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姑娘
过完年的“金三银四”是找工作的最佳季节。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刚开年,各大公司手头预算都宽裕,不像年底那么抠;而员工呢,该拿的年终奖也到手了,该升的职也升也,薪资也调整过了,对于想跳槽的人而言,机会成本最低。
我的朋友小冰是本地城管系统质监部的一名公务员,大学毕业到体制内上班了一年时间,工作量大、压抑、感觉心力交瘁。当初她选择这份工作是因为家人的期许,但是她丝毫感觉不到这份工作有什么意义和快感。因为她一直喜欢小孩子,所以很想去幼儿园当老师,她认为当老师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她也想当然地认为,和小孩子在一起时工作会非常快乐。她认为只有当上幼师,才能满足其工作的意义感和快乐感。
于是她和父母说了这个想法,毫不意外地父母否决了。她感到很痛苦,于是向我征询意见和建议。
说实话,当时知道了她的想法后,我还是觉得挺意外的。从一份人人都羡慕的公务员,要转行去当一名幼师,这个跨度真的是非常大,跳槽难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平常所认为的从A行业换到B行业,或者从A岗位换到B岗位,又或者从A性质的企业换到B性质的企业。
下面我们就以我朋友小冰的事件来理性分析,跳槽的正确姿势是什么?跳槽与跳坑,如何才能分清?
跳槽第一问,为什么要跳---你是在追求梦想,还是在逃避现实?
关于跳槽,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理由,比如薪资太低、公司没有发展空间、领导不好相处、加班时间太多、公司离家太远……但合并同类项,要么是现东家不得力,要么是准东家更吸引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当然,这两种情况很难分得清楚,很多时候是因为现东家不得力了,所以怎么看、怎么觉得准东家更吸引人;或者碰上个挺吸引人的准东家,回过头来看现东家,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从这个层面上讲,挺像男欢女爱、喜新厌旧的事儿。
但很多人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你是在追求一份更好的工作,还是从一份工作逃到另一份工作。很多人,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逃避痛苦而想换另一份工作,但就像不会游泳的人一样,无论换到哪个泳池都是无用的。真正的解决方法不是换工作、不是逃避,而是正视困难,面对挑战,在战胜磨难中不断成长。
就像很多人在网上吐槽在单位学不到东西,领导和同事也不愿意教他,所以他很想离开现在的环境,换一份工作。但是你能保证下一份工作,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一定就会教你吗?在职场,在很多规章制度不齐全的公司,同事愿意帮助你是情分,不愿意帮助你是本分。
以上这种情况就不是属于跳槽能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这类问题的本质是成长话题,有类似情况的职场人,要学会利用环境、想方设法的自我成长,而不是采用换一份工作的手法。比如,在公司内部没有人可以教自己,那我可以去公司外部学习呀,可以请教网络上各个平台的高手呀,可以自己找机会练习呀。有的时候,并不是工作有问题,也许是你看待工作的角度有问题。
跳槽第二问,是不是该跳--你看到的是不是“职业艺术照”?
美颜相机很流行,很多女孩子拍照免不了要P一下,P过之后,脸上的雀斑不见,皮肤光滑了,脸显瘦了,与真实的自己判若两人。你有没有想过,也许自己向往的职业也被P过了呢?就像我朋友认为做幼师很美好,与孩子在一起很快乐,这是不是自己看到的“职业艺术照”呢?据我所了解,真正幼师的工作是带那么多孩子一起上课、一起游戏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再加上我国幼师的工资待遇也不高,大部分人也没有普遍受到家长的尊重。
前几年,新闻屡屡爆出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很多普罗大众了解了幼师真正的工作状况。这些小冰是否有了解呢?
阳光背后必然有阴影,一份工作既有光鲜的一面,自然也有阴暗的一面。很多工作大家之所以向往,就是因为只看到了光鲜的一面而看不见其背后阴暗的一面,这就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句话的由来。
就像很多人认为培训师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好像说说话、卖卖课就可以躺着赚钱了,但是他们看不到为了开发一小时的课程,其背后至少需要100个小时的努力,他们自然也看不到查资料、写文字稿、一遍又一遍录音的痛苦。
很多工作,你喜欢的也许只有那20%的工作内容,80%以上的工作内容都是自己不喜欢的,但是你为了这20%喜欢的部分而去忍受那80%的东西,这才是真爱。
在跳槽前,你一定要问问自己,我看到的是不是“职业艺术照”?
