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善生的善生
萨瓦迪卡,我是善生。
一年一度的新款iPhone的配件指南,终于可以和大家见面了。这里有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各种测试,MagSafe的兼容性如何,18W、20W、30W充电器到底有什么区别,壳子贴膜种类繁多该如何选择。
你想了解的,我都帮你测试好了。文内有受关注的MagSafe相关详细测试,谁说想要实现15W无线充电必须要买苹果20W充电器?
为了测试供电相关,我也基本买齐了目前市面开售的所有20W充电器。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尽量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评论区给我留言,我尽量全部回复。
快充测试今年iPhone 12系列没有配备充电器,这个环保不环保的今天就不展开了。说到底都是利益,最大的利好应该就是充电器厂商了。
但不管怎么样,消费者骂归骂喷规喷,充电器还是要继续买的。
iPhone 12的充电规格和11系列没有什么变化,峰值功率在23W左右,但注意这是峰值功率。
目前市面上,最适合iPhone 12的就是18W、20W和30W了。为了测试这三种充电功率的不同,我跑了几组全程测试,下面放出数据。
▼ 18W:蓝色曲线、20W:绿色曲线、30W:黄色曲线。
▲ 三个不同功率下,iPhone 12的回电曲线差距其实不大,混在一起三条曲线有着非常多的重叠。
从10%-100%,都需要110分钟充满。60分钟后,电量回升速度基本趋于一致。
▼ 18W充电器 全程曲线如下。
▼ 20W充电器 全程曲线如下
▼ 30W充电器 全程曲线如下
今年12系列,整体功率相比去年其实是有缩水的,三种功率供电,稳定在18W以上的时间差不多只有12分钟左右。所以苹果的策略,依旧是确保用户30分钟充电50%的使用体验,12系列电池容量缩水功率也跟着下降。
所以就可以得出结论,18W、20W、30W充电器供电,整体差异性不大,选谁都可以。
考虑到今年大部分充电器厂家都要推出20W充电器,18W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且MagSafe苹果说明文档是要求需要20W PD充电器供电,所以iPhone 12购买充电器的话,20W就是最合适的档位。
除了预售买不到的,正常开售的20W充电器基本都在这里了。
品牌如下,还有一个斯泰克没有放,是我觉得它没资格站在这里,原因后面再说。
体积也一目了然了,今年的20W充电器都在走缩小体积的路线,但各家差距依然是挺大的。Apple原厂的就不说了,毕竟是「不成熟的技术苹果不会用」。第三方的倍思最大,Anker nano最小,其次就是Aukey傲基了。
20W 充电器接入,跑满iPhone 12的功率是没问题的。毕竟维持在18W以上的时间也只有10分钟,所以20W充电器是足够用的了。
20W 充电器推荐如果按体积选择的话,20W最值得买的就是Anker和Aukey了。这两个牌子之前还有些渊源,这里就不展开了。
两个都和苹果的五福一安差不多大小,仔细对比的话左侧的Aukey要比右侧的Anker更大一些,Anker的造型更圆润。
这两个充电器价格差不多,Aukey便宜了几块钱。但Anker要更小,能量密度也更大,做工和外观都要比Aukey更好一些。所以着几块钱我觉得还是值的,也有18个月的换新质保售后。
就Anker这个20W Nano而言,无论从体积还是能量密度而言,都可以继续占据20W充电器的C位。其实选择20W充电器,追求的就是体积了,和苹果五福一安大小的规格,换来的是满功率输出的快充,几十块钱的价格是很合适的。
下边说一下其他的20W充电器,苹果官方的直接略过吧。虽然现在降价了,但149的价格我没有找到任何理由劝你们买它。
图拉斯 20W体积相比Anker和傲基没有什么优势,比苹果五福一安大一些。价格不便宜,秒*也要106元的价格不推荐购入。他家还在卖破解的MagSafe和破解数据线,所以我对这个牌子也没好感。
麦多多 20W体积和图拉斯差不多,比五福一安大一些,能量密度没什么优势。但麦多多这个胜在便宜,做工也还行,如果对价格敏感的话可以购入。
倍思 20W取了一个超级硅来做噱头,造型是和苹果、ZMI那样的扁平设计。体积其实不算很小巧,但也是胜在便宜,到手价仅需39元。这个产品的问题是过厚了,比ZMI的同造型产品要厚三分之一左右。
斯泰克 20W也是宣传的迷你20W充电器,但这个体积实在是无力吐槽...不说和其他20W比了,都和左边RAVPOWER的30W充电器一样大了。说这个小的,是不是对「小」字有什么误解......
