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首宋词,品儒客文人智慧精华,读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50首宋词,品儒客文人智慧精华,读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首页角色扮演仙幻梦境手游更新时间:2024-05-11

汉宫春 · 梅

〔 宋 〕· 晁冲之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惟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
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水边的梅花是多么潇洒,在竹梢稀疏的地方。横斜着挺出三两枝。春风也不知道爱惜,任凭雪压霜欺。燕子无情无意,只因怕冷,轻易地失去她开花的日期。惟有南归的鸿雁,年年南飞时能看见她的芳姿。 清浅的小溪,如一条白白的丝练,请问那些华丽的堂宇,又如何能赶得上这茅屋疏篱?最令人伤心的是,自从知己朋友离去之后,便很少有吟唱梅花的清绝的歌诗。只有微云轻轻飘浮,淡淡的月光隐约迷离。面对此景此情,我的孤高芳洁又都是为了谁?但那高洁的江梅,依旧倚风自笑,并未减淡她的清香,因为风流高逸是自身的品质,本来就不在乎别知与不知。

这是一首咏梅词(作者一说是李邴),寄托官场失意、故人之思。上阕写梅的姿态、处境,下阕写玉堂不似茅舍疏篱缘因有梅花欣赏,结尾赞梅洁身自好。全词表达了对民间的问侯,表达自己顺其自然的心情和人生价值取向。作者极力颂赞梅的绰约风姿与高洁品格,又悲叹其处境凄凉,无人赏爱,于摹物写景中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慨。该词风格疏淡隽永,句格舒缓纡徐。在写作上化用林逋等前人诗不着痕迹,如盐入水中,品尝自知;摹形写神,神形兼备,深得咏物诗之三昧。

一剪梅

〔 宋 〕·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德甫离别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行香子 · 述怀

〔 宋 〕·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此词所作时间不详。从内容上看,表达的是归隐志向,这种志向自作者被贬黄州后逐渐强烈,时不时会从心底冒出。在一个把酒对月的夜晚,已厌倦了官场生活的苏轼,再次表述了这一情怀。

蝶恋花 · 伫倚危楼风细细

〔 宋 〕·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伫立高楼倚着栏杆和风细细,极目远望春愁无际内心惆怅。夕阳斜照青草映着烟霞光彩,谁懂得我依靠栏杆时的思绪? 我想纵情狂饮直到一醉方休,频举酒杯强颜欢笑了无趣味。纵然衣带渐渐宽松终生不悔,为了她值得我相思而憔悴。

此词上阕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阕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思念远方亲人的女性的形象。

蝶恋花 · 春景

〔 宋 〕·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此词是由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所作。上阕写春,触目红花纷谢,柳绵日少,青杏初结,普天芳草,充满了繁华易逝,「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下阕写伤情,借「多情却被无情恼」的意象,寓有对朝廷一片痴心却被贬官远谪的惆怅,表达出作者仕途坎坷、飘泊天涯的失落心情。

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宋 〕·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本词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想离家出走、万里寻郎的思妇。杨花虽然像花,但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丽的姿质,没有人怜香惜玉,任凭它被东风吹落。它离开枝头,好似孩子离开了家,它傍在路旁,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看上去杨花似乎对杨树无情无义,实际上却是含有深情。它团团逐队成球,滚动中损坏了柔肠,它躺在路边,似在睡觉,聚而又散,散了又聚,像是很困的女子,娇眼睁睁又闭上眼睡去了。梦中,她随着春风,万里漂泊,苦苦寻觅,寻觅情郎。一阵风起,吹得杨花四散,好似梦中少女,被莺叫声唤起。 上阕以花为人,以人写花,杨花美人,契合为一。下阕抒发伤春惜花之愁。由「不恨」到「恨」,欲进先退,由杨花到落红,宕开一笔,而后折回杨花。一夜风雨,早晨雨停时,落花散在泥地、漂在水中,已难以拾起来了。末以点点杨花与离人珠泪浑融为一。融情於物,以物体情,神来之笔,令人叫绝。全篇赋物言情,虚实相生,笔墨入化,有神无迹。 此词西窗烛版本据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元本《东坡乐府》卷上。

望仙门 · 玉壶清漏起微凉

〔 宋 〕· 晏殊

玉壶清漏起微凉,好秋光
金杯重叠满琼浆,会仙乡
新曲调丝管,新声更颭霓裳
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

玉壶里清澈的水流得有些凉意,这秋天的光景真美好。金杯中盛满了美酒,仿佛在与仙境相聚。 新的曲调在丝管里传出,崭新的声音带起了霓裳的风采。炉火在博山温暖融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浓郁的香气,祝寿百千年。

望海潮

〔 宋 〕·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此词主要描写杭州的富庶与美丽。上阕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阕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全词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蝶恋花

〔 宋 〕·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而“望尽天涯”正从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这三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意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这三句是此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

