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卫生教育今夕谈

潢川卫生教育今夕谈

首页角色扮演武一无限刀更新时间:2024-05-09

文:王建鹤

培育医疗卫生人才的实践活动,谓之卫生教育,包括中医和西医两大体系。中医卫生教育在潢川历史悠久,而西医卫生教育也具有70多年的历史了。

中医培养人才,主要采取以师带徒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从古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建国后,各省市成立了中医院校,县市常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医培训班,以培养中医人才,并提高在职人员医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潢川的西医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那时西医在潢川尚寥寥无几,在农村还没有西医的踪迹,运用西医诊治疾病才刚刚起步。

1922年信义施医院开业不久,院方即设立一所护士学校,信义护校是潢川卫生教育史上最早的中级护校,从而拉开了潢川培养西医卫生人员的帷幕。该校为潢川培养了一大批学生。

解放后,各级领导对卫生工作极为重视,卫生科(局)、县医院、防疫站、医学会、卫生协会等为贯彻落实党的卫生政策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举办了许多培训班。

目前的潢川卫生学校,即原来的抗大医校,他有着一段名震华夏的历史。这所学校,为潢川广大农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医生,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并在潢川卫生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信义护校

信义护校即信义施医院护士学校。信义施医院就是人们所说的美国医院。信义施医院于1922年7月开业。开诊后,潢川及其周围各县患者前往诊治者络绎不绝,乃至鄂北和皖西的一些患者也长途跋涉前来就诊。信义施医院为扩大社会影响,更好地为传教服务,开诊不久,就在院内开办了一所护士学校。自此,信义施医院担负医疗与教学的双重任务。

招生:

信义护校学制为3年。每年招收学生20余名,男女兼收。只是招生条件和方法有其特殊的要求,即所有报名的学生,必须是基督教徒,这是个基本条件,至于其他方面要求则不高,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即可。学生录取后,住在教堂后面院落的一幢楼上,教室设在医院病房东北角的一个大病房内。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吃饭不要钱,伙食由医院供应,此外,一年级的学生,每人每月发给银洋一元,以作为零花钱。二年级每月发两元,三年级每月发三元。

开设课程:

信义护校的授课教师都是由信义施医院临床经验较为丰富、医疗理论水平比较高的医师担任。学习的课程有:生理解剖学、药物学、传染病学、护理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及皮肤科、五官科的治疗知识等。

教学方法和实习:

信义护校没有固定的授课时间,即授课时间没有规律性。有时每天上午授课1-2 小时,有时几天不授课甚至半个月或更长时间不授课,他们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干中学,学中干。教师常在检查病房、换药、注射,抢救病人时,边干边讲,学生在病房跟班学习,每天至少上16小时的班。上班时绝对不准休息。必须一天到晚在病房巡回,不停地工作。分配的工作完成后,要主动地找工作干,否则要受到批评或处罚。因此,学生在病房实习期间,极为劳累。

学生毕业后的去向:

三年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院方承认学历,并确认为正式护士。毕业后愿意留院工作可留院工作。对毕业后留院工作的学生,每人每月薪金为银洋拾元。由于薪金太低,大部分学生都不愿留院工作。

对于留院工作的毕业生,院方根据工作需要又重新予以分配,或做护理工作,或分配到药房,或学麻醉,或作外科医生的助手,或到手术室当护士。原在县医院工作的外科医师徐斗垣,就是当时信义施医院手术室的护士。

信义施医院的党组织:

信义护校是信义施医院开办的,当然要为信义施医院服务。他们的宗旨是传教,即利用宗教信仰,来麻痹人们的斗志,以作为侵略中国的手段之一。开办医院的目的在于广泛笼络人心,籍以为传教服务。

中国共产党潢川地下党组织为了开展活动,派遣共产党员苏井观等人到信义施医院,以医生的公开身份和敌人进行周旋,他们利用信义施医院做了许多工作,使其成为潢川地下党组织的重要联络点之一。以后苏井观被党组织调出信义施医院,并与徐典吾、陆觉人组成了三友药房,继续和敌人进行斗争。建国后,苏担任中央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信义护校从1922年成立至1949年潢川解放前夕,在长达27年的岁月中,培养了许多期学生,其中很多人早就走上了革命的征途。解放后,原信义护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党和政府的培养教育,几乎全部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之中。

支前收容所护士学校

护校的成立:

1949年初,为支援解放战争,鄂豫二分区在潢川建立了支前收容所,并成立了临时护士学校。

主要工作人员:

所长张恩光,指导员丁发富,副指导员陈其瑞,校长雷作霖,医生凌德升、邱焕宇、雷作霖、吕淑媛、张恩光、高少安等。全所共有工作人员140多人。

护理人员的组成及培训:

收容所的护理人员由原有人员和新招收人员两部分组成。所方招收了九区育幼院灾童30名,并招收社会青年20名,共计50名,均为16-17岁的男青年。现在县医院工作的黄传德、现任信阳地区劳动人事局副局长的黄传祥等,都是当时招收的社会青年。

由于新招收的护理人员卫生知识甚差,收容所为防止工作发生失误,决定在所内成立临时护校,对新招收和原有的护理人员进行3个月的短期培训。

课程和教员分工:

解剖学由张恩光讲授,药物学由冯长治讲授,急救学、五官科疾病由凌德升讲授,护理学由高少安讲授,内科学雷作霖讲授,外科学由张恩光讲授。

繁重的工作任务:

收容所的工作非常繁重,每天除吃饭和短暂的睡眠时间外,其余时间大家都在繁忙的工作,同志们经常要忙到深夜,还经常深夜接收新转来的伤病员。夜间常有暗藏的敌人袭击收容所,大家还要投入战斗。

在潢川住院治疗的伤病员有两部分,一是第四*军带到潢川的,一是部队向前进攻时,因负伤而转来的。

收容所的伤病员最多时高达1200多人,共分4个病区。万寿宫(现在的潢川制药厂)为第一病区;九区育幼院(现在第一麻纺厂)为第二病区;三义观(铁旗杆处)为第三病区;花庙(现公安局拘留所)为第四病区。前3个病区,为重伤、重病病区,第四病区,为轻伤、轻病病区。在第四病区,休养的伤病员很多,共编为4个休养连。这些伤病员已恢复健康都在待命重返前线。

各种类型的卫生人员训练班

县防疫站不仅肩负全县卫生防疫的任务,还为广大农村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卫生人员。首任防疫站负责人高少安负责举办的培训班最多,他与颜振义、王廷刚、吕淑媛、舒更生等同志举办了一系列卫生培训班。

新法接生培训班:

1950年至1952年,防疫站开办了新法接生培训班。首批由高少安、王廷刚、吕淑媛3人负责,地点在潢川北城西街老汽车站附近,培训时间3个月。

当时潢川共分9个区,每期每区选派3至4人参加学习。这种培训班共办3年,每年办3期,每期40人左右。共培训学员约400人。

反细菌战培训班:

美帝国主义于1950年6月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又于1952年残酷地进行细菌战。为提高人民对细菌战的认识,认清细菌战的危害性,防疫站举办了反细菌战训练班,高少安、舒更生等同志负责讲课。学习内容为全国统一印发的教材。培训地点在南城花庙,培训时间7天。每期参加学习的人数达600人,共培训6期,全县累计培训近4000人。

几年中,防疫站还培训种痘员104人,防疫员405人,卫生员131人,接生员100人。所培训的学员在防疫、接种等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53年至1956年举办的各种培训班:

1953年冬,防疫站在北城小马园培训防疫员100名。1954年又在北城卢家大院连续培训防疫员、卫生员700余人。1955年10月在北城西街老汽车站对面培训接生员120人,这些培训班,长短不一,时间长者月余,短者半月,培训内容根据专业而定,1956年又培训保健员712人、接生员70人,保健员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内容是:除四害、讲卫生,搞好环境、个人、食品和妇幼卫生,农村常见病的防治,如感冒、中暑、麻疹、伤寒、痢疾、疟疾、蛔虫、砂眼等疾病的简易疗法、消毒隔离等;外伤、烫伤、冻伤疖肿的防治知识,学习环氯呱、氯喹、止痛退热片、宝塔糖、红汞、碘酒、龙胆紫、眼药水等常用药物的用途、剂量和注意事项等。

60年代防疫站急农民之所急,又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在防疫站工作的同志,几乎每个人都参加了培训班的工作。其中有邹清礼、王建刚、刘明伦、刘少臣、李锦云、陶俊法、龚清源、戴启明、师润民等。

防疫站长期举办疟疾防治培训班:

疟疾病是蚊子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全县城乡流行之广、发病之高、危害之大,居各种传染病之首。历史上潢川疟疾流行时,发病率十分之高,可谓漏人不漏户,一家数人患疟疾者屡见不鲜。在疟疾流行季节,疟疾患者占医院就诊人数的70%以上。

1956年防疫站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全民性预防服药,同时培训疟疾防治人员。此后,上级要求越来越严,越来越规范化,培训的疟疾防治人员队伍也一天天扩大。

防疫站每年都举行疟疾防治培训班,并分两级培训,县防疫站负责培训公社卫生院的防疫医生及大队的赤脚医生,卫生院负责培训生产队的卫生员。每年防疫站要培训防疫医生70人次,大队赤脚医生413人次,公社卫生院培训卫生员4090人次。