50多块钱的价格,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去买它。即使增加了可折叠插脚,但这样的体积我带个氮化镓的2C1A不好嘛。
ZMI 20WZMI的20W终于开售了,这两年ZMI的产品研发明显跟不上了,很多产品反应都很慢。
目前单个充电器是缺货状态,需要到非自营的旗舰店购买。自营店只有一个套装,也许是对自己的产品太自信了。
不过39元的价格,加上ZMI的品牌效应,后续应该会卖得很好。我也买了,可惜还没发货。目测和18W是一个模具,这里放上ZMI 18W对比一下。
30W 充电器30W充电器,单独给iPhone 12用的话其实没太大必要,20W已经足够了。但如果你想兼顾iPad Pro或者电脑的充电,那么买一个氮化镓的小体积30W还是可以的。
30W种类繁多,这里只推荐我常用的吧,Anker和傲基,都是采用了氮化镓技术缩小体积。
MagSafe 答疑解惑MagSafe作为今年备受瞩目的新特性,坦白讲其实并没有那么惊艳。
但苹果的号召力依然强大,这个MagSafe充电器现在官网依旧是期货状态。不过线下Apple Store备货很足,都是随便买。注意这个线材是不可拆卸的,另外一边是USB-C接口。
MagSafe 兼容任何20W以上的PD充电器之所以要说答疑解惑,原因是看到网上流传了太多谣言。什么油管博主亲自测试,发现MagSafe只能使用苹果官方20W充电器,其他的充电器统统不兼容等等。
经过我一周的不懈努力,终于搞清楚了目前这个技术的性能和供电需求。
官方说明是需要使用20W充电器供电,坊间传言必须使用苹果20W才可以触发15W的无线快充。我也特地去问了天才吧的小哥,大幅是苹果没有明确必须使用原装20W,理论上是PD充电器即可。
我先使用苹果20W接入,充电器端功率在18W左右。去除掉无线充电不到20%的转换损耗,也符合苹果标定的15W无线快充规格。
但奇怪的是,当我继续测试其他第三方充电器的时候,充电器端却只有12W左右。试了手头从小到大的PD充电器,无一例外均无法触发激活苹果的15W模式。
到此,我也和那位油管上的人一样,认为这个协议只能通过苹果20W充电器触发。
但经过了我不断的尝试,排除一切可能的因素之后,终于被我找到了原因。
可能是目前苹果对这个协议的握手存在Bug,和当初刚支持PD充电的8 Plus一样,经常性的无法跳转到PD供电。
当你结束MagSafe供电,需要把手机休息几分钟,此时再次接入充电器即可成功触发15W。
实测手头所有大于20W的PD充电器,通过上述办法,均可测试出兼容苹果15W协议(充电器端 18W-19W)的功率表现。
Anker Nano 20W 兼容倍思 20W 兼容这时候如果手机不休息几分钟,即使接入苹果原装的20W,充电器端功率也只能在12W左右。
即使是拿65W 2C1A去测试,也可以成功兼容。
MagSafe充电曲线▼ 首先看一下MagSafe的全程充电曲线,简单解读一下就是对温度异常的敏感,且高功率维持时间非常短暂。
高采样率抓了7万多组数据,这里碍于篇幅不展开了,这两天我会写一个相关的专题内容。
▼ 可以看到18W的功率,仅仅维持了7分51秒,即开始下降。
回电曲线可以看到,整体电量回升很平缓,10%-100%回电需要130分钟。半小时充电47%,一小时充电72%。
坦白说我对MagSafe这个新特性还是比较失望的,用户体验提升不了多少,但却可以作为苹果赚钱的一大利器。目前认证协议已经开放,通过认证的企业都可以向苹果购买这个磁吸模组。和MFI一样,不同的是名字叫做MFM(Made for MagSafe)。
除了手机壳企业,支架类品牌商也都可以推出相关的产品。掐指一算,这是未来可以媲美MFI营收的认证协议。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山寨产品出现,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但非常不建议购买,即使现在可以激活苹果15W,苹果是不会允许山寨动这块蛋糕的,一个更新就可以封死。