行香子 · 过七里濑

〔 宋 〕·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雲,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此词描写了七里濑的优美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也流露了功名虚无、江山长在的人生哲学。前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後三句从不同角度写溪水;下阕开头两句写山,中间插入议论感慨,最後又以写山作结。全词将水上行舟的「静美」,和时空变化的「动美」结合的十分完美,语言清丽,意境广渺,既有幽美的画面,又含有深邃的哲理,刚柔相济,韵味深远。

宴山亭 · 北行见杏花

〔 宋 〕·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是北宋宋徽宗赵佶的词作。徽宗皇帝在被掳北行途中,忽见杏花盛开如火,不禁万感交集,写下这首如泣如诉之词。上片明写杏花,借杏花的娇艳及被风雨摧残的衰败景象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寄托着对帝王生活的痛苦回忆。也暗示自已的境遇,怜花怜己,语带双关。下片抒写离恨哀情,借燕子与做梦层层深入,道出从期望到失望,由失望而绝望的哀痛心情,末尾几句写连在梦里见一见故国宫殿的慰藉也得不到,因为连梦也做不成。抒情上有递进关系,真挚深沉,真可说是字字泣血,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一剪梅 · 舟过吴江

〔 宋 〕·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宋亡,作者深怀亡国之痛,隐居姑苏一带太湖之滨,漂泊不仕。此词为作者乘船经过吴江县时,见春光明艳的风景借以反衬自己羁旅不定的生活所作的一首词。 全词以首句的「春愁」为核心,用「点」「染」结合的手法,选取典型景物和情景层层渲染,写出了词人伤春的情绪及久客异乡思归的情绪。

六州歌头

〔 宋 〕· 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
黯消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伫立漫长的淮河岸边极目望远,关塞上的野草丛茂是平阔的荒原。北伐的征尘已暗淡,寒冷的秋风在劲吹,边塞上的静寂悄然。我凝神伫望,心情黯淡。追想当年的中原沧陷,恐怕是天意运数,并非人力可扭转;在孔门弟子求学的洙水和泗水边,在弦歌交奏的礼乐之邦,也已变成膻腥一片。隔河相望是敌军的毡帐,黄昏落日进牛羊返回圈栏,纵横布置了敌军的前哨据点。看金将夜间出猎,骑兵手持火把照亮整片平川,胡笳鼓角发出悲壮的声音,令人胆战心寒。 想我腰间弓箭,匣中宝剑,空自遭了虫埃的侵蚀和污染,满怀壮志竟不得施展。时机轻易流失,壮心徒自雄健,刚暮将残。光复汴京的希望更加渺远。朝廷正推行礼乐以怀柔靖远,边境烽烟宁静,敌我暂且休兵。冠服乘车的使者,纷纷地奔驰匆匆,实在让人羞愧难以为情。传说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盼望皇帝仪仗,翠盖车队彩旗蔽空,使得行人来到此地,一腔忠愤,怒气填膺,热泪倾洒前胸。

此词为感时抒愤,充满爱国激情。上阕铺写江淮宋金对峙形势。「平」、「悄」,见边防静寂无险可守。「追想」贯以下六句,回溯靖康之难,感叹中原沉沦。「隔水毡乡」,谓强虏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呼应首句,折入现实。「区脱」、「宵猎」、「骑火」、「笳鼓」,状敌方演武临边,有声有色,虎视眈眈。与上文「悄边声」适成对照。下阕倾诉壮志难酬的忠愤。「念」字领起,感念无地用武,岁月不居一层,朝廷休兵主和一层,遗民盼望恢复一层,末后收拢到志士的忠愤泪水。全篇叙事、陈情、次第井然,铺叙展衍,气局阔大,骈散排比,节奏紧促,辞情激壮,感愤淋漓。

虞美人 · 听雨

〔 宋 〕·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髮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人生的悲欢离合的经历是无情的,还是让台阶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南宋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其中,蒋捷是颇有代表性的作家。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其中《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小令,却概括出少年、壮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谓言简意赅。它以「听雨」为媒介,将几十年大跨度的时间和空间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壮年飘泊孤苦触景伤怀;老年的寂寞孤独,一生悲欢离合,尽在雨声中体现。因受国亡之痛的影响,感情变得麻木,一任雨声淋漓,消解了喜怒哀乐,而其深层则潜隐着亡国愁情。

木兰花

〔 宋 〕·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城上春光明媚莺啼燕啭,城下碧波荡漾拍打堤岸。绿杨芳草几时才会衰败?我泪眼迷蒙愁肠寸断。 人到晚年渐觉美好情怀在衰消,面对鸾镜惊看红颜已暗换。想当年曾因多病害怕举杯,而如今却唯恐酒杯不满。

词中用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春声、春色,首句的「乱」字用得极好,将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动热闹,而群莺乱啼已是暮春天气,这里也暗含春光将尽之意。作者又用明丽的景色来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以及对于年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末二句以借酒浇愁来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心情,又隐约地显示了他对生命的留恋,尤其传神。