在防疫站的指导下,全县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形成防治网,并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全民突击服药。在预防服药期间,工作非常繁忙,必须做到一丝不苟。为配合预防服药,当时编成一则顺口溜广泛宣传:“疟疾蚊子传,吃药不要钱,患了疟疾病,快找卫生员,要问吃啥药,氯喹和伯胺,连服八天药,一天不能断。”这个顺口溜达到家喻户晓,在防治疟疾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长达35年之久的全民性预防服药,至1983年,疟疾发病率仅占总人口0.69%。又经过连续多年正规的防治服药,至90年代初,潢川已达到中央规定的标准,使我县成为疟疾被消灭的县。

潢川军分区护卫学校

1950年6月,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朝鲜战争,潢川军分区根据形势需要,为支援抗美援朝斗争,于1950年12月成立了护卫学校,校址设在原潢师附小的老房内。招生的方法是先考试后体检。考试科目为数学和语文,试题不太难。但体检比较严格。录取后,着装后而成为护卫学校的学员,即正式的解放军战士。

全校学生共70多人,编一个护卫大队,分两个区队7个分队。第一区队编有4个分队,其中有一女子分队。区队长叫马鹏发,第二区队编3个分队,区队长叫萧俊然。女子分队分队长为史兆兰,分队副为张淑明。学员有彭守清、阎淑芳、庞春玉、张桂兰、陈永兰、蔡静、刘品霞等。该校所学课程与一般卫校大同小异。

护卫学校的学员毕业于1951年6月,由于当时全国各地都急需用人,所以护卫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部分分配到朝鲜前线,其余的学员分配到全国各地。除有的分配到北大荒、广东惠阳、湖北省荆江外,叶惠贤、曾令鸿、郭建军、阎淑芳等人分配到洛阳64军预备医院。裴其朝、史兆兰、张守明、彭守清、雷道生等人分配到光山休养所工作,还有人被分配到驻马店、平顶山、商城以及驻固始的独立16团等地工作。到1952年底,光山休养所集体转业于地方,全部财产均移交于潢川专区人民医院。同年,潢川军分区护卫学校奉命撤消。

潢川医学会开办急性传染病学术讲座

1954年至1956年,尽管防疫站和县医院尽了最大努力开展防治工作,但还有多种传染病在流行,如疟疾、乙型脑炎、急性流行性脑脊膜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等。这些传染病每次流行都要夺去许多人的生命或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潢川医学会负责人舒更生医师和防疫站大夫戴启明2人,根据潢川每年发病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方案,创办了急性传染病学术讲座。学习内容为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发病、流行和传染方式,以及诊断、治疗、防治措施等。参加聆听学术讲座的医务人员有城关各街道诊所的医生、各学校校医、各工厂厂医,以及各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者。学术讲座连办了3年,与会者不仅提高了预防意识,也提高了诊治水平。

五十年代的潢川卫校

潢川县卫生学校创办于1958年12月,开学典礼时,赵勋远县长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名誉校长张友胜,校长屈良田分别在会上讲了话,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一名又红又专的白衣战士。

在大跃进中,潢川全县只有200多医务人员,作为全县医疗中心的县医院,仅有100张床位,工作人员只有100零几人,医疗任务十分繁重。全县医务人员紧缺,农村缺医少药问题严重,而每年分配到我县工作的大专和本科毕业生只有3-5名,远远的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如果不增加医务人员,卫生工作继续向前发展就难于实现。

潢川县政府根据这一情况,决定成立潢川县卫校,受卫生科和县医院双重领导,校址设在县医院家属院教堂后面的楼房院内,确定学制为一年。县医院承担教学任务,卫生科负责筹集教学经费及筹备各种教学用具。

卫校成立后,共开办两期。首届1958年12月至1959年12月;第二届1960年元月至1960年12月。首届毕业生为96名,第二届毕业生为94名,两届共培养190名学生。

当时名誉校长是张友胜,校长为屈良田,教导主任是王建鹤、陈家鼎,首届专职教师是樊华。第二届专职教师是段长安。各科的主要医师和护士大都兼任卫校的教师。

学生来源和招生方法:

两期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只有少数学生来自县城各单位。招生时要求学生要具有初中或高小毕业程度,招生程序是先由学生所在生产队、大队逐级推荐到公社,经公社批准后到县医院参加考试,录取后携带通知书、本人户口和粮食关系到县医院报到。两届学生的年龄和文化层次差别甚大,年龄最大者30余岁,最小者只有十四、五岁。文化最低者只有小学三年级程度。不少学生不会抄笔记,两期只有几个初中生。

在校学生每人每月发给伙食补助费13元。凭户口和粮食关系供应各种物品。每半月允许学生回家一次。

由于学生文化水平差别很大,上课时学生不断提问,要么提问听不懂的句子,要么就是提问不认识的生字,对有些医学术语就更听不懂了,板书也必须写工整,否则学生就不认识。

刚开学时学生思想很混乱,有的学生因跟不上课而急得哭,有的学生组织纪律性十分差,不请假就随便回家。个别学生任意旷课,有的在课堂上打闹,不注意听讲。

根据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诸方面存在的问题,卫校进行了思想教育,加强了行政管理,对文化较低的学生进行鼓励,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号召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经过思想教育,各方面情况都有了明显地好转,扭转了开学时的混乱现象。

