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建龙专栏】轩辕古城话涿鹿

【邓建龙专栏】轩辕古城话涿鹿

首页角色扮演轩辕神州志更新时间:2024-07-30

轩辕古城话涿鹿

涿鹿中原

文、图 / 邓建龙

我的华北行第六站是涿鹿县。去探访轩辕古城,拜谒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圆我50多年前的一个心愿。

上世纪70年代初,我曾见过诗人寒星写的《轩辕城》诗,其中有“在这茫茫的涿鹿之野,曾纵马驰骋过我骁勇的祖先”之句。由此第一次知道了轩辕城与涿鹿这一地名。后查阅史籍才知轩辕原是五帝之首黄帝之名,而轩辕城则是以黄帝之名所筑的都城,至今已4700多年,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都城。于是心中便升起想去涿鹿探访轩辕古城的心愿,只是这一心愿直到50多年后的2021年才得以实现。

据《河北省县名考原》记载:涿鹿地区多山,山泉下滴成溪,东南流为涿水。又当地有一山形似奔跑之梅花鹿,因此被称为独鹿。由于此山脚有泉水流出,故此地又被称为浊鹿,最后又变为涿鹿,涿鹿县遂由此得名。

涿鹿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桑干河下游,是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辖县。县城距张家口市75公里,距北京市区130公里。面积2802平方公里,人口35.15万人。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河滩间隔其中。在今县域内的矾山镇有山名涿鹿山,汉时曾在此置涿鹿县,县治即今轩辕城所在的山堡村。县境其他地域还曾设下落县与潘县,等于一县曾分设三县。民国二年(1913年),县名曾为保安县。民国五年(1916年),又改为涿鹿县。

在我国2000多个县份中,涿鹿县看似极其普通毫不显眼。然与那些自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县市比,涿鹿县的历史更悠久,文化更灿烂。因为4700多年前,发生在涿鹿县境的上古四大历史事件: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促进了当时华夏各个氏族、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的民族大融合,从此诞生了统一的华夏民族也即中华民族,并创造了华夏民族的“龙”图腾。

2021年5月25日下午,我由张家口市乘车到达涿鹿县城涿鹿镇。稍休息后,即去城内街道游览观光。县城位于桑干河畔,桑干河是流经涿鹿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千百年来它用充足的河水哺育了两岸人民。第一次知道桑干河,也是源于著名文学家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是湖南省汉寿县人,早年在上海从事文学艺术工作,曾是“左冀作家联盟”的一员。1938年去延安,后去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战地服务团工作。*曾给她题词:“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1947年丁玲来到华北解放区的涿鹿县温泉屯参加土地改革,目睹了解放区广大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踊跃参加土地改革,翻身做主人的伟大变革。这部小说后来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丁玲还用自己的奖金与稿费筹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农民文化站——温泉屯文化站。

矾山古镇金色传说

26日上午8点,我从县城乘车前往矾山镇山堡村轩辕古城旧址。距离25公里,车行40分钟即达。下车伊始,路右(南)边即有大型台基,看说明整个景区目前已改名中华黄帝文化旅游区,此台基正是景区第一景点“中华合符坛”。

合符坛占地1100亩,主坛分四层,包括一层方坛和三层圆坛,直径分别为129米、99米、69米。第一、二层分别门开“四面”“八方”;顶层为坛心,象征着天地之间“四面八方来朝,同心归向一统”。方形坛基高六米,坛面为99999平方米的“中华统一广场”,广场四角镶嵌着象征四面八方向中央辐辏的四块“合符石”。

此外,广场上还有民族图腾柱、九龙柱等景观。其中雄伟壮观的九龙腾飞柱是中国最大的单体龙形雕塑,用青铜塑造,九条龙柱均高45米,共托一珠,升腾在天,耸立入云。龙柱上还立有56个高9.9米的民族文化徽标,象征着56个民族是一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九龙腾飞柱闪闪发光,熠熠生辉。

从中华合符坛下来,跨过公路,下到盆地上的中华神道,我缓缓地向300米外的中华三祖堂走去,去拜谒黄帝、炎帝与蚩尤这三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哪是300米的神道,我仿佛走的是五千年历史的通道。我怀着虔诚的心情,向着蓝天白云阳光下闪闪发光雄伟高大的三祖堂、我心中的圣殿走去,去探寻我们民族五千年的历史。

三祖堂位于轩辕湖东,原为黄帝庙。1994年前来此处朝圣的新加坡华人周颖南见黄帝庙狭小破败,乃捐资100万元,在黄帝庙旧址上复建新的庙宇。新庙宇占地104亩,由大门、平面祭坛、三祖堂组成。

原来的黄帝庙仅供奉黄帝一人,为彰显民族团结,堂内大殿除供奉黄帝外,又增加炎帝与蚩尤二人,构成中华民族三位人文始祖共处一堂的民族和谐团结景象。东西北三面墙上还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这四大历史事件的壁画。殿内正面供奉的三位人文始祖,黄帝居中,右为炎帝,左为蚩尤。三位始祖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堂内的展柜中还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的生产生活用具与兵器。

