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是:(1)联系和孤立观点的对立;(2)发展与变革观、静态与不变观的对立;(3)全面观与片面观的对立;(4)两者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区别①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个对立的发展。他们的反对主要表现在:
首先,唯物辩证法从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从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从发展和变化的角度看世界,形而上学从静态的角度看世界。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否定事物中的矛盾,把变化的原因归于外力。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辩证辩证法是思辨方法和经验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它是思辨和实证相结合的。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这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的经验阶段。第三阶段是思辨和经验的结合,是前两个阶段的结合,即思辨和经验的结合。
如果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对称辩证法。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原因是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态和片面的观点不符合客观现实,进一步夸大了主观作用。
形而上学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用先验思辨的方法研究非客观或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而不是科学地研究现实世界的现象和规律。另一种是反对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从孤立的、静态的角度观察世界。
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包括:超自然世界的起源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