克服困难创造教学条件:

由于开学非常仓促,未来得及进行充分准备,所以开学时既没有教具又没有课本和讲义,各门功课的讲稿,都由授课教师在百忙中挤时间编写。讲稿写好后,由文书喻耀华昼夜刻印,用边发讲义边讲课的办法进行教学。

为使学生理解更深刻,当时以卫校和医院的名义,与公安部门联系,经批准后在指定地点挖无主犯人的坟墓,取其骨骼制成骨架,以作教具。与此同时,动员死者亲属奉献死者遗体,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多数死者亲属不同意这样做,需要反复做工作。此外,又与妇产科联系,解剖发育正常的死婴,边解剖边讲解,解剖完毕后,取其内脏与大脑半球制成标本,供教学使用。这种学习方式很受同学们欢迎,其他各科也做了一些教具,为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

学校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机动灵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采用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深入浅出、快慢结合的学习方法。除了各位授课教师耐心讲解和辅导外,还动员同学们开展互帮互学、树立不懂就问的学风。

可贵的奋斗精神:

学生毕业后,除少数人留县医院或县城其他医疗单位工作外,其余绝大部分都回到农村工作。在农村工作的一些同志,他们为了解除患者的疾苦,在防病治病中,在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中,废寝忘食、昼夜奔忙,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华分枝睾吸虫普查培训班

中华分枝睾吸虫又叫肝吸虫。为了解肝吸虫在全县发病情况,以便制订全面的防治措施,防疫站于1963年2月举办了普查肝吸虫病培训班。

参加培训班学习的学员近30人。学员部分来自农村,部分从其他单位抽调,部分是在防疫站工作多年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如刘明伦、邹清理、高少安、李爱华等人。从其他单位抽调到培训班参加学习的人有张珍珠、樊金木、李正人、李大全、喻清荣等人。培训内容为肝吸病的防治理论、普查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及流行病学等。培训时间10天,培训地点在南城万寿宫。

培训结束后,组成肝吸虫普查队,由站长颜振义任队长亲自带领大家下乡进行普查。1963年2月中旬,首先普查双柳树公社天桥大队,然后到桃林铺公社张集大队,最后到踅子公社八里大队,历时25天。这次普查,为下一步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

医护人员进修班

1964年9月,卫生科与卫协会举办西医内科医师和护理人员进修班。两个进修班同时在潢川南城党校(天主堂)内举行,进修学习时间为4个月。鉴于各公社卫生院医疗护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医疗护理水平还不够高,有的地方还不够正规,需要采取措施尽快解决。卫生科和卫协会根据这一情况,决定同时举办两个进修班。选派各卫生院的骨干医师和护士参加进修班学习。

为使两个进修班办得更好,特指派戴启明、张益安全面负责两个进修班的行政管理工作,选派县医院和防疫站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理论知识比较高的内科医师徐新初、吴肇敏、李锦云、戴启明等人授课。

内科医师进修班:

内科医师进修班计40多人,学习内容为上海第一医学院主编的内科学。进修结束后,学员回到自己的工作单位,工作都有一定的起色。

护理人员进修班:

护理人员进修班学员有20多人,授课教师李锦云、李爱华等。进修内容为医疗和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共举办了两期。

学习方法是先学习基础理论,再分别学习各个专业的理论。护理人员进修班分护理、妇幼、检验、财会等。学习护理专业的学员没有实习时间,学习结束后即回原单位工作。学习其他专业的都有实习时间,实习结束后才回单位工作。

防疫站举办半农半医培训班

防疫站为方便农民就医,减轻农民医疗费用,于1965年3月在新里集公社举办半农半医培训班。培训地点设在张楼大队大队部。该社每个大队选派一人参加培训班的学习。公社卫生院和其他有关单位也派人参加了学习。培训时间为3个月。参加培训班学习的计20多人。

负责抓培训的有戴启明、邹清礼、李锦云、龚清源、师润民等。培训内容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妇幼保健、小伤小病的处治,一般防疫知识,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潢川抗大医校

潢川县大别山抗大医校,创办于1967年元月。它是潢川卫生教育史上办学时间最长、成就最突出、贡献最大的医学教育单位。

抗大医校的诞生:

1966年11月,河南省豫北医专5名血气方刚的青年教师和5名应届毕业生,为落实*6·26指示,毅然来到鄂豫皖交会处的老苏区潢川。他们首先向县里的领导阐明来潢是为了改变老苏区潢川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他们决心到农村依靠贫下中农,协助政府开办抗大式的卫生学校,为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

