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风云录:割据势力之五——魏博(2)

五代十国风云录:割据势力之五——魏博(2)

首页角色扮演倚剑斩天诀更新时间:2024-07-25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李豫崩,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德宗。

德宗像

诸镇节度使见李灵曜败后,对田承嗣之声讨,不了了之,知朝廷已无能为力,遂日事骄横,表面上奉事中枢,而对其节度区内一切法令、官爵、甲兵、租税等,皆自专之。并在使区境内筑垒缮兵,名为藩臣,实同敌国。又彼此勾结,以抵制朝廷。

德宗初即位同年,田承嗣死,其侄田悦求为节度留后,朝廷不能制,乃以永平节度使李勉移治汴州,使增领汴、颍二州,以防御南路。另以河阳三城使马燧为河东节度使兼太原尹以防北路。

田悦既为魏博节度使,奉事朝廷颇恭顺。河北黜陟使洪经纶,知道田悦有军七万人,乃下符,令其罢四万人,使还农耕。田悦佯装奉命,如符罢之。既而集会应罢者,激怒众人:“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众人大哭,田悦乃出家财以赐之,使各还部伍。于是魏博军土皆感念田悦恩德而怨恨朝廷。

鏖战临洺,襄州乱平

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上表请求继袭节度使,德宗欲革前弊,坚决不同意其请求。李宝臣早在生前,就和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淄青节度使李正己相约,以土地传于子孙。因此,在大历十四年(779年)田承嗣死时,李宝臣、李正己皆为其侄田悦出面,请求以田悦继任其位,代宗曲意从之。

至此,田悦也屡次为李惟岳出面,请求让他继任。在德宗坚决不同意的情况下,李惟岳遂自称留后,决计举兵对抗朝廷。田悦、李正己各遣使至成德镇,约定共同举兵以拒朝命。梁崇义此时因德宗下诏要他入朝,恐惧不敢前往,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于是,魏博战火又起。

当年相卫(即昭义)节度使薛嵩死后,田承嗣曾夺得洺、相、卫等州,而磁、邢二州及临洛县为朝廷所有。田悦对此非常不满,谋图夺为己有,如能如愿,其西境可达太行山,可以山为险阻,故田悦对其众说:“邢、磁如两眼,在吾腹中,不可不取”。于是在建中二年(781年)五月,命其将康愔率军八千包围邢州,以杨朝光率五千人屯于邯郸西北以防昭义镇救兵,田悦自率大军数万围攻临洺。临洺虽为洺州西北小城,然唐守将张伾筑有坚壁,屯兵以拒守,故田悦久攻不下。唐邢州刺史李共断定田悦必来攻城,预先作好抵御准备,田悦之将康愔也久久不能攻克。

这时,李正己闻听唐廷动员各地兵力,内自关中,西暨蜀汉,南尽江准闽越,北至太原,所在皆集军队声势浩大,前来征讨。心中恐惧,遣兵扼守徐州埇桥、涡口,以断南北漕运通道,威逼唐廷让步。同年六月,梁崇义也派兵阻断襄阳以北水陆交通线,与李正己互相策应。

朝廷震动,江淮漕船千艘,不敢北上;湘楚之船也不敢入汉水而上。唐廷下令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为汉南、汉北兵马招讨使,督率诸道军讨伐山南东道梁崇义。七月,临洺城中粮食将尽,士卒死伤甚众,守将张伾妆扮其爱女,使出拜将士出说:“诸军守战甚苦,伾家无他物,请鬻此女,为将士一日之费。”众将士皆哭着说:“愿尽死力,不敢言赏。”从此临洺死守不屈。

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见临洺危急,急遣人报知朝廷。唐廷即命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等,率军往救临洺、邢州。同时还派永平节度使李勉、宋亳节度使刘洽、郑汝节度使路嗣恭、河阳节度使李芃等,率军东讨李正己、田悦。命幽州节度使朱滔、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进讨李惟岳。马燧与李抱真率军往救邢、洺二州,未出淳口之险,“先遣使持书谕悦,为好语,求和平,田悦以为马燧畏己之威,因不设备”。

