚之后,夫唱妇随,犹如弹奏瑟琴,节奏和谐,音调甜美。同时琴、瑟又谐音情、色,寓意深远。
这副对联还可以上下联对换成:
鼓琴鼓瑟
宜室宜家
也可同前一副对联组合成:
御沟题叶宜家宜室
绣幕牵丝鼓瑟鼓琴
运用历史上的喜结良缘故事,按照对联撰作规律,可以创作出很多很好的婚联来。人们总是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希冀和期待吉祥如意的未来,这是中华民族传统心态的反映,也是人际和谐精神的表现之一。所以婚联中用典用事的特别多,爱用古代良缘佳话缀构成联。这种婚联,显得典雅隽永,意味深长。不过读者对于婚联中的有关典故丰富的内涵要作为文史知识多加了解,不能用错了。
吹箫引凤
淑女乘龙
“吹箫引风”的故事出自《列仙传》。传说秦穆公时,箫史善吹箫。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很喜欢他,二人结为夫妇,筑凤台居住。有一天,箫史吹箫引凤,弄玉跨凤,箫史乘龙,一同升天而去。后代诗文中常以此为结婚的典故。唐李端《赠驸马》诗云:“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与此相似的还有一个“乘龙”的典故,《楚先贤传》载,孙文英与李元龙二人都娶太尉桓叔元之女为妻,当时的人称赞桓氏二女俱“乘龙”。不过,“乘龙”只能用于择婿嫁女一方。
鸳鸯比翼
龙凤呈祥
鸳鸯:这种鸟雄为鸳、雌为鸯,偶居不离。诗文中自古用为爱情的象征,《诗·小雅·鸳鸯》唱道:“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古有所谓鸳鸯被、鸳鸯枕、鸳鸯履,但凡夫妻所用之物,都绣上鸳鸯,并以鸳鸯为名。
凤凰、凤鸾:凤凰是瑞鸟,雄为凤,雌为凰。《左传》中载有敬仲夫妻在齐国享有声誉,占卜之辞有“凤凰于飞、和鸣锵锵”的话。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所以用这两句话来比喻敬仲夫妇的声誉。《诗·大雅·卷阿》唱道:“凤凰于飞,翩翩其羽。”后来用“凤凰逑”比喻爱情,用“凤凰于飞”比喻夫妇和谐。
鸾是一种神鸟,诗文中用以喻美人。唐卢储《催妆》诗:“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春秋时秦国和晋国世为婚姻,所以唐以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鸾凤连用泛指美人,后以鸾凤和鸣喻夫妇和谐。明代,定婚的帖子又称“鸾书”。所以“鸾凤”在婚联中出现的频率简直比鸳鸯还高。
另外,中国自古讲究两姓通婚必有媒人,人间有媒人,天上便有月老。唐人小说记韦固夜经宋城,遇一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韦固问所检何书?答曰: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杭州西湖有月老祠,魏滋伯撰祠联云:
甘四风吹开红萼,悟蜂媒蝶使,总是因缘,香国无边花有主
一百年系定赤绳,愿秾李夭桃,都成眷属,情天不老月长圆
这是一幅优美的爱情婚姻联,挂在哪里都能现出个中情味。
2.节令与轶事
婚联讲究切合。大而言之要切合婚姻喜庆的主题。分开来说,还要切合婚期、切合新人的姓名、新人自身的特点及恋爱轶事。
(1)切时令
传统的婚联中有所谓分月婚联、分季婚联。分月也好,分季也好,无非是以四时风物、民俗传说入联,教风花雪月都带上喜庆的色彩。
春天的正二三月,可以入联的风物一是新春新岁,切合一个“新”字:
春临大地迎新岁
喜到人间贺佳期
吉日吉时传吉语
新人新岁贺新婚
选佳节择佳偶,佳期传佳话
迎新春贺新喜,新人树新风
二是梅雪迎春、花明柳暗、景物一新;
金屋才高,诗吟白雪
玉台春早,妆艳红梅
