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青”色:点缀传统文化的璀璨,揭开神传故事的魅力

《红楼梦》的“青”色:点缀传统文化的璀璨,揭开神传故事的魅力

首页角色扮演西游神传官方版更新时间:2024-06-12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讲到了:。与大家一起探讨了色彩缤纷的《红楼梦》以及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渊源。

今天这一篇,我们依然从《红楼梦》开始,再次深入挖掘一下其中的奥妙所在。

1 依然散落在《红楼梦》角落里的“青色”

仔细研读《红楼梦》,我们不难找到一个规律:贾府的重要丫鬟都有一件相同的衣服:青缎背心

第三回里,“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这里出现的丫鬟便是宝玉的大丫鬟之一,袭人。

第二十四回:“宝玉坐在床沿上,褪了鞋等靴子穿的工夫,回头见鸳鸯穿着水红绫子袄儿,青缎子背心,束着白绉绸汗巾儿,脸向那边低着头看针线,脖子上戴着花领子。”

第二十六回,袭人又又一次出场,曹雪芹则是这样描写:“那贾芸口里和宝玉说着话,眼睛却溜瞅那丫鬟:细挑身材,容长脸面,穿着银红袄儿,青缎背心,白绫细折裙.——不是别个,却是袭人。”

第四十回里,贾母吩咐人去找软烟罗时说:“再找一找,只怕还有青的.若有时都拿出来,送这刘亲家两匹,做一个帐子我挂,下剩的添上里子,做些夹背心子给丫头们穿,白收着霉坏了。”  

而在第五十七回里,宝玉在跟黛玉的丫鬟紫鹃说话: “一面说,一面见他穿着弹墨绫薄绵袄,外面只穿着青缎夹背心,宝玉便伸手向他身上摸了一摸,说:‘穿这样单薄,还在风口里坐着,看天风馋,时气又不好,你再病了,越发难了。’”

除了这出现过很多次的“青缎子背心”,在《红楼梦》的诗词和灯谜里,也不乏“青”的影子。我们仅举两例来做一说明。

元春省亲时,曾考过宝玉作诗,其中一首《有凤来仪》这样描绘黛玉所居住的潇湘馆: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多么美好的意象:青竹滴翠、丝丝生凉,炉香摇曳、竹影斑驳、酣梦悠长。这是青绿色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体验。

第五十回当中,有一首灯谜诗《天上人间两渺茫》这样写到:

天上人间两渺茫,

琅玕节过谨提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

好把唏嘘答上苍。

其中的琅玕是神话传说里面的仙树,也可以指像珠玉一样青色的美石,借此来比喻竹子的翠意。

除了《红楼梦》,我国古代的很多诗词都是用来描绘“万物生发”的青青之色。

比如唐代杜牧的诗句:

屏风周昉画纤,岁久丹青色半销。

唐代岑参的作品: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北宋王安石的诗:

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

还有清代查慎行的诗:

可怜一路青青色,直到淮南总属官。

2 “青色”的神话意味

在古典文化当中,“青色”常常被赋予神话的意味。比如日出东方叫做“青土”、掌管天下东方的神灵叫做“青帝”。另外,还有一种小生物也被赋予了这样美好的寓意。

《山海经·西山经》里面就有过一段记载:“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这青鸟,是专门为西王母取食的鸟儿,平时就栖息在三乌山。

古代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汉武故事》里也写到:“七月七日,上( 汉武帝 )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青鸟”又可以作为信使的代名词,典故就出自于这里。

“青鸟”也曾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比如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里就有两句: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清代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之四里也提到过:

但烦青鸟常通讯,贪住蓬莱忘忆家。

这其中的“青鸟”,其实指的是红嘴蓝鹊,古人认为它们是给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寓意十分吉祥。

除了青鸟,其实还有青牛。“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老子骑着青牛成了仙得了道,青牛自然也被赋予了吉祥的寓意。

那么大家记得吗?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天之四灵”之首是谁呢?对,正是“青龙”。

青龙的形象原本来自于远古先民对星宿的崇拜,青龙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根据《淮南子·天文训》的记载,天神里最为尊贵的,非青龙莫属。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创造生与死、天地与万物之神。早期的青龙形象跟应龙(四大神龙之一、传统神话里龙族的祖先)很相似,是有一对巨大翅膀的。青龙也是道教神话当中龙族的祖先,地位相当重要。

