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婚后同周作人返回日本,拜章太炎为师,一班同学只有8人

鲁迅婚后同周作人返回日本,拜章太炎为师,一班同学只有8人

首页角色扮演未生逆行更新时间:2024-08-02

图为鲁迅先生

"我们在日本留学时候,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

这是鲁迅在其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中,期待与我们说的一句话。

但是鲁迅却不知道,他与弟弟周作人辛苦翻译的这些文稿,却是成为了中国市场中,"守仓库"般的存在。

在《域外小说集》创立初期,虽说卖出了一二十本,但终究抵不过其余刊物的打压,最终却是再没人选购此物。

而这本书,只能在出了两版之后,便草草收场。

《域外小说集》

至于已经印成的书,则是都被堆积在某一处零售摊的屋子中。

过了几年,零售处不幸失火,所有的成品与样板,一一化作灰烬。

《域外小说集》诞生于1909年,此时鲁迅正在赴日求学,去年亦是刚与胞弟周作人一起,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学习。

于是,在1921年,鲁迅逐渐于文学领域出名后,他之前所做的这本《域外小说集》被人们所挖掘出来。

由于鲁迅正忙着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故上海一家出版社便找到了此书的另一作者,周作人,让他再次出版本书增订版。

图为周作人

作为鲁迅赴日留学期间身边最亲近的人,周作人在接到出版社的邀请之后,便欣然应允。

随后,他便再次四处搜寻之前与鲁迅一起所做的初稿,也搜集起了15年前发生的每一件往事。

1906年,鲁迅在被母亲骗回家后不久,旋即与朱安结了婚。

但虽说这是一件喜事,周作人却是没有从大哥脸上见到任何喜色。

婚后第二天,按照周家祖训,鲁迅应该与自己的妻子朱安前往祠堂礼拜。

朱安照片

为此,周作人特意起了个大早,他作为新郎的弟弟,也是必须要参加的。

但待周家众人早早抵达祠堂之后,左等右等却是等不来鲁迅与朱安。

母亲鲁瑞最终还是等不住,唤人去喊一对新婚夫妇早日到达。

结果那人还没走出祠堂,便远远地看见朱安梨花带雨地走了过来。

待朱安抵达祠堂后,众人才知道原来昨夜鲁迅并没有去新房睡觉,反而独自一人与书房休息了一晚。

年轻时的鲁迅

鲁瑞得知了事件的始末,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鲁迅本身就是这个性格,再怎么管教他也是无济于事。

遂鲁瑞便让众人四下散去,新郎不在,这场祭拜亦没有了任何意义。

周作人也在离开祠堂后,回到了自己的房屋中。

此时他刚从江南水师学堂毕业,正处于无事的间隙,眼下正在寻找新的求学目标。

在离校前夕,他亦从学校中借了几部英文名著,想要趁着这个假期仔细研读。

图为周作人

他本欲忙完大哥的事后,便开始着手修习,而今日的祠堂,也是这场婚礼的最后一步。

但他没想到今日竟然结束得如此之快,让他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前往读书。

于是,在抵达房间之后,周作人便迫不及待地前往了自己的书桌,开始寻找起被自己深藏的名著。

虽说书本是新借的,但周作人将它们藏起来的原因却是怕鲁迅将它们借走。

固然鲁迅不懂英文,但他却是喜欢读书,自己不得不防。

但是在搜寻藏书的途中,周作人却是发现了鲁迅留给自己的一封信,信中只有一个主题:邀请他一同前往日本学习。

赴日留学时的鲁迅

日本,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在周作人的脑海中,却是可以学习更多新思想的地方。

自己10岁的时候,自从"甲午海战"中国战败,自己的许多同学都受到家族的支持赴日留学。

甚至自己的大哥,鲁迅,虽说周家已经家道中落,却还是被送往了日本。

于是,当鲁迅提出想要与周作人一起前往日本的时候,周作人稍加思索,便同意了此事。

就这样,在鲁迅结婚后的第三天,他离开了绍兴,登上前往日本的轮船。

鲁迅先生

过了一段时间,周作人亦追随兄长的脚步,开始了自己的赴日求学之旅。

彼时鲁迅刚刚确立了"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目标,刚转入文学领域,故前往东京求学。

而周作人却是因为初到日本,语言沟通不畅是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他便转入到了日语培训班,待毕业后再学习海军技术,最终选择以外国语为自己主修课程。

1908年,鲁迅与周作人兵合一处,共同拜入国学大师章太炎门下,学习《说文解字》。

章太炎照片

虽说章太炎是在日本教学,但他们所学习的却是传统的中国文化。故此,与鲁迅兄弟同班的人很少,仅仅只有8人。

在许寿裳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一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章太炎与众学生的形象:章先生出狱以后,东渡日本,一面为《民报》撰文,一面为青年讲学…我们同班听讲的,是朱蓬仙、龚未生、钱玄同、朱逷先、周豫才、周起孟、钱均夫和我,共八人。

而这8人,亦是因为章太炎良好的文学修养,相聚于此。

这是章太炎先生人生中第一次如此"兴师动众"地进行国学讲演。

自1906年开始,至1909年结束。

虽然其中仅仅经历了三年时间,但他却是在日本,真的将国学发扬了起来,甚至诸位同学,亦在后来的文学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席位。

在日期间的章太炎

但为什么章太炎先生选择在日本办学,而非在国内,却是与当时他所处的周边环境,有着必然的关联。

章太炎先生出生于1869年,彼时的清朝,刚被外国用洋枪铁炮打开了国门。

而他也是眼见清王朝的腐朽,便在年少之时,便产生了对清王朝的抗拒。

章太炎11岁时,便开始跟随自己外祖父读书。

时值洋务运动正如火如荼发展之际,但这并没有抵消章太炎的反清意识。

他向自己的外祖父询问道:"明朝为什么是被清灭了,而非李自成的闯王部队?"