“金屋”指极其华丽的房屋,史载汉武帝未登基时将娶阿娇作妇,他说:“若得阿娇作妇,当做金屋贮之!”白雪吟诗说的是晋朝谢道蕴的故事。谢道蕴是个才女,一日大雪,其叔父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回答:“撤盐空中差可拟。”这个比喻自然太别扭粗俗。谢道蕴答:“未若柳絮因风起。”后来便用“咏絮才”或“白雪吟诗”比喻女子多才。“玉台”指镜台,女子的梳妆台,唐王昌龄的《朝来诗》:“盘龙玉镜台,惟待画眉人。”用了这些典故,较一般地直书桃红柳绿、红梅吐艳之类要高雅得多了。
春景的另一个特点是莺歌燕舞:
杏坛春暖花并蒂
兰闺日融燕双飞
“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之处,“兰闺”通常指女子所居,这副联应是写女性知识分子的。
莺声日暖鸣金谷
麟趾春深步玉堂
“金谷”地在洛阳西北,晋人石崇曾筑园于此,南朝梁何逊有诗句云:“金谷宾游盛,青门冠盖多。”这里借喻宾客之多。“麟趾”喻家族之旺。《诗经》中有篇名《麟之趾》。“玉堂”泛指富贵人家,乐府诗中有“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的句子。
夏季是农忙季节,这个季节结婚的不多。
秋季婚联主要切三样东西:
一切七夕的故事和风俗:
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色作春宵
玉镜人间传合璧
银河天上渡双星
银汉双星,蓝田合璧
人间巧节,天上佳期
二是中秋圆月:
百合香车迎淑女
中秋朗月照宾朋
朗月庆长圆,光照庭前连理树
卿云何灿烂,瑞符天上吉奎星
三是中秋桂花。丹桂飘香,“桂子”又谐音为“贵子”,喻“早生贵子”之意,所以用得多:
吉日恰逢桂子熟
新婚喜共月儿圆
丹桂香飘,姻联两姓
蟾宫月满,喜照人间
冬季之婚常在岁末,婚期放在年头岁尾,这是中国婚俗的一大特征。婚联所取之物与初春基本相同:
画眉笔带凌云气
种玉人怀咏雪才
梅蕊初放,花开并蒂
凤凰于飞,喜满华堂
叶上题吟,朱陈结好
梅边索句,秦晋联姻
(2)切婚期
所谓切婚期就是把结婚的日期写进婚联中去。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是采用嵌字之法,把结婚的日子嵌入联中。如:
初月洒银光,诗题紅叶同心句
三更话密语,酒饮黄花合卺杯
这是阴历初三婚,从“红叶”、“黄花”等字眼看,当是九月初三。
十全其美,五世其昌,斯为贵也
六合同春,万方同庆,不亦乐乎
这是春季某月的十六。
需要指出的是,婚联中直嵌吉日容易显得呆板,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用数字构成的词语,往往生拼硬凑,失之牵强,这是撰联者必须要注意的。
(3)切姓名
切姓名的常用之法是把姓氏字以至于整个姓名都嵌入联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多数姓名之字很难组成合适的词语,即便分开来不难组词,但要联成句子,又要切合婚姻,就十分不易了。如果适当引用典故,嵌入后不见刀斧痕迹,那就更难。就算以上诸事都做到,还有一个平仄的问题。吴汝纶贺某王氏子入赘联云:
在昔吹箫传弄玉
只今坦腹得王郎
上联从新郎的角度,用《列仙传》典来赞美新娘冰清玉洁的品格。下联用《世说新语·雅量》王羲之坦腹东床而中佳婿之选的典故,切王氏子入赘。
方地山贺马文季、罗韵玲九月婚联云:
玉骢马,少年场,白眉世家,一代文章传季子
金叵罗,合欢酒,黄花门第,三秋韵事斗玲珑
这副婚联不仅嵌入了新郎新妇的姓名,而且点明了各自的家世、点明了婚期节令。马文季是桐城派后期作家、教育家马其昶的第三子,本人也有才名,所以说“一代文章传季子”。“白眉”是马姓的典故,源出《三国志·马良传》。蜀汉马良字季常,兄弟五人皆以“常”为字,各负才名;马良眉生白毛,才气出众;乡里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罗文玲家酷爱菊花,尤善种菊,故称“黄花门第”,菊开九月,正切“三秋”时令。“玉骢马”是名马,嵌入马姓;“金叵罗”是酒杯,正好嵌罗姓。一联之融入如此众多的事情而又不见刀斧痕迹,既显出学识的渊博,又见其技艺的高超,称得上婚联一绝。
