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后成为中国历史上意涵情定终身的象征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很多人的爱情是从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的,而相爱之后人们又一定会期待“缘定三生”。
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寺,传说唐李源与僧 圆观 友善,同游三峡 ,见妇人引汲, 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 杭州 天竺寺 外。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 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齐己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白居易《赠张处士山人》:世说三生如不谬,共疑巢许是前身。
唐牟融《送僧》诗:“三生尘梦醒,一锡衲衣轻。”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久闻老师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三生梦断九泉幽,兄弟也谁想你一日无常万事休。”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小生久闻老和尚清誉,欲来座下听讲,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见,是小生三生有幸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幸蒙垂盼,缘在三生。”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侍郎喜谈因果,尤重师生之义,尝以为文字渊源,三生夙契,虽父子不能相假云。”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女﹞迎谓 许 曰:‘来从绛阙,暂寄红尘,三生夙契,今当与君偿之。’”
清 龚自珍 《人月圆》:“三生慧业,万古才华。”
三生杜牧,比喻出入歌舞繁华之地的风流才士。杜牧去官后,郁郁不得志,落拓 扬州 ,好作青楼之游,以风流名。
有《遣怀》诗云:“十年一觉 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后言风情者,多以“三生杜牧 ”比况出入歌舞繁华之地的风流才士。
宋 黄庭坚 《广陵春早》诗:“春风十里珠帘卷,髣髴三生 杜牧 之。”
宋 姜夔 《琵琶仙》词:“十里 扬州 ,三生 杜牧 ,前事休说。”
清 赵翼 《红桥》诗:“三生 杜牧 曾游处,前度 刘郎 再到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