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我的恩师孙婉容老师在一起是快乐的,师傅是孙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在学拳的过程中,师傅的要求是极为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的。而回到日常生活中,师傅常常会让我忘记这是一位91岁的老人。她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幽默的谈吐,与师傅聊天常常会让我不由自主地开怀大笑。她的神态向人传递着向上的正能量,她的话语又常常洋溢出蓬勃的年青人气息,超越了年龄,拉近了我们彼此。同时,师傅的逻辑思维清晰而又缜密,思想敏锐活跃并且与时俱进,她对有些新生事物的理解力甚至不输于年轻人。和这样的师傅在一起学拳真是其乐融融。
我常常惊叹师傅超强的记忆力。当师傅提醒某件被我忘记了的事项时,除了对自己疏忽的羞愧,更多的是对师傅好记忆的垂涎和赞叹。师傅的好记性还表现在对过去的记忆。在和师傅学拳的间隙闲暇,师傅经常绘声绘色地跟我讲一些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事情,包括师傅的爷爷——孙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宗师孙禄堂先生,还有师傅的爸爸太极拳大师孙存周先生等等。既有武术和太极拳方面的武林大事,也有发生在她身边上的生活琐事。我喜欢听师傅讲那些过去了的事情,透过生活中这些师傅亲身亲历的往事,我看到一个真实的栩栩如生的孙禄堂先生和孙存周先生。如果能够真实地了解这个流派里的人,或许你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这个流派的拳法。下面便是孙婉容师傅讲述给我的其中几件真事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孙禄堂先生是一位正直严肃的长者。以往人们看到的图片或照片里,很少能看到孙禄堂先生的微笑。然而在生活中,他还是一位耐心宽容、和蔼可亲的爷爷,对家里最年幼的小孙女孙婉容倾注了无限的疼爱。这里说的这件事发生在孙禄堂先生的故乡河北望都。有一天,爷爷带着年幼的小孙女婉容来到离家不远的种植黄瓜的菜园子。爷爷坐下来和种瓜的农家喝茶聊天儿,小婉容则蹦蹦跳跳地在菜园子里跑来跑去,看什么都有趣,都想上去摸一摸。忽然间,小婉容在悬缀着众多鲜嫩翠绿黄瓜的菜秧中间,发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巨大黄瓜,这个大黄瓜颜色已然变浅看起来很重,这可大大地吸引住了小婉容。她想,嗯,这个特殊的大黄瓜一定更甜,更好吃。大黄瓜巨大的诱惑力,让小婉容费了好大力气地摘下了它,然后毫不犹豫地掰开张嘴尝了一口。“哇,好难吃啊……!”小婉容皱起了眉头,然后愤愤不平地托着黄瓜去找爷爷。
看着手里托着大黄瓜一个劲儿喊着难吃的小孙女,孙禄堂先生一下就猜到发生了什么。我想,菜园子的那位主人看到了这个手里托着这残破的黄瓜种子的小女孩,他的心里一定全是惋惜和苦涩吧。那可是盛满了他一个夏天的汗水和他明年的希望呀。然而,爷爷并没有严厉地斥责小孙女。爷爷告诉她,这是黄瓜的种子,是不能吃的,可以摘些嫩绿的小黄瓜吃才好。爷爷充满愧疚地询问瓜农,这个黄瓜园子一年的产量是多少,能有多少收入,并表明他随后会把这些损失赔偿给农家。尽管农家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要,但孙禄堂先生还是全数赔偿给了农家。站在旁边的小婉容静静地看到了这一切,她渐渐明白自己做了错事,而爷爷的所作所为,在无形之中给年幼的孩子灌输着做人的道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婉容明白的也越来越多。她知道了爷爷在自己的家乡创办蒲阳拳社义务教拳。每当乡亲遇到家里拮据有困难时,还会送粮食或是送钱倾情相助。对待远道而来寻求帮助的人,孙禄堂先生同样会慷慨解囊。这就是孙禄堂先生的为人。孙禄堂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又倾尽毕生对中华武术刻苦学习和精进实践,在晚年提出了“拳与道合”的太极拳理念,创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孙式太极拳。他登峰造极的拳术、高屋建瓴的对太极拳理解,以及对太极拳实践和理论上的贡献,到现在依然熠熠生辉。
如果说孙禄堂先生微笑的照片所占不多,那么能够看到的孙禄堂先生之子,也是孙婉容师傅父亲——孙存周先生的照片数量甚至更少一些。相应的,我们对他的了解也所知甚少。然而,每当师傅谈起自己的父亲孙存周先生的时候,身边无论是谁,都能够感受到孙婉容师傅对父亲浓浓的崇敬之情。在别人眼里严肃甚至严厉的父亲,在女儿眼中,既是可敬的,也是可亲的。
孙婉容师傅在谈起自己跟父亲学拳的经历时讲道,父亲当时是经过她的多次请求,见她下定决心坚持要学,才开始教她的。父亲孙存周先生教拳非常严格认真,每次只教一个动作。如果前面一个动作没有达到要求,绝不可继续往后学。在学习懒扎衣这个动作的时候,孙婉容师傅感觉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就去找父亲孙存周先生。于是,父亲便让师傅练一遍给他看。师傅练完之后,父亲对女儿说:“你这叫学会了?继续练去。”原来,父亲所说的会,不仅仅指表面上的动作,还要包括对动作的正确理解和实际应用等等。