手机壳每年iPhone换新,我都会买很多壳子。今年不同的是,我不想再去买廉价的透明壳了,就我这几年的体验来看,廉价产品除了价格便宜以外,一无是处。
保护壳这个品类怎么讲呢,也属于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存在。好一些的壳子,真的可以提升日常的使用体验。
我姐一直是一个10元包邮外壳党,今年换了12之后,听我的去买了个贵一些的壳子,也终于明白了贵有贵的道理。
目前官网在售的壳子,只要是MagSafe品类下的,都可以支持MagSafe磁吸特性。
这个官方透明壳卖399元,第一时间都是断货的状态,这个还是托朋友从深圳买到的。
开始觉得这个白色MagSafe圈圈非常的丑,不过几个朋友居然说很好看。导致我现在也看习惯了,但这个壳的缺点就是很滑。就是之前XR买的透明壳看,时间长了一样会变黄。
皮壳是我给12 Pro Max准备的,特地选了这个花菱草的新配色。比我预想的要好看许多,颜色介于黄和橙之间,很特别。而且这个颜色的皮壳,离远了看都不太像皮质的。
工艺用料都没什么说的,就是479元的价格可能很多人不太好接受。
内部的超纤植绒,MagSafe模组也直接内置了进去。
OtterBoxApple Store里到除了苹果自己的壳子,OtterBox是唯一在列的品牌。OtterBox是来自美国的品牌,销量应该这几年都是第一。现在和苹果的合作也愈发紧密,MagSafe苹果都给了其首发和独占期保护。
官网上的这几个配色,都是苹果独占的产品,其他的渠道是无法购买的。官网都已经断货,我去了下线Apple Store几趟,都没有买到....目前线下线上都是卖断货的情况,答复说大概3-4周之后会有。
苹果独占的这几个配色,都是色彩晕染的设计,我都挺喜欢的,可惜就是现在拿钱也买不到...
MagSafe模组通过贴片内置,这点和苹果官方皮壳直接内置是不太一样的。不过功能性没有差异,不出意外的话,未来所有通过MFM认证的保护壳,都会通过这个方式内置MagSafe模组。
除了苹果独占的颜色,OtterBox的天猫旗舰店也有独占了一个配色。
配色叫做「迷图」,黑金搭配,和苹果独占的晕染是同属一个系列的设计。不规则的融合纹理。略带做旧的风格,看上去辨识度很高。
这款迷图我还挺喜欢的,除了亮眼特别的配色外,特殊的喷涂工艺手感也要更好。不沾手汗,而且不冰不滑。
Symmetry炫彩几何系列,也是OtterBox的主推产品。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手机壳系列之一了,今年的可选颜色没有去年那么丰富,不过也都是流行色。虽然通过了三次军规防摔测试,但手感和轻薄依然照顾的很好
因为我定了12 Pro Max,这个12是给老婆用的,所以也提前选了个魅惑红的配色,女生拿着清清爽爽的。
炫彩几何系列除了红、蓝、黑和迷图的独占款,还有两款透明,一款全透明,一款带细碎闪点的星辰款。
OtterBox的优势,是软边框 硬背壳的运用。双层材料一体式结构设计,背面是聚碳酸酯外壳,中框是一体合成橡胶。软边框,硬背板。好拆装的同时,又做到了不错的防护
今年因为iPhone 12改为了直边框设计,导致即使是苹果官方壳按压也比较费劲。OtterBox对按键都内置了硅胶衬垫处理,按压起来比苹果官方壳舒服太多了。
POP系列,也是OtterBox我每年必买的。
今年的新配色很好看,和苹果独占那款晕染的很像。
中间的POP支架可以打开,当做支架或者手夹都挺好的。出门在外,需要横置的时候直接打开支架就行了。这个支架也可以自行更换款式,就像卡骆驰更换鞋扣那样。
这里多说一句,第三方没有内置MagSafe模组的,也可以正常使用15W的苹果无线快充。只要不是过厚,功率方面都是不影响的。
当然由于壳子内没有磁铁模组,吸力自然就要差一些了。但竖置的时候其实也不会掉,平面使用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吸附感。
