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胜境,第一仙山
▲
三伏过后,秋老虎弥天喷火,热得人如冰棍浑身淌汗,一直想找个地方躲一躲。突然听说湖北全境景区免费,武当山也在其列,立刻有些按捺不住。
记得我第一次知道武当是在十来岁时。当时我在家中玩耍,忽然看见一本精美的画报,上面印有太子坡、南岩宫、金顶日出等武当风光。绝壁古殿,红墙绿瓦,仙风道骨的道长,一瞬间吸住我的眼睛,以致多年以后模糊了同桌好友的面容,却依然记得当年目睹武当风光时内心的震撼,时不时想去武当看看。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太岳山、参上山,是全国闻名的避暑胜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号称“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史*载,至少自唐代已有道人在山中修道,故此,武当又是世界闻名的道家发源地。
武当古迹众多,规模宏大,绝大部分宫殿由明代皇帝朱棣勅建。
朱棣在北京当藩王时,以万余兵马造反,建文帝的百万雄兵纷纷避让归降。朱棣认为,他能够神奇地夺得皇位,全赖北极武神真武大帝庇护,于是勅令大臣率领30万兵丁自北京出发,耗时10余年大建武当。民间所谓“北修故宫,南修武当”即源于此。
心潮澎湃的我打开手机搜索旅行路线,发现从汉口乘动车前往武当山西站只要两小时,当即决定乘动车前往。
网红道长陈师行
▲
武当山脚下有一座5万居民口的小镇。数条发源自武当山的河水穿镇而过。镇中房屋除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玉虚宫外,多为现代人所建,只是绝大多数的外墙都做过仿古装饰,整个小镇呈现出浓郁的明代风貌。
从武当山西站前往武当镇有十几公里路程,有公汽往返其间,我因带着只大箱子,又碰上雨天,图省事叫了计程车。
司机是位中年汉子,五官端正,面庞稍黑,眼睛颇有神采,普通话里夹着几分本地音。
您是到武当山旅游的吧?
嗯。
定酒店了吗?我们这酒店很小,要把酒店定好,否则晚上无处可去。
我已在网上定了。
说完,蓦地想起明天要住山上,而眼前这位司机是本地人,遂问他在山上有无民宿之类的住处。
司机尴尬一笑,有啊,不过租给别人了。
看来你只想赚轻松钱啊。我有些失望。
司机面露惭愧,笑道,赚不到啥钱, 一年只收他两万租资。
他的话让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两个陌生人的交流一旦中止,空气即刻变得冷漠无趣,只听见车轮滚过柏油路面的声音在车中弥漫。
窗外公路蜿蜒,雨雾茫茫,不时掠过几栋仿古建筑。
一块古红色路标在车窗前上方飞驰而来,惊鸿一瞥间恍惚看见一个熟悉的名字,心里突的一跳,急忙睁大眼睛辨认上面的字迹,它却已流星般向车顶后方飞逝而去。
这是网上很火的那位道长……陈师行……开的武馆吗?
嗯……就是。
他应该不是真道士吧?!
陈道长八岁就开始修道习武呢,应该是真的。我们这儿不少道长都开武馆,总数不下五十家。
陈道长教什么功夫?
应该跟其他师傅相同,教武当内家拳。
教太极吗?
嗯……也教吧,但是正宗的武当功夫并不是太极。
他好像擅长飞檐走壁,但实际并未参加过什么正规比赛。
呵呵!司机展颜一笑,毕竟身材并不怎么高大,上台比武的话……会吃亏,不过他轻功确实不错,很多人慕名前来拜师。外国人在他那里学一年一人十万美金,很多人回国后又给他介绍来几十个人……
那他的收入很可观喽!