跳槽第三问,什么时候跳--你的能力胜任吗?时机合适吗?
有些人不喜欢手里的工作,也知道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就毫不犹豫地辞职了,可等到了新岗位之后,才发现自己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胜任新的工作,或者进入新工作的准备时间有点长,就悬在了两份职业之间,这个感觉是很难受的。像我所了解的要在本地幼儿园当教师,必须要有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书,过硬的艺术特长,如果没有强大的背景关系,要拿到一个正式编制并不是易事。
所以,我们在跳槽前,一定要了解目前的职位离目标职位有多少的差距,这个差距能不能弥补?在能力、经验、人脉、资源方面需要作多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大胆追求梦想自然是没错的,但梦想的实现需要过程,需要你备好干粮,做好吃苦的准备。
基于跳槽前需问自己的三个问题,给小冰的建议如下:01、探究要离开现有岗位的原因
我们不得不承认,公务员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是很多年轻人的求职首选,不然也不会每年的国考大军,乌泱泱地如过江之鲫。要打碎这个饭碗肯定要郑重。
我们可以从二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
第一个角度,是不是职场心态有问题,对职业甚至人生有不合理信念和认知。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正处于生涯发展的第一阶段--探索期。这个时期的生涯特点就是处于界定、摸索、体验自己职业的过程,就像职业新人的“蘑菇定律”一样--能力不足、人微言轻、*都是打杂的屁大的事情,无人理睬、无人喝彩,如同生长在阴影潮湿环境里的蘑菇一样,自生自灭、自怨自怜。
作为年轻人,刚入职场的前一年,处于这样的境地其实很正常,毕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生本来就如此,初入一个岗位,面对困难和挑战,应对它们的最好方式不是逃避而是适应它们、战胜它们,在阵痛中完成蜕变,化茧成蝶,浴火重生。
第二个角度,从兴趣、能力、价值观三维度看自己是否与现有岗位人职匹配。如果一份工作,兴趣不在点在,就会厌倦;能力不在点上,就会焦虑、想要逃;价值观不匹配,那更是痛苦,会每天都认为自己在违背自己的初心,工作做不下去。
02、对幼师岗位做生涯访谈,深入了解其职业的背后一面。
在“职业艺术照”里我谈及一份工作既有光鲜的一面,也有其阴暗的一面,通过生涯访谈能充分挖掘外人所不知的一面,你可以提前设定好一些问题去采访相关从业人员,这些问题如:
你是怎样决定自己职业的?做了哪些准备?
这个工作要求什么技能?
工作中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
一个典型的工作日是怎样的?
这个行业的起薪和平均水平如何?有哪些福利?
你认为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访谈,能够从充足的信息中研究出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真正地喜欢,还是只是陷入了“职业艺术照”里面?
03、为转型成为幼师作长期规划
如果经历了前两步,我朋友还坚信不疑地要当幼师,那么她就得做好长期规划了。比如什么时候考教师资格证书、怎么弥补自己的艺术特长,找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有编制等等,想清楚这一切的一切得准备多久?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准备?
路的旁边还是路职场的道路其实有很多条,我们可以从向左、向右、向内、向外等多重方向进行选择。
就像小冰不满足做质监部的员工,其实她可以通过内部转岗的方式转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部门,如宣传科、培训部等,也可以在下班后的职业外寻求兴趣爱好的平衡,来弥补职业上的快乐差距。
有些时候,人生方向的选择,其实别人没法建议,因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
人生方式,本无高下,重要的是,哪一条是你自己最想走的,并且能够付出匹配的努力,拥有匹配的能力,这些,只能靠自己判断。
其实,想一想我们的人生道路:
关键问题,就那么几个;
道路会走成什么样,就那关键几步。
关键是,你怎么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