江神子 · 别徐州

〔 宋 〕·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隄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三月东坡由徐调知湖州途中。因弟子由通判南都(今河南商丘),便于赴任途中先去南都小住半月,随後再南下。此词系南下途中所作,叙写与徐州友人的别情。词中化用唐代李义山《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在离愁别绪中融入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别恨是全词主旨,上阕写别时情景,下阕想象别后境况。

暗香

〔 宋 〕· 姜夔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宋代*人酷爱梅竹,白石咏梅之什颇多。《暗香》、《疏影》尤为有名。词的开头,由月色回忆起以前几次月夜,梅边吹笛的往事。他的优美笛声,还引来了一位玉人知音,不怕夜寒,攀着梅枝听他吹。而今,他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约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他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竟将清冷的幽香散入他的卧席。 词的下阕,写折梅寄远,无法传达,红花无言,深念玉人。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一枝梅花,寄给那久别的玉人,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场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玉人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树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花又一片片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醉花阴

〔 宋 〕·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阕咏节令,写别愁;下阕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点绛唇 ·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 宋 〕·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小亭在高耸入云的山峰,隐隐约约浮现着。在千峰上独自叙述胸意,看那万里云烟如浪花般滚来,我与谁共同欣赏呢? 人已经老了,但情怀仍在。虽然思虑着万里山河,但也只能无奈的惆怅。少年啊,要胸怀豪情万丈,莫要学我这个老头子。

此词作于1135年(宋高宗绍兴五年)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弁山峰顶。宋室南渡八年,未能收复中原大片失地,而朝廷却一味向敌求和,与敌妥协,使爱国志士不能为国效力,英雄豪杰也无用武之地。作者作为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对此深以为恨。词中抒发了作者归居后既旷达超迈又不免孤寂惆怅的矛盾情怀。

声声慢

〔 宋 〕·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家中的后园中已开满了菊花,我引忧伤憔悴无心赏花惜花、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能采摘?静坐窗前独自熬到天色昏黑?梧桐凄凄细雨淋沥黄昏时分、那雨声还点点滴滴。此情此景,用一个愁字又怎么能说的够?

此词为悲秋抒怀之作。靖康之难后,李易安随其夫赵德甫逃亡江南,宋高宗建炎三年(西元一一二九年)秋八月十八日赵明诚亡故。此词在其夫亡后所作,是抒发家国身世愁之作。首用七对叠字发端,「寻寻觅觅」写国破家亡夫死己寡之后的精神失落,独身彷徨之情状,「冷冷清清」则写时世、境况之凄清冷寂,「凄凄」句更细腻深微地描摹词人心情的悲苦凄戚。薄酒难御风寒,过雁触动乡思,菊花萎谢无人怜惜,独守寒窗时间难熬,黄昏冷雨敲击梧桐,种种场景,无不益发加重愁情分量,折磨一己孤独、柔弱、痛苦的灵魂。全篇字字写愁,层层写愁,却不露一「愁」字,末尾句画龙点睛,以「愁」归结,而又谓「愁」不足以概括个人处境,推进一层,愁情之重,实无法估量。全词用白描铺叙,讲究声情,巧用叠字,更以舌齿音交加更替,传达幽咽凄楚情悰,肠断心碎,满纸呜咽,撼人心弦。

卜算子 · 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 宋 〕· 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子细看,应是容颜老

怀古太守即为陈襄陈述古,当为东坡在杭州的知己。杭州让东坡乐亦思蜀,而离杭则又生思念,吴蜀于东坡心中地位已经同等,不衹是吴蜀山水风光无限,寄情相同,另蜀有父老兄弟亲人可思,更有乡情难解;而杭州有西湖钱塘作伴,更有陈襄共处。据记载这首词与前面端午、清明等词同为熙宁六年(西元一〇七三年)所作,本是作为通判身份循行属县,想来与怀古相别却也不会有多长时间,可旅途的劳顿,更多的是精神交流的匮乏使得这份思念越发地浓烈起来。忆山忆湖更忆人,孤寂的行程使人心老,自觉容颜定老。愈发向往那份青山绿水,尊前高歌。一个生性多情的人,总有思念的山,总有思念的水,总有思念的人,更有那对岁月的无限感怀!

小重山

〔 宋 〕· 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余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柳色春花明丽清新,春意已深。小花栏里的红芍药,已经露出了尖尖的小小花苞,如同美人头上的美丽饰物。雨后的春风,更显得温柔轻盈,到处响着各种鸟雀宛啭的迎接春天的歌声。太阳缓缓升起,晴空中尚有一点乌云。 以往的事情,再也不必回顾思索。趁着美好的春景,赶快去大好河山好好游览。旧日游玩过的迹印,如今处处都可找寻。但无处可寻的,就是一颗少年时的心。