马燧、李抱真两军合兵八万,东出壶关,进驻邯郸,击败田悦的守磁州部队。杨朝光在邯郸急忙求救于田悦,田悦此时正急攻临洺,以为旦夕可破,不能亲自来救,遣兵五千人援救杨朝光。马燧大军猛攻杨朝光军营栅,杨朝光难以拒敌,再次告急于田悦,田悦乃留兵继续围攻临洺,亲自率万人赴援。马燧得知田悦亲自来救,遂命大将李自良率军于双岗阻截,“令之说:“悦得过,必斩尔’。自良等力战,悦军却"

击退田悦援军后,唐军无后顾之忧,全力攻击杨朝光军,“马燧推火车焚朝光栅,斩朝光,获虏首五千余级”。马燧军获胜后,休整五日,进军至临洺,与田悦军大战,凡百余次,田悦军大败,斩首万余级。田悦引残军夜遁,其将闻知后,也率军自邢州退走,邢州围亦解。

唐军救临洺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奉命讨伐梁崇义。八月双方僵持于山陵东,梁崇义军闻知田悦军大败的消息,军心动摇,一战而败,逃回襄阳。李希烈军沿汉水而上,与诸道军会合后,进攻襄阳。梁崇义遣其将翟晖杜少诚率军迎战于蛮水(今蛮河,位于湖北保康、南漳、宜城境内),被李希烈军击败,追至竦口(古称竦水,亦称襄水,在今湖北襄樊南入汉江处),再败二将。翟晖、杜少诚穷途无路,向李希烈请降,李希烈命二人率军千人,先入襄阳,慰谕军民。梁崇义闭城拒守,“守者开门争出,不可禁"

梁崇义无路可走,与其妻投井而死。李希烈入襄阳,取梁崇义首级送往京师,遂据襄阳为己有,不肯撤回本镇。九月,德宗以河中尹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打算派禁军送他赴镇。李承恐激起李希烈之叛,决定单骑赴镇,以理折之,使其归镇。李承持诏秉节到达襄阳后,“希烈置之外馆,迫胁万方,承誓死不屈,希烈乃大掠阖境所有而去”。李承精心治理一年有余,军府始成规模。他料到李希烈野心颇大,日后必叛,乃密遣心腹臧叔雅往来许、蔡之间,厚结李希烈心腹周曾等人,与之密图李希烈。

淄青易帅,徐州平定

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闻知田悦大败于临洛,忧惧而死。其子李纳自领军务,田悦求救于李纳、李惟岳。李纳遂遣其将卫俊率万人,李惟岳遣兵三千人往救之。田悦收拾残兵二万余人,驻于洹水下游以防御唐军,以淄青军驻于其东,成德军驻于其西,互相呼应。

马燧率诸军屯驻于漳水一线,准备进击田悦军。唐廷令河阳节度使李芃率军会合马燧等军,进攻田悦。李纳奏请袭位淄青节度使,德宗不许。十月,李纳所属徐州剌史李洧举州归顺朝廷,并请求领徐、海、沂 三州观察使,以拒李纳。唐廷加李洧为御史大夫、充招谕使。李纳得知李洧归顺朝廷的消息后,遣其将王温,会同魏博将崇庆共攻徐州,李洧遣使告急,唐廷调拨朔方、宣武及神策军,由宣武节度使刘洽统领,前往解救。十一月,唐军大破淄青、魏博军,解徐州之围,江淮漕路由是畅通。不久,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遣军至海州,刺史王涉迎降,沂州刺史马万通也降于淮南军。

刘洽等解徐州之围后,移军攻李纳于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攻下其外城。李纳畏惧,遣使与其弟李经、其子李成务入朝,请求自新。德宗欲赦之,使攻田悦,由于宦官宋凤朝的阻挠,遂不肯赦。李纳见朝廷不肯赦免,遣将袭取海、沂二州,再次与田悦、李惟岳联合,共拒唐军。