据我所知,以前他都是租房教拳,饭都吃不上,后来搞发了,自己买地建武馆,开豪车。
我冒昧的想,道家虽是两袖清风、无欲无求,但是一沾上俗务也免不了一身铜锈。无论修身养性的道家,还是慈悲为怀的佛门,其实都如普通人,真正修的是赚钱之道。
武当山太子坡九曲黄河墙
人仙难分
▲
当晚投宿武当镇武当山宾馆,一觉醒来已到次日上午九点,拉开酒店落地窗帘,窗外的庭院依旧朦胧在雨雾中。从昨天开始雨就一直未停,我不由得有些皱眉头。
打着雨伞来到玉虚街,看见街道尽头耸立着一座状如天安门的朱漆拱门,宫门上镌着“玄天玉虚宫”几个字。走进厚达二三十米的宫门,巨大的阴影和寒湿的空气一起将我抱紧,让我生出几分窒息感。
抚摸着墙脚的琼花须弥石座,听着自己的脚步声在壁间回荡,我不由地感叹起大明皇家的雄厚财力。
听说玉虚宫是武当山最大的明代建筑,共有殿宇楼阁二千二百余间,重檐宫阙望不到边,还有一条玉带河蜿蜒其间,很想进去看一看。不料入口处横着一把湿漉漉的大铁锁,不得不望着里面的宫阙徘徊一阵抑郁返身。
武当山玄天玉虚宫
此后,步行前往武当山游客中心,乘坐景区班车上山。
武当山景点众多,顺着盘山公路上行,依次经过磨针井、太子坡、逍遥谷、紫霄宫。
班车在树木山石间穿梭,绕着悬崖绝壁一路上行。我坐在班车前面第二排,系着安全带,怀抱背包,心潮起伏地望着窗外。湿漉漉的行道树外,白色雾气填谷遮天,好像车与路、树与岩俱在云外,分不清哪里是人世,哪里是仙界。
芒鞋千穿不见仙
▲
武当山位于大巴山东端,在中国地图上处在中心位置,上视秦岭,下截巫山,左引喀拉昆仑,右顾大别武夷。古语云:
巴山夜雨,武当烟云。
真武何在?云腾雾翻。
芒鞋千穿,仙履未见。
极言武当道路险远,极难行走。
据《武当志》记载,历代皇帝祭祀真武大帝,都是派大臣来武当山。现代人则修了盘山公路上山,但是盘山公路只能到南岩,之后的山体单薄、山势险峻无法修建公路,游客若想登上金顶只能凭借脚力。
南岩是武当山地势最高的乘客中转站,地势平坦,宽约百米,中间被一条柏油马路占去,路两边的悬崖峭壁和沟壑陡坡上建有两排明清风格的悬空建筑,或为游客投宿的客栈,或为本地特色餐馆。
武当山南岩乌鸦岭
我拎着行李走下班车,来到一家宾馆外的观景平台上。
天空飘着细雨,山上的气候阴寒潮湿,雾气凝结成水珠悬挂在头发、眉毛上。我努力将视线穿过轻舞的云雾,依稀望见脚下山谷葱茏,沟壑森然,听见崖下密林中鸦语木讷,寒蝉凄清。
武当山上的夜晚人烟稀少,清静凉爽,远离尘世纷扰,住在上面可以养养几近枯竭的心神。纵目眺望纯白一色的天地,我觉得在山上住几日的计划很明智。
野味步步高
▲
在观景平台驻足良久,想起应该先去客栈放行礼,却发现停车场周围并无事先预订的那家客栈的招牌。一位在路边揽客的中年汉子听我说了客栈名字,指着一条通往山谷下方、掩映在竹林中的青石阶说,你说的那家客栈朝这边走。
当我得知去那家客栈要朝金顶的方向爬行半小时山路时,倒抽一口凉气。
来武当之前,我看过武当的天气预报,最低气温24℃,心说这个温度即使下雨也不会太冷,便没带厚衣服。岂知到了当地才发现潮湿的空气沾在身上,很快带走身上的热量,体感温度远低于实际气温。如今到了山上气温陡降四五度,更觉冷风刺骨,直冻得搓手跺脚,生怕冻感冒,所以一听说我订的客栈还要向山上走半小时,立刻打起了退堂鼓。
我给客栈打电话,说明我的情况,要求退房,对方犹豫数秒说可以派人过来接我,但是不能退房。
我考虑手上有只大箱子,回程时仍然免不了负重走山路,婉言谢绝了她,心说不管退不退订金 ,我都不能去那里。
我很快决定入住那位在路边揽客的中年汉子家的客栈。
