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突发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由此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不小的冲击,一些人从最初的担忧、惶恐,发展到焦虑、抑郁倾向,为了帮助大家舒缓紧绷的神经、还你一个明媚的心情,新华网邀请国内资深精神、心理专家张聪沛做客新华访谈,今天播发第二期《学会“三角思维”,拥有健康认知》。
焦点话题1:疫情之下,“三种人”压力山大
目前“宅”的人共有三种情况:一是 “隔离观察”的人;二是“宅”在家里的人,这些人虽然没有进入疫情严重地区,也可能没接触过感染者,但是要求在家中“自我隔离”;三是医护人员,他们中有人驰援武汉,有人去了定点病房工作,都是到一个封闭的场合去工作。这三种人,都处于长时间的隔离状态,不与外界沟通,势必会对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当然,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尽管有的人心理素质好,抗压性强,但是时间长了也顶不住。
焦点话题2:舒缓压力,试试这几招
“宅”了一段时间后,不少人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那么如何在当前的环境下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呢?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有的地方新增病例见少了,治愈的越来越多,这就让我们有信心面对今后的生活。
第二,居家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找事干,即使现在干不了什么,也要躺在床上想疫情结束后有机会到哪里旅游呢,先搞一个意念中的神游,这会让你开心不少。
另外,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居家的时候可以和亲人、朋友、同事多联系、勤沟通,讲些笑话,谈谈今后的打算和愿望,这也是减压的好办法。
焦点话题3:学会“三角思维”,拥有健康认知
更重要的,我们有些专业的方法。第一个就是从认知心理学来说,有个非常著名的“三角思维”,就是认知一个角、情绪一个角、行为一个角,认知决定了情绪和行为。
如何认知呢?第一,从自身和目前的处境进行认知。有的人想“我在家里一点事情也不干真没意思”,有的人换个角度想“在多年的忙碌之后,我终于有休息的时间,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再去更好地工作”,同一件事,就有两种认知。
而这两种认知带来的另外两个“一角”,一个是情绪。如果说要好好地休息一下,那就很放松地休息,情绪会很愉悦;如果认为“我无事可干,我快崩溃了”,那情绪就真得会崩溃,焦虑和抑郁就随之到来。
再来看行为,如果认为自己今后还能干事,要熬过、度过眼前这段时间,心情很好,做起事情来,包括每天的活动、设计未来的活动,都会做得非常得体,让自己心理上没有负担。所以说,认知决定了情绪和行为,你对环境的认识,就是环境给你的态度。
焦点话题4:看“宅”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不同
你认为“宅”在家里很痛苦、很委屈,那就会痛苦、委屈;你认为“宅”在家里是休息,是在设计未来。我虽然眼前没做事情,大家也都没做事情,这种心态会让你的心情变好。
心情好了,你每天就会积极地研究美食的做法、家具的摆放、读读书听听音乐,过去想做没做的事情动手做起来,这就是认知决定了你的情绪和行为。
疫情当前,大家要有一个健康、正面的认知。如果出现了负面认知,那一定是负面情绪找上你,也会有负面行为。所以, 学会“三角”思维,你定能依靠智慧和定力处理好情绪问题,让自己身心和谐、健康平安。(完)
策划:颜秉光
监制:李国红
视频制作:才 萌
文字:郭梁越
相关链接:
【点亮“心”情系列报道之一】直面焦虑,做情绪的主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