此词为登临寻旧之作。上片写景。春风之和软、融畅,鸟鸣之细碎、绵密,春日之迟迟,春色之渐深,综合成一幅仲春繁花欲放,生机蓬勃的画卷。下片抒情。以“莫沉吟”撇弃往事,推出及时登临寻旧之意。词人“登临”骋目乃在寻觅“旧游”,上片所写欣欣向荣的仲春之景,自然是其“旧游”的重要内容。从“堪寻”到“无寻”透露出词人所追寻者不止在景,更是在心——“少年心”:人生最富理想、极有朝气,充满自负的心境与精神,欲借“寻旧”追忆、唤醒少年豪情,激励步入中年的自己,把握住机遇,冲淡人生老大的遗憾与惆怅,表现出一种类似“老当益壮”的老大自强,复归青春的意愿。

祝英台近 · 晚春

〔 宋 〕·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
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在桃叶渡口,我们分钗别离,南浦烟柳黯淡,一片凄迷。从此,我最怕登楼,在十日九风雨的天气。黄莺不住地呜叫,催落飞红满天,也没有人去理会!更不用说去劝劝黄莺:别再啼! 看着鬓边戴的花,取下来仔细端详,用花瓣推算归期。刚戴到头上,又取下重新数一数,这样才心里满意。昏暗的灯光下,还记得梦中哽咽自语:是春天把愁给人带来,春天不知回到哪里,为什么不把愁也带去?

《祝英台近·晚春》写闺中女子在暮春时节伤春伤别的闺怨。上阕写伤春伤别。首三句写离别时的凄迷景象,融合如今思念时的怅惘情怀。将宝钗擘为两截,离别在桃叶渡口,南浦暗淡凄凉,烟雾笼罩着垂柳。次二句写不忍登高远望,因为总是失望,而失望当更添愁恨。又以“十日九风雨”烘托离人的凄苦。“断肠”三句,片片飘飞的花瓣令人断肠,风雨摧花全没人来救,更有谁劝那黄莺儿将啼声罢休。在烘托足够环境氛围之后,佳人正式出台。瞧瞧簪在鬓边的花簇,算算花瓣数目将离人归期预卜,才簪上花簇又摘下重数。花卜归期,以微妙动作显现佳人心态。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罗帐,梦中悲泣着哽咽难诉:是春天到来给我带来忧愁,而今春天又归向何处?却不懂将忧愁带走。才簪又数,梦中呓语,盼归之切,怨春之深,十分传神!

风入松

〔 宋 〕· 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听着凄风苦雨之声,我独自寂寞地过着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满怀忧愁地起草葬花之铭。楼前依依惜别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浓密的绿荫。每一缕柳丝,都寄托着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独自喝着闷酒,想借梦境去与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莺唤醒。 西园的亭台和树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扫干净,依旧到这里来欣赏新晴的美景。蜜蜂频频扑向你荡过的秋千、绳索上还有你纤手握过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么惆怅伤心,你的倩影总是没有信音。幽寂的空阶上,一夜间长出的苔藓便已青青。

此词为清明西园怀人之作。上片由伤春写到伤别。首句“听”字值得品味,不忍看的孤凄之况自现,且重复使用,更觉沉痛。次句又着一“草”字,看似平常,实能反映词人想借之遣怀却心烦意乱的愁绪。“一丝柳”更是以武断的计量表达思念日久且深。下片写雨过春晴,扫林观赏,触物生情。“黄蜂”二句写秋千索所留手脂香引动黄蜂,以侧笔点染,妙语通神。末句“一夜苔生”,踪迹渺茫,盼望急切,一笔写尽。盖青苔不唯生于幽阶,亦且萌发于心田矣。

好事近 · 梦中作

〔 宋 〕· 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一场春雨,给山路上增添了许多鲜花,鲜花在风中摆动,又给满山带来了盎然春色。我走到小溪深处,无数黄鹂飞跃啼鸣。 天空中飞动的云彩在眼前千变万化宛如奔腾的龙蛇,在碧空中屈伸舒展,十分自如。这时,我正醉卧古藤阴下,朦胧迷离,全然不知南北东西。

据《冷斋夜话》:“少游既谪归,尝于梦中作《好事近》,有云…果至藤州,方醉起,以玉盂汲泉,笑逝而化。”从词的内容看,为记梦之作有些依据。词中境界,尤朦胧奇幻,若梦中景观。上阕写梦中春游。雨花山色,小溪黄鹂,声色俱佳。花动而一山春色皆动,溪深而千百黄鹂争鸣,境象空濛幽丽,若神界仙境。下阕写飞云走雾,龙蛇幻化,在碧空翻卷起雄劲的画图。词人在这仙幻的奇异世界里陶醉了!醉饮后在古藤荫下酣然入睡,暝懵间忘却了人世。其中主旨与词人《醉乡春》“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的感慨如出一辙,均表现出失意词人的厌世心态。联系秦观逝于藤州的史实推断,这很可能是秦观的绝笔词。至于宋僧惠洪所谓“笑逝而化”云云,殆小说家言,不足为据。此词构思超脱空灵,虚实结合,行笔自然流畅而富浪漫情调,具有高格调的审美品位。