洹水之战,魏博兵败

建中三年(782年)正月,马燧与李抱真、李晟等率军准备渡漳水向南进攻,被田悦部将王光进沿漳水南岸所筑的月城阻挡,不能渡过漳水之桥。马燧乃以铁锁连车辆数百,装以土袋,在夜间推下漳水,阻其上游,使河水变浅,然后挥军涉过漳水,与田悦军夹洹水列阵,相持于黎阳仓口(今河南内黄楚旺镇西)。当时军队缺粮,马燧等军只带十日口粮,诸将心中不安。李抱真、李芃问策:“粮少而深入,何也?”马燧回答:“粮少利于速战,今三镇连兵不战,欲以老我师,我若分军击其左右,悦必救之,则我腹背受敌,战必不利。故进军逼悦,所谓攻其所必救也。彼苟出战,必为诸君破之’”。

河东节度使马燧

于是,唐军在洹水上修三座浮桥,每日挑战,田悦坚守不出。马燧为争取主动,调动敌军出战,命军士夜半饱食,乘夜色黑暗沿洹水直趋魏州(治今河北大名东北),留少量军士抱薪以待,候敌军过桥后即焚毁洹水之桥。田悦发现唐军空营东去,与淄青、成德等军四万人,急过桥向北转而向东追赶,火把遍地,鼓噪前进,追十余里,始追上唐军。

马燧率军行十余里后,知敌跟踪而来,遂选择有利地形列阵,以精兵五千人列阵前以待敌军。等田悦军赶来,喘息未定,列阵未稳之机,唐军乘势猛攻,敌军立足未定,向后退却。诸军合力进击,田悦等军大败,唐军追*十余里。田悦败军逃回洹水桥边,见桥已毁,军心大乱,争赴水中,溺死者不可胜数。

唐军斩敌首二万余级,俘获三千余人。田悦仅带千余残兵逃向魏州。当时魏州城中士卒不满数千,“死者亲戚,号哭满街”。田悦与诸将断发而盟誓,约为兄弟,又出府库之财赏赐士卒,召贝州刺史邢曹俊“使之整部伍,缮守备,军势复振"

由于李抱真与马燧不协,互相牵制,皆迁延不进。田悦居魏州十余日后,唐军始来围攻,故一时难以攻下。田悦的博州守将李再春以城降于朝廷,洺州守将田昂、守漳水月城的王光进等也归降朝廷。田悦势孤力单,危殆万分,魏博镇辖下各州几乎被唐廷全部扫平。

成德即平,变乱又起

成德战场上李惟岳遣兵将与孟祐守束鹿,幽州节度使朱滔,与朝廷新任成德节度使张孝忠连兵攻拔之,孟祐逃去。两军遂回围深州(今河北省深县)。李惟岳在恒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甚为忧惧,其节度掌*邵真,劝说其密为上表,遣其弟李惟简入朝,然后诛*诸将之不从命者,身自入朝。使岳父冀州刺史郑诜,权知节度使事以待朝廷任命。

李惟岳已遣李惟简出发,孟祐回到恒州,知其邵真的谋划,乃密秘遣人告知田悦。田悦闻知大怒,使节度使衙官扈岌来恒州责备惟李岳日:“田尚书举兵,正为大夫求旌节耳,非为己也。今大夫乃信邵真之言,遣弟奉表,悉以反逆之罪归田尚书,以自求雪身。田尚书何负于大夫,而至此耶?若相为斩邵真,则相待如初。不然,当与大夫绝矣。”其节度判官毕华亦进言于李惟岳说:“田尚书以大夫之故,陷身重围,大夫一旦负之,不义甚矣。且魏博、淄青,兵强食富,足抗天下,事未可知。奈何遽为二三之计乎?”