三祖堂:黄帝(中)、炎帝(右)、蚩尤(左)

我缓缓走到三位始祖塑像前,双手合十轻轻地说:“三位始祖,我来拜谒你们来了,请保佑我们——你们的子孙后代永远幸福安康。”然后双膝跪地,双手撑地,行三跪九叩之礼。这一刻,我才深刻地体会到古人的三跪九叩之礼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五体投地、顶礼膜拜这些成语的深刻含义。

然后我逐一欣赏着绘在墙上的四幅壁画,脑海里也开始想象着这上古时代的四大历史事件。

第一幅“涿鹿之战”。五千年前(实际应是4700年)的上古时期,在今陕西省宝鸡一带有位姜姓部落的首领炎帝,号神农氏,率部落东下黄河中游地区。因争夺领地与水源等生存空间,与来自今山东地区西渐的九黎部落发生冲突。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孔武有力,且部落成员骁勇善战,炎帝数次败于蚩尤。此时在今甘陕一带有位叫黄帝的部落首领,因其居轩辕之丘,故又名轩辕氏,也率部落向黄河中游一带迁徙。于是炎帝便与黄帝结盟,在今涿鹿一带与蚩尤展开激战。双方经数年争斗,最终黄帝与炎帝联盟击*蚩尤,取得涿鹿之战的胜利。

蚩尤战败被*后,其部落成员乃向南迁徙,越黄河,过长江,来到今湖南资水流域的安化与新化一带雪峰山之梅山地域繁衍生息。为纪念已故部落首领蚩尤,他们在此建蚩尤村、蚩尤坟,并将一些山川河流也以蚩尤命名。2019年5月11日,我去雪峰山下的安化梅城采风,听闻此事后,曾专程去往“蚩尤村”探访,但却未见到任何有关蚩尤的遗址遗存。而当地几个县的文化界人士却对有关蚩尤的研究乐此不疲,并将这种“蚩尤文化”称为“梅山文化”,经常举办各种规格的学术会议。

第二幅是“阪泉之战”。炎帝与黄帝结盟击*蚩尤后,黄帝部落迅速扩展至黄河中下游地区。于是一些中小部落纷纷投靠黄帝部落,炎帝不服,乃与黄帝发生矛盾,两强相争,遂发生部落战争。双方在涿鹿阪泉大战三个回合,最后黄帝“诛炎帝而兼其地”。炎帝部落的大部分成员遂投靠黄帝部落,另一部分成员则南下今洞庭湖南北与湘赣交界的山区,其首领仍以“炎帝”相称。为防止此部分炎帝部落东山再起,黄帝对南方的炎帝部落及其后裔继续进行征伐。黄帝南征途中,曾登过洞庭湖中的君山岛。湖南株洲市有个陵县,后为纪念炎帝改名为炎陵县,并建有炎帝陵,也成为海内外华人祭奠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场所。1993年我去井冈山途经炎陵县,曾专程去炎帝陵拜谒过“炎帝”。

第三幅是“合符釜山”。4700多年前,黄帝在击*炎帝后,为消除战争隐患,遂召集各氏族、各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在涿鹿釜山举行上古时期的第一次政治大会盟。将各氏族部落间的符契、图腾统一为共认的符契、图腾,并创造出统一后的华夏民族新图腾——龙。从此,以民族大融合、大统一为本源的中华民族就此诞生。我们今天所称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就来自于“合符釜山”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铭记的伟大历史事件。

第四幅是“定都涿鹿”。釜山合符时,经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首领一致推举,黄帝成为新成立的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号令天下,并定涿鹿为华夏联盟部落都城,在阪泉以东约一里处筑建都城,因黄帝名轩辕氏,故此城被称轩辕城。现因旅游需要,轩辕城被改称为黄帝城。而轩辕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其意义与影响深远。

据传黄帝庙建于黄帝时代,也是历代帝王将相祭祀怀古的殿堂。秦始皇、清乾隆皇帝等都曾前往拜谒。文天祥曾写诗赞道:“我赞涿鹿郡,古来战蚩尤。黄帝立此极,玉帛朝诸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曾派代表团到陕西祭黄帝陵,祭祀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2006年9月某日,我从延安去西安途中,曾专程赶赴黄陵县参拜黄帝陵。

黄帝死后葬于何处?全国黄帝陵有十处之多,但只有陕西黄陵县与河北涿鹿县有桥山。《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但究竟葬于哪个桥山呢?陕西桥山远古时为蟜氏居地,称作蟜山,以后才演变为桥山。而涿鹿则是黄帝打败蚩尤与炎帝的地方,且又在涿鹿大会与各氏族各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创建民族大统一的中华民族,制定龙的图腾,并定都涿鹿。因此他死后应葬在都城附近的桥山,在上古时期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他的灵柩岂可翻山越岭,跨越黄河,葬于陕西桥山。