行香子 · 七夕

〔 宋 〕· 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葉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这正是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天宫以月为地,以云为阶,重重关锁,即使像昔人那樣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来,也不能同织女、牵牛相逢。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无法相会吧!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鬱积於内的离愁别恨。

西江月 · 平山堂

〔 宋 〕·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大明寺侧,乃欧阳文忠于庆历八年(1048年)知扬州时所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东坡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平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东坡和其恩师欧阳文忠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文忠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东坡为重遊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东坡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乐天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东坡则更进一步认识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苏词中传达的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所在。

贺新郎

〔 宋 〕·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
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
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
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
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
谁为我,唱《金缕》

睡醒起来听到黄莺婉转鸣叫。落花掩盖了青苔,窗棂昏暗已是傍晚,地上铺满一层落花。风儿吹尽了枝梢的残花,不见那赏花人回返,惟有垂杨孤自仍飘舞翩然。雾霭渐渐转暖,原来是初夏的轻暑回归天地间。我重寻明月般的团扇,扇影儿圆圆,覆盖了暗淡的尘埃,那乘着鸾风的秦宫弄玉还依稀可见。它惊醒我往日的恨怨,竟如此急切、突然。 梦到江南却隔断在横江的沙洲。只见长江大浪粘连着天宇,涨涌的江涛像葡萄般碧绿,从半空洒下烟雾般的细雨。在楼前倚望烟波浩渺引起无限相思意,采一朵白蒴花有谁能托他寄去?两地相思呵只能怅然空望,那木兰舟徘徊迁徙。飘泊万里的云帆何时归来?目送离群的归雁飞人群山里,视线被群山遮蔽。此刻谁能为我歌唱一曲《金缕衣》。

此为见故物怀恋人之作。上阕由午睡后所见夏景写起,流莺、青苔、乱红,表明春尽夏来,引出宝扇,触发怀人暇思,抒寂寞凄清的离愁。初夏不见景,只写寻扇一细节,定在勾起对伊人的思念,更触发惊心动魄的回忆。「残红」、「自舞」云云,隐露寂落之感。下阕由「旧恨」生出,追忆往事,江景恢阔空潆,撩起怅望期待情惊。云帆不到,山河阻隔,自然逼出一声喟叹,画龙点睛。以愁起,以恨终。

青玉案

〔 宋 〕·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恒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又如满城飞絮,又如同江南的梅雨。

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阕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阕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忆少年 · 别历下

〔 宋 〕·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此词为作者谪贬应天府,告别历下的抒怀之作。上片写离别历下。起笔叠用三个“无”字,写尽行踪飘零、宦途辗转,十分警绝!继写南山送故人隔,无限依恋。下片写重归历下景况。“罨画”句赞历下林泉景胜,写历城园林花溪似红碧彩绘之画境,写出词人对历下风景之美的深刻印象与眷恋。“算重来”以下,设想今后,鬓影花色,预计主客变迁,不胜感慨!全词直抒胸臆,借景点染,开首造句新警,结尾巧用典故以曲致幽情,耐人寻味。

八声甘州 · 寄参寥子,时在巽亭

〔 宋 〕·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
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雲霏。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後,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夙愿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此词作于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苏东坡由杭州太守被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时,是作者离杭时送给参寥的。参寥是僧道潜的字,以精深的道义和清新的文笔为东坡所推崇,与东坡过从甚密,结为莫逆之交。东坡贬谪黄州时,参寥不远千里赶去,追随他数年。这首赠给参寥的词,表现了二人深厚的友情,同时也抒写出世的玄想,表现出巨大的人生空漠之感。整首词达观中充满豪气,向往出世却又执着于友情,读来毫无颓唐、消极之感,但觉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宋 〕·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公瑾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髙两岸悬崖如雲,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捲起浪花彷彿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遊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髮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这首词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雲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發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雲人物身上。 下阕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公瑾的形象。作者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词中也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这首词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髙唱入雲,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

玉楼春 · 别后不知君远近

〔 宋 〕·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分别后不知你的行程远近,满目凄凉心中有说不尽的苦闷。你越走越远渐渐断了书信;鱼书不传我去哪里问讯? 深夜里风吹竹叶萧萧不停,千声万声都是别愁离恨。我斜倚单枕想到梦中见你,谁知道梦没有做成灯芯又燃尽。

这是一首别后相思愁怨词。上片描写思妇别后的孤凄苦闷和对远人深切的怀念之情。上片以“别”字领起,下片以“恨”字相映,简括出此词主旨。上片侧重从思妇情思追踪行人的角度抒情,下片则变换视角,侧重从思妇自身处境的角度描写思妇秋夜难眠、独伴孤灯的愁苦。全词写愁恨由远到近,自外及内,从现实到幻想,又从幻想回归到现实。且抒情写景,情景两得,写景句寓含着婉曲之情,言情句挟带着凄凉之景,表现出特有的深曲婉丽的艺术风格。

