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碰撞:漫谈中西方星占术的结合,宫位制起了多大作用?

文明的碰撞:漫谈中西方星占术的结合,宫位制起了多大作用?

首页角色扮演星术世界更新时间:2024-04-24

在古代农民专注于自己的土地,期待种出庄稼的时候,也有人抬头仰望天空,思索着星星的何去何从。而它有一门专门的学科――星占学它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迷信,而是一种类似于现代天文学的古代天文学科。

同现代天文学一样,星占学是研究星星的学科,以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结合天文学家自身所观测到的自然现象而产生的一门学科。由于古人崇尚自然,迷信神灵,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星占学影响中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等国家政策和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唐朝以后,华夏大地和世界各国交流逐渐增多,特别是南方的印度和西方的欧洲国家。而古印度、古代阿拉伯和欧洲国家又是文化源远流长,同样总有着他们自身星占学的国家,而随着和这些国家交往的日渐增进,无论是古印度,还是古代阿拉伯亦或者古代欧洲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星占学都曾经传入到中国地带,并对中国古代星占学产生着重要影响。

它们的影响主要包括东汉到北宋年间伴随着佛教一同传入我国的古印度的星占学,明代的时候由阿拉伯人马哈麻翻译入中国的阿拉伯星占学,以及明末清初的时候由欧洲耶稣教会传入我国的欧洲星占学。在保有我国星占学独立的基础上,大量汲取了外国星占学的知识养料,并完成一定程度的本土化过程。

那么古代西方的星占学到底主要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传入我国,并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有着那些改变呢?

一、西方的星占宫位制

宫位制严格来讲是一种外国星占学中的概念,在我国本土产生的宫位制并没有,而是由外国传入中国的。宫位制是天宫图星占学中的基础部分,也是天宫图星占学中的精华所在,同样对于传入中国并且影响力最大的外国星占学同样也是宫位制。

(1)何为宫位制?

我们知道,星占学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并且遵循一定的依据的学科,而天宫图星占学在占验的时候必须要依赖于天宫图。而天宫图就是各天宫及行星的位置,而天宫则有黄道十二天宫和后天十二天宫之分。对于黄道十二天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羊宫、金牛宫等宫,这代表着他们拥有固定的位置。而对于后天十二天宫来说,其完全没有固定的位置,但却具有一定的规则,而这种规则就是宫位制。

后天十二天宫对于天宫图星占学具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后天十二天宫是根据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来区分的,对用星占学占验一个人具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又被成为“人事十二天宫”。它将日月星等天象和人相结合,而这种结合方式就是宫位制,因此也可以说没有宫位制就没有天宫图星占学。

(2)宫位制

宫位制主要分为整宫制、等宫制和不等宫制,了解基本的关于宫位制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西方星占宫位以及它如何在中国古代传播拥有着重要作用。

简单来讲,三种不同的宫位制代表着的是在整个天宫图中各个宫的度数及对应方式,整宫制代表着各宫度数均为三十度,并且后天十二宫和黄道十二宫一一相对应;不等宫制代表后天十二宫为三十度的同时,后天十二宫和黄道十二宫并非一一对应;不等宫制则是后天十二宫的度数数值不等,并且同样也不一一对应。

二、西方星占宫位制的传入和发展

在西方宫位制伴随着不同时期传入到中国时的本土星占学发展程度不同,对西方星占学的接受和吸收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面对域外星占学知识本土化的不同程度,在星占学发展的历史时期内,西方星占宫位制在中国古代也有些不同程度的发展。

(1)明末之前的第一次传入及发展

作为一种完全由西方传入到中国的知识,它最早出现在佛教星占文献之中,并且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流传在中国。后来在之后的七政四余星命术中,星命术也将整宫制吸收。这段时间的开端并不能确定但最迟不会晚过唐朝,并且一直持续到明朝末期,这段时间是整宫制单一流传的时期,并没有其它制度出现。