尽管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的黑色风暴中,然而豫北医专师生的举动却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人武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人武部领导选派政工干事赵奎山担任抗大医校的指导员,同时抽调几名医务工作者与豫北医专师生共同筹办抗大医校。抗大医校筹备小组将校址选择在潢川县双柳树公社卫生院,同时在潢川县招收了64名农村知识青年入校,并于1967年元月7日举行了潢川抗大医校开学典礼,从而拉开了抗大医校的帷幕。

坚强的领导光荣的使命:

抗大医校初办时,领导成员是:赵奎山、赵世海、刘利军(女)、吉仲谦、张一峰等人,赵奎山负责全面工作。

抗大医校开学时除有11间破草房以外,其余什么也没有,要想办成一所象样的医校,困难可想而知。这所医校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是因为有坚强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也是广大师生渴望尽快改变农村缺医少药面貌而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推动的结果。当时困难重重,如果没有坚强的信念,是绝对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正因为他们有坚强的信念,潢川抗大医校才能够存在,才能够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壮大。

抗大医校的发展历程:

潢川抗大医校从1967年元月7日成立以来至今已有30个春秋了。我们根据校址的变迁情况,抗大医校可划为双柳树、黄寺岗与县城三个时期,这三个历史时期,每个时期又有其特点。

双柳树时期(1967年元月至1970年10月)

双柳树镇是潢川抗大医校的诞生地,是该校最艰难的时期。抗大医校成立不久,师生之间对办学问题发生了意见分歧,一部分师生主张继续教学,一部分师生主张停课参加文化大革命。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于是开展了大辩论,其结果是豫北医专来潢的大部分教师与学生离开了抗大医校,只留赵世海、刘利军(女)、吉仲谦和张一峰等同志。

留下的同志都是抗大医校的骨干力量,他们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各方面的情况也在逐步发生可喜的变化。医校由卫生院迁至双柳树北面一个有90余间房屋的大院落内,比原来宽敞多了。医校在双柳树的3年时间中,连续培养3期,首届毕业生64名,第二届74名,第三届160名,三届共计298名。

毕业生回到农村后,积极为农民防病治病,表现都十分好,受到群众的欢迎。

黄寺岗时期(1970年10月至1986年8月)

潢川抗大医校由双柳树迁至黄寺岗公社的15年间,是抗大医校大发展时期,也是抗大医校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抗大医校各方面都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在教学、医疗、生活、医疗设备、经济收入和学校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经济方面尤为明显。此时,抗大医校已拥有附属医院药厂(场),而且还拥有方圆达数华里的农场,还有中药种植园,每年的经济收入相当可观,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其中有不少大专生和本科毕业生。教师由原来的几名发展到十几名。

抗大医校在黄寺岗的15年间共举办普及班16期,毕业1609人;复训班4期,毕业277人。共开办新针、推拿按摩、妇幼保健、计划生育等培训5期,174人,举办中医培训班一期,80人,共计培训、培养医务人员2140人。

城关时期(1985年8月以后)

潢川抗大医校由黄寺岗迁至县城后,在各方面进行了改革,此时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抗大医校为适应形势的需要也在进行改革。

医校在改革中,打破了原来招生的模式,改变了学制和专业。实行与外地有关院校联合培养学生的方法,1988年停止招收普及班学员,改为与光山县卫校联合开办成人中专班,与新乡医学院联合举办大专班,与信阳地区卫生局联合举办资格班,与省有关单位联合开办函授班。

医校迁城关后,计培养成人中专班的学员210人,资格班学员300名,大专班学员50名,函授班学员90名。共计650名。

劳动建校

艰苦奋斗是抗大医校全体师生的美德,他们为自己学校的发展,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曾冒着严寒酷暑,奋力拼搏。他们破冰洗脸,以河滩、竹林为课堂,上山采药,巡回医疗,自己脱坏、垒墙、垒锅灶,上山打柴,开荒种菜,自编自印教材,自办小农场,自办中草药制剂厂、中草药种植园,安装自来水和发电设备。

从抗大医校两次搬迁来看,充分体现了抗大医校全体师生的旺盛斗志和不畏艰难的高贵精神。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勤的劳动,肩扛、人抬往返运输,将学校的全部财产,由双柳树搬运到相距100多华里的黄寺岗,15年后,又由黄寺岗搬抵相距40华里的县城。学校两次搬迁,均未花国家一分钱,完全由全体师生和农工依靠肩担夯运来完成搬迁任务。迁县城后,又进行了建校劳动,此时的抗大医校共建成两幢医教大楼,1991年建筑第一幢医教大楼时花16万元,1992年建造第二座医教大楼时花12万元,另外建门诊部花4万元,共计32万元。学校三项大的建设完全由校方出资,未向国家要分文。

