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志|为什么不是闰一月或闰三月?

文物志|为什么不是闰一月或闰三月?

首页角色扮演文物志手游更新时间:2024-04-26

本周迎来了闰二月,然而为什么不是闰一月或闰三月?

我国现行公历和农历两种历法,一个公历年的长度是365天或366天,一个农历年的长度是354天或355天,公历年和农历年相差11天左右。“经年累月”下去,就会发生天时与历法不合、寒暑颠倒的怪现象。

(“虹不隹年”卜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置闰法”来调节,即“19年7闰”原则——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

问题又来了,到底该安置在哪一个月?

这便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了。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即黄道,以15度为间隔等分为24份。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两类,每月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气”,第二个节气称为“中气”,各有12个。如果某个月中不包含中气,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为置闰。

比如,今年的3月21日(农历二月三十),是中气春分,下一个中气谷雨在4月20日(农历三月初一),这当中的3月22日至4月19日的农历月中只有一个节气清明,没有中气,所以这个农历月就定为闰月。因为它的前面是二月,所以叫闰二月。

看到这里,不得不让人感叹祖先的智慧!清代学者顾炎武说:“三代(夏商周)以上,人人皆知天文。”天文学作为我国古代最发达的四门自然科学之一,很多甲骨刻辞记录了相关信息。

在山东博物馆“片刻千载——甲骨文化展”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片表谱刻辞上,用清晰可见的甲骨文刻着“干支表”。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是中国古代先人根据天象观测最早产生的历法。古代表谱刻辞分为祀谱、家谱、干支表三类,其中干支表刻辞数量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古时的天象状况,常被先民解释为上天不可捉摸的神力,因此有关于气象、天文的文献也多是在祭祀巫祝过程中产生保存下来的。

试想一下,3000多年前,一位卜官用火灼烤龟甲,发出噼啪之声,这种声音被理解为是神在传达旨意。还有,与龟甲之声同时出现的龟甲裂缝,在占卜者看来充满无穷的玄妙。刻录在甲骨上的字痕,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令后人神往。

《世本·作篇》载有“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后益作占岁”“更新占星气”等极多早期天象占卜的记录。天气现象被用作占卜,这也是人类最初的一种了解天文的方式。这些带有巫祝色彩的气象天文记录,在甲骨文中体现得更为鲜明。《殷墟书契》中记载着卜问雨、虹等天文现象对丰收会产生何种影响的卜辞不胜枚举。

例如“虹不隹年”卜骨,卜辞大意是贞问出现彩虹这种天象是否会影响到今年的收成;而“允雨”卜骨则充满“命运”般的巫祝色彩,卜辞大意是王贞问今天是否会下雨,到了这日果然下雨了。

到了秦汉时期,山东大地设有日、月、天地、四时等八主祠,既是国家宗教祭祀的场所,也是观测天象的地方。山东汉代画像石上保存了丰富的星象图画资料,墓葬建筑模拟宇宙空间来设计,顶部象征天空,常常绘制日月、星辰和云气等图像。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的《占书》包括了丰富的星占内容,是汉代山东地区天文学发展的重要代表。山东历史上还出现了甘德、刘洪、燕肃等一批杰出的天文学家,为中国古代天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报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