客栈总共八层,有五层在崖下,从外面看以为它只有三层。
我住的房间200元一晚,除了因为在山上有点潮湿外,看上去还比较干净。
窗下30米处是一条灌木茂盛的斜坡,坡底应该是一条深谷,因有浓雾遮挡看不清楚。
给我领路的服用员不动声色地夸奖这间房的朝向,说如果天晴,坐在床上就能看到日出。
武当山南岩宾馆窗外
这样一说,我觉得自己赚到了。可当晚钻进被窝,隐隐闻到一股恶臭,连忙起身去前台找服务员。服务员故作豪放说,这个没事的,山里潮湿,把空调打开除一下湿就行了。
我觉得她的解释很牵强,但并不准备因此跟她理论。既来之,则安之。我不想再为住宿折腾。我向她要了打火机点燃一根艾条,放在房间里熏着,以冲散那股恶臭,让房间里的气味达到我能忍受的最低限度。
到了傍晚七点,我穿上外套,走出酒店找餐馆吃饭。
马路两边灯火灿烂,头顶的天空小雨霏霏,漆黑无边又深邃无比,仿佛置身终年无光的深海里。如果不是神奇的武当传说与险峻的环境在我心里叠加出一种新奇感,我很可能会因为这样的空气与黑暗心生压抑与寂寞。
我在高入云端的街道中漫步。十几家餐馆散落在剑馆客栈之间,每家都主打当地特色,连菜谱都惊人相似,如出一人。
武当山南岩停车场街道(阴天手机实拍)
我特意挑了一家凌驾于山谷之上的观景餐厅,点了当地特色菜:步步高炒鸡蛋。心说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叫步步高?难道与竹子有关么?等到老板拿来实物,却是一种低矮的多肉植物,叶片和茎都类似小号的马齿苋夹一筷子放进口中,顿觉满口苦涩,连同鸡蛋也变得很难吃。
可奇怪的是,吃第二口时麻木的味蕾就开始蠢蠢欲动,吃第三口时原本了无激情的食欲就被打开,吃第四口时便已喜欢上它的独特气味,吃第五口时已能毫无戒备地大嚼大咽,一盘碧绿拌金黄的野菜很快被扫光,仿佛这步步高是菜肴中的苦丁茶,初尝之时感到痛苦、厌烦、甚至畏惧,深入品尝时却能从中咂摸出苦中的妙趣,能够泰然处之。
修真神鸟:乌鸦
▲
次日阴天,依旧如昨日雾气朦朦,好在已无雨,清新的空气鼓荡在肺泡里,仿佛要把凡胎肉体飘举起来,举步登山如蹚平地。
南岩宫离我住的酒店最近,且有玄天大帝殿、龙头香、太子卧龙床、飞升崖等著名景点,所以我第一站选择去南岩宫。
背上背包,沿着停车场西边山脊上的石阶走出百十步,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乌鸦岭立在路边,又走出百十来步,一块刻有“武当山”的石碑现于道路左边,碑边着一块仿木纹金属牌,上面印着乌鸦岭的来历。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乌鸦是不祥之物,被当作灾祸降临的凶兆。
曹操《短歌行》写道: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把乌鸦当作悲惨命运的代名词。中国传统文化对乌鸦的情感绝大多数脱离不了这种悲凉调性。
武当道家和明朝皇帝却认为乌鸦曾陪真武大帝修行,视乌鸦为神鸟。
武当山当地人说,过去信徒上山朝拜真武,路过乌鸦岭,常向崖下抛撒玉米花。每当此时,群鸦哇哇飞来在空中接食,成为武当山一大奇观。
道灵圣果:树莓
▲
过了乌鸦岭,一家仿古风格的小卖部立于悬崖边,一名青衫长须、头结发髻的中年男子坐在门口,热情地招呼说,累不累,尝尝武当山的树莓吧。我一边走,一边低头看见小卖部门口放着一只大瓷盘,盘中堆满一颗颗椭圆形山果,大如拇指头,颜色青紫。
这不是葡萄吗?我略一驻足。
不是,葡萄是结在藤上,树莓是长在树上。
多少钱?