学习的楷模,重大的贡献

潢川抗大医校为解决广大农村缺医少药问题已为之奋斗了30个春秋,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赵奎山、连怀均、李家林、冯永照、李朝兴、孟繁田等同志曾任校长。不管人事怎么更迭,他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没有变,教学宗旨没有变,为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他们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为抗大医校的建设,贡献出了巨大力量。

抗大医校办学时间长,教学经验丰富,执教严谨,教学方法机动灵活,不仅培养了大批的农村医生,还培养了许多其他医疗专业的医务工作者,如新针、推拿按摩、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西医药剂、护理等专业,据不完全统计,30年间共培养学员3088人次。

现在全县每个行政村都有2-3名以上的乡村医生。有的生产队有卫生员。各卫生院的诊疗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医疗设备也比过去大有改善,各卫生院都有X光机、超声波,部分卫生院有心电图机、B超仪,都能作一般的外科手术和计划生育的4项手术。现在全县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农民在农村就医确实比过去方便多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已基本上得到解决。

然而,据抗大医校校长孟繁田介绍,现在在农村工作的部分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尚未达到河南省卫生厅要求在农村工作的乡村医生有85%以上要达到中专技术水平的标准,今后如何提高乡村医生的技术水平,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又是一新的课题。

潢川抗大医校艰苦奋斗了30年基本上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这一成就是对农村的重大的贡献。这一来之不易的成就将载入史册。

1979年省卫生厅已决定将潢川抗大医校更名为潢川县卫生学校,他们又在新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文革期间的潢川护训班

护训班产生的时代背景

潢川护士培训班(以下简称潢川护训班)创办于1971年3月。

197年3月至1973年5月间,正值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时期,全国各地医学院校已停止招生多年,断绝了医务人员的补充来源。在医务人员本来就很紧缺的情况下,又断绝了医务人员的补充之源,必然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由于某些原因,致使在职的医务人员也逐渐减少,造成全省各地医务人员奇缺,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

全省各地医疗单位一直向有关领导反映,直至向卫生厅告急。卫生厅根据全省的情况,请示省革委,省里同意卫生厅在全省各地、市开办护训班。信地卫生处责成信阳地区人民医院、潢川和固始县人民医院开设护训班,并指派聂继新为信阳地区护训班的总负责人。信地医院负责人为杨茂宣、程广德(已故),潢川护训班负责人为王建鹤,固始护训班负责人为李宽。

地区卫生处每月给每名学生发生活补助费18.5元,并根据各个护训班学生名额的多少,每月拨发教育经费,办公用品、学生的讲义、书籍费等均由教育经费报销。护训班学制为一年。

为便于管理学生,地区规定,凡是在各县(市)招收的学生一律易地学习,不准在当地护训班学习,以免在学习中经常回家或到处乱跑影响学习。

招生方法与行政管理人员

护训班的招生方法与现在各院校的招生方法完全不同,信阳地区招生是在信阳市和各县的中学招收在校表现比较好的应届毕业生与下放后表现较好的知识青年。实际上招生主要依靠学校、青年队和青年农场的推荐,然后经有关部门批准,由信地卫生处统一分配到各地培训单位。如固始和信阳市的学生,分配到潢川护训班培训学习,潢川和其他县的学生,分配到信地医院护训班学习,淮滨与其他县的学生到固始培训班学习。两届招生方法基本相同。

潢川护训班的行政领导是:校长白友桂(兼)。教导主任王建鹤。潢川护训班共办两期,首届于1971年3月至1972年3月,毕业生38名;第二届1972年5月至1973年5月,毕业33名。

课程与教师分工

在文革期间各类书籍、刊物、杂志等已停止出版多年,1971年3月至1973年5月,各医学院校仍未复课,此时很难找到适合于培训班使用的教科书,更没有系统的讲义之类的资料。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任课教师自己编写讲义,很多讲义都是摘录有关书籍某些章节。讲义编写后,交给学生刻印小组刻印,然后发给学生使用。刻印小组的同学为刻印各门功课的讲义花费了很多时间,有时夜以继日地刻印,非常辛苦。

授课教师:生理解剖学由孙才康医师讲授,西药学为于丽珍,中草药为沈振洲,检验为邹清礼,外科学为余明耀、丁秀兰、姜开光(已故),救护学孙才康,内科学为戚务生、金瑞坤、徐新初,妇产科为刘书琴、郭秀珍,护理学为左月先、周炳英、杨玉梅、汪淑贤、王宏春等人,皮肤科为刘侃,儿科为武一朴,耳鼻喉、眼、口腔科和政治课为王建鹤,中医为洪作富(已故)。

担任各门功课的教师大都是理论水平较高,临床经验比较丰富,热心于教学的同志,其中很多人都是大学毕业后又工作多年的高资医师、药师、主治医师及高资护士。共开设十几门功课。

