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的来历(一邱之貉的典故)

一丘之貉的来历(一邱之貉的典故)

首页角色扮演夜的传说更新时间:2025-06-08

一丘之貉的来历,一邱之貉的典故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汉书·杨恽传》。丘:小土山;貉(音 hé合):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西汉宣帝刘询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华阴人叫杨恽(音 yùn 运)。他是《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外孙。杨恽从小就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后来他在朝里做了官,为人正直、廉洁无私,敢于对那些贪污行贿的弊病进行斗争,因此受到许多人的称赞。

有一次,杨恽看到一幅古画,就指着画中桀、纣的画像说:“要是皇帝经过这里,能问一下夏朝最后一个暴君桀、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纣的过错,那也可以从中吸取一点教训了。”

又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的君主单于被人*死了,便议论说:“得不肖君,大臣为画善计不用,自令身无处所。若秦时但任小臣,诛*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意思是说:遇到不好的君王,大臣给他拟订了治国的良策他不用,结果自己丧了命。像秦二世的时候,只任用小人,*害忠良,终于亡了国。假如秦二世,能够亲近贤良的臣子,他的国家或许还能保持到现在。总而言之,古代的帝王和今日的帝王如同“一丘之貉”。

后来这些事情,被一个叫戴长乐的人,为报私仇而向汉宣帝揭发了,说杨恽借古讽今,诽谤皇上。杨恽因此被贬为庶人,后来又被处以腰斩的死刑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