三十五一斤,要的话给你少点儿,二十五。
那来十块钱的。
……
看上 去半道半俗的中年男子用透明塑料袋装了两把,放在电子秤上称称即递给我。
喂一颗到嘴里,汁水丰饶,清爽甘甜,一股充满野性的香气顺着味蕾和肠道蹿进全身每一个细胞,不由地精神大振。
一只道行甚深的狗
▲
登上小卖部门前的台阶,左边一条青条石阶,顺着山岩向上延伸,路标上的箭头指示:南岩宫;右边一条青条石阶通往山顶红色殿宇,路标上指示:雷神洞。
相传少年真武在南岩宫修炼时,雷神曾在此洞施放雷电助他渡劫,证明南岩宫离此不远。
抬脚走上左边的青条石阶。爬到石阶顶上看见一段七八十米长的平路,右手边的山岩清泉渗漉,左手边两米外即是悬崖。
此后顺阶下行,山道尽头绿树掩映,隐约现出红墙飞檐。走了一段右手边又出现一条笔直上行的石阶,路标上指示:雷神洞。心说,雷神洞大概在山顶,前山有一条路通往雷神洞,后山也有一条。
抬眼上望,看见石阶尽头的门洞下站着一只正在张望远山的狗。一时觉得有趣,打开手机镜头对准狗,高声道,狗狗,再下来点儿,给你拍张照。
仙气纵横的狗长这样
本是戏谑之辞,不料那狗真的走下一层台阶,凝神望着我。
我心里一惊,不愧是仙山啊,连狗都有灵性,连忙持稳手机连拍数张。
狗狗拍完照即回身消失在石阶尽头,来时爽快,去时潇洒,我却莫名其妙生出几分怅惘。
天下第一仙境
▲
顺着台阶向下走五六分钟便是南岩玄帝殿。
玄帝殿形貌巍峨,古漆剥落,琉璃瓦上滴雨如珠,叮叮咚咚坠落在殿前石板上。
由于年深日久,坚硬的石板被檐口下坠落的水珠砸得坑坑洼洼,颜色也由青灰变白黄,变得如同玉石一般晶莹剔透。
武当山玄天上帝殿
高大的三开殿门上悬挂着六块黑漆金字木牌。
中门两边的木牌刻着:
三三降诞藏八十二化真身妖魔弥减,
九九飞升修四十余年道灵宇宙清宁。
边门两边的木牌刻着:
日当东乌掩映黄金世界天下第一,
月涵西兔光瑶白玉高台亘古无双。
我拜过手捧笏板的玄天真武大帝,穿过大殿来到后门,镶嵌在左边绝壁中间的两仪殿,突然出现在眼前。少年时代在画报上见过的龙头香俯瞰深谷,雾气笼罩,时隐时现,如真似幻,看得我心潮起伏,目瞪口呆。
吕洞宾真武过招
▲
走近两仪殿,在殿门右侧悬崖下看见两块各刻一字的石碑,碑上文字合起来为:
南嵒
署名是朱棣派到武当山监工的附马都尉沐昕。
附马都尉相当于朱棣出行时的随从,官阶并不高,却因在朱棣造反时帮助过朱棣,成为朱棣最信任的人。朱棣派他到此监管南岩扩建工程,足见其对南岩之重视。
武当山南岩
在沐昕题写的石碑左边有一块雕花石碑,其碑文名叫:吕纯阳真君赞,看到碑名我大吃一惊!
《品纯阳真君赞》碑刻
天啊,竟是全真教祖师爷吕洞宾所写。心说吕洞宾是公认的神仙人物,且历史上真有其人,且看他文采如何,于是细读碑文,只见其写道: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
面朝大顶峰万丈,背涌甘泉水一湾。
石缕妆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
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
雨滴琼珠敲石栈,风吹玉笛响松关。
角鸡报晓东方曙,晚鹤归来月半湾。
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个中自是乾坤别,就里原来日月闲。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来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我在心里默读三遍,感觉吕师祖的确不是凡人,连写诗都透出仙气。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知道吕洞宾是“八仙过海”中的一仙,知道狗咬吕洞宾、不视好人心的民谚。而真实的吕洞宾活动于唐朝,曾在皇帝勅建的武当冲虚庵闭关读书,结气炼丹。金庸《射雕英雄传》写他是全真教掌门王重阳的师傅亦非杜撰。不过,史*载吕洞宾精通剑术,而金庸写王重阳独步天下的绝技是一阳指,却不知其从何学来。另外,仙侠小说吕洞宾能驭剑飞行,暂时尚无人知晓。