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生理解剖学、药物学等基础课程时,实行全日制上课,待基础课程结束,开始学临床课程时,实行半日学习制,上午上课,下午在病房实习。实习时由在病房工作的当班护士指导各种技术操作,夜晚复习由授课教师辅导白天所讲的功课。

实践证明,我们采用边学理论边实践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反复多次的操作,就能熟练地掌握各种操作技术。事实证明,在条件较好的县级医院举办护训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并不亚于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

可贵的师生友谊

在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护训班的学生与医院的授课教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师生之间诚挚亲密。在动乱的年代有这样师生关系的确是难能可贵的,究其原因,主要是无论在课堂上或学生在病房实习,教师都能不厌其烦地讲解和辅导。在下乡帮助群众收割或到很远的地方采挖中草药时,教师都能以身作则,不怕苦、不怕累地带头干,中医教师洪作富不仅自己带头干,还耐心地帮助同学辨认各种中草药,讲解各种中草药的外貌特征、采集方法,并讲解其用途和疗效。同学们深感老师对他们谆谆不倦的教导、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自已生活在无限温暖的环境中。鉴于上述原因,学生心情非常舒畅,所以情绪也非常高涨,他们在学习、劳动、宣传计划生育中都积极拼搏,从不叫苦。

由于两届学生都是表现较好而被推荐上来的知识青年,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任何问题,也未有任何人犯错误,师生之间也从未闹过任何意见。

全国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魏曦在潢举行大型的学术报告会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这个病名听起来比较陌生,主要原因是接触较少之故。钩体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流行广,一旦发生常造成流行。

潢川又属多雨地区,雨量大而又集中,易发生内涝。这样的环境又适合于钩端螺旋体病源体的生长繁殖,故潢川易发生钩体病,但是,此病平时并不多见,全国也很少发生大流行,所以人们对钩体病知之甚少。

发现钩体病的经过

1968年夏季,潢川连降大雨并发生水灾,雨停不久,新里集公社几个大队的部分社员发生“无名高热”,发病急,蔓延迅速,查不出原因,不能确诊。

县防疫站检验士邹清礼在新里集公社防疫时,随身携带本流行病学,边检查病人,边看流行病学,当他看完钩体病的章节之后,对照病人的发病、症状、体征等各方面的情况之后,即怀疑是否钩体病,于是,自己动手抽了25例患者的血准备送省防疫站检验,正巧,省防疫站防疫科科长李义来潢,邹清礼向李义汇报了潢川的疫情,怀疑是否钩体病。他立即将所采患者的血液标本交李科长带回省防疫站。省防疫站作了钩体病凝溶试验,鉴定为“波摩拿”型钩体病。省里确诊后立即上报有关单位。这次发病人数较少,未造成大流行。在本县医疗,很快即将疫情扑灭。

轰动全国的钩体病

1971年6月中旬,潢川又发生钩体病,其来势之猛、蔓延之快,发病率之高,是其他传染病所不能比拟的。

县防疫站将疫情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直至卫生部防疫司,防疫司又与有关单位研究,立即选派中国科学院流行研究所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魏曦教授、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史良如教授、武汉军事医学研究所王海蓉(女)教授、第四军医大学的教授等,前来潢川指导防治并进行研究,以便尽快扑灭疫情。

同时省卫生厅通知,省直卫生单位及全省各地市县防疫部门将来潢参加防治。一时全国和各省各地的专家、教授、学者与医务工作者云集潢川,计达数百人之多。

钩体病流行状况与防治效果

1971年6月9日潢川开始连降大雨,19日隆古公社冯楼大队发现钩体病人,26日全县各公社相继有人发病,27日至7月1日,达到发病高峰,7月2日以后,发病人数逐渐下降,至20日以后,即无新病例发生,前后流行30天。全县发病总人数为17391例,发病率占全县总人口的3.34%。

这次钩体病大流行,临床类型主要为流感伤寒型。主要传染原是猪。发病后由于全体医务工作者辛勤防治,正确诊断,合理用药,并采取了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不但很快地扑灭了疫情、治愈了现症病人,在发病的17391例患者中,除有一例肾型患者死亡之外,其余患者全部治愈。

举行大型学术讲座

钩体病防治工作结束之后,魏教授在潢川县工人俱乐部举行了大型学术讲座,魏对钩体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症状、体征、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防治措施,在全国流行状况等方面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和权威性的发言,系统地总结了潢川钩体病发生和防治的全过程。他讲述了整整一天,听众达400人之多。

学述讲座后与会者又分组进行了座谈,大家对这场学术报告会兴趣很浓,一致认为,这次来潢防疫收获很大,不仅扑灭了疫情,更重要的是对钩体病的认识更为深刻,医疗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因为钩体病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急性传染病,在全国大面积流行也极为少见,所以许多医务工作者对钩体病知之甚少。他们来潢防疫,接触了许多钩体病患者,又听了魏教授的学术报告,补上了原来所缺的一课。魏教授的学术报告,使医务工作者在提高对钩体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防治丝虫病害培训班