李惟岳怯弱无主见,不能用前计,乃引邵真来府,面对扈岌斩之。再发成德兵万人,与孟祐俱围束鹿。

李惟岳之兵马使王武俊为人有智勇,为人所构陷于李惟岳,李惟岳对其起了疑心,但惜其才,没有*他。成德军进围束鹿,李惟岳使王武俊为前锋,王武俊对其心腹说:“我破朱滔,则惟岳军势大振,归*我必矣。”故出功不出力,且求小败。朱滔、张孝忠自深州还救束鹿,与李惟岳战于束鹿城下,惟岳遭到内外夹击,大败,烧营逃走。

朱滔欲乘胜进攻恒州,张孝忠却引兵向西北,军对屯扎于义丰。其将佐皆奇怪不立即攻恒州,张孝忠说:“恒州宿将尚多,未可易轻。迫之则并力死斗,缓之则自相图谋,诸君第观之,吾军义丰,坐待惟岳之殄灭耳。且朱司徒(滔)言大而识浅,可与共始,难与共终也。”于是朱滔亦屯军束鹿不敢独自进军。不出张孝忠所料,恒州果然内变。

李惟岳手下康日知为赵州守将,以赵州归降朝廷。李惟岳越加怀疑王武俊,王武俊大惧。请兵攻打赵州,李惟岳派步军使卫常宁与王武俊率军往击赵州。又使王武俊之子王士真将兵宿府以自卫。

王武俊既出恒州,与卫常宁谋划举兵倒戈诛*李惟岳。会李惟岳使其将谢遵至赵州城下,王武俊引谢遵同谋取李惟岳。谢遵还恒州,把谋划之事密告王士真,于是约定日期。王武俊与卫常宁自赵州引军还袭恒州,谢遵与王士真矫惟岳命,开启城门接纳之。

讨成德之战

天刚黎明,王武俊率数百骑突入节度使府门,王士真应之于内,*十余人。王武俊命令于众人说:“大夫(李惟岳)叛逆,将士重新归顺朝廷,敢违拒者族诛。”众人都不敢动,军士遂执李惟岳,搜捕其亲信郑诜毕华王它奴等皆*之。王武俊以李惟岳为旧节度使李宝臣之子,想生送之于长安。卫常宁劝说不可,乃缢*之,传首京师。

此时各处叛军都连连大败,朝廷谓天下不日可平,乃拆解成德军一分为三,以王武俊为恒、冀二州都团练观察使;康日知为深、赵二州都团练观察使;原成德节度使张孝忠(李宝臣死,李惟岳请继为节帅,朝廷不许。派张孝忠为原成德节度使讨之)为易、定、沧三州节度使,设立义武军。

以德、棣二州改隶朱滔,并令各自还镇。朱滔固请深州归己,朝廷不许。由是对朝廷怨望,留屯深州不退。王武俊自以为功在张孝忠之上,而没有得到节度使职务,又失去赵、定二州,也对朝廷不满。“又诏以粮三千石给朱滔,马五百匹给马燧。武俊以为朝廷不欲使故人(指王武俊)为节度使,魏博既下,必取恒、冀,故分其粮马以弱之,疑,未肯奉诏”。田悦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抓住这根救命稻草,遂重使其叔父田承嗣分化瓦解唐军之策。

建中三年(782年)二月,田悦遣判官王侑许士则至深州,游说朱滔:“司徒(指朱滔)奉诏讨李惟岳,旬朔之间,拔束鹿、下深州,惟岳势蹙,故王大夫(指王武俊)因司徒胜势,得以枭惟岳之首,此皆司徒之功也。又天子明下诏书,令司徒得惟岳城邑,皆隶本镇,今乃割深州以与康日知,是自弃其信也。且今上志欲扫清河朔,不使藩镇承袭,将悉以文臣代武臣,魏(魏博)亡,则燕(卢龙)、赵(成德)为之次矣。若魏存,则燕、赵无患。然则司徒果有意矜魏博之危而救之,非徒得存亡继绝之义,亦子孙万世之利也。"又许以事成以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相酬谢。