贺新郎 · 把酒长亭说

〔 宋 〕· 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
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
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长夜笛,莫吹裂

手持酒杯与你在长亭话别,你安贫乐道的品格恰似陶靖节,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卧龙诸葛。不知何处飞来的林间鹊鸟,踢踏下松枝上的残雪。好像要让我们俩的破帽上,增添上许多花白的头发。草木枯萎,山水凋残,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烨。全靠那稀疏的梅花点缀,才算有几分生机令人欣悦。横空飞过的两三只大雁,也显得那样孤寂萧瑟。 你是那样看重信用来鹅湖相会,才相逢又轻易地匆匆离别。遗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冻不能渡,无法追上你,令人怅恨郁结。车轮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转动,这地方真让惜别的行人神伤惨切。试问,谁使我如此烦恼愁绝?放你东归已经後悔莫及,好比铸成的大错用尽了人间铁。长夜难眠又传来邻人悲凄的笛声,但愿那笛音止歇,不要让长笛迸裂。

作者与陈亮的友情在历史上传为佳话。这首词寄托了作者对他们带湖相聚又分别的悲伤。开篇盛赞陈亮出淤泥而不染,随即以冬景写南宋山河的破碎。几点残梅,透露希望,令人感动。作者追赶友人却失望而归,暗示了他仕途不顺。那“铸刀之错”是他们的友情深厚,更是南宋统治者不思北征而铸成的国家大错。结尾以悲痛之语收住。完善了全词沉郁顿挫的特色。

眉妩 · 新月

〔 宋 〕· 王沂孙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
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
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奁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
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
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一痕新月渐渐挂上柳梢,仿佛眉痕。淡净的月彩从花树间透过,蒙胧的光华将初降的暮色划破。新月明艳便使人生出团圆的意愿,闺中佳人更深深拜月祈盼,祝愿能与心上人相逢在那花香迷人的小径。一弯新月就像两道美人的秀眉没有画完,一定是嫦娥还带着离恨别情。最令人喜爱的是,寥廓明净的天空上,那弯新月恰似宝帘上的帘铮,小巧玲珑。 月有圆亏缺盈,千古以来就是如此,不必细问究竟。我叹息吴刚徙然磨快玉斧,也难以将此轮残月补全。长安故都的太液池依然存在,只是一片萧条冷清,又有谁人能重新描写昔日清丽的湖山?故乡的深夜漫长悠永,我期待月亮快些圆满澄明,端端正正地照耀我的门庭。可惜月影中的山河无限,我却徒自老去。只能在月影中看到故国山河的象征。

此词为歌咏新月以寄托故国山河破碎之悲愤的作品,写于南宋覆亡之际。上阕写赏玩新月之感。起笔描绘新月初升,“悬柳”、“穿花”,仰观俯视所见。日落月升,故曰“破初暝”。“团圆意”,拜月人所祝所愿。“画眉未稳”与“新痕”遥应,引出“离恨”,借天上月寓人间愁。“银钩”、“秋冷”,怅触悲凉情悰,播撒人间世界。上阕句句写新月,处处盼月圆。下阕放开笔势,立足于宇宙历史视角,纵论盈亏圆缺的演变。“盈亏休问”,含凄楚难言之痛:“难补金镜”,吐无力回天之恨;“何人重赋”,抒无限今昔之感。“夜永”、“试待”,写出遗民心中长夜漫漫、祈盼殷殷的忧思。收拍又作顿宕,含月轮盈虚有时,而山河旧影复现无期之慨。全词以新月意象象征,映衬沦亡故国的残缺,或写景寓情,或双关运典,意象柔丽而苍凉,情景深惋而沉郁。

贺新郎

〔 宋 〕· 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我已经很衰老了。平生曾经一同出游的朋友零落四方,如今还剩下多少?真令人惆怅。这么多年只是白白老去而已,功名未竟,对世间万事也慢慢淡泊了。还有什么能真正让我感到快乐?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不论情怀还是外貌,都非常相似。 把酒一尊,在窗前吟诗,怡然自得。想来当年陶渊明写成《停云》之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吧。江南那些醉中都渴求功名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饮酒的真谛?在酒酣之际,回头朗吟长啸,云气会翻飞,狂风会骤起。不恨我不能见到疏狂的前人,只恨前人不能见到我的疏狂而已。了解我的,还是那几个朋友。

此词作于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全词层叠典故之中抒发了词人昂扬激越的豪放情怀,表达了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

临江仙 ·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 宋 〕·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忆昔日洛阳桥聚会宴饮,到会在坐多是豪杰英雄。月影好像河水静静流去。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面,不停吹奏笛子直到天明。二十多年岁月犹如一梦,身躯虽健在但令人心惊。闲登上阁楼看雨后初晴。想那古今多少兴亡事迹,不如听三更犹唱的渔歌。

此词是北宋文人陈去非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阕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阕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化为旷达的襟怀。