武当山民间传闻,吕洞宾常在武当山绝壁幽谷中练剑,其神妙剑术惹得真武大帝技痒难耐,以至念动口诀化为一妙龄女子,折枝为剑,与吕洞宾月下比试。
不料吕洞宾天赋异禀,剑出游龙,一招灵蛇出洞直取真武咽喉,真武来不及用凡间招术招架,不得以使出仙术移身换形,然而领口仍被吕洞宾剑锋扫破,一时法术失灵,露出丈二金身。
吕洞宾见眼前少女突变巨形金刚,心知鲁莽闯祸,连忙弃剑赔罪。
真武却并不怪罪吕洞宾,反而视其为不可多得的忘年之交,折信为鹤,上奏天庭,使吕洞宾飞升天宫,位列仙班。
此后,真武大帝经常与吕洞宾结伴游玩三千世界,一起研磨剑术,品泉论道。
年年有人跳飞升崖
▲
从两仪殿返回玄天上帝殿后门,看见后门右首有条青苔小径通往飞升崖。
传说真武在飞升崖修炼四十余年,紫虚元君感其虔诚,化作一端庄女子乘云而来,给真武梳妆,指点迷津,借雷神之力,帮助真武渡过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劫飞升成仙。
小径尽头有一扇仅容一人通过的古老木门,门外的石阶以之字形伸向谷底,石阶上绿苔斑斑,落叶枯黄,显然很少有人前往。
我扶着山石顺阶下至谷中,本就阴暗的天光越发晦暗,以至给人几分阴森恐惧之感。
我立在阴寒的石壁下向后看看,只听崖顶有人说话,笑声回荡,却看不到半个人影。
我又回身前看,只见一条宽不盈尺、栏杆陈旧的山径顺着山脊斜升上一小片树林,树林中隐约人影晃动,一缕青烟缭缭升起,林下一座孤零零的断崖,四五只乌鸦在虚空里徐徐盘旋,哇哇哀叫。
阴寒诡异的山谷令我踯躅不前,但我不想错过每一个景点。我以最快的速度跑上山脊,快到山路尽头时,路左现出一座高与肩齐的石台,台下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梳妆台,心说紫虚元君便是在此处化作绝色女子给真武梳妆打扮的么?
再向上跑出数十步来到飞升崖最高处,见有一圈古老考究的石栏杆围着一座三四米见方的石台,石台中间立着一座一人多高的被烟火熏黑的香炉,炉中正火光隐隐,炉顶青烟缭绕。
真武得道成仙梳妆台
武当山真武大帝飞升崖
武当山真武大帝飞升崖
正自看得出神,不防石栏下忽地立起一位面黑如墨的中年女子,望着我喃喃如念经地道,施主,上炷香吧,这里是武当山的福天宝地,祖师爷曾在这乘云登仙,在这里许愿最灵验。
我低头看见香案上立着一块小木牌,上面印着:有求必应,如谷回音!不由地心里一惊,心说真有如此灵验吗?
走过高台几步俯视崖底,只见崖下现出一条幽暗陡峭的石径,正寻找下脚处,身后的黑面女人就道,下面是祖师爷的石锅石灶。
是过去传下来的吗?我好奇地问。
应该是的,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怎么……被偷了吗?
可能吧,反正突然不见了。
这下面……还有路到崖底么?
没了,到这里就到尽头了。
能下去看看吗?
当然能,但是建议最好别去。
为什么不能去?
飞升崖是武当山的阴阳分界线,暗含生死门,往生门,地狱门,修仙门,是天地人三道轮回之地。崖上百米为凡境,再上百米为仙途,崖下百米是鬼府,再下百米是地狱十八层。到了飞升崖,多一步即入魔变妖,成鬼成怪,少一步则为肉身凡胎,难成气候。祖师爷到这里都要收脚的,不向下走的。
黑面女人的话让我不得不收起好奇心往回走。我暗自琢磨黑面女人的话,隐隐觉得其中暗藏玄机,却无奈自己生性愚钝,怎么参悟不透。
突然,一个精瘦的汉子挑着两只沉重的蛇皮袋出现在前方山道上,朝我缓慢走来。
武当山道尊宝塔,就在山道边
我好奇地问他挑的是什么东西。
那精瘦汉子埋着头喘口粗气道,沙子。
是去修飞升崖么?
汉子吃力地嗯一声,专注于脚下不再说话。
我贴着岩壁站在路边让他先过,继续朝悬崖上走。行不到五十米,又碰着一位扛着一捆线管和一圈电线的青年男子。
我说,兄弟,飞升崖的路这么不好走,你还扛这么重的东西上去做什么?
青年男子笑道,年年都有人在那儿往下跳,去那儿装个摄像头。
我心里一惊,年年有人往崖下跳?为什么?想学祖师爷飞升么?
青年男子哈哈一笑,谁知道呢?
