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主题
本竞赛项目以“星际争霸”为主题,参赛选手需通过作品拼搭、智能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三个步骤,完成比赛项目设定的任务。设置小学组(1-6年级)。比赛考察选手对作品外观设计、传感器使用、智能硬件控制等知识的掌握及运用。
二、参赛对象
本赛项面向小学在校学生,仅设置小学组,按参赛选手在2023年9月以后在读的学段区分,仅限小学1-6年级学生参赛。每支参赛队伍由2名队员和1名指导老师组成。比赛过程中需组内学生独立完成,指导老师、家长或其他人不得代替或者帮助完成。
三、比赛内容
本次比赛主题是“星际争霸”,在星际争霸之中,物资能否及时送达也关系到争霸赛的成败。本次比赛中,运输组员在星际之中,接力运输物品,自主寻找路径并最终到达终点。参赛选手利用编程小车,结合Mixly编程,自主设计一个具备巡线、转弯、前进、搬运等功能的机器人,比赛现场需要自行规划路线,搬运物品到达指定点,队友接力运输物品到达终点。物品最终停留点、完成的任务、时间也作为评分参考项之一。
四、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俯视图及比赛道具如下图:


1.比赛场地图:3000mm*1500mm;
2.比赛场地图材质:喷绘布;
3.起点、终点、任务区均为300mm*300mm,以内径为准;
4.MOON蓝色区域:220mm*220mm,以外径为准;
5.红、黄、绿物品存放区:200mm*100mm,,以内径为准;
6.黑实线宽20mm;
7.以上规格允许大约有±2mm 的误差;
比赛道具说明:搬运物均为50mm*50mm*50mm的立方体。
五、比赛任务
(一)比赛任务
1.现场搭建一个轮式机器人(满足巡线、前进、转弯功能);
2.要求自行设计的轮式机器人能够搬运1个直径50mm的EVA方块运动;
3.轮式机器人上需要安装电机、红LED灯、黄LED灯、绿LED灯、循迹传感器,并对其编程,使轮式机器人进行搬运并完成相应区域任务直到进入终点区;
选手1比赛任务:
①从起点①出发,以巡线形式前进,分别经过MERCURY(红)、VENUS(绿)、EARTH(黄)物品存储区,赛前裁判组抽取其中2个点,在对应路口放置EVA方块,机器人需要将EVA方块推入各自区域,要求方块垂直投影面积完全落在对应区域内,推动过程点亮相应颜色LED灯,方块进入区域后关闭LED灯,然后回到主赛道继续前进;
②到达MOON区域,需要将路口的EVA方块推入蓝色“田”字区域,方便选手2将方块运送至终点;
③方块送达蓝色区域后,小车自行后退并离开(退出路线不限,但不能影响后续比赛进行,选手不能进入比赛区域用手取走机器人);
选手2比赛任务:
①从起点②出发,以巡线形式前进,可选任意路线前往MOON蓝色区域;
②途中需要顺利经过NEPTUNE或JUPITER区域,在SATURN或URANUS区域需按要求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周,到达MOON蓝色区域,将区域内EVA方块以巡线方式运送至终点;
③运送途中经过MARS绿色区域,需要点亮LED灯,LED灯颜色(红/黄/绿)由赛前裁判组抽签决定,然后机器人和EVA方块一起进入终点区(垂直投影面积全部落在停止区内);
抽签结束后,组内2名选手自行选择任务①或者任务②进行调试,比赛结束前均可互相调换任务。
机器人开始时需放置在起点区域,启动电源后5秒内使机器人运动起来,选手1机器人运动后比赛开始计时,比赛开始后它应当保持完全的自动,以巡线形式前进,否则它会被取消资格。选手1机器人完成各项任务后,选手2接力完成后续任务,选手2机器人进入终点或者比赛结束则停止计时。选手2机器人启动时间不做要求。
评分规则:每组共有2次机会,每次比赛时间为2分钟。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机器人完成各项任务并在终点区内停止,则由裁判记录比赛的时间、完成的任务;如果不能正常到达终点,则记录比赛时间以及完成的任务。每支队伍进行2场比赛,由裁判员安排 2 场连续进行,每场成绩为2名选手分数累加,取成绩最优的1次记入总成绩。组与组之间比较,在分数相同的条件下,用时少的队伍优先排名。
(二)比赛规则
1.比赛时长
现场搭建、编程、测试:90分钟/组;比赛:2分钟/组。先完成调试的组别可优先比赛并提前离场。
2.比赛模型
器材要求:控制器1个(控制器需要亚克力封装且具备防反插接口,主控芯片ATMEGA328P),电机2个(电机驱动芯片DRV8833,电机驱动电压不超过5V,电机转速不超过380转/分)、红外循迹传感器2个、红绿黄LED灯各1个,锂电池1个(电池供电电压不超过9V),结构件1包。搭建作品的结构件数量不限,传感器的固定仅允许使用结构件,不允许使用胶水等物品粘连。
机器人尺寸:启动前不超过 300mm*300mm*300mm。重量不超过1kg。
3.机器人运行
(1)机器人于起点区启动之前须静止,若启动时超出起点区,需将机器人拿回起点区重新启动,成功启动后机器人须自主运行。