(4)切轶事
婚联要写出特色很不容易。梁章钜著《楹联丛话》,录乾隆至道光百余年间名联,婚联仅五副;吴恭亨《对联话》所收婚联也是凤毛麟角;各种名联选集中婚联甚为罕见。但在实用联中,婚联却是泱泱大国。这种反差正好说明婚联创作需努力写出特色,写出佳作。以新人的生平轶事或爱情轶事入联,正是突破一般庆贺主题,体现婚联个性的重要方法。有“现代联圣”之称的方地山题女儿结婚联云:
两小无猜,一个古泉先下定
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
联语几乎全是纪实。方地山的女儿嫁给袁世凯的孙子,其亲家袁克文曾是方的学生,二人都喜欢收藏古币,儿女订婚之时不用世俗聘礼,只是相互交换了一枚珍贵的古币。这本身就是值得一书的轶事。儿女成婚之时,恰值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挑起南北战争之时,婚礼草率,只在旅馆中备了几桌酒。联语的前一个小句都由诗句典化而成。“两小无猜”出自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万方多难”出自杜甫的《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定婚的轶事古朴而超俗,结婚的时局为喜事罩上了忧伤的影子,诗文典化使纪事顿生韵味,四个数字对使联句属对工整。
佚名贺梁令娴婚联亦有特色:
绝代艺蘅词,三岛客星归故国
传家爱莲说,百花生日贺新郎
粱令娴是梁启超的长女,工诗文,有《艺蘅馆词》一卷传世。“绝代”一语双关,既美其词,又取“绝代有佳人”之意。梁氏曾随父客居日本,民国初年回国,故称“三岛客星”。新郎周希哲为大学教师,故对幅取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方面固然为了与“艺蘅词”构成著述对,另一方面正好暗切周姓、点明新郎的儒雅身份。“百花生日”即花朝,二月十二或十五,这里指婚期,又与出幅的“三岛”构成数字对。
大凡人当初婚之时涉世日短、成就不大、声名不显,可供搬演的事实极为有限,撰联之时要善于搜寻、善于捕捉。
3.广受欢迎的嵌名法
贺婚联最受欢迎的是用嵌名法,把男女双方的名字嵌入楹联,这也是很文雅的。例如1929年夏,吴文藻与谢冰心新婚之际,冯友兰赠联贺喜:
文藻传春水
冰心属玉壶
“文藻”意为文辞的藻采,也是新郎名;“春水”喻女子明亮的眼睛;“冰心”意为高洁之心,也是新娘名,“玉壶”暗喻明月。全联巧用嵌名、双关、比喻称颂一对新人的才华和品格,营造了新娘慧眼识文藻,新郎明眸望冰心的优美意境,颇有情趣。
笔者曾作过一些嵌名婚嫁楹联,如贺同事刘娟老师新婚:
曩日两心多烨炜
今宵千里共婵娟
上联中“炜”为新郎名字,当年两人分居湘粤,今刘娟调湘,始得完婚。
又如贺龚慧青小姐新婚联:
上智慧何如下智慧
茶嫵青却忆眉嫵青
上联用慧能“下下人有上上智”典,因初识龚小姐时,彼为一茶馆服务生。下联意为龚婚后不会再到茶楼服务,徒令人睹茶思人罢了。
最后,还要讲一讲复婚续婚联。
复婚、续婚现在虽然普遍习见,但用联者不多。简单地说,复婚有如破镜重圆,复婚之联大抵以此立意:
无奈花落去
有缘凤归来
梅开二度花复艳
月缺重圆光更明
烛照洞房,缺月依旧成满月
名登金榜,故人重今做新人
续婚是再度婚姻。古以琴瑟喻夫妇,故称妻死为断弦,再娶为续弦。续婚之联大约不出此意境:
苑上梅花二度
房中琴韵重调
鼓琴鼓瑟,弦更张时风更韵
宜室宜家,镜仍合处月仍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