《山海经》里其实还有一种青色的神鸟。在现代,这种神鸟也会出现在影视作品当中。它就是毕方,周身布满赤色斑纹,嘴巴是白色的,外形很像一只仙鹤。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毕方只有一只脚,只以火焰为食。据说毕方一旦出现,便预示着大火即将发生。

在古代神话里,黄帝和蚩尤曾经有过一场大战,叫做“涿鹿之战”。上古时期,黄帝统一各个部落以后,风后告诉黄帝:蚩尤的残余力量还在北方继续作乱。听到这个消息,黄帝就立刻赶往泰山召集力量,准备北上讨伐蚩尤。当时黄帝乘坐的战车是由蛟龙牵引的,而毕方毫无预兆地出现在战车上方,傲然挺立于上。到达北方以后,黄帝发现整个土地被蚩尤黑色血液化成的甲虫给覆盖了,而且这些虫子愈来愈多,要跟黄帝的兵马决一死战。紧急关头,天空闪过一道红亮的火光,毕方长鸣一声后,地上所有的黑虫子就不见了。而此时的毕方越飞越远,再也没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一走,就是四千多年。不过,毕方虽然一去不返,但凡是所到之处,它将火种留给了人——有火的地方似乎就有着毕方的影子,华夏大地再也不怕冰霜雪雨的侵袭了。因此,神鸟毕方也有“华夏普罗米修斯”的称号。

在黄帝战蚩尤的过程里,其实还有一个故事,也跟青色有关。

在上古神话中,女魃被奉为“旱神”, 她是黄帝的七大神将之一,也有一种说法是女魃是黄帝的女儿。《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到:“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这位身着青衣的仙女为黄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传蚩尤在战前找到了了风伯跟雨师,请他们配合自己作战。而蚩尤在开战之时就施展法力,吐出了黑乎乎的烟雾,将黄帝所带领的军队困在了这茫茫黑雾之中。历经了三天三夜之后,黄帝和自己的军队已经迷失了方向,毫无还手之力。此时,天上的北斗星在闪烁,似乎是为黄帝指明了走出困境的方向。黄帝在北斗星的指引下,经过一番思索和研究,发明了指南车。于是他带领军队走出了困顿,却不料迎头遇上了风伯和雨师制造的狂风暴雨。紧急关头,女魃应声出战,成功地阻止了风雨的肆虐袭击,为黄帝赢得了宝贵的作战时间。于是,黄帝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不论是身披青色羽毛的青鸟、毕方,还是身着一袭青衣的女魃,都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古代对青色的依恋和喜爱。

3 “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青色”还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仙李白《凤凰曲》中再现了一个非常浪漫的爱情故事:“嬴女吹玉箫,吟弄天上春。青鸾不独去,更有携手人。”

诗里的“玉箫”指代的是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平时非常喜欢演奏笙箫。弄玉到了出嫁的年龄,立誓一定要寻找一位擅长乐器的人与自己“琴瑟和鸣”,否则宁可不嫁。看着女儿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秦穆公虽急在心里,但也没有什么良策。

有一天,弄玉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翩翩公子骑着彩凤从天上来,并从腰间拿出赤玉箫开始演奏,这箫声美妙婉转,令人心醉神往。弄玉醒来以后就告诉秦穆王,自己一定要嫁给梦中之人。

这个梦里人,实际上是一位神仙,也是太华山之主:萧史。秦穆王派的使者找到了萧史,将来意告知。萧史欣然前往,去拜见了秦穆公,并当众吹奏了一曲,箫声清澈悠长,打动了所有人的心。于是秦穆王便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有一天,一对龙凤从天而降,萧史就告诉自己的妻子弄玉和岳父秦穆王:他是仙界之人,如今需得回归天界了。随后,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妻二人双双飞去了天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的成语“乘龙快婿”就是从这个故事里来的。汉朝刘向所著的《列仙传·卷上·萧史》中也把这个美好的神话故事记录了下来。

而“青鸾不独去”里的青鸾,则正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凤凰。“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而用“青鸾不独去”来比喻夫妻二人双双升仙,非常贴合中国古代赋予“青色”的美好意义。

4 以“青色”为首的文化内涵

《说文解字》里,青色系的涵盖其实比较广泛,比如有绿色、葱色、碧色,缥色等等。缥色是一种淡青色,类似于青色泛白。最早的青色是从矿物质当中提取出来的,比如铜矿。比较早的记载是出现在《周礼》当中:“掌凡金玉锡石丹青之戒令。”