减字木兰花 · 莺初解语

〔 宋 〕·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黄莺开始啼叫,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草木,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彷彿消失了。 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有花而不去看它开放,就意味着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着春离开大自然,纷纷落花夹杂着绿色的苔藓。

《减字木兰花》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词的上片描写「莺语」「草色」「微雨」等景物,表现春天开始时的生机与美丽;下片叙写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全词表达了珍惜春光、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光的情感。

阮郎归

〔 宋 〕·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此词写於汴京,是重阳佳节宴饮之作。词中感喟身世,自抒怀抱,虽写抑郁之情,但并无绝望之意。全词写情波澜起伏,步步深化,由空灵而入厚重,音节从和婉到悠扬,适应感情的变化,整首词的意境是悲凉凄冷的。

南乡子 ·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 宋 〕· 苏轼

东武望馀杭,云海天涯两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东武和馀杭两地相望,但见远隔天涯云海茫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到那时我与你同笑长醉三万场。 不用像世俗的样子用酒来诉说离情别绪,痛快的饮宴从来都另有缘由。今夜拿着残灯送你归去,走过河塘,恍惚间见落泪如羊祜的却是你杨元素啊。

此词上阕想象两地相望的情景以及功成还乡的愿望,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下阕表示不以世俗的方式来表达离情别绪,并写出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点绛唇 · 丁未冬过吴松作

〔 宋 〕·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远处的几座孤峰呈现出一派萧瑟愁苦的样子,似乎在酝酿黄昏时的一场大风雨。 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天随子一起隐居。可如今像他这样的人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残柳参差不齐地在寒风中飞舞。

本篇为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自浙江湖州前往苏州访问范成大,途经吴淞所作。吴淞江边,太湖之滨,一路明山秀水,自然引起词人的几多感慨。起句写北国的鸿雁毫无心机,从太湖西畔飞去,随着浮云而去,时序已入深秋。次写山峦气象,几座寂静的山峰清冷、凄苦,仿佛在商量着黄昏时骤雨飞瀑,天气阴沉不开,似愁客情怀,再即景怀古,无限惆怅。下阕写道唐朝陆龟蒙曾隐居在甘泉桥边,词人也打算追随他在甘泉桥边住。“共天随住”只是欲共未共,欲住难住的“拟”而已,一字之中深寄了多少现实的凝重感。末尾以近景残柳垂条参差随风舞收煞,含古今沧桑之感。

洞仙歌

〔 宋 〕·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肌肉骨头像冰玉般莹洁湿润,本来十分清凉没有一丝汗渍。晚风来水殿里丝丝暗香弥漫。绣帘撩开明月一点偷窥佳人,佳人斜倚在枕边还没有入眠,黄金钗横着堕着鬓发乱蓬蓬。 从床上坐起牵着白净玉手,起来漫步在寂静的庭院当中,时而可见细数流星渡过银河。试问夜色如何三更已经过去,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屈指掐算什么时候送来寒冷,不知不觉流年似水悄然逝去。

此词描述了五代时後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诉衷情令

〔 宋 〕·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清晨卷起结着清霜的幕帘,呵暖双手试梳新式梅花妆。都因为内心有太多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涂得像远山那么长。 回想那如烟往事,痛惜流逝的年华,更容易使人感伤。想唱歌又敛容,想欢笑眉头却紧皱,这日子最令人痛断肝肠。

这首词写一位歌女的生活片断。上片写清晨梳妆。“轻霜”、“呵手”,点明秋冬结霜季节。从“梅妆”、“远山”之丽妆看,可知这位梳妆者是位容貌秀丽的年轻女子。此词女子因爱侣或夫婿远去,满腹离恨而刻意“试梅妆”,“画远山”,这种反常举动既表现出她珍惜青春的爱美心理,也表现出她作为歌女的生活习惯,聊借梳妆美容慰藉孤独、寂寞的相思情。 下片写歌女的悲愁心理。“往事”、“流芳”,写她对往昔青春爱悦的回忆与惋惜,而今成为心灵悲伤的根源。“拟歌”、“欲笑”两个细节极细微地刻画了歌女在歌筵上欢笑歌唱,那种欲献歌呈笑却敛颦悲愁的矛盾心态。此词用白描手法,侧重写人的动作与情态,透露歌女特定的离恨别伤,尽管这伤离感旧之情,只是淡薄的、委婉的,可是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深刻而难忘的。