闯王李自成

章太炎认为,倘若闯王得了天下,那现实必定与现在不同。

外祖父也赞同章太炎的想法:"若果李闯得明天下,闯虽不善,其子孙未必皆不善,惟今不必作此论耳。"

但即便如此,事实却依旧是清王朝取得了天下,最终二人的讨论结果亦不了了之。

后来,在外祖父的教导中,章太炎心中逐渐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也认识了诸如顾炎武、王夫之等著名的反清人士。

顾炎武画像

也是因此,章太炎便将名字改为了绛(顾炎武本名顾绛),号太炎。

随后,甲午海战爆发,中国战败。

章太炎听闻此事后,毅然选择离开了书社,并加入了康有为设立的强学会,而后抵达上海,担任维新报纸《时务报》的编务。

两年后,"戊戌变法"开始实施。但没过多久,便遇到了"百日夭折"。

章太炎亦因躲避顽固派的追捕,而选择逃避台湾。

次年,章太炎抵达日本,旋即于日本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受到了诸多人的支持。

章太炎先生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后,章太炎眼见清政府中顽固派的卖国行径,也逐渐从维新梦中清醒了过来。

他开始号召大家一起反对清廷统治,亦与改良派展开斗争。

此时章太炎已经认清楚,改良派无非是清廷的附属品,他们所实行的改良也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也是因此,章太炎受到了清政府的追击,旋即再次流亡日本。

同期,他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建立的兴中会,但随后不久,章太炎回国便被清廷所捕。

图为孙中山

1906年,章太炎出狱,中国同盟会便派人将其护送至日本,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也是从这时起,他开始强调起同盟会的政论,随后亦开始了国学讲演。

第一次讲演完成之后,因为清王朝已覆灭,所以章太炎便趁势返回了国内。

但是,没有了清廷,在国内等待他的,却是袁世凯的压迫。

1913年,袁世凯倒施逆行,孙中山与黄兴等人选择举兵讨袁,但却遭到了章太炎的严厉阻止。

袁世凯照片

随后,他又赴京,想要去当面阻止袁世凯的逆行。

但在刚抵达京城没多久,他便遭到了袁世凯的迫害,被袁世凯软禁起来,不许踏出府衙一步。

当时袁世凯立孔教为国教,改良派康有为亦以孔教会为倡。

所以章太炎便在自己家中,主持召开了国学会,意为发展国学,不以孔教一家为大。

1916年,袁世凯病死,章太炎亦离京南返。

章太炎照片

此时鲁迅正在北平城工作,而周作人也在浙江任教。

而章太炎却是找到了孙中山,与他一起商讨民国需实行的各类主张。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在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的同时,章太炎开始演变成逐渐赞同军阀割据现状。

虽说此时他的徒弟鲁迅,正在四处宣传民主革命。

而后不久,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章太炎却因为孙中山所做之事非法,遂与其渐行渐远。

鲁迅先生照片

两年后,章太炎主动离开孙中山,转头组织辛亥革命同志俱乐部,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抗争"。

亦是在这时,他受邀前往江苏进行国学系列演讲,演讲结束后,由一位记者将其记录在册,以期发扬国学。

也是在章太炎等人的领导下,文学迎来了发展的新辉煌。

除却国文外,像是泰戈尔、高尔基等人的作品,也开始慢慢被人们所熟知。

虽然文学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有一件事却是摆在人们面前无法改变:语言不同。

泰戈尔访华期间所摄(中留白须者为泰戈尔)

他们所著的作品都是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写的,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倘若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那么看这些名著可就如看天书一般。

这时,鲁迅与周作人所著的《域外小说集》突然进入到了人们的眼中。

但待他们想要再去寻找之前的书稿时,却发现早已被焚尽。

无奈之下,人们只能邀请周作人再次出山,继续编写原有的《域外小说集》。

就这样,"周氏兄弟"再次回归到人们的视线中。

鲁迅(左)与弟弟周作人(中)、周建人(右)

而鲁迅亦在这一时期,出版了自己的小说集《呐喊》。

4个月后,更是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开始独自走上文学发展之路。

至于周作人,却是不知何事与鲁迅失和,而然逐渐远离彼此。

此时,虽说"周氏兄弟"如此,但他们的老师章太炎却是并不知情。

1925年,鲁迅与周作人分居两年后,章太炎眼见"五卅运动"越来越激烈,也开始主动参加到运动中来:他倡导抗议示威解决不了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收回租地。

图为鲁迅先生

虽此事在当时的情况下断不可能实现,但足以见章太炎的一片赤诚爱国之心。

而后不久,章太炎亦前往苏州成立国学会,意图启发民智,倡导人们从实际运动入手,理智护国。

章太炎的想法很好,在当时的情况下,倘若可以一直发扬下去,中国也不会任人欺负。

但事实终究是事实,章太炎在建立国学会3年后,便因为病痛的折磨,而离开了人世。

晚年的章太炎

而中国,也因失去了这一位文学大家,缺少了一份可以推动发展的革命力量。

后来,鲁迅先生得知章太炎逝世后,因不满众人对自己先生的评价,遂写出《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来悼念先生。

而后,出于对章太炎的怀念,鲁迅旋即着手开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期望可以将二人事迹流传下来。

但最终的最终,这篇文章的结尾,也跟着自己的主人鲁迅先生,离开了人世。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