因为中国古代的色彩观深深受到了儒道两派的学术思想的影响,比如道家的老子就提倡“阴阳两色观”,认为只有黑色和白色是最本真的自然;而儒家则提倡“五色为正”,也就是青、赤、黄、白、黑才能算得上是正色。这两大学派的色彩观互相补充、互相融合,慢慢就形成了古代独特的色彩观念和审美意识。或者也可以说,古代的色彩观念实际上也是哲学思想的一种反射。

五色以“青色”为首,体现了这种颜色的尊贵以及古代人对它的一种崇拜。关于这一点,我们同样也可以在《说文解字》里找到线索:“青,东方色也。从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由此可见,青色具有万物生发之意,是“东方色”。而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青色可与之并列,说明古人对“青”的崇尚。

除了对“青”本意的探究,我们现代汉语当中也有很多“青色崇尚”的痕迹。比如说特别喜欢什么,叫做“青睐”;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叫做“青春”、“青年”;而一些人做出过重大的贡献,我们就说他们是“名垂青史”。而“青”字能跟别的字一起组合为一个合体字,这其中也有很多具有非常好的意义。比如“静”字,《说文解字》里就是这样解释的:“静,从青争声。审也”。 意思是“静”这个字是先有了“青”色观感,后有了心情上的反射,就是一种安静、安宁的内心感受。还有“倩”字和“靓”字,看到了“青色”就如同感受到了美丽一样;“晴”则是又一次将太阳和“青色”并列在了一起,显示出“青色”的地位非常重要;“精”字,“择也。从米,青声。 ”择米如拨云雾而见靑天,是精之范式。

5文学作品和艺术绘画里对青色的崇尚

大家一定熟悉南宋时期的一位民族英雄,同时也是文学家的人,他叫做文天祥。

当时忽必烈下令平宋,文天祥奉命抗元。景炎二年的时候,他率兵打到了江西一带,收复了很多地方。然而不久之后,元兵重挫了文天祥的军队,他的妻子和儿女都被元兵俘虏了,军队中的将士更是伤亡惨重。在这种情况下,文天祥只能一个人逃走, 到广东一带继续带兵抗元。谁知道他的行踪被叛徒告发了,又一次遭遇了元兵的突袭,随后文天祥也被俘。元将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去招降抗元名将张世杰,文天祥不肯,写下了《过零丁洋》一诗,为后世千古所传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来文天祥经历了种种酷刑,不屈不挠,最后从容就义。

如此“汗青”的坚韧不拔与高洁不屈,是别的色彩所承担不了的重任。同样,“青青子吟,悠悠我心”这样的婉转动人与情深意长,也是赤橙黄黑白等其他颜色无法描述的;又或者是“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清丽脱俗与悠扬温润,恐怕也是别的色彩难以道明的。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也非常喜爱青色,曾以青绿山水为绘画的标准。这种画派使用矿物颜料,以绘形为主,强调从大自然的本色中取材于画,而画中的色彩十分鲜艳与浓重。比如有以“北宗之祖”闻名于世的山水画家李思训,他流传于世的作品有《春山图》《海天落照图》《江山渔乐》《群山茂林》。他的儿子李昭道也继承了父亲的画风,最著名的作品莫过于《春山旅行图》。

到了唐代时期,画风转为水墨山水,而绘画时所有的墨色,其实也是青色的一种。这种画派则使用植物颜料,以写意为主。画家更多描画出的是黑白的山水,其他景物的颜色则简单而清淡,比如“画圣”吴道子的山水画,以及国画大师张大千的作品。

6 古人的审美观

对青色的崇尚实际上也代表了古人的一种审美观念。青色取之于自然,是最本真和天然的色彩,也更加接近于“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自古以来,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深刻理念,认同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对应的。在《庄子·达生》中就很明确地表达出来了:“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易经》当中强调的是三才之道。什么是“三才之道”呢?简而言之,就是将天、地、人这三者并立起来,而人处在中心地位,以此体现人类在自然界里的重要性。而我们熟悉的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那么人之道呢?就是“成万物”。《易经》里还进一步做了说明:“立天道曰阴阳,立地道曰柔刚,立人道曰仁义。”也就是说:天、地、人这三者虽然是各有其道,但与此同时也是相互联系、互相对应的。这种对“天地人”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古人崇尚自然之青色的心理。

同时,青色的纯真与天然,符合古人一向的审美标准——也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因为青色本身就是来源于大自然界的矿物质与植物花草,没有过多的雕琢和渲染,它本身就带着一种质朴和简约的美感。而对青色的喜爱与崇尚,也能体现出古人对于自然万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对质朴纯真之美的高尚追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