朱滔听后大喜,一面打发王侑回报田悦,一面派判官王郅与许士则一同前往恒州,游说王武俊,建议三镇连兵,“若耳目手足之相救,则他日永无患矣”。王武俊许诺连兵。

朱滔还派人游说张孝忠,张孝忠严词拒绝。三月,德宗遣中使(宦官)往河北,调发朱滔、王武俊、张孝忠等军,往魏州讨田悦。王武俊不受诏,并扣押使者送往朱滔处。朱滔对其部下说:“将士有功者,吾奏求官勋,皆不遂。今欲与诸君敕装共趋魏州,击破马燧以取温饱,何如?”众皆不应,再三询问,众人皆说不愿背叛朝廷。朱滔于是诛*大将数十人,厚抚其士卒。康日知得知此事后,转告马燧,马燧又上奏朝廷。德宗因魏州未下,不愿树敌过多,乃赐朱滔爵通义郡王,以安抚之。

朱滔深知朝廷用意,把深州授予王武俊所派刺史王巨源,又派兵屯于赵州,以逼康日知。王武俊得到深州后,决心背叛朝廷,以其子王士真为恒、冀、深三州节度留后,自率大军围攻赵州康日知,不久转兵南下。

此役唐廷虽平定李惟岳,却又发生王武俊之叛,在成德镇问题上等于劳而无功,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

四镇称王,魏州鏖兵

朱、王二人率兵南下救魏州,田悦得知二镇援兵将到,遣大将康揞率军万余人出战,被马燧等军击败,退回城中。由于马燧(河东)与李抱真(昭义)早有私怨,各自统兵平叛,不复相见,“由是诸军逗桡,久无成功”。

德宗数次遣中使调解二人关系,均无成效。王武俊军逼近赵州时,李抱真曾分麾下军队二千人戍守邢州,以相互呼应。马燧得知此事后,大怒,说:“余贼未除,宜相与戮力,乃分兵自守其地,我宁得独战耶!”打算领兵归镇。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李晟闻知后,劝马燧说:“李尚书(指李抱真)以邢、赵连壤,分兵守之,诚未有害。今公遽自引去,众谓公何!"马燧大悟,乃单骑入李抱真营,“相与释憾结欢”。这时正好洺州刺史自请入朝,马燧奏请德宗,把洺州划归李抱真的昭义镇管辖。李晟的部队原先隶属李抱真,至此又请兼隶马燧指挥,以表示和好之意。从此,马燧与李抱真的仇怨得以化解。

这时,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大军,奉命讨伐田悦,也到达魏州。马燧认为朱滔、王武俊之兵士气正旺,李怀光军新到疲惫,主张休整数日,再根据敌情变化进兵。李怀光认为应乘朱、王之军营寨未固垒之机,发动攻击,不然后患无穷。

遂领兵向朱滔屯兵的城北惬山进攻,朱滔出兵迎战,被李怀光军斩*千余人,其军崩溃,李怀光非常得意,士卒争入朱滔营垒抢取宝货,“(王)武俊乘其怠",以精锐骑兵二千人突然出击,冲入李怀光军中,将其军分割为两半。朱滔乘机引军反攻,唐军大败,互相践踏,挤入永济渠中淹死者不计其数,河水为之不流。

马燧等军各自收兵退守营垒,才免遭俱败。当夜,“(朱)滔等堰永济渠入王莽故河,绝官军粮道及归路,明日,水深三尺余”。马燧见形势对官军极为不利,遣使卑词以游说朱滔,请求让诸道节度使各归本镇,并许愿上奏天子把河北之地委托朱滔掌管。“滔亦阴忌武俊胜且不制”,不顾王武俊的坚决反对,同意马燧的请求。于是,马燧等军涉水移驻高地,坚壁固守,军势复振。王武俊见朱滔专横,不能采纳其意见,心中忿恨,从此,两人结怨。

许州宣慰,淮西乱起

田悦在魏州之围解除后,为感谢朱滔、王武俊的援助,提出奉朱滔为主而臣事之,朱滔谦让说:“惬山之胜,王大夫力也。”于是共议四镇各自立国称王,不改年号,筑坛定盟,有叛盟者共讨伐之。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李纳(淄青)称齐王,以朱滔为盟主称孤,其余皆自称寡人。所居之处称殿,处分称令,妻称妃,子称国公,并设置百官。朱滔还改幽州为范阳府,以其子为府留后,“称元帅,用亲信为留守”。