在这个时间段是古印度的印度星占学传入中国的阶段,并且出现了一批影响力颇高的星占学文献,如《宿曜经》、《七曜攘灾诀》等,而其中的《七曜攘灾诀》则是由印度婆罗门僧人用汉文编撰的星占学手册,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关于宫位制的介绍。

传入中国的佛教占星术的源头是和希腊占星出自同出,同样是以天宫图为基础进行,因此宫位制是占验的基础。在这一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域外占星术本土化的表现中的一部分便是七政四余星命术,它主要是对个人命运进行占验的星术,融合了中国传统中的天干地支和阴阳五行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星占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清代编撰的《四库全书》记载,对待《星命溯源》这本书的评价是“然世所传五星之书,以此为鼻祖。别有所谓果老星宗者,盖因此本而广之”。它和中国传统土生土长的军国占相比是另外一个系统,中国传统的关于占验的术法大多是关于军国大事的占验,而很少对个人命运进行占验,域外星占知识的传入和中国本土的思想相结合,从而大大的补充了中国古代星占种类。

(2)明末清初的二次传入

明末清初从域外引入的星占学对中国星占最重要的影响并非知识上的补充,而是观念上的改变。这个时期传入的西方天文学知识让中国人对整个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和感受,对星占的态度也随之大变,当时很多学者包括中国学者和传入星占学的西方传教士从各种方面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星占的批判和对欧洲星占的引进及传播。

在这其中不等宫制传入中国,从官方和民间都开始争相引进欧洲星占学。其中最为著名的著作就是汤若望在崇祯年间完成的《浑天仪说》,这本书中介绍的“浑象”被称为西式浑天仪,和张衡所制的浑天仪并不相同。《浑天仪说》将文艺复兴时期在星占学宫位制中影响最大的雷氏宫位制引进入中国,是目前此宫位制在中国的最早记载。

从最开始星占学传入中国到明代清初,中国主要流传的还是整宫制,虽然后期不等宫制的传入丰富了中国古代星占,但不可避免的是整宫制依旧具有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纬度因素并没有考虑到后天十二宫中,再比如最小的时间单位是时辰,在这个时辰里出生的人,无论具体时间如何,宫位也尽皆相同。这就大大影响了占验的精准度。

这也是为何不等宫制的出现对于中国星占学的发展影响如此深远的原因所在,不等宫制不仅在考虑纬度因素的同时,也把最小的时间单位精确到了分钟,使得占验的精确度也更加精确,同时也使得后天十二宫的划分更加合理。

(3)清朝中后期的宫位制

截止到清朝时期,中国星占学随着外国星占学知识的传入而越加完善和复杂,而清末的星占学发展主要体现在对于清初传入的雷氏宫位制的继承,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出现的新的算法和仪器,这是这个时期中国星占学发展最明显的特点。

在算法领域当中,有一人名叫张永祚,有一部著作《天象源委》,以欧洲星占学阿拉伯星占学为基础,并且把中国传统占验术法相融合。其中关于雷氏宫位制做出了突破性的研究,特别是在计算黄道度变赤道度等多重问题的计算方法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并用表格计算方式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卷中惟及用表,而不及弧三角算,取其捷也”

与此同时,清朝在发展出《天步真原》后天十二宫的算法的同时,对于仪器的利用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如利用仪器来简化雷氏宫位制的计算,从而更加方便快捷的得到天宫图。

结语:

宫位制作为天宫图星占学的重要内容,是其中的基础部分,对于传入到中国地区的西方星占学,宫位制的传入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总得来说中国古代的星占学发展从最开始仅有完全中国本土生长的军国占,到之后整宫制伴随着的是印度星占学传入中国,给当时的中国古代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认识占星的知识。

其后不等宫位制及雷氏宫位制的传入,加上中国星占学家对于算法和仪器的创新,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的星占学内容,同样这也是一段西方星占学在中国古代的一个传入及发展史。

参考文献:

〔1〕裴芹:《古今图书集成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明〕徐光启等著,《崇祯历书》下册,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3〕〔明〕万明英:《星学大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