教拳时威严可畏的父亲孙存周先生,生活中是温和而又充满耐心的。他在练拳和教拳之余,常常会抽出时间来陪孩子读书、做游戏。孙婉容师傅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父亲的参与下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游戏中的父亲和蔼而又温柔,每当游戏结束分出胜负输赢后,父亲一定带领小伙伴依照游戏规则公正地来奖罚。当时,婉容师傅最开心的是父亲输了的时候。父亲一定会乐呵呵地接受孩子们的惩罚,还会拿出糖果来分给孩子们吃。婉容师傅长大后才领悟到,父亲在与孩子游戏的过程中,也是在有意识地引导和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欲出重金请孙存周先生进行武术指导,被孙存周先生断然拒绝。然而,孙存周先生却在家里、在公园里给自己的同胞做着义务教学。这是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联想到宗师孙禄堂先生创办的蒲阳拳社,不同时期的两代人真可谓一脉相承。
孙婉容师傅微笑起来让人如沐春风,在教授太极拳的过程中,那可是来不得半点马虎。我跟师傅学拳时,在打一套太极拳的过程中,如果有哪一个动作中途出了错或者打得不够好,那可是一定要从头重来一遍。师傅讲,太极拳要求节节贯穿不可以断,断了之后感觉就不对了。如果有哪个动作师傅跟我讲了多遍,我却还是做不对,师傅从不斥责我,反而会耐心地鼓励我,甚至一遍又一遍地亲自引领着我做。那样大的年龄了还这样,我一方面因为自己愚笨着急,另一方面又被感动的了得。
有一天,孙婉容师傅给我打电话,说是让我陪她去见另外一位武术名家白先生。在去见这位名家先生的路上,我方才意识到这是另外一个武术流派的泰斗。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诧异和想法,对我讲道,一定要尊重各个武术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各自的特点,太极拳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最能体现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最讲求的就是和谐与包容。
我从孙婉容师傅口中从未听她讲过任何别家的不好,也从未听她贬低过任何其他流派拳家。师傅最常提及的就是爷爷的思想和爸爸的教诲。她讲,先辈们总是告诫他们的后代,想学好拳要先做好人,做好人要先立德。师傅的名字中有一个“容”字,师傅说,她的名字是爷爷给起的。她说她能够理解爷爷给她起名时选用这个字的初衷——要包容要有包容一切的气量,有容乃大。
太极拳涵纳众多流派,遵从着共同的拳理,然各门各派各有芳菲,这正是太极拳引人入胜之所在。走进太极拳这个世界,便会有所收获,在这个世界里,走得越远收获愈多。它给予人充分的思想和行为空间,因为传承使其没有尽头,因为发展使其拥有无穷的魅力,并且历久弥新。(文/康莉萍)
孙禄堂简介
禄堂先生(1860年12月——1933年12月),讳福全,晚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人,是清末明初蜚声海内外的儒武宗师,有“虎头太保”、“天下第一手”及“武圣”之称誉。
孙禄堂先生创建的“孙式太极拳”,在国术史上首次提出及印证了“拳与道合”这一经典命题,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孙禄堂先生已出版《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八卦剑学》和《拳意述真》五本武学经典。
孙禄堂先生集武学、文学、书法、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科学问于一身,武有成,文有养,是文武共舞共融的实践者。
孙存周简介
孙存周先生(1893年2月——1963年8月) 河北省完县人,是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的次子,讳焕文,字义轲,号二可,他自幼秉承家教,又敏而好学,深得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之精髓,尤以武术击技闻名于世。
1924年,孙存周先生不慎被盟兄误伤左目,遂闭门用功,数年后,孙存周先生竟臻不闻不见而知觉之境,技击超神入化。1929年浙江省国术游艺大会,孙存周先生被聘为首席监察委员。后受聘为江苏省国术馆代理教务长。1935年旧中国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他被聘为国术评委。抗战爆发,孙存周先生随即参加抗战。历时三年余,大小数十战,强弱悬殊,终被日军击散。1942年,孙存周先生潜回北平。不久日本人闻孙存周先生之名,欲请聘。孙存周先生闻讯,避至河北定兴孙振川、孙振岱二师兄处。期间曾多次资助掩护抗日人士。1944年,洛阳之役,长子孙保和对日寇作战牺牲,孙存周先生慨然曰:不辱家风。
解放后,孙存周先生大隐于市,然但凡闻其名而来访者无不惊服而去。孙存周先生自民元出道以来,与各派拳家较艺无数,平生未遇其匹。海上拳术名家褚桂亭叹孙存周武艺绝伦,技击独步,同时代无人能出其右。孙存周先生一生笃技击、好任侠、远浮名,书剑合璧、轻利重义。
孙婉容简介
孙婉容女士是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之嫡孙女。1927年生,195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原北京体育学院训练竞赛科科长,副教授,射箭国际裁判。
孙婉容女士是孙式太极拳家,中国当代百位优秀武术家,孙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与其姐孙叔容、其弟孙宝亨等合编《孙禄堂武学大全》、《孙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教与学》等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