耐尔金今年还买了个很有意思的壳子,耐尔金的护镜防摔壳,价格不贵只要50来块钱。
这个壳子挺好玩的,后面设计了一个镜头盖,还可以旋转用来当做手机支架。 PC背板 TPU软边,也是现在很流行的材质方案。硬背壳防摔抗震,软边框兼顾手感和拆装。
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个TPU软边很柔软,差不多是我壳子里最容易拆装的一个了。
镜头盖合上的时候,一来可以保护镜头不被刮花,二来也能防止一些App启动摄像头侵犯隐私。
打开的时候,就可以旋转去用作手机支架。
镜头四周设计了凸起保护,镜头盖的内衬还有软质保护层。
本来有些人对镜头划伤不太在意,虽然Pro Max还没到,但我看了一下官方的皮壳,心里就凉凉了。
这个镜头凸起,Max明显要比Pro高了很多。这也就意味着12 Pro Max的镜头凸起应该是和尺寸一下,创下了历史之最。
所以Max用户,真的建议这次要注意镜头的刮花了。要么去买个Care ,或者也可以试试耐尔金这种护镜防摔壳。
决色防摔小彩壳这个壳子的特别之处,由多层结构完成,一共分为合金框架、防刮背板、紧固锁带、缓冲气垫和防撞气囊组成。
这种多层结构,其实防摔壳厂牌里是不多见的。
达到了五层结构,但依然是一体式的设计。四个边角的位置,都设计了气囊结构。之前UAG和Tech21也都有类似的设计,对抵御冲击力是很有效的。
仔细看边框内衬三也有一圈气囊结构,这个在防摔壳里是不太常见的做法,绝大部分只是在四个角里做上气囊。而且一旦边框内衬加了气囊,很容易无法兼顾边框的轻薄。决色的做法是气囊采用波浪式处理,在保护手机的同时,气囊材料不必充满填充,相应的又减少了厚度和材料重量。
边框看就是很正常的边框,和一般手机壳无异,外观上是看不出来里面内置了气囊等多层结构的。
镂空开槽的静音按键,可以最直接反映出边框的厚度。如果边框过厚,静音键是很难来回拨动的。这张图就可以看出来,决色这个边框其实并不厚,虽然是多层结构,但很巧妙的把边框厚度控制到了一个合理的区间。
Power Support来自日本的老牌保护壳品牌,以透明壳见长。老苹果用户,可能都知道Power Support。
我本身也特别偏爱透明壳,所以今年除了苹果的透明壳,还买了两个Power Support
这款是全包硬壳,也是Power Support多年来的主打品类。
这么多壳子,能称得上还原iPhone逻辑质感的,除了个别的凯夫拉,就只有Power Support了。和手机的贴合度非常好,内壳做了特殊的处理可以防止水纹和彩虹纹产生。但全硬框的壳子,缺点是不够防摔,适合那些追求极致轻薄的人群使用。
按键部分做了掏空处理,最大化的减重还原裸机手感。
前几年这个硬壳是不太好拆装的,今年似乎改进了工艺,拆卸容易了一些。
下面这一款,应该是Power Support第一次尝试加入软边框,价格也要更便宜一些。
软质边框包裹,下边还多加了一个Logo,拆装也要比硬壳更容易一些。
四角都内置了气囊,可以做到2米防摔了,这也是由于全包硬壳的地方。
LifeProofLifeProof,我只买了wake系列,这个我从11就开始用了。
这个系列是环保材质做成, 由超过85%的海洋回收渔网制造。海洋波浪纹的外观也很有设计感,握在手里也很轻薄。
虽然轻薄,但仍然经过了防摔认证,毕竟LifeProof是做防摔保护壳起家的。
数据线碍于篇幅,数据线就不聊那么详细了。在C-L第三方 MFI开售的时候,我也做了全网最详细的横评。
这些线我都在用,几根已经坏掉了。我也依然觉得之前的测试数据,足以辨别数据线的优劣。
我就直接推荐吧,性能最好的就是Anker和ZMI。
Anker这根线,之前测试过数据非常优异,做工也可圈可点。现在这根线价格也下来了,还有18个月的换新质保,有需要的可以入了。不足的地方是因为是全球发售,所以长度限定在了0.9M。
ZMI这根线数据性能也很出色,但缺点是线径很细,网尾处理和原装线很像,耐久度会有些许不足。
最漂亮的数据线,来自Native Union。
这个牌子的产品,Apple Store也是有售的。内置凯夫拉,编织线被。主要是这个编织做工不错,纹理也比较特别,还额外附带一个皮质的收纳带。