我疑惑道,如果真有人寻短见,你装个摄像头也阻止不了呀,况且山上到处是悬崖……
青年男子一怔道,起码可以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吧。
我恍然大悟,也是哈,这样一来便可以通知警察来现场查验,通知家属处理后事。
我斜身让他走过,继续向来时的山道上爬去,一时想崖下那些阴魂是些什么样的人物,生前到底承受了怎样的痛苦;一时想人生苦短不过百年,不知有多少异域风景领略不完,有多少有趣的人物来不及邂逅,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活下去呢?
铁锁锈横榔梅祠
▲
离开南岩,下一个游览目标是:金顶。
从南岩到金顶直线距离似乎并不远,站在南岩西边的山脊——乌鸦岭上即可望见,但是顺着台阶一步一步向上走是另外一回事,至少要两三个小时,下山不坐缆车也要一两个小时,非常考验人的耐力。
可是,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有人说不到金顶就等于白来武当,所以不论如何也要去挑战一下。
前往金顶路途中第一个景点是榔梅祠。
祠堂门前立有一块金属牌,记录着榔梅祠的来历。
相传有一年武当山下大雪,天地间白雪皑皑。
少年真武经过此地坐在高大的榔树下歇息,看见不远处有一树梅花开得十分娇艳,心里特别喜欢,便即上前摘下一枝梅花插在榔树上,许愿说,我若能修道成功,梅枝就在榔树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若失败,梅枝就花残枝枯,与我一齐死掉。
大愿初许后,真武经常到榔树附近的岩洞里潜心修行。每修一日梅枝就发一芽。每修一年梅枝就长一根。如此过去许多年,真武终于得道成仙,梅枝也和榔树和谐地生长在一起。
武当山榔梅祠
据当地人说,如果是未有子嗣的人吃了榔梅果,可得阴阳完满之气,如果前胎生男孩,后胎则生女孩;反之,如果前胎生女孩,后胎则生男孩。
明朝皇帝朱棣得知此事,即派大臣到武当修了这座榔梅祠,以此颂扬真武大帝虔诚求道之精神,颂扬真武功德造福万民。
走进祠堂内,左边有一座明代修建的高台,台上立着一座皇帝勅造的碑亭,阶石沧桑,拱门重檐,气势惊人。亭内伏着一只巨大的赑屃,背驮一块极其高大厚重的青石碑。虽然历经六百多年,青石碑依然完整如新,显然是用了一种十分其为名贵的石料,不惧风雨。不过到底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又有阴影从上到下笼罩碑身,碑上的刻字极难辨认。
碑亭正对面是一排挂着铁锁的木质古建筑,墙面油漆翘起,颜色尽失,整座建筑都已偏离垂直线,如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守着巨碑,佝腰驼背,颤颤巍巍,好像一阵风即可将其吹倒。
一只道气纵横的蜘蛛
▲
穿过榔梅祠,青石阶顺着左手边的崖壁向谷底蜿蜒而下,随即变成平路。走不多时,一条小溪流自头顶的悬崖飘下,在风力之下变作雾气扑在脸上,潮湿又凉爽。随之路面的台阶渐次向上,左手边的岩壁渗漉着清泉,伸手可及;右脚下或是草木茂盛、光暗如夜的陡坡,或是白雾氤氲的悬崖、深谷,或是雾气掩映的小溪,或是有松树闪过的灌木林。
约莫走了一个小时,越过七星树,来到黄龙洞外雾气弥漫的山道上,驻足歇息,突然看见一处草丛中结有一个蜘蛛网,网上不见小昆虫,却有四行成放射状排列的英文,一时大感好奇,叉手探腰,瞪眼细瞧,竟然很容易地从中辨认出A、X、Y、H、I、J、N……众多英文字母,心说我靠嗷,武当山灵验到这种程度么,连一只蜘蛛都能修炼出如此高深的文化,竟然能用蛛丝编织出我年年考试挂科的英文字母。
道气纵横蜘蛛文
神疑魂惊间,将目光探入草丛灌木、岩窟石孔四下寻找,想求这位道行千年、道气纵横的蜘蛛大仙点化点化修习英文的迷津,却连眼角都要瞪裂了都没看到一丝蛛影。