惟是朱滔、王武俊感于孤军深人,与唐军相距累月,度支馈粮专仰给于田悦。而田悦地盘日小,客主日益困弊,听闻李希烈军势甚盛,且暗中与李纳、田悦有勾结,乃相与谋,遣使诣许州劝李希烈称帝。

李希烈时方奉诏东讨李纳,乃率所部三万兵,徙镇许州。一方面派人告知永平节度使李勉,说其已兼领淄青,欲假道之官;一方面遣使诣李纳与谋欲共袭汴州。李勉为之修桥,具馔以待,但严为戒备,李希烈不至。李纳为期得与李希烈连兵,曾数遣游兵渡汴水以迎接,李希烈亦不至。及朱滔、田悦等使者劝希烈称帝,李希烈亦不即称帝,而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此建中三年十二月事。

汝州别驾李元平奉诏知州事,预为防御李希烈。李元平虽有才名,但疏傲大言,在州内募工修城墙。李希烈派健壮士卒应募执役,人数百人,李元平未查觉。李希烈乃遣其将领李克诚,于建中四年(783年)正月,将数百骑突至城下,应募者应之于内,绑缚李元平而陷汝州。

李元平为人身材矮小,面无胡须,见李希烈恐惧异常,大小便失禁。李希烈骂道:“盲宰相以汝当我,何相轻也!”乃遣其判官周晃为汝州刺史。又遣别将董待名等四出抄掠,取尉氏,围郑州,官军数为所败,东都(洛阳)人士震骇,窜匿山谷。

朝廷听闻此事,德宗问计,宰相卢杞欲陷害颜真卿,乃即说:“希烈年少骑将,恃功骄慢、将佐莫敢谏止。诚得儒雅重臣,奉宣圣泽,为陈逆顺祸福,希烈必革心悔过,可不劳军旅而服。颜真卿三朝旧臣,忠顺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德宗以为然,即命颜真卿诣许州宣慰。

颜真卿至许州欲宣朝廷诏旨,李希烈使其养子千余人环绕谩骂,拔刀立枪,颜真卿面不改色。希烈遽以身遮蔽,麾众人退出,以礼相待,惧怕其高望威名,想遣颜真卿还朝。当时李元平也在座,颜真卿当面责难之。李元平羞愧而出,后密劝李希烈,请留之不遣。李希烈意遂变,不遣颜真卿还朝。

颜真卿像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遣使奉表向希烈称臣。使者拜舞李希烈面前读奉表,李希烈将奉表拿给颜真卿看,说道:“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同,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耶!”颜真卿说:“此乃四凶,何为四王!相公不自保功业为唐忠臣,乃与乱臣贼子相从,求与之同覆灭耶!”又他日让颜真卿与四镇使臣同宴,使臣说:“久闻太师重望,今都统将称大号,而太师适至,是天以宰相赐都统也。”颜真卿叱骂道:“何谓宰相!汝知有骂安禄山而死者颜杲卿乎!乃吾兄也。吾年八十,知守节而死耳,岂受汝曹诱胁乎!”众人不敢复言。李希烈乃使甲士守颜真卿于馆舍,掘坎于庭中,声称要活埋他。颜真卿怡然说:“死生已定,何必多端,亟以一剑相与,岂不快公心事耶!”

朝廷以颜真卿陷于贼囚不得归,乃以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将凤翔、邠宁、泾原、奉天各行营兵万余人东讨李希烈。又诏诸道共讨之。朝廷军队连战连捷,李希烈一面向朱滔乞师求援,一面上表朝廷,自己表示愿意悔过从顺。实则为缓兵之计。哥舒曜进攻至颍桥,遇大雨不止,军队不便前进,遂还保襄城。李希烈遣其将李光辉攻襄城,为哥舒曜击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