而涿鹿桥山则在都城轩辕城不远处,且此桥山因天然形成的拱形石桥而得名,桥山南面的黄土坡上至今还存有黄帝庙遗址。桥山南面则有一大方石,传说为黄帝下棋的“棋盘石”,又叫“轩辕台”。在海拔1644米的桥山顶上有一平台,上有黄帝陵,陵前有一古朴雄劲的墓碑,诉说着数千年的风雨沧桑。

人们之所以将陕西的桥山视为黄帝安葬之地,完全是借用“黄帝崩,葬桥山”这一记述。我认为这完全是当时的秦汉最高统治者,因秦汉都城为咸阳与长安,为突显自己的“正统”,所以将蟜山变桥山,拉大旗作虎皮,挟天子以令诸侯,故让世人多误以为陕西桥山为黄帝安葬之地,而涿鹿桥山则鲜为人知。

阪泉又名黑龙池

自三祖堂出来往东一里许即是阪泉,泉边立一石碑,上刻阪泉二字。阪泉又名黑龙池,传说黄帝当年常在此泉“濯浴龙体”,故又称“濯龙池”。泉为自流泉,水自平地而出,潴而成池。池围9.72米,呈椭圆形,直径3米。北有一出口,流向千年形成的河道,供周围村镇万余民众饮用。

我沿泉边绕泉一周,不禁又想起寒星《轩辕城》里的诗句:“赭黄色的土堆围成圆圈,眼前的桑干河注入苍天。燕然山像盛开的雪莲,驼铃摇起大道如线。阪泉,阪泉,你引起我多少思念?”

此时一旅游团队也来到池边,听年轻的女讲解员讲阪泉的历史故事,我也站在池边静静地听着。我认为古往今来,人们逐水而居,也常为水而战,黄帝与炎帝之间的阪泉之战,固然是为争夺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而战,但何尝又不是为争夺水源而战呢?

出阪泉去东北三里处,有一湖名轩辕湖,湖西台地上即为轩辕古城。历经五千年风雨岁月,城早已坍塌,只留一圈土堆遗址。遗址呈不规则方形,南北长510米至540米,东西宽450米至500米,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城墙为叠土层,东西北三面城墙较为完整,东南段城墙已没入轩辕湖中。

我拾级而上想进入城内观看,但见门口挡一彩带,旁有一纸写着“施工重地,谢绝参观”。探头一看,果见一推土机停于内,只是无人施工。于是只好站在城门口,望着土堆围起来的地方,思绪万千。这就是我心心念念了50多年的轩辕城,这就是黄帝开基立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都城。

古籍中所说的“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地理位置在今涿鹿县城东南部矾山镇山堡村北50米处,距东南方的北京市城区105公里。那时虽没有国家的概念,但黄帝在此定都,发号施令,劝农耕,缀桑麻,创文字,制衣冠,建舟车,治音律等等,立开国之基,创万世之业,为以后的中华创开国之本。而轩辕城以黄帝之名而命名,作为远古第一都城,为后世历朝历代所效仿,才有各朝各代的都邑,国运才如此绵延悠长。

参观完轩辕古城后,我到公路旁等过路车回逐鹿县城,时已11点多,见路旁有一饮食小店,乃进内就餐。此店为夫妻店,女老板约二十六七岁,身背一几个月大小孩,见我进店便问吃什么?听其口音竟是湖南益阳口音,一问其是洞庭湖以西沅江市人氏。原来她在长沙打工期间结识现在丈夫,遂随夫远嫁至2000多公里外的涿鹿。不禁感叹,女人为了爱情竟能远嫁他乡。再一想中华民族历史上,和亲也好,远嫁也罢,夫唱妇随,曾演绎出多少这样的婚配与悲欢离合,国家、民族、社会不就是由这样那样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吗?

涿鹿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县份,其历史景点还有很多,如蚩尤坟、蚩尤寨、桥山等等,因交通问题,我一个孤独的旅行者无法一一涉足,只能适可而止。但受到的历史文化教育却颇为深刻,由这些历史故事与历史地名所引伸出的历史文化令人印象深刻。

如成语“中原逐鹿”(逐鹿中原),涿鹿与逐鹿一字不同,意义却迥异。涿鹿是地名为名词,逐鹿是动作为动词。《史记·淮阴列传》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得焉。”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唐魏征《述怀》说:“中原逐鹿,投笔事戌轩。”元人张晏则“以鹿喻帝位也”。即将“逐鹿”喻争夺帝位。因此“中原逐鹿”成语便由此而生。

邓建龙,男,1949年生。巴陵老街坊,岳阳文史研究专家。中国现代史科学会理事、湖南中共党史学会会员。多年从事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军史、岳阳地方史志研究。著有《岳阳老街巷》《岳阳历史探微》《千年古城话岳阳》《旅行漫记》等书,主笔《中国共产党岳阳历史大事记》,编著《血火湘北——岳阳抗日战争历史图片集》《艰难的探索》《岳阳旧闻》等书,主编《岳阳市南区志》《岳阳楼区文史》《湖南技师学院校史》等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