无奈之下,转头回去精研细磨那四行英文,看看其中是否藏有某个意思明确的单词,是否一语道破天机,可是上看下看、左拼右读,一个单词都没读出来,一个意思都没弄明白,不由地大感遗憾,心说算了,肯定是我肚子里那点儿单词量不够,以至我无法领悟蜘蛛大仙文字中的玄妙,认不得蜘蛛大仙的天书,不如还是先回去翻翻《牛津大辞典》再来吧。
悔不该“反清复明”
▲
过了黄龙洞,便是朝天宫。
传说朝天宫是人间与天界的分界线,往上走是登天,往下走是入凡。
朝天宫左边的神道为清代修建,道路较平缓,除了悬崖绿树,别无他物;右边的神道为明代皇帝在元代旧址上敕建,从下往上依次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朝圣门,皇经堂,大岳太和宫,紫金城,灵官殿,九连蹬等古迹。虽然道路险峻,最难攀登,却最值一观。
站在朝天宫外的岔路口查看路标时,两位身穿同款T恤、手拄拐杖的小伙子站在我旁边讨论攀登路线。身材略高的小伙子笑道,走右边吧,反清复明嘛。引得我暗自发笑,想不到天地会的口号被后人拿来当作选择道路的理由。
人仙分界朝天宫
我选择走明神道,但是我在一天门到二天门之间的悬崖峭壁上喘气如牛地攀爬时,我突然有些后悔,却已无法再回头。抬头仰视脚下的石阶一直伸上山顶的黑雾中,远得看不见尽头。每走一步小腿后部和大腿外侧的肌肉都酸痛到难以忍受,以至于无法专心欣赏沿途的古代建筑。
山道上遇见两位手拄拐杖的大肚子哥,其中一人扶着腰驻足喘气,望着不见尽头的台阶叫苦,哎哟我的个亲娘喂,太难爬了喂!另一个埋着头在台阶上一步一步挣扎,气喘吁吁劝告身后人,也没那么难搞嘛,上山十个挖草,下山再十个挖草,不就搞完了。
火龙旋飞紫金城
▲
爬到紫金城脚下,仰面上望天柱峰,高大宽厚的朱漆城墙围峰而建,危耸在悬崖峭壁之上,如一条火龙蜿蜒游飞于头顶。城墙顶上孤峰如剑,直刺茫茫苍穹,峰顶的金殿飞檐隐隐。
走入高大厚重的紫金城城门,阴暗幽深的灵官殿令人全身一冷,将登山带来的燥热一扫而净,花27元买了金顶的门票,顺着灵官殿后的青石阶走去,只见青草稀疏的石壁下立着一块石碑。
抗日名将方振武碑刻
碑文依稀可认,写的是:
万丈雄山势欲奔,峰高五岳接天门。
秦皇汉武封禅时,不受虚荣亦自尊。
落款为民国廿八年,方振武。
方振武一般人并不熟悉,但其事迹颇值称道。
他是国民党内最先、最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先安内”策略的抗日名将。
九一八事变后,方振武痛恨日军吞我国土,变卖全部家产,组建抗日救国军。蒋介石却令其南下剿红军。方振武坚持民族大义,拒不执行。蒋介石因命何应钦率七个师截击方振武。方振武不为此屈服,在回复蒋介石的电文中写道:
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耿耿愚忱,可质天日!
在宣化县民众召开的抗日救国军欢迎大会上,方振武咬破中指写下血书:
有我无敌,有敌我无。
率部加入共产党和冯玉祥组织的察绥抗日同盟军时,方振武立下誓言:
修我刀剑,歼彼凶残,胜利为少康之一旅,失败为田横之五百。
随即率部击伤击毙日军一千余人,俘其数百人,将日军逐出察哈尔省,创造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民首次抗日大捷,威镇海内。
民国廿六年,南京大屠*前四个月,蒋介石暗派特务追*方振武,方振武不得不前往香港。历史没有记载他在此期间是否回国,但是这块刻有民国廿八年字样的石碑证明他曾经秘密潜回国内,参与抗日活动。这块碑便是他秘随李宗仁到访武当山,在金顶留下的。其诗赞誉武当山天柱峰高绝五岳,暗喻他不受当权派待见的人生遭遇,但他一心为国为民,并不以个人荣辱为意。
云海苍茫出金顶
▲
在明神道上鲜少碰到游客,到了紫金城,提着香蜡纸烛的游客陡然增多,几可用摩肩接踵来形容,加之山路险峻,要拽着栏杆上的铁链上行,登山的速度也陡然变慢。
走了一阵,突见一道金光自头顶白雾中射下,整座天柱峰顿时金光耀眼。峰下不远处一座青峰自苍茫云海中露出,当真如同仙境。