(2)不可人为干预机器人运行,违反该条规定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取消比赛资格。
(3)在任务完成所限定的时长内无长时间暂停。
(4)在任务完成所限定的时长内,参赛机器人如发生结构件脱落,在不影响机器人正常行走的情况下,参赛选手可请求裁判帮助取回脱落件。
(5)比赛过程中不可增加、除去、交换、变更机器人的软硬件。
6.比赛违规
(1)机器人启动前不超过 300mm*300mm*300mm,重量不超过1kg,超出规定范围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警告,第三次本轮比赛结束,该选手积0分。
(2)机器人于出发区域启动之前未处于静止状态,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警告,第三次本轮比赛结束,该选手积0分。
(3)机器人启动5秒后未前进,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警告,第三次本轮比赛结束,该选手积0分。
(4)第一次、第二次警告均可返回修改,第三次仍违规则该选手比赛结束,积0分。
7.比赛结束
(1)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视为比赛结束。
(2)规定时间内未完成任务,比赛结束。
(3)选手1 机器人偏离赛道后,选手2仍可以继续比赛,若选手2机器人偏离赛道,则比赛结束,总用时增加5秒。
(4)正在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在比赛区域内长时间暂停(超过5秒),视为比赛结束。
(5)比赛过程,机器人在比赛地图区域内不以巡线方式运动(超过2秒),视为比赛结束。
8.取消比赛资格
(1)参赛队伍迟到10分钟及以上。
(2)比赛中参赛队员有意接触竞赛场地上的机器人(前两次警告,第三次取消比赛资格)。
(3)在赛场内使用移动存储和手机等通讯设备。
(4)不听从裁判指挥,违反赛场纪律,现场携带违反赛规的电子产品,作弊等等出现以上情况前两次由裁判警告,第三次裁判有权取消其比赛资格。
(5)组内2名选手必须现场独立完成拼搭和编程任务,每人一台电脑,每人一套器材,如果将完整的轮式机器人模型带入赛场,视为比赛违规,经提醒后必须在赛前拆除,若经提醒三次仍未拆除并执意参赛,取消比赛资格。
(三)比赛得分
1.机器人任务积分表(机器人完成对应任务可获得对应分数):
2.在终点区内完全停止(整体结构垂直投影面积全部落在终点区)。
3.计时原则:第一台机器人运动后比赛开始计时,最后一台机器人停止运动或者比赛结束后计时结束;
4.参赛组均为2人/组,仅有1人参赛时,最终得分为个人所获得分数,比赛用时计入时间;
5.任务得分:
组别 得分任务 | 选手1 |
任务① | 10分 |
任务①亮灯 | 10分 |
任务② | 10分 |
任务②亮灯 | 10分 |
EVA方块进入MOON区 | 10分 |
总分 | 50分 |
组别 得分任务 | 选手2 |
通过NEPTUNE或JUPITER区域 | 10分 |
顺时针/逆时针旋转一周 | 10分 |
绿色区域亮灯 | 10分 |
终点区(机器人) | 10分 |
终点区(EVA方块) | 10分 |
总分 | 50分 |
6.违规扣分:当发生如下表情况时,扣除相应分数。
调试时间每超时1分钟扣2分,超时10分钟累计0分 | -2分/分钟 |
队员之间使用同一机器人参赛 | 取消资格 |
携带通讯设备与外界人员联系 | 取消资格 |
7.比赛总得分:
(1)取组内2名队员累加得分及用时进行排名,分数相同则用时少优先排名。
(2)参赛组均为2人/组,仅有1人参赛时,以个人得分计入总分;
(3)取消2名选手比赛资格的队伍总得分为零分,取消1名选手比赛资格的队伍以单人参赛计分,计入比赛排名。
六、参赛技术要求
1.参赛器材:参考比赛规则中的竞赛模型要求。
2.编程系统:必须在Mixly、Arduino C编程平台进行创作。
3.编程电脑:参赛选手自带竞赛用笔记本电脑,并保证比赛时笔记本电脑电量充足(可自备移动充电设备)。
4.机器规则:比赛中不允许使用遥控功能,赛前请携带好相关器材,以免影响比赛进行。
七、申报材料及方式
所有参赛队按要求填写报名表,并提交给组委会。
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大赛组委会。
GM无人驾驶星际争霸挑战赛
计分表
参赛人员/团队:
评分项 | 第一次 | 第二次 |
选手1 | 选手1 | |
任务① | ||
任务①亮灯 | ||
任务② | ||
任务②亮灯 | ||
EVA方块进入MOON区 | ||
选手2 | 选手2 | |
通过NEPTUNE或JUPITER区域 | ||
顺时针/逆时针旋转一周 | ||
绿色区域亮灯 | ||
终点区(机器人) | ||
终点区(EVA方块) | ||
本轮总分 | ||
时间 | ||
最终得分及用时 | ||
关于取消比赛资格的记录:
场地裁判: 参赛选手:
计时裁判: 数据录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