经常玩配件的都知道,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斑马线了。我从A-L到C-L一直在用,颜值很高。
这根应该是最软的编织线了,来自VAKOMO。他家数据线不错,手机壳的话就算了吧。
线材非常柔软,我家车上都是买的这根。但缺点是线被编织一般,很容易起毛。
贴膜今年iPhone 12系列回归了直边框,所以贴膜方面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首发的时候买了hoda0.33的2.5D,整体挺满意的。
今年3D没有必要再做了,所以很多厂家都改为了2.5D设计。同时边缘都做了收窄,因为12的整个玻璃都是平面了。
另外我买的两张是耐尔金的防窥膜和摩米士的非全覆盖,也算是市面上两个很有代表性的品类了。
耐尔金 防窥膜可以保护隐私的贴膜,之前我是没有用过的。但使用了一次之后,真的觉得这个品类是有其存在的使用场景的。
地铁上,公司里,有时候会碰到别人窥屏。不管有没有侵犯隐私吧,总归有些许尴尬。这个膜的好处,就是在不影响正面视觉的时候,从侧面角度是看不清楚屏幕的。
附带了个贴膜神器,手残党也可以自己贴膜了。
耐尔金这个膜,在听筒位置额外做了一个金属罩。这个就很友好了,时间长了手机的听筒不会积灰。
正面不影响观感,和普通的高清玻璃膜无异。
但是换个角度看,就发现屏幕基本都是黑的,再偏一点就会变成全黑。这下就不会尴尬了,无论在哪,不用怕别人偷窥你的屏幕了。
摩米士 非全覆盖今年其实换成直屏幕之后,玻璃膜没有太大必要去做黑边了,也就是和屏幕贴合的胶边。但很多人还是很喜欢带黑边的贴膜,可能是看起来比非全覆盖要贵?
贴上之后,正面观感没什么差,但可以看到非全覆盖和屏幕黑边的缝隙存在。
而且这种非全覆盖,做不好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边缘不贴合的问题。这也是相比黑边膜,非全覆盖的缺点。
边缘缝隙,时间长了也容易积灰,且不撕膜的话很难清理。
所以贴膜这个事情看自己选择吧,非全覆盖和黑边全覆盖,使用起来倒都没什么问题。区别就在于那个黑边,以及带来的一些小问题。
耳机耳机还能推荐别的吗,那必然是苹果自家的AirPods和Beats系列。
一句话直接总结。
降噪和一般非激烈运动佩戴需求买AirPods Pro;佩戴时间久,希望耳朵舒服且没什么降噪需求,那么AirPods2即可;追求运动使用,无脑选Beats Pro就好了。
当然如果你场景比较细分的话,像我这样买三个来用也是不错的选择。
上次就有人问耳机套,这次就一并放上吧。我的耳机套都是Twelve South和Native Union的,Apple Store里都有卖的,都是苹果官方合作品牌。
Twelve South的AirPods / Pro系列
分为布面和皮面,具体看自己怎么选吧。皮面永久了很有味道,但比较怕水,布面的话就更耐脏一些。
Native Union这个是我最近常用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欢NU的。
整体的质感很棒,贴合度也很好。毕竟是高端品牌,细节处理都是很到位的。
相比TW的,NU贴合度更好所以要小巧一些。而TW则是设计了走线,也凸了个造型,设计感更足。
皮套的好处,就是即使永久了,也都有着自己的味道。显旧了,但依然好看。
总结没什么总结的了,基本把我这一段对于iPhone 12系列,能掌握的配件信息都分享了出来。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我看到都会回复的。
后续还会有一期充电相关的具体测试和20W充电器的横评,也许等我的iPhone 12 Pro Max到了再做也不一定。
OK,基本就是这样了。
我是善生,欢迎关注。
拜了个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