丝虫病系蚊子叮咬后而传染的疾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晚期可发生多种合并症如象皮腿、阴囊象皮肿、女性会阴部象皮肿等,不仅病人痛苦大、行动不便,还影响劳动,严重者还影响生育,此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

为防治丝虫病,防疫站多次举办培训班,计培训学员110名,培训时间为3个月,培训内容是丝虫病流行病学、微丝蚴活动的规律,以及采血和防治方法等。

此病原来在全县发病率很高,发病率占全县总人口的9.35%。自1972年8月至1975年冬,连续进行三次普查普治,1973年春开始对现症病人进行了“海群生”药的3-5日3克、3个疗程的正规治疗。

1977年8月,河南省卫生厅和省防疫站来潢考核验收并抽查双柳树、桃林铺、来龙、城郊4个公社的12个大队,抽查人数为1136人,发现阳性病人104人。发病率仅占总人数的0.49%。这充分说明,经过5年的防治,已达到了中央规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我县被确定为丝虫病基本消灭县。

潢川中医教育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简称,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医学。中医教育在潢川已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中医培养学生的方法,都是采用以师带徒的传教方式,以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这种古老的传教方式,一直沿用了几千年,直至如今。

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各省、市、自治区先后成立了中医学院。学制大部分为5年,少数院校也有6年制的,一般的县市常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医、中药人员培训班。这种教育方式,是培养中医、中药新生力量和提高在职中医中药人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另一种方式。

1958年以后,有少数中医院校毕业生分配到潢川工作,但此时仍有部分中医、中药人员由名中医师彭炳甫、李绍庐用以师带徒之法,培养了多人,如晏保生、王长珠、彭仁轩、李德昌、沈振洲等人。

1977年以后,各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分配来潢工作的人数逐渐增多,如张光远、詹志明、陈更生、简军、李波等人。

1975年3月,潢川抗大医校举办一期中医培训班,共开设两班,每班40人,用一年时间学习理论,实习时间为半年,这期培训班学习比较全面系统。

1975年10月,潢川卫生局在隆古卫生院举办了一期中医培训班,由卫生局副局长马文光负责。行政管理为姚梅文,教师晏保生、陈学良、袁家江(教授中药学)。全班学员30余名。培训内容有伤寒论、中药学、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等10几门功课。理论学习时间为3个月,以后又实习了3个月。培训结束后发有结业证书。

1981年潢川抗大医校举办一期中药人员培训班。学员20名,培训时间半年,班主任袁家江。近15年全县未再举办中医、中药培训班,完全依靠各中医院校或卫校开设的中医毕业生,从而完全取代了以师带徒的单一培养中医、中药人员的模式。

以师带徒虽然是一种培养中医人才很好的方法,然而这种培养方法太慢,每次培养学生数量太少,远远地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党和政府为关心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曾下大力培养出一大批中医人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河医教改潢川分队与县卫生局举办血液病临床实验诊断及肿瘤细胞检查培训班

培训班的发起

潢川县人民医院原为河南医学院的教学医院(所谓教学基地)之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约40-50人)的学生在院内进行实习。

1976年3月,河医教改潢川分队的教师吕淑芳(女)带领学生在潢医实习期间,与县医院检验科负责人邹清礼二人发起,又经县医院与卫生局协商,决定由卫生局、河医教改潢川分队,共同举办一个学术水平较高的培训班。

举办培训班的重要意义

血液检验是检验科诸多检验项目之一。血液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与临床关系十分密切。血液系统疾病繁多,各种血液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各不相同,而又非常复杂,因此血液系统许多疾病则完全依赖于检验而确诊。

该培训班对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检验工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培训前的准备与热情洋溢的帮助

在举办培训班之前,吕淑芳、邹清礼二同志虽然作了必要的准备,如撰写了许多论文,整理临床资料,查阅文献等。为了使培训班的学员学习得更好,接受得更快,邹清礼特意撰写了血液病临床实验诊断口诀,口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形象易记,含义深刻,吕大夫对此口诀非常赞赏,评价甚高。

然而,由于资料、论文较多,准备时间仓促,又需要继续整理并刻印,故在培训期间,只有采取边发材料边培训的方法。这次培训班参加单位很多,如信阳市、光山县、息县、商城县、固始县及本院检验科部分工作人员以及本县大部分公社卫生院都来人参加培训班学习。

由于大家一致认为培训班举办得及时,所学内容非常丰富,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故学习兴趣很浓,在培训过程中,培训班的很多同志,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协助邹、吕二同志整理资料、校对材料、刻印论文、装订讲义等。培训时间一个月,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班的同志满载而归、高兴而回。

文章出自1997年《光州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