琐窗寒

〔 宋 〕· 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柳荫深处传来了鸦啼阵阵。我身着单衣,倚靠在垂着帘子的红色窗门。啊!庭院是那样寂静,锁满了让人忧愁的雨声。这冷密的雨点,洒向空荡荡的石阶,深夜还落个不停。如此雨景,宛如我少年时作客荆州,夜宿楚江,一边看那江中灯火在风雨中闪烁不定,一边和故人畅抒友情。 如今我已是暮年的人。且不说京城胜游处正逢寒食节,一律把烟火禁;即使像「旗亭唤酒」的事儿,还是让那些高阳酒徒去逞豪兴。我只怀念家乡东园中的桃李花,虚度了美丽的青春。那个有樱唇一点和小小酒窝的美人儿,是否还在将我等?我多么盼望归家时,枝头上还有残留的花朵,等待我这个久久作客他乡的人,将美酒佳肴向我铺陈。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愁苦情怀的词。周美成中年后虽长期在京任职,但仕途并不得意,因而常流露出倦客京华、思归家园的感情。上阕写客居的凄清。「暗柳啼鸦」数句描述京都暮春景象。「洒空阶」二句由实入虚,亦真亦幻,耳听空阶前夜雨淋漓,似心愁心泪混成一片,词人神思飞驰,悬想何时与「故人」重逢。下阕以「迟暮」钩转,转入抒发思念故园春色的深挚感情。以「迟暮」之年而遇京都寒食,嬉游胜览无地,京城处处禁火无烟,寒食凄冷,愁雨淋漓,更添羁宦孤独之悲感。从故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安在?设想自己回去后的情况。人已迟暮,春已阑珊,花自零落,纵然回到故里,情怀仍似客中,只能花下酩酊,聊以排解郁结。

水调歌头 · 快哉亭作

〔 宋 〕·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 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结识同被谪放黄州的张偓佺。元丰六年(西元一〇八三年)十一月,张偓佺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观览长江胜景,苏东坡为其取名为「快哉亭」,并赠其这首《水调歌头》。 全词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熔为一炉,表现作者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世界,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风格。

阳关曲 · 中秋月

〔 宋 〕·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晚间云雾全都收尽,高空中溢出一片清寒。银河悄然无声,天上缓缓移动着白玉圆盘。此生的此夜不易始终这样美好,明年的明月将在什么地方赏观?

熙宁十年(西元一〇七七年)八月十五日作于徐州。是年二月胞弟苏颍滨与东坡相见,四月间陪他同赴徐州,八月中秋之后方才离去。这是暌别七年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此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颍滨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虞美人

〔 宋 〕· 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这是一首即兴抒情之作,写暮春雨后两位友人同饮林禽花下的情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落花”之“风前舞”,能给人以不甘心生命的完结的启迪。花落了,又有“千丈”“游丝”在晴空袅娜,这又是一种生命的律动。既然人生像花一样不能久存,为何不携手花下同醉?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饮酒也有完结之时。我劝美人们别因此皱眉,我也是多情种,可酒已尽!由自然而人生,品嚼出对生命的思索。语短情长,言简意丰,耐人品味。

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

〔 宋 〕·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
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我感到人生衰老,早年的情怀、趣味全减,面对着送别酒,怯惧年华流变。何况屈指计算中秋佳节将至,那一轮美好的圆月,偏不照人的团圆。无情的流水全不管离人的眷恋,与西风推波助澜,只管将归舟送归。祝愿你在这晚秋的江面,能将莼菜羹、鲈鱼脍品尝,回家后和儿女团聚在夜深的灯前。 趁旅途的征衫未换,正好去朝见天子,而今朝廷正思贤访贤。料想在深夜的承明庐,正留下来教你检视翰林院草拟的文件,还派遣筹划边防军备。说都故友倘若问到我,只说我依然是愁肠满腹借酒浇愁愁难遣。遥望秋天的云霄里一只落雁消逝不见,我沉醉中听到有谁奏响了空弦!

这首词作于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滁州(今属安徽)任上,是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京城临安而作。上阕写惜别之情和流光虚度之叹。下阕寄托自己感慨之情。词意层层相催,逼人欷献叹惋,抒发离情中透露着豪放。

兰陵王 · 柳

〔 宋 〕· 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厌倦,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着闲暇到了郊外,本来是为了寻找旧日的行踪,不料又逢上筵席给朋友饯行。华灯照耀,我举起了酒杯,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提醒我寒食节就要到了,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梢公的竹篙插进温暖的水波,频频地朝前撑动。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哟,却发现已经是一片朦胧。 我孤零零地十分凄惨,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春色一天天浓了,斜阳挂在半空。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我们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听人吹笛到曲终……唉,回忆往事,如同是一场大梦。我暗中不断垂泪。

这是一首自伤别离的词,写作者离去之愁。此词有生活细节、有人物活动,有抒情主体的心理意绪,形成词作较为鲜明的叙事性和戏剧性特色。全词构思萦回曲折,似浅实深,有吐不尽的心事流荡其中,无论景语、情语,都很耐人寻味。

六丑 · 蔷薇谢后作

〔 宋 〕· 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攲侧
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似我)来替落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 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唉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这首词描写游子思念佳人,以美人喻鲜花,用爱的柔笔抒发自己的迟暮之感,使花园的寂寞与人世的幽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词人惜花伤春的同时,也在自怜自伤。「惜花」更「惜人」。上阕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下阕着意刻画人惜花、花恋人的生动情景。全词笔触细腻,融情于景,构思精巧,回环曲折,与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