可是到了金顶之上,金光蓦然消失,只有浓雾笼罩着金顶,光线也变得晦暗不明。
我围着金顶走了一圈,只觉耳畔风雷轰鸣,眼前云烟飞逝,分不清哪一丝是雾气,哪一缕是仙气。
武当山金项
金顶上共有四座古建筑,居中者是永乐皇帝朱棣勅建的金殿,居其左右、身后的签房、印房、父母殿皆为清代所建。
武当山金顶金殿(内供真武宝像禁止拍照)
金殿和殿内的真武神像、金童玉女、水火二将、神案、以及神案下的玄武神龟等皆为铜铸,表面皆有黄金涂层,尊贵无比。更称神奇的是金殿全由榫铆构成,未用任何一颗螺钉,却在数百年风雨雷电、严霜酷暑之后未有丝毫损毁。
武当山居民说,金殿有五大奇观。
一是每当大雨来临,殿内神像即如人身汗珠滚滚。
二是每当盛夏高温,殿脊上的海马即长吐白气,其后必有风婆雨龙降下风雨为金殿打扫尘土。
三是每当雷雨交加时,金殿四周即火球旋飞,如同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呼呼有声。
四是每当雷电大作时,天地之间便出现一柄青光长剑,垂天而来,轰然暴击金殿。
五是每当霹雳大盛时,整座金顶即化成一尊炼丹炉,光焰冲天,数十里外皆觉光芒刺眼。
武当山金殿一出,天下名山皆跟风铸殿,泰山金阙铜殿、峨眉山铜殿、山西霍山铜殿、昆明鸣凤山铜殿等皆是仿造之物,足见武当“天下第一仙山、亘古无双胜境”之名并非自夸。
误闯炼丹房
▲
从金顶下来走清神道,山势明显变缓,道路易走许多。不过,路边果然没什么古建筑可看。但是一路上古树绝壁,烟云绕身,依然感觉仙气鼓荡,不由地心为之动,神为之摇。
顺着紫金城城墙下的石径离开金顶后,绝大多数游客都去琼台坐索道下山,路上行人稀少,常常走出一二百米才看见一两个人影。
我独自穿行在幽暗阴森的树林里,只听树林里鸟儿啁啾,蝉虫鸣啼,流泉叮咚,山道上安静得连水滴从树叶上滴落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到。五十米以外的景物一概被白雾遮住,好像全宇宙只剩下我一人。我在森林中越走越远。我身周的雾气越来越浓,渐渐像一只硕大无边的白色茧壳将我包裹其间。我走一步,白色茧壳跟一步。我跑一步,白色茧壳追一步。我跃下石阶,白色茧壳如影随形……
一种莫名的孤独自黑暗的森林里穿梭而来,如一股冰泉冲进我脑海,穿骨入髓的寒冷在我身体里轰击、蜿蜒、流泻、飞溅,仿佛要将我身体里每一个细胞刺穿。
我突然感觉——我或许并不在公元2020年8月末的这个夏天,而是已经回到了大明天子敕建武当的永乐年代。
这种奇异的感觉一直驻扎在我心里,伴随我回到南岩客栈,伴随我去紫霄宫、逍遥谷、太子坡。
我在太子坡长身穿过九曲黄河墙中的巷子,闪身进入复真宫左边的小门,登上两层台阶,来到太子读书殿门外,一位手拿道经的女道长坐在门内的古案后。
真武太子读书殿(殿下有很多学有所成者的还愿碑)
我想起心中的疑惑,请她为我施法解困。
她警惕地看看我身后的台阶,用类似抢答的语速问了我几个问题。
你是不是在下雨时去过飞升崖?
嗯。
你是不是在金顶拜过真武大帝?
嗯。
你是不是在玄天大帝殿许过愿?
嗯。
你是不是擅自进过炼丹房?
咦,你怎么知道?
这个你别管。炼丹房禁止邪魔外道与生人入内,门口贴得有牌子。
没错,我看到了。
可遗憾的是……你还是偷偷跑进去了。
那又如何?
实话告诉你,丹房名为炼丹,实为武当青龙大阵入口,只有筑基成功的得道高人进去才能如如不动,守住魂魄。你一个肉身凡胎闯进去不是找死吗?
你的意思是说……我之所以魂不守舍,是因为魂魄被青龙摄走了吗?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讨回自己的魂魄呢?
这个嘛说难也不难,只需你在我这报个名,做三个月义工,你的魂魄就自动回到你身上了。
我说切,你是想找人免费给你打工吧。
【原创作品,转载联系作者:咕森,如果喜欢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